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护国公-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用官爵来满足他部下那些将领而不是非得打土豪。
    话说他打土豪也很无奈。
    此时他在他绝大多数部下眼中也依旧是贼,他手下几十万人马里面真正亲信兄弟才几个?无非就是那几万老营,而绝大多数其实都是依附的势力,甚至包括投降的明军,这些人对他没什么敬意,他在这些人眼中始终是贼,包括那些投降他的士绅,比如衍圣公这时候就摆出大顺皇帝的牌位,这些人不可能真得视他为天命所归。
    同样他封的官爵也没人当回事。
    不久前还有一个心怀忠义的举人,跑去一刀捅死他任命的县令,然后自己接着抹脖子,这就是士绅对他的态度。
    但正牌大明皇帝封的就不一样了。
    而他之所以凶残地打土豪,就是因为必须得让那些只能算是投资者的势力满意,既然他给的官爵肯定满足不了这些人,那也就只能用金钱了,可惜他在崇祯的仓库里只抄到了数量可怜的金钱,他如果不能迅速弄到大批财富来满足他手下那些人,他可不敢保证这些人会不会造他的反。
    李自成起兵的行为值得赞赏。
    但他终究只是一个古代农民起义者,不能指望他有什么明确的政治思想和长远的计划。
    如果他不打土豪
    哪怕就算打,也只是打着崇祯旗号针对性部分抄家,那么也就完全可以皆大欢喜了,同样吴三桂和各地明军都会捏着鼻子与他合作的。
    吴三桂想降清吗?
    他不想。
    他和清军打了那么多年,互相之间少不了仇恨,但凡有的选择,他也不会冒以后被拉清单的危险,他和黎玉田带着数十万关外居民抛弃家园入关不就是不愿投降敌人吗?然而李自成打土豪让他没了别的选择,这是阶级立场决定的,他背后是一个庞大的关系下,亲属,乡党,统统都在他背后看着,投降李自成最多只能保自身,最多保吴家,投降多尔衮可保他身后所有人。更何况和清军打了那么多年的他更熟悉清军,他和李自成联合不一定打赢清军,但他和清军联合就一定能打赢李自成。
    而且他还有给崇祯复仇这个足够漂亮的旗帜。
    这个选择题不难做。
    然而他们却坑了这个民族的亿万百姓。
    既然到了这个时空,杨庆总要做些什么,别的不说先得阻止崇祯的自杀,至于能不能逃出去,这个对他来说并不重要,能逃出去就逃,不能逃出去就把他送给李自成,实在没得选择就把他送给吴三桂,至于吴三桂得到崇祯后会不会转送多尔衮
    不会的。
    但他会以崇祯为傀儡,然后再引多尔衮入关借兵剿寇。
    这期间吴三桂会作为权臣整合北方明军形成单独的力量,同样以崇祯遥制南方群臣利用他们的恐惧心理获得支援,最终在士绅拥护下抗衡多尔衮,结果仍旧有很大可能是打败李自成后双方瓜分天下,最多把北方土地割让给多尔衮,然后依旧形成南北朝。
    总之最重要的就是崇祯绝对不能死在这里,这是所有结果里面最坏的结果。
    然而
    “你以为万岁能听你的?”
    那督公似笑非笑地说。
    这家伙也是个人物,刀横在脖子上都面不改色,而且他还示意周围的士兵不要阻挠杨庆的后退。
    “总得试一试。”
    杨庆说道。
    “督公如何称呼?”
    他紧接着说道。
    “你连咱家都不知道?你这锦衣卫是如何当得?”
    那督公愕然道。
    “呃,末将失忆了!”
