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南皇-第2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踔粱鼓芸吹叫椎幕ㄎ疲约耙某粑丁
    嗯?
    等等……
    臭味?
    李世民瞪大了眼睛,看着鞋印子上那片黑乎乎的东西,登时勃然大怒:“王度,你最好给朕一个解释,否则朕不介意给桃花内卫换一个首领。”
    “皇上息怒。”王度立刻以头抢地,颤声道:“还请皇上给奴婢一个解释的机会。”
    “说。”语气中已经有不耐烦之意。
    “是,还请皇上将纸还给奴婢。”
    “拿去。”嫌恶的将纸扔给王度,上好的宣纸飘然而下,正好落在王度头上,王度却不敢有丝毫怒气,拿起纸指着上面的鞋印道:“奴婢虽然没有查到对方究竟是什么人,但他们的鞋子却透露了他们来自哪里。皇上请看,这鞋印尺寸偏小,这说明对方的身高并不太高,而众所周知,大唐南方人的身高普遍比北方低……”
    王度说到这里,李世民立刻打断道:“等一下,你的判断未免太武断了吧?北方人的确比南方低,但这并不说明北方就没有矮子吧?”
    “皇上所言甚是,奴婢原本也是这么想的,我们在汉王府一共采集到了一百八十三个鞋印以及一个脚印。其中脚印经过汉王妃的辨认,确定是是汉王殿下的,这说明他走之前并没有穿鞋子。而鞋印中有一百六十五个都找到了主人,剩余十八个却没有找到对应的主人,而且十分巧合的是,这十八个鞋印都偏向小号。”
    为了表示自己的辛苦,证明自己并不是废物,王度将事情经过解释的十分详细,生怕漏过一个细节,被李世民怀疑自己没有尽力。

第一百三十六章 推测
    第一百三十六章推测
    李世民自然知道他的小伎俩,黑着脸道:“说重点。”
    “一个人矮小是特例,但十八个人全都是矮子,这怎么也不能用巧合解释了。”王度连忙道,再不敢耍一点小心思。
    “有道理,继续。”李世民道:“只能确定对方是南方人,这并不算什么本事,有没有更详细的?”
    “谢皇上。”得到了鼓励,王度精神振奋:“确定对方是南方人,的确没什么,但这鞋子上的花纹却出卖了对方的信息。”
    “哦?怎么说?”
    “皇上有所不知,这种鞋子并不是我们北方的鞋子,而是扬州著名的老牌子——祥记鞋铺的手艺。根据我们的情报得知,这个祥记鞋铺是扬州的百年老字号,做的鞋子既轻便又软和而且结实耐磨,十分受当地人喜欢。甚至据说就连前隋时期就连隋炀帝的在扬州(扬州就是江都,隋炀帝就是死在那的)时候穿的鞋子,都是祥记鞋铺制作的。只是祥记鞋铺的鞋子虽然好,但产量一直上不去,因此只是在当地有名,在外界名声并不大。”
    “所以你以为对方的老巢很有可能是在扬州一代?”李世民的眼神眯了眯:“难道你就不怕这是敌人在故布疑兵吗?故意留给你的错误线索吗?”
    “的确有这种可能,但在我们推理过后,却发现这种可能性并不大。”王度再次解释道,再一次举起那张纸,道:“皇上请看,这鞋印明显是中间深,两边浅,尤其是右边更是十分明显,这就说明这鞋子是穿了有一段时间了——至少十天以内是不可能出现这种程度的磨损的。只有旧鞋子才会出现这种严重的磨损情况,穿在脚上最少也得是一个月往上。一个月前,越王殿下才刚到岭南,甚至都还没有出征林邑,皇上只怕也没有产生册封越王殿下为天策上将的心思,汉王殿下自然也不会生出对付越王殿下的想法来,而汉王殿下既然没有对付越王,幕后之人又岂会注意到汉王?”
