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护国公-第3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盟主这位书友真厉害加更。)

第四二零章 一只大象踏上了天平
    雨花台上。
    “这位公爵阁下倒是一点不怕我们窥见他们的秘密啊!”
    迪克斯举着望远镜说。
    在这里可以俯瞰整个大教场,此时不仅仅是他们,实际上还有数十万人挤满了雨花台,在观看女皇陛下给护国公的授节钺仪式。这已经是大明军队出征必须履行的一个程序,一个类似于权杖的镀金节钺,和过去的尚方宝剑一样,代表着战区的最高指挥权,甚至可以先斩后奏。
    此刻在迪克斯的视野中,可以看到女皇陛下正双手捧着节钺,而她的丈夫以军礼单膝跪地,举着双手接过这个生杀大权的象征。
    他将迎战李自成。
    带领这个世界上最强悍的军团。
    “全部最新式燧发枪,十二磅野战炮,二十四磅臼炮,我想不出欧洲有那支军队能够阻挡他们,就是瑞典人也不行,幸亏我们距离他们足够遥远!”
    旁边的柯贝尔说道。
    “可他就不怕泄密吗?他们的这种战术据说很厉害,当初在广东就是这种战术,在短短几分钟里击溃了荷兰人训练出来的军团。后者至少已经达到欧洲一流军队的实力,无论训练还是装备,都足以在欧洲和任何国家的军队正面战斗,但却被他们仅仅两轮齐射打垮,他们的齐射甚至比古斯塔夫雷霆更恐怖。”
    另一边葡萄牙总领事迪亚哥用法语说道。
    “泄密?”
    迪克斯同样用法语冷笑道:“请问欧洲哪一位君主可以全部使用燧发枪武装自己的军队?路易?腓力?还是斐迪南?或者欧洲哪一位君主,可以给自己的士兵分一块土地,让他们的孩子免费接受教育,他们老了不能动的时候依然可以得到供养甚至免费治病?谁能够做到这些?诸位,这支军队最强大之处是武器吗?他们有的武器我们几乎都有,可我们有钱像他们一样全部换装这些武器,并且给予士兵同样的待遇吗?”
    柯贝尔和迪亚哥全闭嘴了。
    的确,明军的武器除了火箭以外他们全都有,就是线膛枪其实欧洲也有,而且发明已经超过百年,臼炮开花弹也会造,刺刀其实也能造出来。
    明军也只是套管式。
    可是哪个欧洲君主舍得为自己的军队装备这些?
    燧发枪早就发明大半个世纪,半个世纪前路易十四的爷爷就把马汉请到了自己的宫廷,可结果却是到现在没有一个欧洲国家用这种武器大规模装备军队。欧洲的君主和将军们不是不知道这东西的好处,一边是需要士兵不停吹火绳防止熄灭,临开火还得先吹一下火绳,而一边是扣下扳机就行,哪个更好傻子都知道,可问题是钱不一样啊!同样六磅炮肯定比三磅炮更好,可它也更贵啊!不但是造价贵,开一炮的成本也贵啊!更别说是十二磅炮了!那个开一炮的成本够三磅炮打半天了,那火药难道是天上掉下来的吗?话说这时候为搜集足够的硝,整个欧洲都在刨尿土呢!
    熬硝千日,不及将军一炮!
    谁有大明这样庞大的人力以及资源优势可以供应消耗?
    别说是现在大明的火药工业,就是崇祯时候的火药产量,那都是让欧洲国家仰望的啊!欧洲各国和大明的差距不仅仅是技术,而是整体实力的全面被压制,财力,技术,资源,人力等等没有一项可以匹敌,合整个欧洲之力或许能够匹敌……
    但那纯属做梦。
    欧洲君主们更喜欢互相放血,反正流的不是他们自己的血。
    “我们在一块最多和他们差不多大的土地上,分成无数个大小国家互相残杀,丝毫不知道在东方一个足以令人窒息的强大国家已经崛起。他们已经踏出了殖民的步伐,第一支前往新大陆的舰队早已经起航,在东亚他们的海军已经成为最强。曾经荷兰人可以在他们身旁占领一块土地,现在他们的舰队已经游弋到暹罗湾,荷兰人却只能无力地看着。他们建造了上百艘巡航舰,他们的第十艘战列舰已经下水,他们把东南亚一多半的国家画在了自己疆域的地图上,他们的野心是如此的明显。
    可以说一只大象已经踏上了原本我们主宰的天平。
    而我们呢?