    杨庆面不改色地说。
    “咱家王承恩,你想见万岁倒是找对了人,咱家就是伺候万岁的。”
    那督公说。
    “你把这刀拿开,你的身手咱家也逃不了,万一不小心割着也疼,你想见万岁咱家带你去,你要是能劝得万岁幸南京,咱家给你磕头都成,但咱家得说一句,你不是第一个,在你前面的可没一个成的。”
    他紧接着说道。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已经下了城墙的杨庆说完纵身跳上旁边一匹战马,紧接着把王承恩提到另一匹马上,然后一催马牵着这匹直冲向前方的大明门。
    至于正阳门的防御
    这个已经没什么希望了,那些太监,锦衣卫和仓促招募起来的士兵连武器都拿不稳,如何去迎战那些跟着李自成横行天下的精锐?无非就是什么时候后者开始进攻这边直接散伙投降而已,实际上在这之前外城的守军就在放空炮,光装火药不装炮弹打着听响。这城没法守,他在与不在都一样,再说守住正阳门又能怎样,光内外城之间就三道城门呢!而数十万顺军此时还堵在内城另外三面的六个城门外,接下来在这个夜晚它们将陆续被打开。
    杨庆自认没有力挽狂澜的能力!
    那就做自己有能力做的吧!
    纵马狂奔的他就转眼到了相距不远的大明门,这里就连个守卫的都没有,他直冲而过然后继续向前到了承天门,看着眼前这座无比熟悉的宏伟建筑,不无唏嘘的他继续向前越过金水桥。这里倒是有几个守卫,但一看马上的王承恩都只顾行礼根本没人阻拦,虽然理论上皇宫不能骑马,但王承恩作为崇祯的头号亲信而且还是此时城内军队最高指挥官,在这种特殊时期有些违规举动也不会有人干涉。
    事实上外城被攻破的消息传开后,这座城市的命运已经没有悬念。
    杨庆甚至可以看到有锦衣卫已经在逃跑,这种时候不会有人管这种小事,过承天门后是端门,这里同样没有守卫,紧接着是午门,在午门处他们撞上了几个官员,后者连看都没看王承恩,视他们如空气般从一旁匆忙而过。
    王承恩露出一丝冷笑。
    “督公,你说他们是不是去迎接新主进城的?”
    杨庆笑着说。
    “哼,舍三百年天子而从贼?贼就是贼,没有不掳掠的贼,一个个守着万贯家财一毛不拔,还想着闯贼进城献媚以求富贵,咱家倒想看看他们以后怎么哭!”
    王承恩冷笑道。
    “哈,哈,那您得先活着才行!”
    杨庆说道。
    “咱家的命是万岁的,你能劝万岁南幸,咱家就活着看,你若不成咱家就到地下去看!”
    王承恩说道。
    紧接着杨庆就再次催马直冲进了午门。
    此时皇宫内倒还不算太乱,毕竟顺军只是攻破外城,而北京的核心防御实际上是内城,这里和内城之间甚至还有额外两道,准确说是三道城墙,那些宫女和太监都还没开始逃跑,他们就这样很快到了乾清门。
    “督公,万岁正找您呢!”
    在乾清门前他们遇上了一个太监,后者毕恭毕敬地说。
    “知道了!”
    王承恩点了点头。
    “你若相信咱家,那就在这里等着,咱家比你更想万岁去南京,你这样闯进去只会坏事的,咱家会想办法劝万岁召见,那时候就看你的本事了!”
    王承恩低声对杨庆说道。
    “您最好快点,内城不会撑到天亮的。”
    杨庆说道。

第三章 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如果是其他督公,杨庆还真就不敢相信,但王承恩就没问题了。
    这是唯一对崇祯赤胆忠心的。
    不要以为明朝的大太监们真得就对崇祯忠心,投降李自成的督公,监军们一大把呢!
    虽然曹化淳是不是开门迎敌的还存在疑问,毕竟他都退休好几年了,理论上这时候是不应该在北京的,但一大堆史籍却多次记载他这时候在北京而且是重要人物,总不能这么多人都诬陷他,所以也不排除他被崇祯特招,毕竟他也算元老级别的,崇祯急病乱投医把他找来也不奇怪。
    而其他大太监里面王之心,王化民,杜之秩统统没扮演什么好角色,都是跪闯王跪得很爽快。
    所以才有午门前极其搞笑一幕
    大太监王德化在朝见完李自成后出午门,正好遇上等候任用的兵部尚书张缙彦。
    “尔犹在耶?国家大事尔与魏阁下坏之!”
