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护国公-第3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丁启相陪着笑脸说。
    李自成的这些商社社员,从这边带私货是惯例,尤其是那些李自成禁止普通商社经营,但黑市很受欢迎的奢侈品,珠宝,怀表,甚至镜子。随着生活日渐稳定,他们内部奢侈之风有点复苏,毕竟饱暖思yin欲,老土匪们吃饱喝足后,也开始学会讲究生活品质,这一点龚鼎孳依然是功不可没。或许是感觉对他有点亏欠,李自成对他还是很尊重的,他正在带领老土匪们向统治阶级转化,就连刘宗敏这样的大老粗,都知道抓几个胡女没事欣赏一下胡乐了。但这些奢侈品都是由李自成指定的商社垄断经营价格昂贵,而这些采购员们的带货的黑市就便宜多了,这也让李自成试图控制奢侈品消费的努力付诸东流。
    丁启相明显还没猜到严武的真实身份,只是以为后者猜到自己是去接货想敲一笔而已。
    “我不信!”
    严武笑着说道。
    “严兄,你我还得结伴同行,兄弟岂敢骗你,再说我就这点行李,就算藏还能藏多少!”
    丁启相说道。
    这时候那些锦衣卫已经在翻他的行李。
    “骗不骗我搜了才知道!”
    严武说话间开始脱他衣服,而另外几个锦衣卫则控制住刘楗并开始扒他衣服,很快两人就被扒得只剩下了裤衩,在深秋的寒风中,哆哆嗦嗦地站在那里。一名控制丁启相的锦衣卫还不怀好意地盯着他,明显这个家伙对小丁的细皮嫩肉更感兴趣,小丁和刘楗欲哭无泪地看着他们一件件检查自己的衣服。
    不过他们并无收获。
    “扒了他们靴子,何基,你搜他们裤衩里!”
    严武说道。
    “严兄……”
    丁启相吓得惊叫一声。
    他身旁那男子带着诡异地笑容开始搜身,小丁被他的手搞得惊叫连连恍如爬进蛇蝎,与此同时几个锦衣卫迅速扒了他们的靴子。严武拿过刘楗的靴子捏了几下,立刻就试出了有夹层,紧接着他割开一点口子,从里面拿出了油纸包裹的盟约……
    “丁兄弟,你很不老实吆!”
    他笑咪咪地说道。
    丁启相已经猜到他身份,脸色立刻黯然了许多。
    然而刘楗依旧没猜到。
    “严,严兄,鄙人的确是奉大清摄政王之命,南下与大明皇帝结盟的特使,然此事亦于贵主有利,既然严兄知道了,不如将我二人带往长安交由贵主处置!”
    他说道。
    严武毫不客气地给了他一耳光。
    “狗汉奸,我秦藩之民亦汉家男儿,岂能与建奴为伍!都捆起来,再把他们的嘴堵上,押往凤阳向镇守府检举!”
    他紧接着怒斥道。
    锦衣卫设计坑皇帝的戏码明显有点不太合适,但秦藩的爱国商人出于对汉奸的痛恨之情,在发现有建奴奸细装作他们的同行后,愤而拿下并送交官府……
    这个戏码就可以了。
    倒霉的丁刘二人就这样被捆起来连同两个随从一起,被锦衣卫塞进早就等待在沣湖岸边的船,然后顺流而下直奔正阳关。在正阳关严武派出手下骑马至凤阳,并在凤阳以通讯塔向南京发报,而他则带着犯人乘船沿淮河继续顺流而下。
    第二天。
    “楚公,拿下了,严武报告他们已经拿下了丁启相,正沿着淮河送往凤阳,和丁启相一起的是建奴使者刘楗,前四川巡抚刘汉儒之子,而且他们还在这两人身上搜出了一件特殊东西。”
    徐平带着兴奋的笑容说道。
    “什么好东西,总不至于是陛下和多尔衮结盟的盟约吧?”