    我们居然只能不停给他们送来一船又一船的黄金和白银,甚至为了争夺给他们送黄金和白银的权力,我们还得互相残杀,这真是悲哀啊!”
    迪克斯叹息道。
    很显然他在大明看到的一切和他的前任不一样。
    “那你又能做什么呢?说服东印度公司高层停止和他们贸易?还是说服英国的贵族们脱下他们身上的丝绸?还是让伦敦绅士们的扔掉他们餐桌上的红茶?如果你能做到,那么我将代表法国商人向你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我们会接过你们放弃的一切!”
    柯贝尔带着讥笑说。
    迪克斯带着悲哀长叹一声。
    就在这时候,他们不远处一个年轻女人突然哭了起来,但紧接着她身旁一个长辈就斥责起来。
    “他们在说什么?”
    柯贝尔好奇地问迪亚哥。
    “这个女人的丈夫就在出征的队伍里,她有些舍不得,她的父亲正在斥责她,说连女皇都能亲自送自己丈夫上战场,她有什么理由舍不得!”
    迪亚哥说道。
    他之前在江浙住了多年,对这里的语言已经毫无障碍。
    “这的确很令人尊敬!”
    柯贝尔说道。
    “这只是一种表演,首先你要知道一点,这位公爵阁下据说是一个吸血鬼,巫师,或者其他什么,所以他拥有不死之身。女皇陛下完全不需要在乎他的安危,甚至我亲眼看见过他和冯。贝尔神父的决斗,后者的子弹完全打不进他的身体。”
    迪亚哥很清醒地说道。
    冯。贝尔神父就是汤若望。
    “这难道是真的?”
    柯贝尔惊讶地说。
    然后他和迪亚哥立刻找到了共同的话题,研究起杨庆的传说,而旁边的迪克斯一脸悲哀地看了看他们,但很显然这俩蠢货完全没有他这样睿智的头脑,他不得不带着世人皆醉我独醒的阴郁,继续看着远处的巨大阵型。
    这时候授节钺仪式已经完成,作为前锋的骑兵首先向前。
    这些军属骑兵依然骑着蒙古马。
    毕竟这么短的发展时间还不足以让大明的战马发生质的改变,好的战马都在骑兵军,步兵哪怕近卫军也是次等战马。为了减轻负重,这些骑兵也没有板甲,只是穿着多层丝绸加棉的轻质军服,这种军服要说防弹的确不行,但防箭效果极好,对付流弹也凑合,当然造价肯定高,好在大明就不缺少丝绸。但颜色并不是红色,而是更接近北方环境的土黄色,所有骑兵都是背着燧发卡宾枪,带着直弯双马刀,手中拎着一根长矛,数千骑兵列队整齐,在夹道欢呼声中沿外环路走向码头
    他们后面就是杨庆的中军。
    护国公手持节钺端坐在他的安达卢西亚马上,左边跟着近卫第一军统制张名扬,他是张名振的弟弟,原本历史上战死舟山的。
    右边跟着副统制赵印选。
    他是云南人,原本历史上跟着巡按御史陈荩以滇军救援南京,后来一直在湖南跟着何腾蛟,就这样乱糟糟地打到桂林沦陷,他带着滇军残部投奔了李定国,从此也就再也没有记载了。但这一次在云南对土司们的战斗中他表现不错,之后作为云南军将领在湖南的乱战中也立了点功,重新整编时候成为旅指挥使,并且参加了山东的光复战,就这样一直升到了近卫军副统制。
    这时候新一代将领基本上都这样成长了起来,张名扬同样也是跟着他哥哥参与了湖广的乱战,在整编各军时候调出长江水师成为旅指挥使。
    然后就是打仗立功升迁。
    他们依然不是杨庆军校培养,后者的年龄到不了这个位置,目前明军统制,指挥使一级的将领全是这些过去并不起眼,但在这近七年大大小小的战斗中立功升迁起来的,他们这一茬之后,才轮到那些杨庆培养出来的军校生,这时候第一批军校生最多也就是个营长。
    军队不讲资历是不行的。
    而最初南渡时候那些军头们,这时候要么能力不够退休,要么就是各地的都统或者副都统。
    杨庆的中军之后是突击步兵旅的战车步兵,再后面四个步兵旅,两万五千人的庞大军团,就这样在万众欢送,甚至亲人鼓励中,踏上了跟随护国公迎战敌军的征程。女皇陛下的车驾跟随着他们一起,亲自将出征的将士送到了下关码头,并且在万众瞩目中和自己丈夫挥了告别……
    好吧,这也是作秀。
    怀孕的女皇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亲自送自己丈夫上战场啊!
