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南皇-第4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基本都没有什么遇到过好事的。
    “滚一边去吧。”
    “是。”李佑连忙跑开了,他对李世民畏惧到了骨子里,就算李世民不撵人,他也会主动走的。
    “父皇,你对五哥他们要求的太严了。”看着李佑略带狼狈的身影,李贞笑道:“你看你只是说句话,就将他吓成什么样了?其实五哥人还是很不错的,至少他没有做过欺压良善,夺人妻女的事情出来。”
    “哼,这正是朕管教严格的缘故,如果朕放松管教,你信不信他能上天?”李世民哼哼道:“今年朕寿辰的事情你也听说了,这混小子竟然在朕的大寿上,送了一个冥器……真真是气死朕了。”
    “哈哈哈……”这件事李贞自然是知道的,对于李佑的奇葩,也是目瞪口呆。
    “不过五哥的心是好的,他也是想为父皇你找一件独特的寿礼,这才上了人家的大当。据说他回去封地之后,花费了好大的代价,才将那群土夫子给挖出来,明正典刑。然后又在封地内大肆打击盗墓行为,很是杀了不少盗墓贼,深得民心啊。”
    “哼,要不是他这般作为,你以为朕会这么轻易的饶过他?”李世民语气依旧很冲,但是李贞分明看到他的嘴角微微翘起,李佑的确很混蛋,但是好在知错能改,这就足够了。
    “不说佑儿了,说说你吧。”李世民的面色忽然转为严肃:“贞儿,我看刚才佑儿和你说话支支吾吾,语焉不详,朕都没有听懂他在说什么?你为何能够听懂?莫非你们之间还有什么暗号吗?”
    “……”李贞周围的气氛顿时一静,所有人都神色陡然一紧,紧紧的盯着李贞和李世民,没有一个人说话的。
    “靠,这帮猪队友。”李贞无语了,你们这表现,不分明就在告诉李世民,咱们之间有事情吗?这原本我还准备糊弄过去的,现在好了,刚才李世民只是随口一问,现在已经肯定,咱们之间有秘密了。
    “哦?看来朕无意中问出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啊,只是你们之间究竟有什么秘密呢?”李世民紧盯着李贞的双目:“贞儿,父皇希望你能老实回答,不要欺骗父皇。”
    在所有兄弟数十人紧张的注视下,李贞给了一个爱莫能助的眼神,老老实实回答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了……就是……儿臣曾经许诺给继位兄长和弟弟,如果他们那啥的话……儿臣可以给他们一个莫大的好处……”
    “朕还是没有弄懂,那个‘那啥’是什么东西?你给他们的好处又是什么?”李世民的面色更加严肃,李贞周围的气氛也更加的凝重,这股凝重很快就传遍整个现场,原本热闹的现场,顷刻间便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有意无意的瞟着李世民这里,气氛越发沉凝。
    李贞注意到这个情况,眼前顿时一亮,连忙道:“这个……父皇,此事太过复杂,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楚,何况献俘大典马上就要开始了,还是等这件事过完之后,儿臣再给您一个交代吧。”
    重启分封制这种事情其实要说起来,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毕竟这种事情在历史上是有过先例的,在汉晋二朝,就有过一段分封制和郡县制同时存在的例子,并且引发了不小的乱子,并且促成了‘乱七八糟’这个典故的诞生。
    虽然这不是什么好的先例,但是只要有例子在前,李贞就有把握说服李世民。
    “那便如此吧。”李世民也注意到了周围的情况,意识到这种事情不适合在人多的地方说,便点点头,将此事揭了过去。
