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南皇-第2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400多年以前的一场疾病几乎摧毁了整个雅典。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雅典的市民们生活在噩梦之中,身边强壮健康的年轻人会突然发高烧,咽喉和舌头充血并发出异常恶臭的气味。
    当瘟疫发展到高峰时,雅典死亡的人数是如此之多,以至于人们已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掩埋死者了。“城里各个区都设立了焚烧点,尤其是那些挤满了难民的地方,甚至连那些神圣的区域也不例外。人们把死尸扔进焚烧炉里,有时因为尸体压着尸体,很多都没有焚烧完全。为了给焚烧点提供足够的木材,甚至专门组成一些小队。有的焚烧炉彻夜不息,阴森可怖的浓烟和臭不可闻的气味遮住了城市的上空,熏黑了建筑上洁白的大理石。”当时雅典总人口的三分之一都在瘟疫中丧生了。
    更著名的是中世纪,欧洲黑死病大爆发,一个世纪内,整个欧洲死了一半人……
    ……
    在中国,瘟疫同样是令人闻之色变,几千年来一直伴随着中国人,成为了我们的噩梦。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冬天,北方发生疫病,当时为太子的曹丕在第二年给吴质的信中说:“亲故多罗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
    除孔融、阮瑀早死外,建安七子之中竟有五人死於传染病。曹植《说疫气》描述当时疫病流行的惨状说:“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
    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不是前面的那个王璨)也在《七哀诗》中也记载:“……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魏晋南北朝晋惠帝光熙元年(306年):“宁州频岁饥疫,死者以十万计。五芩夷强盛,州兵屡败,吏民流入交州者甚众。”
    唐朝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江东大疫,‘死者过半’。‘辛丑岁(762年),大旱,三吴饥甚,人相食。明年大疫,死者十七八,城郭邑居为之空虚,而存者无食,亡者无棺殡悲哀之送。大抵虽其父母妻子也啖其肉,而弃其骸於田野,由是道路积骨相支撑枕藉者弥二千里,春秋以来不书。’
    ……
    瘟疫类型更是多不胜数,不论是古代的天花、霍乱、黑死病(鼠疫)、伤寒、结核病、炭疽,又或者是现代社会的非典、禽流感、猪流感、埃博拉……瘟疫从来都没有远离我们。
    则也是李贞在听到瘟疫后,脸色大变的原因之一——实际上李贞宁愿碰上大旱灾大水灾,都不想遇见瘟疫。
    不光是李贞的脸色变了,房遗爱更是面色苍白——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土著”,他对瘟疫的惧怕程度还尤远在李贞之上。
    “查到病因了吗?都有什么症状性状?”咽了口吐沫,李贞有些颤抖的问道,毕竟有后世的经验,如果知道病症的名字,那说不定还能有解决的办法。
    “是鼠疫。”
    百里长生这话一说完,房遗爱就是一个晃悠,差点就晕倒——鼠疫,这在古代几乎是无解的烈性瘟疫之一。历史上欧洲人口减半的最大罪魁祸首,几乎让人闻之色变,是和天花并列排名第一的人类杀手,甚至比天还要可怕——至少天花还能熬过去的话,一辈子就都再也不会得病了,但鼠疫就算你能侥幸逃过一死,以后再爆发也依旧会得病。
    李贞同样是面色惨白,不同于房遗爱以为鼠疫无解,李贞知道鼠疫是能治好的,然而可惜的是,鼠疫正好是他不知道鼠疫究竟该怎么治。
    百里长生见状,连忙安慰道:“殿下不用担心,这一次因为及时发现,因此规模并不大,只有五千多人感染,属下力气之前刘总管们已经将他们全部隔离,而且朝廷也派了大夫和药品,想来不会有大碍。只是毕竟闹了瘟疫,军中人心惶惶,兵无战心,刘总管这才按兵不动,并不是我们不愿意立刻收复驩州的。”
    “五千人还是小规模……呵呵。”李贞淡淡的笑道,不过他也知道,十万人中只出现了五千人的感染者,在古代的确算不上大规模,便也打算说什么了。

第一百四十二章 看穿
    第一百四十二章看穿
    “对了,这次你过来除了告诉本王这事儿之外,还有别的事情吗?”将鼠疫的事情甩出头脑,李贞问道——反正自己的后路都被堵住了,就算再担忧也无济于事,还不如关注眼前事。
    “有。”百里长生立刻从怀里取出一个牛包裹,呈给李贞道:“除了告诉殿下后路被断之事外,还有就是皇上已经册封殿下为天策上将,这里面是诏书,另外还有一封密信和一封邸报,都是长安来的。”
    “天策上将?”正在暗自担忧的房遗爱,一听到这个词语,顿时眼睛一亮,一把抢过包裹,拆开拿出了一封明黄色的圣旨:“果然是圣旨,殿下,皇上真的封你为天策上将了,这下您可就厉害了,就算是以后亲王遇见您,也都得行礼了。
    而且皇上准许你另外组建天策上将府,另外还将长安城的公子哥们都给你塞了过来……哈哈,尉迟宝庆这家伙也来了,还有裴行俭,哈哈哈……太好了,皇上这是给您加了一道护身符啊,有了这些公子哥们保驾护航,我看谁还敢在林邑给殿下您玩阴的?一旦殿下您出了什么事,那幕后之人将要迎接的就是半个天下的贵族们的愤怒。”
