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护国公-第1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多尔衮没钱也没粮。
    他在北京什么也没得到,李自成的银子早都运到西安了,粮食带着南下作战了,顺天一带别说粮食,连人都被带走了。其他各地士绅都被夹得没多少钱,就算有点也藏着不肯拿出来了,多尔衮在北京连给官员发工资都没钱粮,他正在和盈朝的众正们一起研究是不是印钞票凑合一下。
    但他是最受欢迎的。
    当然,不是最受老百姓欢迎。
    他是最受士绅,军阀,异族等等等这些牛鬼蛇神们欢迎的。
    那是真欢迎他啊!
    从他没钱开工资,那些官员都依然在欢呼盛世就可以看出了,为了供应入关的八旗和蒙古军,各地士绅亲自带着家奴挨家挨户逼老百姓给咱大清出爱国捐。敢于反抗的不用清军动手他们自己就收拾了,甚至前几天一个叫孙之獬的,还在北京城内鼓吹剃发易服以示效忠大清的决心
    据说摄政王颇为赞同。
    毕竟他在朝鲜这样搞的效果明显。
    那些剃发易服的朝鲜人再上战场后战斗力明显上升,毕竟对面的不会区分他们,对于朝鲜国王的士兵来说砍了敌军人头就行,真假有什么大不了的,甚至他们自己都造假,这样剃发易服的朝鲜人为了保命只能英勇战斗。
    如果在北直隶这么搞
    但这样会激起江南士绅的敌视啊!
    总之,多尔衮对这个问题正处于纠结当中。
    还有官员鼓吹汉民八旗制。
    也就是恢复成奴隶制,把那些地主士绅统统编入汉军旗,而那些原本的佃户统统变成各地地主的包衣,然后展开一场我是包衣我光荣的思想宣传,让那些佃户把给他们当包衣视为天经地义。说白了这些家伙嫌只剥削佃户的粮食太不爽利,干脆把佃户变成他们的农奴,就像当年跟着蒙古人时候一样,这样他们就不必欺男霸女了,都是自己的包衣,看上谁家姑娘直接上就行。
    至于圣贤之道
    那个不就是怎么解释嘛!连夷狄入华夏则华夏之,都能解释出来的他们最会的就是这个,甚至已经有官在给多尔衮编老祖宗了,比如说编到哪个上古华夏君主身上,干这个同样是他们最拿手的。通古斯野人怎吗了?通古斯野人也是可以变成古代圣主明君后裔的,反正人一张嘴,还不是他们随便说随便写,然后这样写个几百年,把那些真的统统烧掉篡改掉,假的也就成真的了。
    对于这个问题多尔衮同样在犹豫。
    主要是这样的话,老百姓的反抗会很激烈,万一搞成崇祯一样流寇蜂起就麻烦了。
    军阀们对他的欢迎就不用说了。
    异族们更是欢呼雀跃。
    不说八旗神军这样一下子变成主子的,就是那些蒙古盟友们同样也在欢呼他们终于可以再次踏上中原的土地,享受这里那些没有羊膻味的干干净净女人,不必再忍受一辈子不洗澡的恶臭了。
    多尔衮的确没钱没粮。
    但他有盟友啊。
    他想击败杨庆和李自成就必须依赖这个优势,尽量把潜在的盟友全拉过来,最后变成牛鬼蛇神的大联盟来对抗这两个敌人,否则真要打,他是真没多少希望。
    问:
    八万八旗军如何统治几百几千万汉人?
    答:
    多找汉奸呗!
