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名门公子(苹果)-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周彻脑中忽然响起竹林中那位的琴音,她顿时觉得心中那些杂七杂八的心思散去,她也不断的暗示自己,她的一颗心全系在了那“竹隐”身上,侠义盟的盟主——东方不败,想到那个奇男子,她的心忽然变得坚韧起来,她甚至有些荒唐的决定,自己的女身只会给这个琴中知己看!
  周彻却不知道,她朝思暮想的那个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而极力想摆脱尴尬的荀粲却将酒袋拿到周彻面前,故作豪气的说道:“周公子,来饮一口如何,这可是上好的‘竹叶青’。”
  荀粲很想转移自己心中微妙的情绪,他故意这样做,来告诫自己这周公子是个男的,只能成为好兄弟,而不能有那种超友谊的想法……
  此时周彻的脸上的红晕已退,那魅惑人心的风情已经全部隐藏在她那淡漠的外表之下,她只当荀粲是比较对脾气的好友,于是没有一丝做作的拿过酒袋,轻轻抿一口,赞道:“确实好酒,甘绵爽口,沁透心脾。”
  见到周彻这恢复淡漠的模样,荀粲只觉得心里百味杂陈,他还是觉得刚刚那个略带娇羞的周公子可爱,不过还是保持淡漠的样子吧,要不然他觉得自己的性取向会因为这周公子的魅力而改变……
  摒弃复杂的想法的荀粲觉得刚刚周彻那个毫不犹豫接过自己酒袋的动作很对他的胃口,于是不由赞赏道:“今日我打了那个智商有问题的周胤,却意外碰到了像周公子这般雅量高致的妙人,真是幸甚!”
  周彻也觉得这荀粲比那什么虚伪的荀顗有意思多了,感受到荀粲的真诚,她也淡淡的回应道:“荀公子比之令兄更加心胸坦荡,而且打了那可恶的家伙也让我很解气!”淡漠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小俏皮,和荀粲相处这一段时间,周彻觉得自己心中的烦闷都少了许多。
  荀粲摆了摆手,又仰头喝下一口酒,动作随意潇洒,长发随风飘动,只是温润如玉道:“周公子可以直接喊我奉倩,对了,不知周公子的字是什么?”
  ==========
  第二更~~~~求收藏票票评论~~~ 
  第六十七章 知己难得
  周彻迟疑了一会,很明显,她尚未取字,这个时代女子的身份低微,嫁作人妇之后都只会以“XX氏”作为称呼,能拥有字的女子不是身份很高就是深得父母宠爱,而周彻幼年丧父,小乔又常常给她灌输所谓的“妻为夫纲”的儒家思想,不过这样的思想在独尊儒术的这个时代也算得上主流,所以周彻虽然才学出众,却没有自己的字。
  荀粲见周彻迟疑不决,只道是他年纪尚幼,家中长辈还未给他取字,他正欲随意安慰几句,却听周彻幽幽的说道:“我的字叫做‘小妹’。”
  “哈?小、小妹?”荀粲瞪大了眼,难以置信的说道。
  周彻很无辜的眨了眨那双很纯澈漆黑的眼睛,原本淡漠的脸上带着一丝狡黠与俏皮,只是将双手一摊,无赖道:“信不信由你,荀……呃,奉倩。”
  荀粲将酒袋收起,下意识叉了叉自己的双手,只能硬着头皮道:“好吧,周小妹,这名字可真是……给人遐想。”
  周彻只是淡淡道:“遐想什么,我可是如假包换的男子之身,小妹这字是母亲为我取的,我父周郎只生有三子,母亲却想要个女儿,可惜我父早逝,于是便将我取字‘小妹’,还将我当作女子来养育,所以奉倩若是察觉我身上有女子姿态,切勿在意。”
  周彻这一番话说得荀粲疑虑渐去,难怪他刚刚有一种这周彻是女儿身的错觉,原来是自小被母亲当女儿养啊……不知为何,荀粲的心中有一丝淡淡的遗憾,若是这周彻真是女孩的话,倒也是个极其贴心的红颜知己呢,不过他荀粲自诩好色之人,却只是独好女色而已。
  荀粲不由好奇道:“你母亲可真是……有创意。”
  周彻疑惑道:“创意?”
