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南皇-第2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算加一个江南道的十万大军又有什么用?难不成皇上以为,江南道的军队战力还能比岭南道更强吗?”
    李世民小声辩解道:“可是多一个人,总能多一份力不是?这毕竟是十万大军,就算是过去撑场子,至少在气势上也能压过白头和林邑不是?”
    “根本用不着。”杜如晦拿起岭南的急报,指着其中一页文字道:“皇上请看,这里说的很明白,岭南道大军之所以攻不破白头军驻守的驩州,纯粹是因为白头有一支名为敢死营的军队,这支精锐足有五千人,战斗力极端强悍,而且恰恰这时候我军中爆发了小规模瘟疫,战斗力大大降低,这才没有夺回驩州。”
    “那又如何?”
    “皇上请继续看这里。”杜如晦又往前翻了翻,道:“皇上请看,和白头军相似地方是,林邑军中也曾经有一支名为跳荡营的军队,战斗力不下于白头,不过这支军队对上越王殿下的神机营,结果全军覆没——那一战神机营出动人马不过一百人而已,一千跳荡营就被杀的狼奔豸突,最后只有一百多人逃了出去,却又被交州军衔尾追杀,全军覆没。”
    “爱卿的意思是……”李世民有点懂李贞的意思了。
    “臣的意思很简单,少年军可是足有三万的啊,每一营都都不比神机营差。有少年军守护,越王殿下根本就没有危险。如果越王殿下想要退回来,至少林邑和白头的军队是挡不住越王殿下的脚步的。他之所以不回来,纯粹是因为他不想回来。”杜如晦道:“所以我们现在支援兵马根本就是锦上添花,徒耗钱粮罢了。现在越王殿下更需要的其实是后勤上的支援,特别是药品以及大夫的支援,南洋多烟瘴之地,蚊虫遍布,更有瘟疫横行,药品的消耗尤其巨大,何况交州爆发了瘟疫,阻止了我军收复驩州,也需要药品支援。”
    “有道理,多亏有爱卿点拨,朕差点误入歧途矣。”李世民哈哈大笑道:“也罢,朕就听爱卿一次。传令下去,命江南道剑南道岭南道三道大总管竭力搜集药材,征集名医,悉数派往交州,竭力救治瘟疫,不得有误。”
    “皇上英明。”
    “哈哈哈……”
    皇宫之辈无秘密,半日过后,皇宫内发生的事情,已经在长安城里传的满城都是,说什么的都有,但整体上来说是向好的一方面发展的,之前的谣言也不攻自破。
    “哈哈哈……我说什么来着?越王殿下根本就不用造反,这天下迟早是他的。”
    “天策上将啊,皇上果然是把越王殿下当储君来培养的吧?我就说嘛。”
    “是谁说越王殿下要造反的?站出来给我瞧一个?”
    “这已经是天策上将了,还有资格独自开府,这和太子有什么区别?还用的着造反吗?”
    “话说,既然都是天策上将了,干嘛不直接册封太子啊?”
    “这不明摆着呢吗?越王殿下不在长安啊,再说前太子刚刚被废,这时候册封太子也不合时宜啊。”
    “……”
    这是中立的,有中立的,自然就有支持李贞的。
    “哎呀,越王被封为天策上将,下一步就是太子了吧?”
    “越王要是真的当上皇帝,那我们的好日子可就来了啊。”
    “听说越王殿下已经去攻打南洋去了,据说那里的环境虽然恶劣,但土地却是肥的流油啊。”
    “土地肥算得了什么?问题是那里永远都不会发生饥荒啊。”
    “哦?怎么说?”