    “有道理。”李世民认同的点点头,紧接着眉头又皱了起来:“不过一整个扬州,范围还是有点大啊,能不能更准确一点?”
    “这就是奴婢要说的最后一件事了。”王度收起宣纸,声音尖利道:“奴婢审问了汉王府的那些贱婢们,根据他们所说,十八个人中,为首一人乃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者,其余人等虽然都较为年轻,但大部分也都在三十多岁左右,更重要的是——这些人都是净过身的。”
    “什么?”李世民大惊。
    王度还嫌这个猛料不够,又抛出了一个更猛的猛料:“而最重要的是,这些人全都是幼年净身。”
    “什么?你是说……”李世民再次惊呼,明显是意识到了什么。他倒是没有怀疑王度胡说八道,要说最了解太监的人,无疑就是太监。幼年净身和壮年净身在旁人看来差不多,但落到同类眼中,却是天差地别,很容易就能分辨出来。
    “如果按照那个最老的人来算的话,五十多年前,那时候正是前隋文帝时期。”王度给出了自己的结论:“而要是按照前隋炀帝遇害时间来算是话,正好是三十多年前,这个人当时还只是一个小太监,很有可能躲过了江都之变那场劫难,从而在乱世中活了下来。”
    “朕明白你的意思,你是想说对方很有可能是前隋余孽对吧?”
    “是的,而且他们既然聚集在江都,那很有可能就聚集在隋炀帝的行宫附近。”王度继续说出了自己的推测:“因为这些年来民间一直都有一个传说,那就是在隋炀帝遇害之前,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末日,为了日后子孙能够翻身,隋炀帝做出了两手准备,一方面让萧皇后藏下传国玉玺出逃行宫,另一方面则令心腹悄悄埋下了一大笔珍宝,以图后事。只可惜第一手失败了,萧皇后被抓,但在萧皇后的隐瞒下,隋炀帝的第二手却相当的成功,宝藏被成功藏了起来。
    而按当时的情况,那时候隋炀帝已经被宇文化及监督起来了,宝藏的埋藏地点距离行宫肯定不会太远,甚至很有可能就埋藏在行宫之中。只是后来宇文化及篡位后,曾经派遣军队在行宫大力发掘,但很遗憾一直都没有找到。宇文化及兵败被杀后,此地又数度被各大军阀占据,他们也都进行了各种程度的不同发掘,可惜依旧没有找到。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民间都以为这是个传说,只是现在看来,这个传说只怕是真的。”
    李世民有些意动道:“你是说,他们现在正潜藏江都行宫在找宝藏?”
    能被这么多人点惦记的宝藏,绝对是一笔大数目,如今大唐虽然不缺钱,但这天底下还有谁会嫌弃钱多的吗?如果拥有这么多钱,至少大唐近几年内的军费肯定是有着落了,即便以李世民也有些心动。
    王度自然是看出了李世民的想法,不由泼冷水道:“奴婢却不这么认为,这笔钱只怕已经被对方拿到手了,否则他们又哪里有钱来长安兴风作乱?”
    被泼了盆冷水,李世民也不失望,闻言只是点头道:“也是这么个道理,那这和你说的对方行踪有什么关系?”