  荀粲马上解释道:“就是想法与见解十分独特,不似一般妇人,对了,你母亲是?”
  周彻略带矜持的说道:“我娘名叫小乔,我爹爹最爱的女子。”
  荀粲听到“小乔”的名头,不由精神一震,随后又觉得兴趣索然,若是早生那么二十年,说不定可以去和那江东二乔来一段风花雪月的故事……
  荀粲仔细看了看周彻的脸,只觉得她的脸上五官极其精致,琼鼻樱唇,最具灵气的便是那双很大的眼睛,睫毛长而密集,而那双剑眉却衬托出了他的英气,不愧是周瑜与小乔的孩子……为什么这样的美人是个男子呢,荀粲心中无限慨叹着……
  这一夜过得极快,荀粲与周彻秉烛夜谈,谈论的东西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不论是儒家还是道家,又或者是琴棋书画,其中对于儒家的一些的见解,两人互相不能说服。
  荀粲认为“子贡称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闻,然则六籍虽存,固圣人之糠秕。”
  意思就是子贡称述的圣人对人性和天道的论述是无法耳闻或言传的,因为大道乃圣人的一种心得,一种境界。虽然后人珍贵《诗》、《书》、《礼》、《易》等经典,并不能识得圣人所得的大道理,因为这些经典只是圣人为达到大道而丢弃下来的废物,并不是大道本身。
  周彻辩驳曰:“《易》亦云圣人立象以尽意,系辞焉以尽言,则微言胡为不可得而闻见哉?”
  意思就是《易传》上亦说,圣人设立卦象来穷尽易的深义,并用言辞来表达易的内容,怎么能说不可闻,不可见呢?
  荀粲回答:“盖理之微者,非物象之所举也。今称立象以尽意,此非通于意外者也。系辞焉以尽言,此非言乎系表者也;斯则象外之意,系表之言,固蕴而不出矣。”
  意思便是最精微的大道理,是难以用外物或图象来显示的。现在,你用图象来表达易的深意,是不能够表达象外的含义的。你用言辞来表达易的内容,也是不能传递出言辞之外的内容的。由此可见,细微的理,不仅是言外的东西,而且是意外的东西。即使言能尽意,能够把意内的东西完全表达出来,可是那些意外的东西,言语还不能表达的。
  简单的来说,周彻持“可知论”的观点,而荀粲则持“不可知论”的观点,周彻怒斥荀粲这是诡辩,结果荀粲就是很固执的坚持自己的观点,支持他最充足的论据便是他根本不是这个世界人,而是穿越过来的,那这穿越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圣人也无法知道……不过荀粲是永远也不会将这个秘密说出去的……
  荀粲即便知道自己的“不可知论”与前世那所谓的“实践出真知”的观点相悖,但他从不觉得马克思就是全对的,每个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哲学,按照自己所喜欢的方式生活。
  仅仅一夜,荀粲与周彻两人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虽然有些夸张,但碰到真正的知己时的那种快乐是无法言喻的,一辈子有这样一个知己,荀粲觉得很幸运,当然若是让他知道这位知己便是那位常常在竹林之外与他交流琴艺的知音的话,荀粲的表情一定非常精彩。
  ======
  第三更啊~~~感谢【零点暂停】的捧场支持~~好激动呢~~~嗯继续求收藏票票~~~ 
  第六十八章 将欲使荆州
  南楚之地,荀顗自从与周家二公子来了一段“一舫泯恩仇”的佳话之后,这鬼迷了心窍的周家二公子便卖力的在南楚世家圈子里宣传这荀家六郎是多么多么温文尔雅、光风霁月……周胤却不知他的那张船契在第二天便被荀顗送给了自己的弟弟……
