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南皇-第3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从现在开始重新建设船厂,当然没问题,问题在于当初为了建造越船和登船,即便是以李贞的财力,也足足用了好几年时间呢,又搜刮了整个天下几乎所有的造船能手。那些商会自己建造船厂,不但要自己培养人才,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等他们的船厂建设起来,恐怕这边李贞已经将南洋探测完毕了都。
    其实李贞并没有那日在外边表现的那么自信,对于开放吕宋航路这件事,他其实也是处于纠结状态的——当然,他不是心疼吕宋群岛上的那些利益,来自后世的他实在是太知道世界的情况了,吕宋的资源固然丰富,但要说在世界上的排名,吕宋恐怕连前十都排不进去。
    吕宋说白了就只是一个群岛而已,就算再大,又能大到哪里去?
    它能大过西伯利亚吗?
    能大过澳洲吗?
    大得过非洲吗?
    大得过美洲吗?
    别说这些大洲了,群岛里面都有不少地方比吕宋要丰富的多。
    婆罗洲(加里曼丹)。
    金洲(苏门答腊)。
    爪哇岛。
    巴厘岛。
    ……
    说句难听点的话,和这些资源丰富的地方相比,吕宋算个屁啊?
    所以李贞并不是在纠结于吕宋的利益,他纠结的地方在于——吕宋开放的后果会是怎么样的。
    按照他的计划,吕宋开放之后,第一批吃到肉的肯定是那些大型商会,他们会掠取占据吕宋群岛将近五成的利润。
    而剩下的五成中,还有四成是李贞和朝廷占据的,只有一成的汤水,才是那些小商会和散户们能吃到嘴里的东西。
    但是说实话,李贞并不想扶持那些大型商会。
    本来,这些商会的规模就已经足够大了,如果再让他们吃掉一半吕宋岛,他们的本金将会成倍的往上翻,到得最后,一定会发展成一个又一个的财团——就好像后世那些垄断财团一般。
    这些财团有了大量的钱,一定不会满足于现在的状况,会想方设法的提高自己的地位,而提高地位的最好方法,就是利用金钱在朝廷中扶持自己的代言人……
    然后李贞最恐惧的地方就来了。
    财团控制朝廷,架空皇帝,皇位形同虚设,整个国家最终变成资本角力的竞技场,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出卖国家的一切——就好像后世那些被财团控制了的国家一般,总统都是他们自己选举出来的,本身就是他们的代言人,整个国家彻底沦为财团们的玩物,再也没有一丝的自主权。
    与世家相比,财团反而更加的可怕,因为财团一切都会以利益为主,他们对于利益的贪婪更加的赤裸裸,而不像是世家一样,至少还会为自己披上一身仁义道德的皮,但财团可就要红果果的多了,甚至为了利益,发动一场战争都不是不可能(至少一战和二战,就都是因为那些国家背后的财团在搞事情)。
    不过当李贞将自己的疑惑说给几个心腹的时候,得来的却是他们的大笑。
    “先生,舅舅,你们为何要发笑?”
    “哈哈哈……”长孙无忌笑了一会儿,促狭道:“殿下,世人皆知您的目光长远,谁曾想您也有犯迷糊的时候啊。”
    “舅舅这话何解?”
    岑文本见李贞是真的想不明白,笑道:“殿下,您的问题或许存在,但是其实也用不着多担心。世人逐利,这乃是人之本性,又如何能够阻止?但是您忘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大唐真的按照您的规划走下去的话,我们朝廷本身就是天下间最强大的财团啊。”
    “就好比殿下您的商会,几乎已经垄断了大唐的武器制造、钢铁冶炼、矿产开采、茶叶炒制、海产加工、香料生产、玻璃冶炼……等等产业,朝廷本身也有白纸生产、书籍印刷等等诸多产业上的垄断。
    再有别的更多的产业虽然没有垄断,但也都参与了进去——殿下您自己说说,只要这些产业一直都在我们的手上,我们就能掌控天下一半以上的经济,别人拿什么超越我们?”
    “……”李贞若有所思。

第三十二章 解惑
    第三十二章解惑
    “景仁(岑文本字)先生说的也正是臣要说的。”刘仁轨也跟着道:“别的也就不说了,就说这海上吧,以后等大航海贸易真的彻底展开,殿下您凭着天书的先知先觉,最肥的肉肯定都是我们自己吃的,吃剩下的骨头才能轮到那些商会吃,他们又如何能是我们的对手?殿下要是还是担心,不防在后来的航海中给朝廷划拉几块自留地,只要有这些土地在,又哪里用得着担心别人超越我们?”
    “而且殿下不要忘了一点。”长孙无忌也正色道:“这天下说到底,还是按照拳头说话的,拳头大才是真理,只要我们能掌控全国的军队,别人纵然有再多的钱,又有何用?还不是我们任由我们宰割?”
    “对啊……”长孙无忌的话算是给李贞彻底开了窍了,事情都还没有发生,现在担心这些又有什么用?
    何况,长孙无忌说的对,只要军权在手,保持军权的独立性,那些所谓的大财团,根本就只是自己手里的窝窝头,想怎么啃就怎么啃。
    至于如何保持军权的独立性,这个倒也简单,李贞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想法,军权本身就有一定的独立性,朝廷之所以能节制军队,除了大义的名分外,另一个就是钱粮了,只要保证军队的薪饷是由皇家直接发放,别人是无论如何也插不进去手的。
    而且不要忘了,现在的大唐可不是资本主义社会,讲究所谓的人权平等自由什么的,大唐可是真正的封建社会,皇权至上,想要弄垮几个商会,还不是简单的事情吗?
