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南皇-第3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不光是民间,随着传言越演越烈,甚至连朝堂上都出现了讨论。
    李世民端坐在龙椅上,虎视下方:“诸位爱卿,关于贞儿发现了银矿的事情,如今已经在民间传得沸沸扬扬,民间已经出现了不稳的迹象,更有甚者有些地方的银价开始出现了飞跌状况,几乎跌了三成以上……诸位爱卿觉得此事该如何应对啊?”
    “陛下。”一个世家代表站出来问道:“敢问陛下,不知这银矿之事,究竟是真是假?”
    很明显,这只是一个小世家出来的人,否则不可能问出这样的问题来的。
    李世民挑了挑眉毛,不答反问:“真的如何?假的又如何?”
    “臣的意思是。如果传言是假的,自然按照谣言处理就是了,如果传言属实……传言属实的话,自然是要归于朝廷的。”显然说出这样的话,那个世家代表很是纠结了一番,不过还算他有自知之明,他如果真的敢说出银矿归于民间自行开采的话来,李世民立刻就敢招呼卫兵,痛下杀手。
    “爱卿所言有理,朕也是这么个意思。”李世民微微一笑:“至于银矿的真假问题……虽然有些不可思议,但是朕可以告诉诸位爱卿的是,这个银岛是真的存在的,刘仁轨亲自上岛查探,发现整坐岛屿都是由银矿构成的,就连矿石外面的石皮,其实都是银矿风化后的产物,依旧可以从中提炼出银子来。”
    “什么?竟然是真的。”
    “果然是真的,这下就有意思了。”
    “嘿嘿,我倒要看看某些人该怎么张这张嘴?”
    “……”
    “那,不知皇上准备如何处理这个银矿?”作为世家的代表,吴友德见李世民已经不打算隐瞒了,便当仁不让的站了出来,询问道。
    李世民奇怪的看了他一眼,疑问道:“吴爱卿这话问的好生奇怪,银矿是贞儿发现的,自然要归贞儿了,毕竟他可是有一个矿产优先勘探开采权的。不过贞儿仁孝,知道国库空虚,便主动将银矿献给了朕填充国库……真是一个好孩子,朕都不知道该怎么奖赏他了。”
    “……”吴友德无言以对,李世民,你果然好无耻。
    感叹了一番,顺便夸了李贞一句,李世民又继续道:“咱们继续吴爱卿刚才的问题,银矿原本是属于贞儿的,不过贞儿已经献给了朕,那银矿自然就属于是大唐的了。如今大唐屡屡对外征战,国库空虚,正是需要钱的时候,这个银矿正好可以好好的回一波血……吴爱卿,你有什么意见吗?”
    话说到最后,已经重了许多,帝王的威严压迫的吴友德额头直冒冷汗,不过为了世家的利益,他还是硬撑着头皮道:“银矿当然是要归于朝廷的,这点毫无疑问。只是臣觉得吧,银矿的开采并不需要多大的技术含量。
    所以臣的意思是,可不可以将这一部分工作外包给民间,朝廷只管熔炼就够了。
    这样一来,会有两个好处,首先,不但省去了初期的投资,咱们只需要在内地建设一个冶炼厂,就能收获白花花的银子。
    更重要的是,银岛孤悬海外,又有数不尽的利润,难免有一些胆大包天的水匪海盗会偷袭银岛,为了防务问题,势必要在银岛周围驻扎一支强大的海军舰队,光是这一点,就需要耗费不少银钱。
    这也是银岛外包的第二个好处,谁承包了银岛,那谁就负责具体的防务,如果出了问题,那我们直接找承包者的麻烦就够了,不必费心费力的满世界的找海盗,这件事臣的一举两得之计,还请皇上圣裁。”
    这就是世家的打算,银岛是朝廷的,这是一定的,各大势力虽然猖狂,但还没有胆子明目张胆的和朝廷作对,更遑论直接从朝廷碗里炝肉了。但是眼睁睁的看着朝廷吃肉,他们却连汤都喝不上,这自然也是某些人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他们就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那就是银岛的属权自然是归朝廷的,但是银岛的防务和开采工作却由他们自己接收,每月开采一定量的银矿给朝廷送去算是孝敬——至于剩下的自然就是自己的了。

第四十章 吴友德的‘胜利’
    第四十章吴友德的‘胜利’
    唯一的也不怕李世民拒绝自己的提议,如果李世民不同意将银岛的开采权开放出去,哼……真以为吴友德口中的水匪海盗就指的是一般的水匪海盗吗?
