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护国公-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可不是公主,一听说你受伤立刻心慌意乱,从不撒谎的好孩子憋了半个时辰后,终于编出自己伤口疼得厉害的借口,红着脸让我来找你!你到底是不是真得受伤了?听那些内操说的你都快跟神仙似的,几百人里杀得血流成河,身上挨十几鸟铳都依旧跟生龙活虎一样,你不会是为了骗公主,自己让他们给你编出来的吧?”
    紧接着她说道。
    “我那血衣还在呢!自己去看看不就行了?””
    杨庆没好气地说。
    说话间她们到了坤兴公主下榻的院子前,神情紧张的小公主此时正在院内踱着步子,一看见他立刻显出惊喜的表情,紧接着小脸红红地低着头匆忙转身,就像逃跑一样向她的房间里走去,因为走得太急还在门槛上绊了一下,可惜还没等杨庆扑过去,旁边一个小宫女就把她扶住了
    两天后,护国讨逆军兵发山海关。
    而就在同一天。
    北京,朝阳门。
    伴随着海啸般的吼声,一身金甲的李自成在数十骑护卫下,策马在绵延十几里的庞大阵型前驰过,然后在正对朝阳门处停下,在他身后数十面战鼓不断敲击着。
    他举起右手。
    鼓声立刻停下。
    而就在同时朝阳门內,大明太子朱慈烺和他的两个弟弟,身上穿着专门制作的小号铠甲,在大批锦衣卫的护卫下,骑在马上缓缓走出,此外还有原本的秦王和晋王也身穿铠甲护在两旁。因为李自成被封秦王,而晋王封国也被纳入到了秦王封国之内,他俩暂时还没得到新的封国,原本崇祯要到南京后才给他们找地方安置,这时候都还留在皇宫陪伴太子。
    李自成没有入住崇祯的皇宫而是找了一处府邸当秦王府,皇宫依旧由崇祯的三个儿子居住。
    就在他们通过护城河后,李自成催马迎上前,在马背上向着朱慈烺行礼。
    “启禀太子,讨逆军列阵候命!”
    他大声喊道。
    “有劳秦王!”
    朱慈烺缓缓说道。
    “吴逆等挟持圣驾,勾结建奴,矫诏以惑国人,凡我明臣皆有诛此逆臣之责,今以秦王统帅大军,虎贲十万代天行罚,孤兄弟虽幼弱,然为臣子者何敢坐视君父之难,当与诸将士同临战场,共操兵戈,愿诸将士奋勇争先,逆贼授首,陛下还宫,大军凯旋之日当与君共饮!”
    他紧接着说道。
    “臣等谨遵太子教!”
    李自成立刻行礼喊道。
    紧接着他拔出刀向东一指。
    “兄弟们,杀贼去也!”
    他大吼一声。
    十万大军杀向山海关。
    而也就在这同时,千里之外的沈阳清宫笃恭殿內,实际上才刚刚结束内斗,利用何洛会的告密,将豪格削爵逐出最高层,依靠大玉儿支持彻底掌握大权的多尔衮,仿佛不敢相信一样看着他手中一封盖着崇祯玉玺的书信,这是吴三桂的使者刚刚送到他手中的。
    突然间他发出一声狂笑同时将这书信拍在桌案上。
    “天助我大清!”
    他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大喊一声。
    “摄政王,我大清天命所归,明人自送天下,天赐之江山岂可不取?奴才请摄政王速调大军南下。”
    范程趴在地上说道。
    “说的好,天赐之江山岂可不取!”
    多尔衮说道。
    “不会有诈吧?哪有这样的好事!”
    大玉儿有些难以置信地说道。
    “诈?诈咱们什么?”
    多尔衮说道。
    “传令召集诸王大会,传令上三旗,两白旗立刻集结,所有能拿起武器的男人全都集结起来,我大清能否问鼎中原,我八旗是继续世世代代在这冰天雪地里受苦,还是到中原的富饶之地享福,就在这一搏了!告诉那些奴才们,肥美的土地,如山的金银,不尽的美女,都在山海关南边,都等着他们去拿,带上他们的弓箭,就像他们狩山林一样,到汉人的土地上去狩吧!用他们的血,堆起我大清的万世之基!杀,杀光他们!”