    “奴婢以为,他们在找到宝藏之后,很有可能会立即运走,而这么大一笔宝藏,可不是一两辆车能运得走的,开启宝藏所需要的时间和人手更不在少数,所以对方很有可能以另一个身份藏在江都扬州行宫附近。
    只要我们查到最近几年,扬州行宫附近有什么奇怪的人集中居住,再插到他们的消失时间,我们就可以掌握到他们找到宝藏的时间。而只要掌握到这些,再去江都翻看这段时间的大型商队行走记录,应该差不多就能掌握到他们消失的方向,沿着这个方向查,看看有哪家商行曾经大批量的吃掉一集贩卖过前隋时期的珍宝,差不多就能掌握对方的信息了。”

第一百三十七章 高兴的太早了
    第一百三十七章高兴的太早了
    王度的分析合情合理,即便以李世民,也找不出话中的毛病。
    “好!王度,果然不愧是王度啊,朕将桃花内卫交给你,果然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李世民真是太高兴了,之前被自己折腾的焦头烂额的幕后黑手,在王度的推理下,终于露出了一丝马脚,这让他十分兴奋:“朕在就授命你,全力侦查此事,一定要将这群隐藏在暗中的老鼠,给朕揪出来。”
    “是。”王度很立刻激动的应道:“奴婢定当竭尽全力,定不负皇上所托。”
    按说得了李世民的夸奖与授权,王度应该退下去了,只是仔细想了想,还是不敢隐瞒,壮着胆子道:“只是奴婢有句不好听的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李世民正在高兴头上,闻言只是摆摆手道:“讲吧,朕恕你无罪。”
    “是。”擦了把冷汗,王度大口吸了几口气,这才大声道:“奴婢想说的是,皇上你高兴的太早了。”
    “嗯,没错,没错,朕的确高兴的……嗯?”李世民差点没被自己的话噎死,看着面色苍白的王度,李世民整个人都不好了,阴沉着声音,压低嗓门低吼道:“王度,如果你不给朕一合理的解释的话,那么……”
    那么什么,李世民没有说,但王度用脚趾头都能想出来,顿时吓得再一次趴在地上:“皇上恕罪,奴婢这么说是有原因的。”
    “说。”
    “奴婢觉得,我大唐的四面战火,其实和绑架汉王的凶手,其实不是一伙儿的。”
    “这话是什么意思?”李世民的眉头顿时皱起:“难道我们的敌人是两伙人?”
    “应该就是这样没错了。”王度推测道:“皇上请仔细想一想,这两拨人的行事风格是一样的吗?”
    “行事风格?不都是想要和朕做对吗?有什么不一样的?”李世民想了一下,不耐烦道:“赶紧说,再卖关子,朕可就发飙了。”
    “是是是,奴婢这就说。”王度不敢再卖关子,连忙道:“首先就是绑架汉王殿下的这伙儿人,我们暂时可以称他们为杨党,而之前那一伙儿人就叫乱党吧。
    杨党的目的很简单,他们主要是以颠覆我大唐为目的的,皇上是知道的,越王殿下虽然在民间十分受欢迎,但说句诛心的话,越王殿下在士族眼里并不是很受欢迎啊,在他们眼里,越王殿下就是他个不折不扣的离经叛道只辈,是他们的绝对死敌……(以上内容请参考李愔和李恪的对话,这里就不重复了)如今杨党正好看到了汉王的价值。奴婢猜测,他们之所以绑架汉王,其实并不是对汉王不利,而是准备将汉王扶持成为反越王的急先锋,也是一面旗帜。
    只要汉王竖起反对越王的大旗,那么势必会得到世家和儒家的支持,很容易就能聚集一大批追随者——这是一股相当大的能量……就算是皇上您,只怕也不得不妥协……这时候杨党再出手,将这股力量夺过来……”
    李世民闭上眼睛思索了一阵,想象着自己被士族逼迫,不得不妥协甚至退位的样子,不由吓出了一身冷汗。
    “那乱党呢?他们又是什么目的?”虽然吓出了一身冷汗,但李世民并没有多紧张,这种事情只要说开了,那就好容易解决了——只要找到李元昌就好了。
    就算找不到李元昌,有了准备,李世民也有足够多的应对方法。
    说起乱党,王度羞愧道:“乱党的话——奴婢并没有猜到他们的目的,因为他们的行动太过散乱,甚至还有可能和世家有所勾结,不过和杨党应该是两路人。因为乱党的动作要比杨党强的多,势力也绝不是杨党能比的——至少能调动大唐周边各国一起动兵,就不是杨党能做到的。虽然不知道乱党们付出了什么代价,但无论如何这绝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
    李世民赞同道:“的确,实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