    多么伟大啊!
    大明的人民们怎么能不为之感动!
    话说他们夫妻也的确算是极尽煽情之能事了,看着单手捧肚子,对着护国公泪光盈盈的女皇,大明人民还有什么可不满的,什么父母送儿妻子送夫那都是义无反顾的。

第四二一章 单刀会
    渡江后的杨庆立刻抛下近卫第一军沿国道狂奔向前,以不断换马的方式三天抵达陈州。
    第十军统制曾英把他接入城。
    曾英是福建人,崇祯南渡前就随其在四川做官的父亲移居成都,之后张献忠入川,他跟随四川巡抚陈士奇与张献忠交战,算得上是川军里面最能打的几个之一。之后和马乾,杨展等不愿意留在张献忠手下的四川官员将领一样率部撤出,并且被杨庆重新整编升迁至统制。
    原本历史上张献忠死后,孙可望等大西军南下,他率领明军在佛图关迎战,中箭坠江而死。
    这时候清军已经在仪封渡河。
    代善的儿子,也就是刚刚丢失的康亲王他爹满达海,率领三千蒙古骑兵和一万八旗神军,乘着黄河上的坚冰渡河,在两岸同时修筑堡垒并伐木造浮桥,不过没有继续深入,只是确保这个渡河点。
    明军也没出击。
    沿黄河的所有皇庄民兵统统都撤进了归德和重建的开封城。
    后者甚至以棱堡来修筑。
    不过规模比过去的开封城要小了很多,毕竟人口也少得多,明军在这一带真正的要塞就归德,开封,郑州和北岸的卫辉,沁阳,核心依旧是郑州,那里是一个真正的要塞群。这五个要塞容纳了这片战场上四万五千驻军,十万民兵极其二十多万家属,原本外围那些皇庄坞堡全遗弃。
    而且外面也已经坚壁清野。
    本来也没东西可掠夺,无非就是些还没返青的麦苗,最多被蒙古骑兵的马啃了,甚至都不影响开春后重新生长,但掠夺不到粮食的清军,就只能辛辛苦苦从开州也就是濮阳往前线运输了。
    在这寒冬中想在几乎没有道路的情况下,把物资从濮阳运到兰考可不容易,尤其是当地汉人民夫消极怠工甚至逃跑的情况下。这个问题已经到了无法控制的地步,说白了北方百姓就等明军北伐了,就连一些地方豪强都对咱大清失去了信心。清军真正能依赖的只有神民,为了支援咱大清讨伐暴明,一些神军家属都在长老们带领下参加了运输。那些女人和小孩推着独轮车顶着风雪,在茫茫荒野上挣扎向前的场景也的确令人唏嘘,为了咱大清,神军们可以说全力以赴。
    男人当战,女人当运!
    不成功便成仁,神灵与大清同在……
    只是他们的敌人都在城里面吃着鲸肉罐头烤火呢!
    护国公命令禁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