    他狞笑着说道。
    紧接着他拔出刀,狠狠地砍在了面前的桌案上。

第二十五章 真乃万人敌也
    老龙头。
    “护国讨逆,降者免死!”
    杨庆身穿三重重铠,外罩一件超大号泡钉棉甲长袍,就像头臃肿的棕熊般吼叫着沿马道直冲向上。
    在他对面是喷射火焰的鸟铳。
    但密集打在他身上的子弹恍如石沉大海般,没有换来任何收获,转眼间他就带着那狂暴的画风撞进了阻击的鸟铳手中,下一刻他手中一柄足有半丈长,前粗后细镶满三棱钉的枣木狼牙棒骤然横扫,四名来不及逃跑的鸟铳手惨叫着从马道上飞出去,然后坠落在城下,就在同时他背后那些刀牌手汹涌上前,阻击他们的守军瞬间崩溃。
    “快,轰死他!”
    右侧南海口关城上,上次参与劫持崇祯的一名军官尖叫着。
    紧接着一门弗朗机调头,炮口随着杨庆的狂奔缓缓移动,下一刻那军官恶狠狠地把火绳杵进了点火孔,骤然间炽烈的火焰从炮口喷出。
    杨庆心有灵犀般扑倒。
    炮弹紧贴着他头顶掠过,一下子打在旁边女墙上,碎砖飞溅中几名冲锋的士兵倒下,杨庆紧接着跃起,顺手抄起一支长枪,没有丝毫犹豫地就像标枪运动员般拋出,那长枪瞬间飞过三十多米的距离,准确撞进了那军官的胸膛。后者惨叫一声向后倒退,也就在同时一枚炮弹撞在他身上,这家伙瞬间变成了斜向上喷射的血肉,而同样的炮弹接连不断打在关城上,碎砖的飞溅中守卫关城的士兵仓皇而逃。
    在他们东边的大海上,登莱水师的三十多艘大型炮舰正在不断向外喷射火焰,而满载士兵的中小型战舰或停靠西边的码头,或者干脆冲到浅滩,水师的士兵源源不断冲上海滩,跟随着前锋的杨指挥沿马道汹涌而上。
    狂化般的杨庆不断挥动他那柄造型夸张的狼牙棒,驱赶着溃败的守军顶着零零星星的炮火,一直冲到了澄海楼下。
    “拿来!”
    他头也不回地吼道。
    一名士兵立刻把肩头扛着的护国讨逆大旗递给他。
    杨庆一手大旗一手狼牙棒,在澄海楼上那些没来得及逃跑的士兵仓皇叩拜中,径直冲到了这座老龙头制高点的城楼上,然后站在那块孙承宗所题写的匾额下,很是嚣张地挥舞着。
    海滩上数以万计的士兵瞬间爆发出海啸般的欢呼。
    “真乃万人敌也!”