    “那地方最好的是粮食高产啊,你们知道水稻吗?在那里可是一年三熟啊。”
    “什么?三熟?这要是让我们去种地,那不得……”
    “如果当地人要是勤劳的话,肥沃的土地和三熟的稻子给他们倒也罢了,真正过分的是那里的人全都是一群懒蛋。”
    “我也听说了,那里就算是一年不干活,光是吃野果子都饿不死,就算种庄稼,也只是随便撒一把扔地里就行了,根本就没人除草施肥什么的,就这,水稻都能高产。”
    “我的天啊,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如果这地给我多好啊,如果好好伺候,那粮食的产量不得翻天啊……”
    “越王殿下不是去打了吗?南洋的猴子们根本就不配拥有那么好的地方,那地方就得归我们。”
    “老天保佑,越王殿下一定要旗开得胜,满载而归,就算没把南洋打下来,也要平安归来啊。”
    “是啊,老大伙们,我们一起去五庄观,向镇元大仙为越王殿下祈福吧。”
    “对,镇元大仙一定会保护越王殿下的,我也去祈福。”
    “加我一个。”
    “我也去。”
    “……”
    当然,有人支持就有人反对,李贞不是银子,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喜欢,而且讨厌李贞的人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儒门士子,以及部分世家子弟。
    “皇上真的是糊涂了,对自己的儿子未免太好了,唐俭大人有什么错?只是发表了不同看法而已,就被皇上免去了官职。”
    “你们知道吗?越王已经攻入林邑了,但他刚刚进入林邑,后面白头就打破了驩州城,越王的退路已经断了。”
    “哼哼,后路被断,他这一次就算是不死,至少也得遭遇一场大败,我倒要看看他失败之后怎么回来面对大唐父老?”
    “哼,反正我是看不惯他,作为皇子,不修文德,反而喜欢奇技淫巧,战场征伐,如由他继位,我大唐可就完了。”
    “据说如今大唐四面敌人都有异动,皇上甚至都不敢调动一兵一卒支援越王,我倒要看看他在后无援手的情况下,能支撑多久?”
    “不过这家伙的本事还是有的,要不是太过离经叛道,那我说不定还会欣赏他。”
    “哼,我儒家传承千年,自汉武帝罢黜百家之后,就一直独尊天下,又岂是区区一黄口稚子想颠覆就能颠覆的?”
    “……”

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元昌的小动作(1)
    第一百三十三章李元昌的小动作(1)
    不管外面怎么说,在皇室内部,却又是另一种景象。
    任城王府,李道宗正在接见一位客人,正是汉王李元昌。
    原本李元昌因为之前得罪了李贞,本身又是他挑事在先,被宗人府贬为了郡王。但后来李渊驾崩,他在葬礼上哭的死去活来,李世民怜惜他,便重新恢复了他的爵位。
    在恢复爵位后,李元昌很是低调了一段日子,不过时间长了,见李贞没有继续找他麻烦的意思,便又渐渐活跃起来,四处结交朋友——比如和李承乾搞在一起的**称心,就是李元昌送给他的。
    现在见李贞被李世民封了天策上将,位列诸王之上,顿时有些不爽起来,今天他来找李道宗,就是为了此事而来。
    “皇兄,皇上竟然封了老八当了天策上将,你说他这是什么意思?他这是准备将老八立为储君吗?”自从恢复王位之后,李元昌就再也没有招惹过李贞,但这一次传出李贞被封为天策上将之后,李元昌坐不住了。
    道理很简单,如果让李贞登上皇位,那他下半辈子就都要活在恐惧之中了——要知道他当初可是将李贞得罪的很惨的说,虽然那一次他吃了很大的亏,但毕竟是他自己先挑衅李贞的。谁知道李贞会不会对此事记恨在心?万一李贞一直都记着的话,并且在继位后和他算总账的话,那他可就彻底完了,说不定这条命都保不住。
    何况李元昌自己也保不准李贞对自己是个什么态度,如果李贞当上皇帝,那他这下半辈子都要在惶惶不可终日中活着了。
    所以,为了自己的下半辈子,李元昌不得不主动走动起来,试图串联皇族,逼迫李世民取缔李贞的天策上将。为了提高声望,第一个就找到了皇族之中威望最大的任城王李道宗(还有一个李孝恭,不过已经逝世),试图借助他的声望。只可惜,他有点太把自己当回事了,也忽视了李道宗的精明。
    “能是什么意思?只是一个天策上将而已,以贞儿的功劳和能力,难道还当不得这个天策上将吗?”李道宗何等老狐狸?如何看不出李元昌的小心思?再说除非李世民的十几个孩子全部死光,李世民的那些弟弟们也都死光,否则这皇位绝对是轮不到他的,他为什么要操这份心?