    “呼。”现场,尤其是李贞周围,所有人明显喘了一口气,可见刚才的事情给了他们多大的压力。
    “咚咚咚~”很快,祭祀的钟声再次响起,下午的祭祀开始了。
    无论是皇族还是贵族,又或者是参与祭祀的臣子,所有人都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开始往太庙汇聚。

第一百零七章 悲剧的李佑
    第一百零七章悲剧的李佑
    “……”
    又是一个时辰的繁文缛节,整个祭献俘大典终于来到了最重要,也是最高潮的部分——献俘。
    经过了大半天的折腾,献俘反而受到了所有人的欢迎。
    道理很简单,献俘大典的主角可是俘虏,而为了在俘虏面前保持一个良好的形态,因此所有参与大典的人,是分成两列,坐在两边的——也就是说,跪了这么长时间,磕了这么多头,终于可以坐一会儿了。
    “我的个天啊,终于到了这一步了,可算是累死我了。”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李佑又开始了吐槽,对旁边的李愔抱怨道:“你是不知道啊,今天我可真的是累坏了,我腿上的伤都还没有好呢,结果又在这里跪了这么长时间,再不给我休息一段时间,我觉得我的腿可能要报废了。”
    李愔无语的翻了一个白眼,吐槽道:“……谁让你在屁股受伤的时候非要出去打猎呢?你自己不小心从马上掉了下来,这怨得谁来?按照八弟的话说,这就叫做不作死就不会死啊。你就知足吧,好歹你的旧伤没有复发呢,已经很不错了。”
    “额……”李佑无言以对……
    “噗~”知道内情的人,顿时也忍不住低声笑了出来。
    李贞自然也是知道这么回事的,说起来这事情也很搞笑,因为在寿宴上给李世民送了一件冥器的缘故,事后李世民可是狠狠的将李佑惩戒了一顿。据说光是板子就打了三十多下,偏偏执行的侍卫下手比较狠,最后愣是将李佑的骨盆都给他打裂了。就这,余怒未消的李世民在打完之后还不允许御医给李佑治疗,直接将他轰回了封地。好在阴妃心疼儿子,提前在宫外给他请了一个大夫,大夫的手艺很好,在他的治理下,李佑的骨盆成功愈合,总算是保住了两条腿,不然他就真的要坐上轮椅了。
    只是大夫在治疗之后也交代了,李佑的两条腿虽然保住了,但是骨头愈合比较困难,最近半年内最好不要再进行剧烈的活动了,不然骨头一旦重新裂开,到时候就真的是神仙难救了。
    然而李佑的性格注定了他不会听大夫的话,再加上他是在封地中,就更没有什么人能管得了他了——李佑性格多动,让他在床上趴半年,那还不如直接杀了他呢。
    因此在回到封地一个月之后,感觉到屁股不那么疼痛了,李佑觉得伤势好的差不多了,便招呼左右,出城打猎。
    于是悲剧就在这时候发生了……
    他的伤势才刚刚愈合,别说骨头没有长在一起,就连皮肉伤都还没有彻底的好透呢,哪里经得起在马背上颠簸?
    在骑了一个时辰的马之后,屁股上的伤口直接被重新颠开,正在马上撘弓射箭的李佑一个不慎,就从马上摔了下来,一条腿当时就被摔断了,一条胳膊也发生了错位。
    好在不幸中的万幸的是,他在跌下马的时候用手撑了一下,没有让屁股落地,因此骨盆并没有被惊到,算是保住了他行走的权利,没有废掉。但是也因此,李佑在床上躺了好几个月,一直到现在,腿上的伤都没有好彻底,这也是他抱怨的原因。
    这是他的囧事,也是他的痛处,此时见李愔暴露了出来,顿时恼羞成怒道:“你好~你这么五十步笑百步有意思吗?也不知道谁的屁股被父皇打成了八瓣,在床上整整躺了两个月,大小号都要人抱着解决……你也不是小娃娃了,拉撒都还要人把着,丢不丢人?”
    “你……”李愔顿时就不说话了,他这才想起来,李佑固然有不光彩的一面,但是他自己又好到哪里去?他不同样没有落了好?