  而后向来善于交际的荀顗便开始拜访南楚的各大世家,他这自然不会用官面上的身份,而是用荀家晚辈的身份拜访,这却是让孙权想找这荀顗的麻烦都没法找,只因这个世界之中的顶级世家门阀可谓同气连枝,姻亲不断,就算改朝换代,也几乎无法改变世家独大的局面,除非有大魄力的英雄凭借个人威望进行改革。
  比如北汉的曹操,举唯才是举令,大大削弱官场上皆是世家子的现象,而后渐渐完善的科举制,便以公平选材而著称,不论是世家子弟还是寒门子弟,只要有才华,就能得到任用,这科举制不仅使得寒门子弟有了进入上流社会的途径,还让慢慢腐朽、固步自封的世家大族产生了危机感,于是优秀的世家子弟也可谓人才辈出。
  不过此时的荀粲却在陆逊的引见下,见到了这位深得孙权信任的诸葛瑾。
  诸葛瑾,字子瑜,琅琊阳都人。孙权姊婿曲阿弘咨见而异之,荐之于权,与鲁肃等并见宾待,后为权长史,转中司马。瑾少游京师,治《毛诗》、《尚书》、《左氏春秋》。遭母忧,居丧至孝,事继母恭谨,甚得人子之道。
  诸葛瑾乃是如今声望日隆的卧龙诸葛亮的亲哥哥,当年北汉陷入战乱之中时,诸葛瑾与继母渡江避祸依旧歌舞升平的南楚,而诸葛亮却带着弟弟投奔了时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诸葛瑾是在小霸王孙策死后才被孙权招揽的,每每被咨问政事,可谓对答如流,深得孙权的信任。
  陆逊与诸葛瑾私交很不错,不过这次他带着荀粲来拜访诸葛瑾却有些出乎诸葛瑾的意料。
  古朴压制的客厅之中,陆逊与诸葛瑾两人分坐在两张檀木做成的椅子之上,中间有一张木桌,上面摆着花瓶。
  南楚各大世家几乎已经脱离了“席地而坐”的时代,北汉之地这椅子的受欢迎程度也很高,毕竟这坐在椅子上可比跪坐舒服多了,只要是人,都会追求舒适愉悦的生活。
  荀粲作为后辈,自然恭敬的站在陆逊的身后,此时的他依旧保持着自然闲适风度,只是仔细倾听诸葛瑾与陆逊的交谈,从一些简单的话语中提取出一些关键的信息。
  荀粲觉得这诸葛瑾颇有长者之风,一举一动姿态怡然,令人感到如沐春风,然而他说话却十分严谨,这就可以看出他为什么在南楚各大世家中都有很好的风评,并成为孙权调节各方势力平衡的不二人选。
  诸葛瑾此时才注意到陆逊身后的荀粲,不过十四五岁的少年公子,却能耐下性子倾听他与这陆伯言之间的谈话,又见荀粲全身上下充斥着一股书卷气,显然胸中有一番锦绣,他不由好奇道:“伯言,此是你陆家后辈?”
  陆逊微微摇了摇头,摸了摸他那两撇短须,只是微笑道:“此乃颍川荀家后辈荀粲,字奉倩,荀令君之子也,公子榜首荀景倩之弟。”
  诸葛瑾的眼中闪过一丝思索的光芒,他用手捋着那三寸美髯,只是略带调侃的说道:“想不到又是荀家的后辈,看起来却是比那只小狐狸老实多了,伯言,你觉得呢?”
  陆逊望着荀粲,只是和善道:“子瑜所言极是,那荀景倩确实狡诈如狐,那一副好口才都能将我说得开怀大笑,继承荀家者,必是此人啊。”
  诸葛瑾又道:“伯言,你带这荀家后辈来此,到底是为什么啊?”
  陆逊面色不变道:“闻子瑜将使荆州,我欲让荀粲伴随左右,以增其见闻。”
  诸葛瑾眉毛轻轻跳了跳,却依旧一副淡定的神色,只是故作讶异道:“那周家三郎也说想随我出去见闻一番,我什么时候倒成了香饽饽了?”
  诸葛瑾又深深看了荀粲一眼,他已然猜到陆逊的目的,但他却不认为这荀粲可以阻止蜀与吴之间的联盟,再说,这陆逊的面子他还是要给的,于是他又很慈祥的说道:“那便随我齐去好了,什么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