    抄家的知府,灭门的县令,一些小官都可以弄垮一个家族,朝廷要是出手,还不是情轻而易举?
    再立一些比如《反垄断法》、《专利法》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法》之类的法律,足可以限制财团们的发展潜力。再加上自己本身留下的财产,大唐以后就算变成资本主义社会,也足以保证权力的平稳过度,不会出现太大的混乱。
    再说,难道就因为担心财团的发展壮大,就不开放航路了吗?那自己辛辛苦苦探索大海又是为了什么?
    就因为一点小小的担心,就放弃这个计划——这岂不是因噎废食,未免太可笑了一点吧?
    所以,航路肯定是还是得开放的,不过在开放航线之前,李贞觉得自己有必要做点什么——至少不能让那些商会觉得,这钱来的太容易了。
    就这样,又过了半个月,在李贞的暗中的推波助澜之下,新航路的事情被炒得越发火热,那些商会们在而更是急不可耐。
    然而当他们凑够了买船的钱后却突然懵逼了,因为他们忽然发现,有钱是没用的,你再有钱,买不到船也只能站在岸上干瞪眼。
    当然,不是说他们没有地方买船,在李贞的暗中布局下,整个大唐沿海基本上只要是有点规模的港口,都开设有船厂,这些船厂规模不同,大的比如越船可以单独制造战舰,小的则比如杭州造船厂,只能生产配件给大型船厂,但是技术积累都是有的,只要李贞愿意,这些船厂完全可以随时升级成为正规的造船厂。
    然而无论船厂规模大小,这些船厂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是李贞的。
    倒不是说大唐所有船舶都是李贞的,但李贞的船厂也已经占据了大唐船舶生产总量的百分之就是以上,剩下的百分之十中,都是一些规模不大,而且还只能生产内陆河流船舶的船厂,说是船厂,倒不如说是大一点的作坊更合适一点。
    当然,现在无论是海船还是江船,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是用木头制作的,从理论上来说,在技术上两者是没有区别的,但事情哪有那么简单?
    一个专门生产江船的船厂,想要彻底转型制造出一艘合格的海船,没有几年的测试是肯定行不通的。而且一艘船的建造时间通常都是以月为单位的(纵横级商船最快的一艘也都用了两个月多一点,那还是技术成熟的情况下),想要凑成一个船队,又得需要好几年,有这几年功夫,只怕吕宋的汤水都被别人搜刮干净了。
    所以现在的情况就是,大唐所有能生产海船的船厂都掌握在李贞手中,这些商会们想要得到船,要么就是另起炉灶,重新投资一个船厂,但是这需要海量的时间。
    所以其实他们面临的选择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从李贞这里购买。
    只是想要从李贞这里购买,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不说他们愿不愿意给竞争对手送钱,就说李贞自己的船都不够用,所有的船厂都已经是三班倒的在生产了,所有的船坞都已经被船只占满,后面还有大量的订单排着队等待,哪里还有空余的时间给被人造船去?
    如果这时候他们下单,想要领到第一艘船,就必须要等到两年后了,他们如何等得起?
    那唯一的办法就剩下高价购买了,而目前手中唯一有大批量海船的,也只有李贞了……
    但是李贞卖不卖还是两说呢。
    李贞的野心可不只是一个吕宋啊,在他的计划中,吕宋虽然珍贵,朝廷也要在那里驻军并且划归行政区,但是李贞接下来的行动肯定不会是以率送为主了。
    刘仁轨这一趟吕宋之行,已经初步得知了吕宋的详细资料,已经足够让朝廷初步掌控那里了,接下来就该是东南亚的海外部分了。
    比如大马地区(马来西亚)。
    比如印尼地区(印度尼西亚)。
    比如马六甲地区。
    ……
    都是大唐接下来要搜索的地方。
    尤其是前两家,都是有名的岛国,相对于吕宋的几种,这两个国家境内岛屿成千上万,而且分布极为广泛,虽然被标注为地区,但这也是李贞按照后世的习惯来标注的,其实以现在的目光来看,划分并不科学。以后大唐想要统治这里,肯定是要重新划分区域的,所以这两处地方需要重点探测。
    想要详细探测这两地,需要的船可不是小数目,李贞自己的船都不够用,又哪里能匀给别人?
    除非……
    他们给的价格巨高……

第三十三章 吴福成
    第三十三章吴福成
    “殿下,大同商会的总会长吴福成求见。”这日,李贞刚刚视察完沿海民房的建设工作,回到王府都还没有喘一口气,小福子就拿着一个拜帖过来禀报道。
    如今已经是五月中旬,正是暴风来的最猛烈也是最频繁的时候,尤其是前天,一股台风直接从越州港口登陆,袭击了香江和大澳,并且通过珠江口,直直的朝着越州前来。好在越州虽然在江口,但毕竟深处内陆,因此当台风到达越州的时候,已经是强弩之末,已经变成了正常的十级狂风,倒是没有给越州带来太大的损失,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不过台风沿途一路可就倒了大霉了,摧毁了路上所遇到的一切,包括越州港口在内,都被台风席卷,所有停靠在码头上,还没来得及进入泊位的船只,无论大船还是小船,都被狂暴的台风席卷,彻底成为了江面上的垃圾。
    就连沿途番禺县都被波及,城墙都被掀翻了,城内房子九成都出现了各种不同程度的损伤,百姓死伤了好几百,初步估计财产损失在二十万贯左右。
    为此李贞大怒,重惩了番禺县令,处以他停职留用的惩罚,记大过一次,如果再犯,直接关进大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