    王德化骂道。
    说完他让随从扇张缙彦耳光。
    结果张尚书被打哭了。
    而张尚书旁边就是魏阁下,也就是刚刚对李自成说陛下赦臣,自当赤胆忠心以报的内阁首辅,实质上崇祯最信赖的状元魏藻徳,他在喊完上述话之后,被恶心得不轻的李自成直接把他丢给刘宗敏囚禁起来,结果他还趴在窗子上高喊若用我,无论何官都行,但为何要囚禁我呢?
    此刻魏状元赶紧上前解救。
    “魏先生亦何颜至此?”
    王德化连他一起骂。
    坐他们头顶午门城墙上的李自成亲信谋士顾君恩,看够了猴戏笑着说道:“这就是魏状元吗?”
    魏藻徳脸一红。
    “这就是特简破格提拔状元宰相啊,给祖宗增光不浅!”
    顾君恩说道。
    周围那些李自成部下都开心地笑了。
    然而需要说明一点,那个看上去理直气壮的王德化,却是开德胜门放顺军进城的,他对李自成有功,正是因此他才敢嚣张。
    所以说在这场堪称时穷节乃现的大戏中,太监们也不比官强,事实上也没有谁比谁更忠诚,官,武官,太监,锦衣卫,勋贵统统都一样。官的确以毫无廉耻出名,但也有一大堆为崇祯殉节的,比如在看了上述闹剧后回去写了碧血九原依圣主,白头二老望忠魂,然后自杀的翰林院侍读周凤翔。太监里面的确有如王承恩这样与崇祯生死相随的,但也有一大堆卖他卖得毫无节操的,杨庆也不会真得幼稚到相信什么太监的忠心,除非是王承恩这样不需要怀疑的。
    然而
    “老王办事不力啊!”
    他无语地站在乾清宫门前,望着进进出出的各色人等。
    他已经等了很长时间,实际上这时候应该是后半夜,但是个阴天,很难分辨具体的时间,不过顺军攻破宣武门的消息已经传来。
    实际上是被太监王相尧打开的。
    这就意味着内城已经被攻破。
    这段时间不断有太监匆忙跑进去报告军情或者带着圣旨出来,估计崇祯做垂死挣扎,但这毫无意义,外面的武官员全都把他抛弃,杨庆进来时候遇上的是最后一批进宫的,在他们之后就再也没有官员进宫了。原本历史上给内阁送圣旨的太监到那里后发现一个人没有,于是把圣旨放桌子上就走了,他给军队的命令就是给那个他后来亲自登门都被拒之门外的成国公朱纯臣,后者原本向李自成投降了,结果不小心被人找出这份让他都督内外诸军事的圣旨,然后李自成替崇祯报了仇。
    甚至还有太监抬着食盒进去,估计在最后晚餐呢。
    杨庆在乾清门前就像看着一个弥留状态的老人般,看着崇祯朝的最后时刻。
    但却始终没等到召见自己的消息。
    杨庆纠结了一下。
    以他的性格很想直闯进去,但以崇祯那又臭又硬的脾气,这样做的话的确会坏事,他又不是什么亲信,仅仅是个锦衣卫校尉,硬闯进去崇祯唯一的反应,估计就是让侍卫给他一顿乱枪,根本就不会给他说话的机会。话说崇祯身边可是还有一群武装太监,他的确武力值超群,但也是扛不住子弹的,硬闯的话能不能见到崇祯都不好说,而且还要冒生命危险,这样算他刚才还不如挟持着王承恩就那么进去,他应该是被老王骗了。
    可他也不能就这样等着啊!
    看着四周已经开始逃跑的宫女和太监们,他咬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