    李佑挨打是因为他在寿辰上给李世民送了一件冥器,而他被李世民打,是因为他送的礼物更奇葩——他居然送了一件前隋炀帝三征高句丽的屏风给李世民,这就更过分了啊。
    如果说李佑的礼物只是诅咒李世民一个人的话,那李愔的礼物可就是诅咒李世民带领下的十万大军了啊。
    李愔不但送了前隋的礼物,而且还送的是反面教材——隋炀帝三征高句丽,每一次可都是惨败而归啊。
    要知道李世民当时是已经在筹备征服高句丽了,李愔在这种时候送上这样的屏风,这不是在诅咒李世民大败而归的吗?这可比诅咒李世民一个人可要严重的多了啊。
    所以生气的李世民在惩罚李佑的同时,也将李愔给狠狠打了一顿,屁股都给他打成了八瓣——是真的八瓣,侍卫下手太狠了,李愔屁股上的皮肤都给打裂了,裂痕正好将两个屁股均匀的分成了八份。
    这件事后来传到了民间,因此民间就有了‘把屁股打成八瓣’或者‘屁股都摔成八瓣了’这样的俚语,用来形容屁股受伤很重。
    “好了,大家都别说了,马上就要开始了。”李贞见两人有顶牛的趋势,连忙站出来劝架:“五哥,父皇刚刚才饶过你你命,你现在又要闹事?这一次父皇可不一定就会轻饶你了。”
    想到了李世民的可怕,李佑打了个冷颤,连连道:“好吧好吧,我不说就是了。”
    “哼!”见状,坐在李贞下首的李承乾轻哼了一声,心中颇为不爽利。刚才在上香的时候,他也是这样说李佑的,但是李佑一点面子都不给他,要不是顾忌到场合不对,估计他都能和自己打起来。然而现在李贞开口劝架,不但李愔给他面子,就连李佑这个刺头也都不再闹事,这让他觉得自己大兄的地位受到了挑战,心中非常不快。
    他却忘了,他自己又是个什么性格?在当太子的时候,整日里防备这个防备那个,针对自己的兄弟,哪里会真心相交?
    人的感情是相互的,你对我好,我自然就会对你好,你要是防备我,我能和你交好那才叫怪了。
    李承乾自己都这个熊样子,没有一点作为兄长的样子,众兄弟又哪里会服他?更不会和他诚心相交了。

第一百零八章 献俘太庙,洋相百出
    第一百零八章献俘太庙,洋相百出
    “……献俘仪式,正式开始~”
    就在李佑和李愔互相揭短的时候,献俘仪式的最后准备工作也都完成了,在李道宗的主持下,献俘仪式正式开始了。
    “苍天有道,护我大唐,圣上有德,万里开疆……今我大唐贞观圣天子,李世民者,内修文德,苍生安居,天下太平,对外开疆拓土,一年灭国共计五十七个,俘虏异族君王共计五十七名,扬我大唐天威于万里之外,百族震动……今献于列祖,望列祖庇佑我大唐江山万世永昌……献俘大典:第一位,林邑国女王——范雪宜。”
    第一个上来的自然就是范雪宜了,道理很简单。
    第一,林邑是大唐第一个灭掉的国家,大唐在去年一年的时间里的辉煌战绩,就是从林邑开始的,战争是从林邑开始,献俘自然也要从林邑开始才是最好。
    第二个理由,更加的简单了——范雪宜可是李贞早就定好的孺人啊,这件事就算是李世民自己都承认了,而且随着李贞的地位的提升,范雪宜也会从孺人变成良娣,地位大大提升(其实都是一样的,只是孺人是亲王的侧妃,地位仅次于王妃,而良娣则是太子的侧妃,依旧在太子妃之下,只是品级也从不入流提升为了正三品),如果李贞未来能顺利继位的话,那范雪宜少不了一个四妃的位置。
    何况基于某些原因,除了押送以及看守他们的人之外,包括李世民在内,大唐的高层其实是第一次见到这批身份不同一般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