    杨庆饶有兴趣地说。
    “楚公真料事如神,他们身上就是带着陛下与多尔衮结盟的盟约,而且上面早已经有了多尔衮的签名和盖章,应该是刘楗带着这东西来的,也就是说之前他们已经联络好。多尔衮先同意了,并起草盟约签字,然后再送到霍邱,而我们的陛下,也同样已经在这份盟约上签名盖章甚至按上了手印。根据他们的盟约以后明清结为兄弟之国,把咱们夺回的半个山东再给建奴,而多尔衮的二十万八旗随时等候陛下命令南下。楚公,这叛国罪是坐实了的,无论怎么算他都跑不了一个叛国的罪名,您下令吧,属下这就去抓捕!”
    徐平说道。
    “他终究还是走了这一步啊!”
    杨庆颇有些唏嘘地叹了口气。
    话说还不是他逼的,准确说还有陷害的成分呢!
    “他准备如何对付我?”
    紧接着他问道。
    “那个刘楗骨头很软,严武在船上没怎么动手就问出了,按照他们的计划先由多尔衮向黄河线进攻,制造他们大举南犯的假象。陛下以亲征抵御建奴为名以圣旨召李张桂三家的军队参加,并逼迫咱们放其过来再以之送陛下兵临南京。如果咱们不放就由陛下以圣旨指责您,南京的文臣士子和江浙士绅一起动手,制造混乱逼迫您就范。”
    徐平说道。
    刘楗的确在严武的手段下迅速招供了。
    甚至这份圣旨是怎么签的他都已经招了,但严武很懂事地没有把这部分记录上报,毕竟报上来肯定会让老大头疼,这样就干脆不报了,反正有盟约就足够。至于丁启相倒是还比较硬气,至今还什么都没招,不过船上条件简陋,严武纯粹为邀功并不是真正审问,而狼穴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地。至于丁魁楚他们的炸死杨庆那个真正的计划,那个就连丁启相都不知道,只有他们这个团伙最核心三个人知道,反正如何行动有那些倭奴,也根本不需要借助别人,就是在地下挖地窖埋火药而已。
    “真是天真无邪啊!”
    杨庆说道。
    这个实际上假的计划的确有些过于天真了,当然,他如果知道这些人还给他准备了一百斤火药,估计就不会这样评价了。
    “楚公?”
    徐平提醒他是不是该抓捕了。
    “不急,给严武下令,让他带着人去凤阳,中途不要再靠岸,这件事继续保密,到临淮关后等待凤阳站的人和他们联络。再给凤阳站传令,让他们接盟约,但人由严武送凤阳镇守府,大张旗鼓地送,就说他们是建奴的细作。再给霍邱那边传令,从今天起许出不许进,任何人不准再进霍邱城,但不要公开阻挡,要在城门范围之外阻挡,但凡试图潜入霍邱,或者以各种名义要求进城的官员士子尤其是迎驾会和大同社那些,统统扣押并移送信阳站。凤阳镇守府接了严武的检举后,将他们二人继续公开大张旗鼓地移送南京,走得慢一些,要让消息传得广一些,但要散出消息说他俩什么都没招,就等到南京移送北衙处置。”
    杨庆说道。
    “楚公这是钓鱼?”
    徐平说道。
    “对,有这么好的鱼饵,为何不钓几条鱼呢!”
    杨庆说道。
    他当然要钓鱼,对他来说价值最大的就是盟约,这个东西就足够,这两个人并不重要,盟约上朱慈烺的名字和手印就解决了所有问题。但那些皇帝的同盟不可能知道还居然有这个东西,像瞿式耜,张国维这些文臣不可能允许皇帝这么干,但丁启相和刘楗意味着什么他们是知道的。
    看到这两人在一起,而且还是从霍邱出来的,这些人立刻就猜到皇帝做了什么,而这两个人大张旗鼓地押来南京……
    这些人会做什么呢
    是给皇帝通风报信?还是趁他们没招供弄死?亦或聪明地跳出来与皇帝划清界线?
    很值得期待啊!