    海上的旗舰甲板上,也算久经沙场的黄蜚,擦了把头上的汗惊叹道。
    随着杨庆在澄海楼挥舞起护国讨逆的大旗,刚刚逃入宁海城的溃兵们也彻底失去了抵抗的斗志,紧接着纷纷放弃抵抗,然后向着攻城的登莱水师投降,他们除了几个主要将领外全都得到了随后登陆的张嫣赦免,并且统统编入了护国讨逆军。实际上他们和登莱水师都互相熟悉,黄蜚这支水师主要任务就是巡逻渤海并且给宁远输送物资,偶尔还要在侧翼搞一下登陆策应宁远和山海关守军,老龙头都不知道来过多少次了,甚至龙武营部分军官以前还在他手下混过。
    总之就这样老龙头正式落入护国讨逆军之手。
    然后懿安皇后和坤兴公主移驾宁海城,并以她的皇后印向山海关发出了最后通牒,要求吴三桂送回崇祯。
    吴三桂当然拒绝了。
    第二天护国讨逆军结阵进逼山海关。
    但吴三桂闭门不出。
    他只是派出使者携带圣旨向杨庆等人宣旨,要求登莱水师撤回本镇,否则就以谋逆作乱论处,但被懿安皇后毫不客气地下令把使者斩首,然后以皇后身份命令吴三桂打开城门,她和坤兴公主要觐见崇祯,当然,不只是她俩,登莱水师全军一起,这个要求的答复还是崇祯的圣旨,然后这个使者又被她下令斩首。
    不得不说这个女人还是很横的。
    好歹也是敢和魏忠贤掰手腕的。
    双方的交涉没有成果。
    不过杨庆等人也没攻城,就两万可以说战斗力垫底的水师,根本不可能进攻山海关,如果不是吴三桂不敢对懿安皇后和公主动手,估计他就那几千家奴出来一冲,黄蜚这支外强中干的大军就得溃败。
    当然,杨庆也没准备进攻。
    这就是来示威,明确双方关系尤其是明确谁是正义的一方,让老百姓甚至双方士兵都知道各自形象,一边是始终不敢让皇上露面,只是不断发圣旨的,一方是皇上视如老母的长嫂和女儿亲临,人家要求进城见皇帝又没错。城里的百姓和吴三桂那些关宁军的卫所兵又不是都傻了,这一看情况就有问题,这弄不好是他们大都督挟天子以令诸侯要做曹操的,本来崇祯进城后就单独幽禁在总兵府名曰皇上受惊需静养,但实际上崇祯这些天经常在那里骂街。
    至于那些圣旨
    玉玺早就让吴三桂给搜去了。
    这也算是一种心理攻势,总之懿安皇后和杨庆等人率领两万大军,在山海关外列阵到傍晚才撤回的宁海城喝酒,第二天吃饱喝足日常示威。
    示威到下午时候李来亨率领的三千顺军骑兵到达。
    吴三桂继续闭门不出。
    到第三天上午时候,田见秀率领的一万顺军到达,李来亨撤出原本临时借住的宁海城与其会合,然后在石河西岸扎营,开始砍伐附近树木制造云梯之类的攻城器械,而杨庆和黄蜚列阵山海关,李来亨率领骑兵列阵石河岸边,到下午时候唐通率领八千人马到达,不过紧接着出九门口建营于山海关东北威胁威远城。
    吴三桂还是闭门不出。
    虽然田见秀,李来亨和唐通三部实力都不足,他如果全军出动至少吃掉唐通没什么问题,但杨庆和黄蜚的两万大军每天日常列阵,却让他只能坐视这些人建营。
    他吃掉唐通的确没问题。
    可杨庆和黄蜚恐怕就该强行进城接圣驾了!
    话说老吴也是很郁闷。
    双方这种诡异状态一直持续到李自成的大军到达,十万大军让吴三桂彻底失去了决战城外的勇气,实际上他这时候应该已经知道自己肯定守不住山海关,只是能不能守到多尔衮的援军到达而已,不光是他,这也是城里那些官员唯一的希望,话说咱大清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终于开始成为救世主。而就在同时,李自成和朱慈烺在山海关上视线可及的距离內,拜见了懿安皇后,懿安皇后很给面子的亲自扶起李自成勉励一番,同时赞扬了这支原本的贼军忠义之精神,就这样李自成接过讨逆的重任,黄蜚和杨庆却护卫着懿安皇后退回宁海城。
    他们是不会参与攻城的。
    这炮弹可不长眼,万一那颗炮弹打高了落在山海关总兵府,不幸砸在崇祯脑袋上,那谁也担不起这个弑君的罪名,哪怕张嫣也担不起,既然这样就让李自成负责好了,如果真得出现这种意外,那也只能说是很令人遗憾了。反正太子亲征呢,无非就是火线继位好了,皇后殉国了,懿安皇后就跟太子的亲妈一样,有她主持太子继位完全没问题,不过真要那样的话太子就得去南京了,李自成必须得放人,他要敢不放人
    南京还有好几个王呢!
    别以为江南士绅就没备用的了。
    总之攻城的重任交给李自成,而护国讨逆军的任务也很简单,以宁海城为基地,以水师向北登陆阻击多尔衮的大军。
    阻击到李自成攻破山海关。
    好吧,这是一项艰巨任务。
    “这,这怎么打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