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护国公-第2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庆说道。
    “那太冒险了!”
    张国维毫不犹豫地说。
    “要不,咱们把庙产抄一下?你的锦衣卫教管司不是已经完成对各地寺庙的监督吗?他们的田产虽然已经完成清理,但那些寺庙窖藏的银子总还有一些吧?不如我们抄一下?”
    他同样露出黑暗面。
    “这得各地官员和地方士绅配合啊!”
    杨庆说道。
    “这个请信公放心,迎驾乃是重中之重的大事,大明无论朝野官民皆应齐心协力,出家人也是大明之民,同样也应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地方官员和士绅都是深明大义的,必然全力配合教管司。”
    张国维大义凛然地说。
    反正总得有一个做出牺牲的,既然不能由士绅做这个牺牲,那么就只能委屈一下大师们了,大明那么多的寺庙,谁家地下还不藏个几万几千两的银子。之前锦衣卫势单力孤,最多也就是查一下田产,但这些东西绝大多数他们是弄不出来的,不过有地方官员和士绅配合就不一样了。熟知他们底细的地方士绅当带路党,地方官员带领衙役,锦衣卫监寺带民兵,剩下就是挨个挖地三尺!
    挖不出来就只好用些手段了!

第三一三章 超级蛀虫
    本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原则,各地官员士绅迅速行动起来,在大明境内展开一场丧心病狂的大规模搜山行动
    大师们毫无反抗之力。
    他们之前已经被教管司清查并收缴了田产,而这些田产同原本他们的佃户一起变成了皇庄民兵,那些入驻的监寺们需要的只是一声令下就近组织起这些民兵。而地方士绅对于大师们的家底最清楚,毕竟后者和他们是常年的合作伙伴,至于地方官员负责解决民间情绪
    这个问题在南直基本不存在,但在相对偏远的地区,还是必然会出现的。
    毕竟大师们还有点影响力。
    总之这次大明内部两大敌对政治势力罕见地联合起来,共同对一只倒霉的肥羊举起刀,所有报纸一律无视了锦衣卫在期间一些不和谐手段,为大师们爱君爱国的高尚情操进行热烈赞颂
    他们的热泪就无视好了!
    但这依然不够。
    因为就像杨庆之前说的,江南士绅们的确恨他,可一谈钱还是原形毕露了,秦王西征特别国债在帝国银行各地分行的销售,完全没有期待中人头攒动的场面。
    不得不说这就很尴尬了。
    很显然无论嘴炮吹的多响,一到动真格的,一到涉及实际利益了,立刻全都换了一副嘴脸。这笔国债的风险太大啊,不只是这笔,就连以前那几笔都风险骤增,虽然士绅们恨杨庆恨得咬牙切齿,可现在一想到杨庆倒下,很多人反而惶恐起来。这个混蛋的确恶贯满盈,可他带来的这个盛世也是实实在在的,和现在相比傻子都知道,以前的日子真不好过,哪怕对士绅来说也是如此。
    他的锦衣卫的确恶名昭彰。
    可吏治也的确比过去清明,至少贪官污吏都有怕的了。
    他的确让武人抖起来了。
    可打了几十年败仗的明军也一下子战无不胜了。
    他的确总是惦记士绅田产奴婢。
    可他也让工商业日渐兴旺,几乎所有人都能感受到,他带来的那种可以说日新月异的改变。从道路桥梁这些基础设施的改变,到已经可以覆盖江浙两省的邮政系统,从餐桌上越来越多的各种新作物,到每天睁开眼就能看到各种新闻的报纸,从海港起航的一艘艘商船,到奔驰在三合土公路上的一辆辆货运马车
    这些改变无不妆点一个繁华盛世。
    可要是没有了他呢?
    换上一个皇帝会怎样?好不容易稳定的大明爆发一场内乱会怎样?别人还能继续维持这种盛世吗?把大明搞得差一点崩盘的旧臣们有能力做的和杨庆一样好吗?