    然后封闭霍邱城,只准出城不准进,在外围布置伏兵守株待兔,来一个抓一个,皇帝在里面什么都不可能知道,继续以为丁刘二人正顺利北上去把盟约送给多尔衮,这样玩上半个月怎么还不得收获一波。甚至可以让两人在北衙撑得久一些,再继续撑上半个月,一个月就足够把能上钩的鱼都钓出来了,那时候再拿出盟约直接向四民大会检举玩大义灭亲。
    那之前一个月怎么了?
    那可是俺大舅哥啊,俺一直就在痛苦地挣扎中,俺在公与私,大义与个人感情中痛苦地挣扎啊!俺的心都碎了啊!

第三八六章 大戏开场
    临淮关。
    “陛下病了?”
    顾锡畴疑惑地看着朱之瑜。
    “据说是有些水土不服,而且不知为何,吕庄生也触怒陛下被关押起来,我去见陛下的时候,看陛下的情绪有些燥怒。”
    朱之瑜说道。
    他是刚刚从霍邱赶来的。
    实际上就是在丁启相那些人离开霍邱之后,不过他走的是公路,乘坐马车有驿站换马,反而比在淮河上曲折顺流直下的严武更快。除了运量和成本之外,这时候随着新式公路的建设,四轮马车速度反而超过水运,比如从凤阳到浦口,在驿站换马接力的客运只需要二十四小时。
    当然,得是天气好的时候。
    不过新式国道和驿站加四轮马车的客运系统,的确极大加快了人员的运输速度。
    未来还会更快。
    因为这时候的马绝大多数还都是蒙古马,随着更多大型马匹,尤其是夏尔马这种巨型挽马的引入推广,就是欧洲那二十四小时超过三百公里的极限速度也完全可以,毕竟这时候大明的国道是超越欧洲的。
    “燥怒是必不可免!”
    顾锡畴望着眼前滔滔东流的淮河叹息道。
    不燥怒才怪呢!
    都被人当汉献帝养着了,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还能情绪稳定那就真见鬼了,但燥怒归燥怒,只要能忍住就行,哪怕忍不住也得忍。像这种事情只能等待时机,只要皇帝不犯错误,杨庆找不到借口,哪怕为了自己的形象,他也不会做得太过分,至少表面上还会维持对皇帝的礼貌。
    就怕皇帝会一时冲动。
    “有时候晚生也在想,像目前这样若能长久下去,倒也未必算坏事!”
    朱之瑜说道。
    在这里极目远望正是一片秋收中的田野,尽管这一带已经和江南没法比,但依靠皇庄化的组织优势,挖掘和疏浚的灌溉系统依然保证了这里的丰收。尤其是玉米大量种植,鸟粪肥的使用,正让这片土地迎来丰收,至少相对于过去来说,这里已经完全可以用丰收来形容。水稻,玉米,地瓜全都开始收获,甚至就连那些贫瘠的沙土中,都有高粱在贡献着宝贵的粮食。这一块块颜色不同的农田中间淮河东流,临淮浮桥横亘河面,码头千帆聚集,不断有马车疾驰在新修的公路上。
    而这条石子铺就的公路,恍如灰色的带子,在他们脚下延伸,两旁的小松树依然保持着青色。
    它就这样一直向前。
    跨过淮河,在北岸的田野中仿佛无尽的延伸,实际上它将一直延伸到郑州,只不过还得两年才能完工,但仅仅已经完工的这段,就已经展现出了它的威力。水陆交通枢纽的中都借助这条国道,真正成为了四方商旅汇聚之地,繁华远胜往昔鼎盛之时,而仅仅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被战火破坏的废墟,就连中都的皇陵都被张献忠一把火焚烧。
    是杨庆带来了眼前的一切。
    所有一切都是他带来的,人工育种的玉米,鸟粪肥,国道,甚至国道上奔驰的四轮马车,统统都是他带来的。
    那么为什么非得和他斗下去呢?
    尤其是还看不到胜利的希望。
    “我老了,人臣之责已尽,可无愧先帝矣!”
    顾锡畴说道。
    他实际上早不掺和了。
    他现在作为礼部尚书,就是履行自己的职责,为皇帝祭祖做准备,这是他的职责所在,但这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