    同样杨庆要避免多尔衮与金声桓合流,避免自己上游再次面对沿汉江顺流而下的进攻,也必须阻挡住多铎的大军南下,郑州这座原本不值一提的小城,此刻成了大明最重要防线。
    孟津那里不用管。
    那里是袁宗第的五万顺军在防守。
    他还有一座坚固的洛阳城。
    对于那边不需要担心,李自成同样必须保住黄河,因为这条运输线关系到他在关中的未来,没有江南的粮食补给,至少在地瓜大规模推广完成前,单凭关中的农业是无法养活他的军队的。现在第一批运输粮食的漕船已经开始从淮安启程,准备抢在冬季到来前把至少一百万石粮食送到洛阳的仓库,然后从那里经陆路运输到关中。
    顺军不但得帮明军守住黄河,而且还要在最短时间內击败南下清军,确保这批粮食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全部通过这段黄河。
    再晚黄河就封冻了。
    杨庆可不会从陆路给他运粮。
    这也是多铎急于南下,而不是等待黄河封冻的最有利时机再南下的原因,他们要阻止李自成获得粮食,没有这批粮食,李自成是很难挺过这个冬天的。
    为此李自成还派出了刘芳亮和刘宗敏南北两路进攻泽潞,直指躲到那里的姜瓖和晋商商团。
    后者也和他不共戴天了。
    被仇恨烧得都两眼血红的刘宗敏,在山西展开疯狂杀戮,晋商各大家族全部遭到血洗,九族没跑的几乎无一幸免,范家除了范永斗和几个男丁带着商团逃往潞安,其他在乡的九族统统被刘宗敏点了天灯。可怜八大皇商还没享受过一天咱大清的盛世就被灭族,虽然这样说有点夸张,毕竟这种商人在很多地方都有分支,但他们在老家的一切都荡然无存,包括没来得及撤走的财富,这些统统落入李自成手中。
    血洗晋商的收获,也让李自成的财富再一次暴涨,之前因为要利用晋商搞贸易,所以李自成对这些家伙的摧残有限,但如今撕破脸后就干脆洗得干干净净了。
    至于以后的贸易
    他有陕西商人呢!
    晋商和陕商不是一家,陕西商人才是丝绸古道的主力,晋商主要向咱大清和蒙古草原贸易,但李自成现在和他们都成仇敌了,双方还继续贸易个屁。多尔衮也不需要贸易,得到北直隶的他,除了粮食以外,其他原本从关內购买的都可以直接获得,比如遵化还有大明工部在北方的最大冶铁基地呢!
    事实上多尔衮抛弃了晋商,他和李自成可以说达成默契的太行山为界就是把晋商丢给李自成。
    这些家伙已经没用了。
    既然没用了,他们的死活关多尔衮屁事,最多看在范永斗这些人还带着商团为大清作战,给他们封一些官职而已,但晋商的时代基本上算是结束了,无论在南方还是北方,他们的数百年辉煌彻底落幕。
    “统制,参谋部战报!”
    第一军副将吴志葵拿着刚刚送到的战报走过来递给方国安。
    吴志葵是苏松水师将领,原本历史上和夏允彝抗清,而且和黄蜚合兵救江阴,但兵败被俘紧接着和黄蜚一起被押到江阴劝降,两人都没劝,最终被清军所杀。不过这一次他是北上迎驾的,返回后作为迎驾军将领在南京接受整编。
    “东线打完了!”
    方国安看着战报说道:“第四军沂河大捷,炮毙巴哈纳,歼敌近万,骑兵军和第五军攻克东平,接下来该看咱们了!”
    “禀统制,建奴开始渡河!”
    一名军官在他们面前下马说道。
    “走,迎战!”
    方国安收起战报说道。

第一八五章 楚河汉界
    广武山。
    “这就是打靶啊!”