    这很迷茫啊!
    之前士绅们的确气势汹汹,恨不能把杨庆千刀万剐,可是当一千万两的冷水当头浇下后,只要不是那种纯属疯狗的,基本上都开始冷静,开始认真思考这件事的后果。大家凑一千万不是什么大事,江南目前来讲民间流通中和窖藏的白银加起来三万万两是最低的,绝大多数都在这些士绅的手中。
    可是钱花了,结果又会怎样呢?
    所有人都在犹豫不决。
    倒是另外的柜台人头攒动起来
    “挤兑?”
    杨庆意外地说道。
    是的,帝国银行各地分行均不同程度地出现挤兑情况。
    很显然他的信誉受到置疑。
    或者也可以说未来局势变得不是那么明朗,让部分人对他或者说对他为后台的帝国银行失去了信心。谁都明白这家银行的主要支柱就是他和张嫣,他本人的财力和张嫣控制的原本内库金银,再加上那些杨党和依附势力的资金共同构成帝国银行。同样也是帝国银行发钞的保证,普通老百姓或许不懂这里面的门道,但那些开钱庄的不会不懂,钞票本身就是废纸而已,钞票能换银子才算钱。
    否则它擦屁股都嫌硬。
    这种游戏南宋就已经开始玩了。
    本质上就是一种空手套白狼的金融游戏,以纸币替代金属货币,解决金属货币数量有限的问题,它和后面的银行,或者说后面银行里的金属货币加起来这才是钱,否则它就是废纸一张,只有后面的银行不倒它才会有价值。同样如果杨庆不倒,帝国银行当然也就不会倒下,那么无论他发多少,只要能维持着帝国银行的金属货币自由兑换,那么这个游戏就可以一直玩下去。
    甚至继续越玩越大。
    可他要倒下了呢?
    他倒下张嫣也倒下,这女人只是个管钱的,没有杨庆保护,万寿宫地下的金银一道圣旨就易主。
    但易主后的新主人会同样接过帝国银行的信誉吗?人们信任杨庆,无论对他的感情如何,哪怕仇恨他的士绅们,也相信他的信誉,杨庆玩经济的本事和他一诺千金的个人品格保证了这一点。但龙兴天子行吗?谁都明白他一不可能是杨庆这样的奇才,二则皇帝的信誉向来不值一提,谁都知道伴君如伴虎,他爹反复无常朝令夕改那是出了名的。那么他如果干掉杨庆的话,帝国银行指定完蛋,到最后帝国银行的钞票变废纸,除非朱慈烺能够和杨庆一样,但这明显可能性微乎其微,为了谨慎起见这时候最好先兑换出来再说。
    这样谁输谁赢都不会受损失。
    “不过情况还不算太坏,之前发的钞票很多都是支付军饷,还有就是皇庄系统的流通,这些人是不会出来兑换的。”
    张嫣说道。
    “我觉得干脆停止兑换!”
    她紧接着说道。
    很显然看着自己脚下银库里面的银子不断被搬出,这个女人也是心疼得很。
    “不不,任何情况下都必须维持兑换,这点小事咱们还能撑得住。”
    杨庆说道。
    这一点必须坚持,只要银行还在维持兑换,那么就不会造成太大的混乱,但真停止兑换就很难控制事态的发展了。
    不过倒是可以跟他们玩一把。
    “我会以个人名义号召尽量使用钞票,然后银行在兑换时候制造一些额外限制,比如说每天一次兑换有上限,毕竟钱得从总行运到各地去。再安排咱们的人黑市低价兑换大额的,普通老百姓就算有兑换的,他们也不可能兑换太多,柜台就解决,真正麻烦的是那些持有大量钞票的人。
    他们不是急于兑换吗
    那就受点损失吧!
