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南皇-第2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蹭蹭蹭的往上涨,全都凑了过来想要看内容……结果浏览了半天,上面写的竟然是李世民处理公务到半夜的事情,让他们失望不已的同时,也对起这个标题名字的人咬牙切齿……都怪这个混蛋,不但没有看到皇帝的八卦,反而将自己的八卦之心暴露了出来,平白的让人看了笑话。
    “哈哈哈……”看到大家这个模样,李世民哈哈大笑,他当时第一次看的时候,也被这些标题吓得不轻,以为自己有什么秘密暴露了出来呢,细看之后发现内容竟然只是自己的工作日常……实在是有够逊的。现在看到这么多人中招,顿时心情大好。
    强忍着笑意,李世民道:“诸位爱卿,不要着急,你们再看看下面……”
    “《越王之官越州,里面竟然隐藏着这样的秘密。》
    《到底发生了什么?当今圣上最宠爱的儿子孤身赴南洋?失宠?或者流放?》
    《孙思邈神医的医术为什么这么高明?原来都是拿活人练出来的。》
    《卢国公程知节为什么只会三招?天罡三十六斧其余招数是什么?》
    《惊!大唐在这里竟然做了这样的事情!》
    《阴谋,越王殿下被算计真相……》
    《……》
    这都什么啊?”
    房玄龄纠结而又抓狂:“越王之官的秘密合着就是去安定岭南的啊。你安定岭南就安定岭南吧,起那么一个神秘的标题干嘛?
    我还以为越王什么时候失宠了?只是打仗去了……
    孙思邈的医术当然是从活人身上练出来的,死人也没法治啊。
    知节这个最可气,到底也没把其余三十三式招数的名字说出来……这不是乱起名嘛。
    还有这个,大唐在突厥做了什么?天下人都知道了吧?还用你说出来?
    也就越王被陷害这个消息正常一点,不过将越王被陷害,他是怎么知道的?
    还有这到底是谁起的名字啊?也忒缺德了吧?
    ……”
    房玄龄彻底抓狂了,这些文章名字起的可恨够吊胃口的,结果看看真实的内容,发现竟然都是一些自己等人知道的鸡毛蒜皮的小事情,甚至有一些根本就是挂羊头卖狗肉,只是起了个唬人的标题,结果内容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
    更过分的是,有的甚至连狗肉都不卖了,直接拿稻草充数……
    虽然里面也有些真实内容,但往往这些真实内容同样都是自己知道的。
    偏偏这名字还起的这么诱人,自己还必须进去看一眼,不然真错漏了重要内容可就糟了,不得不说起名的这小子真实有才……太会吊人胃口了……

第二百四十五章 报纸
    第二百四十五章报纸
    “哈哈哈……你们……你们的表情……哈哈哈……”房玄龄等人在这边纠结,李世民那边却笑得乐不可支,真是不容易啊,这些往日里一个赛一个严肃的心腹们,此刻他们的表情实在是太有趣了……
    “皇上,你还有心情笑啊?”房玄龄纠结的看着李世民:“这标题与内容完全不符合,万一不被百姓们接受怎么办?咱们的信誉可就都完了啊、”
    虽然被标题坑的很惨,但房玄龄并不会因为被坑,就想不明白这张纸的意义——如今大唐的造纸术经过改进,生产成本大为降低,已经低到能被百姓们所接受的程度,再加上这勾引人的标题,如果能将报纸的价格降到一个馒头或者半张烧饼的地步,相信会有很多人愿意掏钱买来看一看的。
    通过报纸,朝廷可以将朝中发生的事情,经过筛选之后,将一部分适合公开的内容公开给百姓,不但能让百姓们更加准确的了解的朝廷的政策,不再被下面的小官吏们坑害,更能让百姓了解大唐时事,拓展他们的眼界,同时加强他们对这个国家的认同度。
    而这些,只是这张纸的最基本用法,它真正的用法在于……
    房玄龄终于明白了,李世民为什么会说,只要小说家调转方向,将服务对象对准百姓,那小说家的地位将不在兵法二家之下——因为和世家相比起来,小说家才是最适合掌握舆论的,因为这本就是小说家的老本行,是人家的本职工作,掌控舆论还不简单吗?
    而舆论这东西杀人于无形,如过小说家真的掌控了舆论,甚至可以掌控民心,玩弄民意于鼓掌之间——挟民意与朝廷抗争,届时整个天下还不是任由他们玩弄吗?