    第一军第一旅第一营炮队队正韩常用惊喜的目光,看着脚下滔滔东去的黄河
    当然,他关注的不是山河壮丽。
    他关注的是黄河上密密麻麻不计其数顺流而下的木筏,每一个木筏上都满载着清军,在秋季平缓的混浊河水中缓缓而来。然后在艄公的努力下在近一里宽的河面上,完成一个九十度转向,再沿着与广武山平行的河道继续向东
    这就是多铎的渡河大军。
    他找不到渡船。
    袁宗第肯定不会给他在北岸留下渡船。
    清军渡河只能自己造船。
    但十万大军强渡黄河也不可能是造个几十艘小木船就行,更何况无论顺军还是明军,也都不可能让他在岸边顺利地造船,他那边没船,但南岸守军可有的是,随时都能渡河去突袭他的造船场。
    而且他也没时间去造那么多的船。
    像这样的强渡,唯一的办法就是在上游找一条支流,然后迅速扎无数木筏,趁着夏季的汛期过去,秋季水势平稳,顺流进入黄河再横切向南岸登陆。这样可以保证渡河规模,否则百十条小船强渡,都不够给明军当菜的,就明军的火力往河堤一排,各种火力狂轰,咱大清勇士百十艘小船只能是载着当鱼食。
    至于建浮桥更是扯淡。
    这又不是冷兵器时代,最多弄几架床弩几台投石机,这个时代谁不带大炮好意思出门?就明军那些大炮的射程,他们在哪儿建浮桥最终也是当靶子。尤其是因为开封被毁和向南的黄泛区,使得他们渡河区限制在了郑州到孟津这么一小段,无论明军还是顺军,都能及时发现他们的行动并迅速调动兵力在河堤拦截。
    唯一办法就是借助数量优势玩大规模强渡。
    在沁河上游造木筏。
    那里正好接山区,有的是原木可以使用,从上游放下木头,在下游扎成木筏紧接着满载几万清军顺流进入黄河,然后在花园口强行登陆,以数量抵消明军的火力,几万人的同时强渡绝对防不了。
    但是
    他们得先过广武山下这个特殊的九十度大转折。
    “开炮!”
    韩常亢奋地吼叫着。
    他身旁劈山炮骤然喷出火焰,三斤重炮弹斜向下眨眼飞出四百米,准确打在一艘木筏上,巨大的力量瞬间在清军中打出一片血雾,紧接着又撞在他们脚下的木筏上。然后因为原木的阻挡改变轨迹,带着木屑的飞溅和清军的惨叫弹起,眨眼再次撕碎了两名清军士兵的身体。因为弹起的角度很小它甚至斜飞出去,又打飞了旁边木筏上的一名清军脑袋,这才飞向天空紧接着坠落河面
    “这炮太小了!”
    韩常不满意地说道。
    “队正,您能把六斤炮拖到山顶吗?”
    那炮手一脸纯洁地说。
    韩常无言以对,只好一巴掌甩他后脑勺上,但就在同时,那些正在装填的炮兵发出欢呼,就看见他们刚才击中的木筏,突然间四分五裂,上面倒霉的清军纷纷落水
    很显然捆扎木筏的绳索,并不能承受这种突然的凶猛撞击。
    “继续开火!”
    韩常吼道。
    而此时在两里多长的山巅,一个个炮兵阵地上,一门门劈山炮也在不断喷射火焰,呼啸的炮弹不断划破空气,飞越最远不超过一里的距离撞击在河面的木筏上,就像打靶一样把渡河的清军打得血肉飞溅,甚至将木筏直接击毁。在不断的炮击中,解体的原木就像垃圾般漂浮,被打碎的清军死尸泡在河水中不断向外释放着鲜血的红色,那些身穿盔甲落水的幸存者拼命挣扎,但依旧被沉重的布面甲坠着沉入河水,很快就变成一具具漂浮的死尸。只有少数攀附在木头上的清军在漂向下游,甚至被河水推向了岸边,但岸边还有一大堆抬枪和鸟铳在等着他们,就像炮兵打靶一样,那些步兵也在岸边等着打靶,冲向岸边的清军紧接着被射杀在河水中。
    在不断怒吼的大炮旁边,那些炮兵就这样欣赏着清军浮尸满河的壮观场面,亢奋地继续着装填,而在他们身后的一条条山路上,用担子挑着弹药的民夫源源不断,甚至还有更多大炮正在被硬生生推到山顶
    或者干脆抬上来。
    总共也就五百多斤重,就算抬又有什么大不了。
    但六斤炮肯定没法弄到山顶了。
    “队正,建奴登陆了!”
    突然间喊声响起。
    韩常迅速将目光转向西,大批木筏放弃继续向下转而靠岸,数以千计的清军重步兵,直接登陆并沿着秋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