    这可是检验谁和咱们真正一条心的好机会。”
    他冷笑着说。
    他并不在乎这个,因为他本来也没多发。
    帝国银行到现在为止最主要资产仍不是吸纳的存款,普通老百姓对这种新的储蓄模式还在适应,而帝国银行最主要的资产其实是锦衣卫从各处抄家的银子。这些原本应该是內库的银子,被老朱家实际相当于族长的管理人张嫣,以各种手段变成包括她和杨庆在内,很多亲信的个人资产然后充当帝国银行的股本。这就是那金银加起来两千万两的来源,从这种意义上说,他俩其实是大明朝两大超级蛀虫,他俩侵吞不下一千五百万,另外一些分给了亲信,只不过后者一样放在他们手中。
    而当户部财政不足以维持的时候,帝国银行会拿出钱来,以户部借款的方式来补充财政的不足。不过他给的是钞票,户部以钞票来支付下面的,而拿到钞票的人自己选择是不是去银行兑换。
    银行是维持自由兑换的。
    这样绝大多数拿到钞票的实际上都直接用于交易了。
    这样存银还是不变,杨庆这些蛀虫们本质上也没损失,户部也有了充足的资金,唯一的改变是原本应该支付出的部分白银变钞票。但如果帝国银行屹立不倒,那这些钞票和白银是一样的,都会在市场上以同样的价值流通,最终等于杨庆和他控制下的朝廷平白多出一笔巨款。
    当然,如果兑换的话就是杨庆承担这部分损失了。
    好在他承担得起。
    因为户部支付还有很大一部分是税收,税收绝大多数仍旧是白银,他的钞票只是用于补缺口的,他因此而发行的钞票,至今加起来最多也就一千万。这些不足万寿宫地下存银数量的一半,更别说只有部分来兑换,这种损失对他没有影响,他唯一需要担心的,只是怕影响了货币稳定,所以无论如何都必须维持自由兑换。只要帝国银行各地分行的柜台,还能按照一元钞票一银元的币值,给所有要求兑换的人兑换成金银币,那么货币的稳定就不会有问题。
    “都是吃饱撑得,一个个安安生生过日子不好嘛!非得要搞事情!”
    张嫣恨恨地说。
    话说一想起自己睁开眼就要面对着一辆辆运出金银的马车,太后的心情完全可以说恶劣之极。
    “那你如何解决国债问题?”
    她没好气地说。
    “那关我屁事,什么时候卖出去就什么时候迎驾,一直卖不出去就一直耗着。玛的,又想迎皇帝,又信不过皇帝,又仇恨我,还又信任我,舍不得我带来的好日子,又想让皇帝把我弄死,这他玛人性真复杂!”
    杨庆同样没好气地说。

第三一四章 老来失计亲豺狼
    然而杨庆可以置身事外,东林群贤们等不了啊!
    这还是希望渺茫啊!
    南京帝国银行总行十天的国债销售总额为三十万两,除了第三天最高单日达到五万,其他四天没有一天超过五万的,尤其是第十天就才卖了一万
    这明显是凉了。
    这还不如锦衣卫在南京周围寺庙里拷
    呃,募捐的多呢!
    为能够早日迎接圣驾幸南京,南京周围各寺踊跃捐款,最终十天捐出了六十万两,光大报恩寺一家就捐了五万两。并且还得到了太后亲笔题写的匾额一块,激动的主持当天晚上就因为脑溢血而圆寂,当然,这个就不能说是不幸了。
    可也不能光指望大师们啊!
    大师们觉悟再高,终究财力还是有限,关键还得靠国债,可这国债卖不出去怎么办?
    “那我就没办法了!”
    杨庆很坦诚地说。
    “我原本以为士绅们对陛下的忠心应该是足够的,一千万虽然多,但合江南士绅之力就不值一提了,一人购买一百两,凑这一千万也是轻而易举的。再说这是国债,十年后就可以得到一百五十两,虽然相比做生意利润低点,但这个没有风险啊!到时候不存在赔了的危险,可这样居然还没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