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护国公-第2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踩着粪堆攻破他们的城市,也没想过用这些东西帮助他们那些贫瘠的土地生产更多粮食。这个问题不是黑暗的中世纪独有,哪怕到了十九世纪中期雨果还在通过悲惨世界谴责他们,宁可派船队去极地收集海燕和企鹅的粪便却把自己的粪肥流入大海,不得不说他们的思想也很奇葩。
    不过鸟粪仍旧会对大明的农业产生巨大的帮助。
    因为它是最好的。
    各种粪肥第一是鸟粪,排第二的才是人粪,它会是化肥诞生前最好的肥料补充,尤其对水稻效果极佳,不同于需要跨越几万里的欧洲人,它就在大明家门口简直唾手可得。
    钓鱼岛,东沙,西沙
    几乎这一圈海岛上全都有储量可观的鸟粪资源。
    光永兴岛就达二十万吨。
    这些鸟粪支撑大明农业十几年毫无压力,十几年后就再向外扩,那时候航海技术也足够支撑,无非就是去西太平洋那些海岛继续挖呗。一座瑙鲁估计就够支撑到化肥时代来临,而瑙鲁距离大明约万里,但依靠着赤道流和黑潮却是最适合海运的。这些鸟粪对于杨庆来说同样意义重大,这是给那些土地补充养分的最好手段,哪怕仅仅在运输最便利的江浙和福建大量使用鸟粪,也能让这片区域的粮食产量暴涨。
    “这种东西你准备如何使用?”
    宋应星抓着一把鸟粪说道。
    “国营,新发现的鸟粪岛都是大明皇帝陛下的财产,故此也只有大明皇帝授权的肥业公司有权开采。但开采的鸟粪不会到市场出售,它的用途只有一种,作为奖励奖给那些能够为朝廷提供合格军马的,提供的越多奖励的越多。
    至于这马是自己养的还是其他什么来源弄到的,这个就与朝廷无关了。
    总之,这是奖品。
    马依然会按照市价购买,鸟粪是额外奖励,向朝廷出售一匹合格的军马就可以额外得到一袋鸟粪,出售一千匹就可以得到一千袋,总之出售的越多得到的鸟粪越多。而皇庄农户同样可以种植牧草,然后就近提供给驻军,这些牧草同样可以换鸟粪。这样估计不出十年,我就能用鸟粪换来十万骑兵,三十万车载步兵,彻底扫荡周围所有那些威胁中原的胡虏。
    杨庆说道。
    “那谁去给你挖鸟粪?”
    宋应星说道。
    “奴隶啊!”
    杨庆一脸纯真地说。
    “你口口声声鼓吹民权,自己却要大肆使用奴隶?”
    宋应星无语道。
    “这与我鼓吹民权有冲突吗?民权,首先得是民,首先得是我大明的百姓才算民,不是我大明百姓的当然不算民更不会有民权。比如最近海军在台湾俘虏的一千多红毛人,他们会直接送到钓鱼屿去挖鸟粪,直到东印度公司为他们支付赎金。我会给他们规定每天需要挖的数量,然后完成的会获得淡水和食物,如果不能完成当然也就不可能获得。以后所有在战场上俘虏的异族,统统都会扔到这些岛上去挖鸟粪,用挖到的鸟粪换取他们的食物和淡水,挖不到的就饿死好了。”
    杨庆笑着说道。
    话说他的这个产业链可是精明得很,基本上将投入降到最低,哪怕提供给战俘的食物也可以以鱼为主,反正钓鱼岛周围有的是鱼。
    最多给他们补点维生素。
    这个可以定期运点在台湾摘的水果给他们。
    同样这也可以刺激民间养马贩马的热情,尤其是那些走私粮食的,他们可以去和多尔衮交换马匹,哪怕多尔衮不愿意这样,他们也可以逼着他愿意。毕竟多尔衮在北方最迫切需要的就是粮食,而这些走私商再用战马获得鸟粪的奖励,将鸟粪出售换取更大的价值。
    他们肯定会这么干的。
    而南北之间主要走私商都在锦衣卫的黑名单上,只是为避免北方百姓饿死没抓而已,等哪天差不多了就一。
    抄家!