    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开启,那些大世家大财阀大势力一定会将目光从地面转移到海洋上去的,就连如今,一些嗅觉灵敏的势力都已经开始组建船队,做起了倒腾货物或者运输的生意来,很是赚了不少钱,同时将目光也都定准了李贞的远洋舰队。
    一旦远洋船队能够顺利回归,并且带回来大量的珍惜货物,那么这些大势力一定会加大船队的投资,组建更加强大的船队,开始开辟海洋,赚取更多的利润,然后购买或者制造更强大的商船甚至是战舰……
    那时候才是真正大航海时代的开端。商船有了武力,想要出其不意打劫同行还不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吗?甚至私下里养一批海盗,专门给竞争对视下绊子或者掠取利益就更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既然可以打劫同行,那自然也就可以打劫海上的固定目标了,尤其是像银岛这样的孤悬海外的孤岛,周遭一百多海里连块露出水面的礁石都没有,更是武装商队和海盗们最喜欢的目标,事后只需要收尾干净,还有谁能查出来点什么吗?
    李世民大怒,他如何听不出来吴友德话中隐藏的威胁——你不将银矿给我们,你自己也别想好过,大不了咱们谁也别想在那里开采银矿,否则你敢在银岛开采,那我们就敢化妆海盗给你捣乱。次数不用太多,三五个月给你来一次,你能受得了吗?要是来得更狠一点,我们每一次突袭银岛,就杀光上面的工人,两三次之后,我倒要看看有没有工匠敢继续应聘上岛给你干活。
    吴友德看了憋着怒气的李世民,抬眼道:“当然,这都是臣自己的意思,究竟该如何,还得皇上您亲自做决定。”
    “不用了,吴爱卿说的很有道理,就按照你的意思办吧。”李世民冷冷道,尽管这一刻他很愤怒,被自己的臣子欺负更让他感到无比的耻辱,但作为一个成功的帝王,他很清楚这时候不是发火的时候,李贞已经将诱饵放了出来,那自己这边也必须要配合好,只要世家的力量衰弱,再算总账也不迟。
    “皇上。”作为李世民的老搭档以及绝对心腹,杜如晦自然是知道李贞的计划的,见李世民已经答应下来,自然知道是他该出场的时候了:“吴大人的主意,臣是赞同的,但是银岛之事何等重要,我们必须挑选一个合适的接手人,只是不知道皇上准备,将银矿的开采权交给哪一家呢?”
    “那爱卿的意思是。”
    杜如晦度步出来,恭敬道:“银岛之事太过重要,想要接手银岛,就必须要兼备足够数量的财力物力人力以及相应的兵力,我大唐虽然地大物博,但能够达到这个要求的商会却不多,最合适也是最强的,无疑便是越王殿下的商会了,只是如今越王殿下正在探索南海以及攻略南洋,恐怕没有足够的精力再接管这件事情了。”
    李世民点点头:“爱卿说的没错,贞儿之所以将银岛交给朕,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南海探索以及南洋攻略两样大型活动已经抽调了他将近九成的人手,他手中人手不够了,否则这座银岛早就被他划到自己的口袋里了,何必又交给朕?”