    何况他和李贞的关系还不错,两人在十年前还曾经在草原上并肩作战过,后来也没有断了往来,关系虽然不如杜荷房遗爱薛仁贵这些近臣,但总归是要比别的皇亲要好一点的。他只要维持住这份关系,自己的后代只要不作死,一世荣华是注定的。自己是吃饱了撑的才会和李元昌勾结,反对李贞当天策上将,这对自己有什么好处?
    “可是……”李元昌不甘心,想要再劝。
    李道宗自然不会再听他胡言乱语,当下不客气道:“汉王殿下,您的品级比我高(李元昌是一字王,王号一般是以国为名,而李道宗是二字王,是以郡为名,所以李元昌要高李道宗一级),我才特意接待你的。但如果你今天只是说的这件事情的话,那我就把实话告诉你吧,越王被封为天策上将,我一点意见都没有,要是你没有别的事情的话,那还是请回吧。”
    李道宗虽然在品级上差了李元昌一级,但论权力,他可是实权的军方将领,又岂是李元昌一个有名无实的闲散王爷能比得了的?
    我敬你不是因为你比我高一级,而是因为你是客人,这是待客之道。但这不代表你就可以在我面前指手画脚,胡言乱语,我要是不敬你,你还能奈我何?‘
    “好好好,那咱们今天就不说这个了,咱们只谈风月就是了。”李元昌自然不敢得罪李道宗,尽管心里不爽,但还是改了口。
    一个时辰后,李道宗黑着脸将李元昌赶出了家门——这混账说只谈风月倒是真的在谈论风月,问题是你谈风月就谈风月吧,你没事儿往**上扯干什么?难道在你眼里,老夫就是个喜好男风的龌龊之人吗?你要是不快点滚蛋,那老夫这一世英名可就全都毁了。
    “像这种人以后就不要放进来,直接打发走就是了。”赶走了李元昌,心中依旧腻歪的李道宗吩咐门房道。
    “是。”门房也见到了自家王爷对李元昌的态度,心中也有了谱,连点头答应。
    被李道宗赶走,李元昌自然不甘心,连家都没有回,顺手买了一些礼物,朝另一处王府走去。
    吴王府,这是李元昌选择的第二个目标,李恪在李世民所有儿子中,无论名声还是威望,都算是相当不错的了,也是有相当大可能继承大宝的人之一,如果借着李恪的名号,那对自己接下来的计划还是相当有利的。
    “小侄见过皇叔。”李恪今天刚好在家,不但他在,李愔也刚好来拜访李恪,现在见到李元昌到来,立刻双双上前行礼问好。
    其实李恪和李元昌是一样大的(之前好像说过,李元昌和李承乾同岁,而李恪和李承乾也是同年出生),但却差了一个辈分,所以尽管心里挺不待见这位跳的有些欢的皇叔,但还是恭恭敬敬的向李元昌行礼。
    “免礼免礼,二位皇侄不必客气。”李元昌大大咧咧的受了一礼,才让二人起身。
    这副姿态让李愔这个混不吝大怒,差点就要当场爆发,幸亏李恪及时制止。
    见礼之后,李恪将李元昌请到了客厅,说起了正事:“不知皇叔此来,究竟有何要事啊?”
    “也不是什么大事。”李元昌故作轻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