第二四八章 独cai者的崛起
    明军战舰从钓鱼岛或者这时候的名字钓鱼屿带回的,只是总共不到万斤的样品而已。
    真正开发仍旧需要时间。
    毕竟钓鱼屿及所属几个小岛都不适合大船靠泊,岛上也没有建筑,如果当战俘营还得修一个堡垒,常驻一支军队,配备上大炮和几艘巡逻的战舰。控制战俘的手段倒是简单,只要控制淡水和食物就能逼他们干活,这样监管他们的堡垒就必不可少,而且还得防止荷兰人武力营救,这样最少也得驻一个营。
    总之前期建设必不可少。
    最重要是淡水,钓鱼岛上的淡水不多,至少无法承担上千人消耗,必须得建集水池以收集雨水,这个还得向那里运输水泥,
    好在那里的食物很好解决。
    一来山羊多二来近海是渔场,原本历史上倭国人就在上面建设过鲣鱼加工厂,当然,最重要是距离近,从鸡笼过去无非几百里海路,而且还是黑潮海路。
    这样算算前期建设两年时间,后年这个时候就可以正式开始进入产出阶段了,先在钓鱼岛采,然后从刚刚改名台湾府的赤坎建立起去东沙的航线,再开始从东沙采。这样一步步走到资源最丰富的西沙,那里是中国近海最大的鸟粪岛,六十年代就是那里的鸟粪支撑中国南方水稻,甚至两湖都用那里的鸟粪。整个西沙群岛储量当时估计三十万吨,其中二十万吨集中在永兴岛,而且这是经过了日本人疯狂开采后的,二战期间日本人每年从那里运走数万吨。至于开采极其简单,用当时工人说法,有树的地方挖开底下全是厚度超过一米的鸟粪,挖了装袋运走就行。
    后来化肥工业发展,再加上堪称疯狂开采导致资源越来越少,才停止了那里的生产。
    总之鸟粪事业就这样起步。
    同样起步的还有台湾的硫磺产业。
    实际上之前荷兰人就已经在台湾开采硫磺,蔗糖和硫磺是荷兰人在台湾的主要产业,剩下就是刮地皮的横征暴敛了,毕竟台湾岛上到处都是这东西。但那都是零星小矿,而杨庆和郑芝龙合伙在台北获得的巨型矿场就是质的改变,那可是中国境内唯一一座真正的大型硫磺矿。
    有这个就不用考虑以后的硫磺供应问题了。
    至于开采
    好吧,这个还得用奴隶。
    “买黑奴?”
    郑芝龙说道。
    台北的发现让他欣喜若狂。
    杨庆说的不错,那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不但是硫磺,郑家的人还在鸡笼一带找到了金沙,而之前西班牙人就已经开始在鸡笼挖煤,黄金,煤炭,硫磺,三样加起来他们合伙的台湾开发公司一片金光闪耀。
    但是,工人问题很严重。
    没有足够的工人。
    虽然可以从福建一带招募,但随着大明经济发展,尤其是地瓜的全面推广,哪怕福建的山民也不是很愿意冒险去台湾了,之前郑芝龙能组织大规模移民是当初福建饥荒,但现在地瓜越来越多,饥荒的威胁锐减,福建人口也没到清末那级别,老百姓往外跑的欲望不高。尤其是采硫磺这种纯粹拿命换钱的工作更缺乏吸引力,而战俘数量太少,还得留着以后挖鸟粪使用,这样就只能用奴隶,这时候黑奴贸易红火,这一点郑芝龙是很清楚的。
    “黑奴太贵,鬼佬把他们从非洲运到这里死亡率太高。”
    杨庆否决了这个提议。
    “这倒是。”
    郑芝龙很有同感地说。
    原本历史上郑家的军队其实就有少量黑奴的。
    “但是,咱们可以买土人。”
    杨庆说道。
    “这不好办,土人都是宗族,他们不会卖自己的族人。”
    郑芝龙说道。