    “所以越王殿下的商会可以暂时排除在外。”杜如晦打蛇随棍上:“除了越王的商会之外,民间还有另外几大商会,其中尤以万通商会规模最大,原本是最好的选择,不过在万通之外,秋山商会、文同商会、大同商会等等家也都有极强的竞争力。如果我们将项目单独交给万通的话,恐怕其他几家未免心生不服。所以臣的意思是,干脆咱们搞一个拍卖活动,看谁家出钱多就给谁家,价高者得。
    至于拍卖获得的钱财,则全部存在越王殿下名下,毕竟这银矿是越王殿下发现的,又毫无所求的献给了朝廷,这些钱就当是越王殿下的辛苦钱吧——越王的规矩我们都很清楚,从来不做免费的事情。”
    “克明此言有理,那这件事就交给你办吧,争取在一个月之内办完。”
    “是,臣定不负皇命,一定在一个月之内完成。”
    “……”吴友德无声无息的退了下去,虽然他达到了他的目标,但在他脸上却没有看到一点得逞的表情,反而满面阴云密布,一副生人勿近的样子。
    因为逼迫李家父子交出银矿的开采权,这并不是他的本意,以他的能力,自然是看到了李贞和李世民的阴谋,也知道这一招很难缠,唯一的办法就是置之不理。但还是那句话,利益动人心啊,面对如山的利润,这世上又能有几个人能如他一般,做到视之如粪土呢?偏偏他虽然智谋无双,但在世家之中的地位却十分尴尬——他虽然也算是世家的核心人物,却是以女婿的身份挤进去的,原本世家之中就有人对他颇为不服,现在自己提出反对意见,怕是更要沦为某些人围攻的借口了。
    尤其是昨天晚上,在开会的时候,自己竟然被一群小辈给冷嘲热讽了一通,但是作为长者以及亲人,自己的岳父大人不但没有帮自己说话,反而拉偏架,言语中每一句都在偏袒那些小混蛋们——自己为郑家劳心劳力做了那么多贡献,却落得这么一个下场,这实在是让人寒心。
    罢了罢了,反正经过这一战之后,郑家能不能存在还另说,就算勉强存活下来,怕也会元气大伤,没有百年时间休想恢复过来——问题是朝廷会给郑家一百年的恢复期吗?想想都不可能。
    也就是说,郑家已经注定要完蛋了,自己可没有为郑家殉葬的想法,为了自己的未来,看来也要重新做一次选择了……不过以自己的身份,贸然投效过去,怕是会被李世民怀疑的……
    罢了,为了自己,少不得要对不起世家一回了——自己为世家做了那么多,这一次就当是拿回一点利息吧。

第四十一章 杜如晦解惑
    第四十一章杜如晦解惑
    李世民可不知道吴友德此时已经动了臣服的念头,他现在正愁着呢。
    下朝之后,李世民将自己的几个心腹叫到了书房,准备商量索对策。
    “陛下,何事如此愁眉不展啊?”房玄龄见李世民的眉毛都纠成一团了,只是在心中稍微一想,就明白了他的顾虑,笑道:“如果陛下为的是越王的事情的话,还请陛下不要多虑。”
    “这话怎么说?”李世民闻言,眉头不禁松了一点,他太了解房玄龄了,从来不说假话,而且房玄龄素来以足智多谋著称,看待问题向来透彻,既然他这么说了,那就说明他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房玄龄笑道:“陛下所担心的,不外乎越王此计太过凶险。以一座即便以陛下都心动不已的银矿来挑起我大唐敌对势力的争斗,咱们朝廷自己稳坐钓鱼台,隔岸观火,坐收渔翁之利。但是,越王的诱饵的确可以勾起那些大势力的眼红,但是万一他们看穿了越王的计谋,将计就计,反而容易让我大唐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李世民听得连连点头:“朕就是担心的这个,那毕竟是一座超级银矿,如果让敌人给得到了,他们的势力一定会突飞猛进,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