    “嗯。”对于天策上将李贞并不在意在,这对暂时的自己来说的确是一张护身符,但从长远来说却是利大于弊的。不过终究是父皇的一番心意,李贞也不好拒绝,何况短时间内,这对自己的确十分有利——至少这些太子党背后的势力应该都不会对自己出手了。
    对于李贞的反应平平,房遗爱怪叫道:“殿下,你的反应也太淡定了吧?这可是天策上将啊,皇上以前担任过的职位啊,位列诸王和十六卫大将军之上啊,仅次于皇上和太子的大唐第三号人物……”
    “那个,确切的说应该是第二号人物。”百里长生忽然插嘴道。
    “什么意思?”听了这话,不论李贞还是房遗爱,都将目光转向了他。
    被两人的目光看得有些发毛,百里长生连忙道:“殿下房将军不要误会,属下并没有胡说,因为早在半个月之前,太子殿下就因为在朝堂上出言不逊,被皇上给废了——邸报上应该有记录的。”
    “什么?”房遗爱大吃一惊,立刻手忙脚乱的翻出邸报,果然,上面的确记载了这段日子以来大唐所发生的事情,其中最重要的有三件:太子李承乾被废,李贞被封为天策上将军,最后就是大唐周边诸国的军事异常调动。
    “果然,李承乾竟然被废了。”房遗爱先是一个愣神,紧接着忽然大喜:“哈哈哈……废的好啊,真是废的好,李承乾竟然公然顶撞皇上而且污蔑殿下,没有一点人君之德,不废你废谁?不过殿下,没有了太子,那你这个天策上将,可就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了,既然天策上将都因到手了,那太子之位……”
    “闭嘴。”李贞连忙打断他,不着痕迹的瞥了百里长生一眼:“你现在越来越口没遮拦了,这次本王暂时就放过你一次,再有下次,我就将你送回长安了。”
    房遗爱也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连连道:“是是是,属下一定改,再也不胡言乱语了。”
    “最好这样。”训斥你完房遗爱,李贞又对百里长生道:“让百里校尉见笑了。”
    “殿下客气了。”百里长生道,说完又提醒道:“殿下,包裹里还有一封密信,这一次也被属下带过来了,为了这封密信,属下遭受了十几次追杀,麾下二百兄弟死伤殆尽,就连属下也受伤十几处,差一点就死在对方手中了。”
    翻出密信,验证火漆无误,李贞安慰道:“百里校尉辛苦了,兄弟们不会白死的,有朝一日本王定会为他们报仇雪恨。你先在这里休息吧,本王还有点事,待晚上再来看你。”
    “恭送殿下。”
    走出大帐,李贞以目示意,房遗爱了然的点头离去,但很快就带了一个文士袍的中年过来,正是之前为百里长生治伤的大夫中的一个。
    “见过殿下。”
    “免礼。”李贞轻轻摆了摆手,郑重问道:“我问你,百里长生的伤势究竟如何?”
    “伤势并不重,大部分都是皮外伤。”文士显然是经常被讯问,因此不假思索道:“其中最重的一处在心口,但伤他的人手法很巧妙,虽然看似凶狠,实际上却是贴着心脏刺了进去,没有伤到心脏一丝。
    而且我们检查过了,他身上一共有十八处伤口,其中刀伤十二处,箭伤三处,还有一处重击,一处磕伤以及一处飞镖伤。其余伤口暂且不提,就说那十二处刀伤,其实是用一把刀砍出来的……也就是说他口中说的奋勇苦战,其实是在撒谎,也就是说,他身上的这些伤口根本就是伪造的。”
    房遗爱道:“也就是说,这小子是装的?他在用苦肉计?难道是敌人派过来的奸细?”
    “那倒不是,伤口或许是伪装的,但这人确实不是敌人。”李贞扬了扬手中的密信:“这密信确实是父皇给我的,上面的这个暗记,也是我亲自设计的,除了我和父皇应该不会有第三个人知道。”
    “那他这是什么意思?”房遗爱皱眉道:“既然是皇上的信使,那就光明正大的走进来就是了,何必装作外人?”
    “那我就猜不着了。”李贞微笑道:“不过不管怎么说,他既然选择伪造身份混进来,那咱们就遂了他的意就是了。”
    房遗爱表示明白:“属下明白了,等他伤势好了之后,属下会安排他进少年军的。”
    “嗯,那就这么办吧。”李贞看了看天色:“天色不早了,让大家都快点休息吧,明天还要赶路。”
    “是。”房遗爱恭声应下,退了下去。
    而李贞的帅帐中,原本在李贞走后就闭目养神的百里长生,忽然睁开眼睛自语道:“被你看穿了吗?越王殿下不愧是越王殿下,果然不同一般,不过这样也好,这样才更有意思不是吗?呵呵呵。’”
    说完低声一笑,闭上眼睛继续休息……

第一百四十三章 丛林中的危险
    第一百四十三章丛林中的危险
    一夜无话,第二日,大军休整完毕,开始朝着日丽城前进。
    “哎呀!有蛇。”
    “小心,前面是沼泽。”
    “这种蘑菇能吃吗?有毒的吧?”
    “这是什么蜘蛛?怎么没有见过?”
    “好漂亮的花啊……泥煤,竟然是食人花。”
    “好悬啊,差点就撞到这个蜂窝了。”
    “……”
    一路行来,可谓是麻烦多多,好几次都差点出人命,好在李贞提前让少年军在丛林中训练过,又让人编纂了《丛林探险须知》这才避免了无谓的伤亡。
    《丛林探险须知》是李贞在长安的时候,邀请来自南洋的客商,听取总结他们的经验教训,集思广益,让人编纂出来的一本荒野求生类书籍。
    专门教导人在丛林中如何生存在学问,如今已经成为了大唐学院官方必读科普读物,不光是少年军和问田书苑中开始,就连国子监和弘文馆中都有人专门教这个。
    因为此书不但有教人如何在丛林中生存,更是附带了南洋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和当地物种以及神话传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