    “他们不会卖自己宗族,但他们的对头们会呀!你以为鬼佬在非洲是靠自己抓捕黑奴吗?不,他们其实是收购,鼓动那些黑人部落酋长去灭其他部落,然后把抓到的战俘廉价卖给他们,既然连鬼佬都会玩这个,为何咱们不在台湾的土人中玩呢?怎么做想来不用我多说了吧?反正他们抓了战俘也经常烧烤,与其烧烤还不如跟咱们换些好东西,比如说换些奢侈品,他们应该喜欢美食吧?香甜的水果罐头如何?他们喜欢丝绸就给他们丝绸,总之尽可能用这一类不会增强他们力量反而会削弱他们野性的东西。
    甚至可以给他们香皂。
    这些家伙以后也是麻烦,必须尽可能削弱他们的数量,而削弱他们的首要一点就是毁掉他们的野性,当野人学会使用香皂之后征服他们也就易如反掌了。”
    杨庆说道。
    香皂肥皂什么的,在这个时代的大明不需要穿越者来发明,事实上这都是很古老的,南京城里手工做胰子的店铺足有上百家,甚至牙刷都不需要穿越者,宋朝人就用牙刷,从某种意义上说牙膏也有。当然不是盐,唐朝就有了专门的护牙药方,宋朝时候就很普遍了,而他现在引入的大路货是乌贼盖制造的牙粉。至于香皂的大路货是鲸油制皂了,但未来会改为油棕,他正在通过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商船,去西非给他搞油棕种子,不过两广还在桂王手中,他现在能种植油棕的只有云南,而且初期还得以食用为主。
    棕榈油的确不好。
    可对于这个时代云南的山民们来说有油就是好东西,脂肪含量高对他们来说是优点而不是弱点。
    这时候大明主要植物油来源其实是油菜,尤其是江南淮南都是这种东西,它可以和水稻轮种,稻田收割前油菜就育苗,收割后移栽,甚至冬季七成稻田都是油菜,只有三成是更传统的小麦,这一点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就有介绍。不过油菜种植占用冬小麦的种植,会减少粮食产量,这并不符合杨庆需要,所以他要全力推广其他油料作物。
    但豆油受榨油手段限制,其实不是这时候最好选择。
    与其榨油还不如做豆腐。
    花生产量太低,而且没有地膜之前实际上没什么卵用,最多像瓜子一样当零食。
    芝麻是最古老的油料作物,也是最适宜目前榨油技术的,但芝麻产量更低,不可能真正大众化。
    他其实就菜籽油和棕榈油这两个选择,菜籽油占用小麦产量,棕榈油却没有这个问题,棕榈油的确吃多了不好,但这个时代的人需要在意什么脂肪过高带来的疾病吗?这个时代的人最缺的东西就是脂肪,鲸肉肥油罐头在民间广受欢迎,现在就连原本视鲸为鱼神当初为阻止捕鲸差点闹民变的舟山渔民都视鲸为黄金。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是为老百姓增加脂肪,顾虑什么棕榈油的脂肪酸过高完全就是扯淡,杨庆未来准备在台南,海南岛甚至以后的南洋殖民地,全部大量种油棕,然后用棕榈油制皂制润滑油甚至充当食用油运输到大明。
    用这种东西供应那些城市。
    然后以此减少各地油菜种植改成小麦以增加粮食的产量。
    这个时代谈别的都是扯淡。
    只要能让老百姓吃饱,那就基本上立于不败之地了。
    至于如何引诱土人互相残杀然后抓战俘,卖给台湾开发公司当奴隶采硫磺,这个不需要杨庆操心,郑芝龙的弟弟郑芝豹负责台湾开发公司,他会把这种小事办好的。而被杨庆派去的家奴和张嫣派去的太监,会从两个体系监督他的工作,让台湾真正变成杨家郑家和太后的私人金库。
    现在这种金库已经很多了。
    比如南北二洋公司,南洋控制向东南亚的海上贸易,北洋控制朝鲜的贸易及朝鲜海域的捕鲸。
    还有沈家替换郑家的东洋公司。
    这个以对倭国贸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