    想杀谁就杀谁,想救谁就救谁,说谁是好人,谁就是好人,说谁是坏人,谁就是坏人……在小说家手中,一个人的好坏之根本就在他们的一念之间,想要扭曲真相,不要太简单……这样的能力,比之兵法纵横三家,也是丝毫不弱了。
    他也终于明白李世民为什么会说,小说家可以与儒家相抗衡。这与前面的话并不矛盾,论治国能力小说家或许不如儒家,但是……儒家也是有黑历史的,如果两者打起来,小说家或许干不过儒家,但假如小说家不和儒家硬杠,而是死了命的爆儒家的黑材料,泄露儒家的丑闻,那么最终的结果就只有一种——小说家的确可能会被灭亡,但儒家自己也绝对不会好受,甚至可能还会因为小说家的爆料,因此失去君王的信任,从天下独尊的第一学派的地位上跌落下去,被其他学派所取代。
    房玄龄有些庆幸,庆幸幸亏小说家的先贤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否则如今的天下究竟是个什么模样,谁也说不准了。
    “这种东西的名字叫做报纸,作用有点类似于邸报,但不同于邸报只面向官员的是,这报纸是面向全大众的。至于标题的问题,这只是一个噱头罢了,用来吸引百姓的注意力的,只会在前几期用这种形式的名字,以后会改过来的。”李世民笑道,刚开始他也被这名字搞的风中凌乱,但后来想想,也就释然了——毕竟报纸是个新鲜东西,而对于新鲜东西,百姓或许会感兴趣,但能不能接受就不一定了,想要让更多人的接受,只能增加噱头了。
    之前说过,不要小瞧了古代百姓们的八卦之心,尤其是对于皇室,百姓们对于皇室的生活可是十分好奇的。于是李贞为了所以为了增加吸引力,便故意使用了这种标题——这种手段在后世已经被玩烂了,但在古代,却是拥有足够的吸引力。
    “只是这报纸的售价,该是几何呢?”李绩问道,这个问题同样重要,如果价格高了,百姓们买不起,但价格又太低的话,朝廷又会赔本,所以规定一个价格范围还是很有必要的的。
    李世民笑笑:“朕的意思是,一文钱一张,不知道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一文钱?”李绩惊呼,不是这个价格低了,而是有点太高了。
    这时候一斗米也不过五七文钱罢了,一斗十升,一升米的重量大概在三斤左右,按一斗米五文钱的价格来算,一文钱就能买两升,也就是六斤糙米——这可是一个五口之家一日的口粮啊,就换这么一张报纸?有人会买吗?
    “可是这个价格,会有人买吗?要不,咱们降低一点价格吧?”李靖纠结的问道。
    “为什么没有人买?”李世民依旧坚持自己的意见:“要知道这虽然是一张纸,但上面承载的可是字啊,一张报纸上面至少有五千字,须知王本(王弼,魏文帝时期的学者,对《道德经》有进行过注解校勘,世人称为王本)《道德经》也不过五千四百字罢了。
    一本《道德经》多少钱?就算现在书籍价格便宜,至少也得卖三十文吧?
    咱们报纸虽然没有《道德经》的价值高,但上面也刊登着不少时事政治,可以增进百姓们对这个国家的了解,增进对大唐的认同感,难道连一文钱都不值吗?
    而且这还是刚刚开始发行,内容还不多,以后咱们还可以增加农经板块,商业板块……
    这可都是十分实用的知识啊,百姓可以通过农经板块学习到更多的耕种知识,商人也可以通过商业板块了解更多的商品信息……就凭这些,还不值一文钱?再说,报纸的印刷不是那么简单的,一文钱的价格,朕还是在赔本卖呢。”
    “有道理啊……可是报纸的名字既然名字叫日报,那想来是一天一发的……这就是消耗品啊,百姓们偶尔买一张还可以,但天天买,他们能受得了吗?”李靖想了想,经李世民这么一解释,觉得一文钱还便宜了,可是一想到这报纸属于消耗品,看过一遍之后就没用了,第二日想要了解新新闻,就必须还得重新买,不由有些担心的问道。

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闻管理条例》
    第二百四十六章《新闻管理条例》
    “朕来问你,如今大唐有多少人识字?”
    “额……臣不知。”李靖蒙了,他哪知道这些啊?不说他了,就连三省的几位宰相们,只怕都不知道吧?这年头,连人口统计都困难重重的情况下,还想统计大唐的识字率?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李世民晒然一笑:“朕也不知道,不过想来这个比例应该不会太高。这也就说明。能识字的家境一般都不错,你们觉得他们会因为每日多花一文钱而心疼吗?何况,报纸虽然是看一遍就可以扔掉的东西,但是你看完了,完全可以将报纸送给别人看嘛,反正上面的字也不会消失。”
    “皇上英明,是臣想岔了。”
    见大家都没有问题了,李世民道:“此事就交给玄成你负责了,等一下朕给你一个手令,《大唐日报》就由你接手了。最近几天只需要刊登朝中的政令与政策就够了,等报纸被百姓们接受之后,你再开始为贞儿辩解。”
    “臣遵旨,臣定不负陛下厚望,一定将世家的嚣张气焰给镇压下去。”
    “嗯,那今天就这样吧……”
    “等一下。”房玄龄忽然出声,差点没将李世民吓死:“我说房卿,你究竟是怎么回事?”
    “对不起,皇上,是臣唐突了,只是臣想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我们不得不注意。”
    “哦?是什么事情?”李世民连忙坐正,正色问道,房玄龄并不是那种虚张声势的人,他既然说是十分重要的事情,那这件事情一定是十分重要的。
    “皇上,大家都忽略了一个问题。”房玄龄眉头紧皱,凝声道:“诸位不要忘了,报纸并不是什么太高端的东西,只要有印刷方和造纸坊,谁都能做。我们能做,那别人自然也是能做的,一旦让对方意识到了报纸的重要性,那他们必然也会创建报刊,不但和我们争夺舆论控制权,还可能会抹黑我们……我们不得不防啊。”
    “这点朕已经预料到了,早有准备,本来是想着明日在朝议上提出来的,不过既然房卿你问到了,那就先给你们看看吧,顺便提一下意见。”原以为是什么大事呢,没想到房玄龄的问题竟然是这个,李世民顿时松了口气,从桌上拿出一个册子递过去。
    “《新闻管制条例》?这……妙啊,真是太妙了……”
    “是啊,咱们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只要将其立成法律,确定了《大唐日报》的正统性,别人办的报纸就只能是伪报,谁还买他们的报纸?”
    “不过这个《大唐早报》、《大唐晚报》还有《长安日报》和《洛阳日报》是什么?难道我们并不只一家《大唐日报》吗……臣明白了……”
    “……”
    《新闻管理条例》其实就是一份禁止别人开办报纸的法律,上面强调,只有大唐朝廷开办的报纸才是正统报纸,是有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