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南皇-第5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在观察了侯君集一段时间之后,李世民和李贞都认可了侯君集,并且非常放心的将镇守南洋的任务交给了他。
    然而李世民还有李贞都忘了有个词语叫做——死性不改……
    在最开始的时候,因为有李世民看着,再加上侯君集有心向李贞示好,所以非常老实,可以说是兢兢业业,然而他这股兢兢业业只是持续了不到三个月,就又固态复萌。
    南洋看起来荒芜,各国国库也都被唐军搜刮完毕,但是民间的藏宝同样不少,各种资源更是无数,这就给了侯君集这个南洋名义上最强掌权者敛财的机会。
    要知道南洋同样是有很多珍贵的资源的,各种各样的矿产也就罢了,更多的是在中原都难得一见的珍惜木材,可谓遍地都是。
    话说自从开辟了南洋之后,中原各大城市市场上就经常会出现各种珍惜木材,每每出现必然会遭受哄抢——在珍惜木材市场上,是永远也不会出现买方市场的,更不用担心太多木材出现导致价格下降,因为那些富豪贵人们都巴不得自己家从房子到陵墓都是用珍惜木材做成的,也好让自己住的舒服,死的也安心,出现珍贵木材只会抢购,可不会压价。
    只可惜在南洋没有被大唐打下来之前,珍惜木材更多的都是被贵族们所垄断,他们用这些木材修建自己的宫廷和墓穴,自己都还不够用呢,怎么可能会流落到市场上去?就算偶尔有一点点流落出来,也都迅速被抢走,稍微反应慢一点店,连根树皮都捞不到。
    如今就算是南洋被大唐征服,大量珍惜木材被开采出来,但是面对国内这么大一片市场,想要满足这里,短时间内根本就做不到,何况珍惜木材一般生长时间缓慢,一旦南洋够年份的珍惜木材被开采完毕,那么珍惜木材在国内的价格将会再迎来一次暴涨。
    侯君集作为南洋权利最高的镇守大将,想要在木材上面赚点钱,简直不要太容易了——要知道朝廷为了保护南洋的生态,避免乱砍滥伐情况的出现,朝廷可是下达了命令的,只有专门在朝廷开具有木材开采凭证(也就是木引)的商人才能进行木材贸易,才能在南洋开采木材,而且数量上还有限制。
    而这无疑就给了侯君集钻孔子的机会。
    在南洋,有两种人可以开采木材,第一种就是有凭证的商人,另一种就是军队——要知道木头在古代,也是一种战略物资啊,从安营扎寨到滚木鹿角再到冲车投石机等攻城器械等等,都是需要大量的木头来制作的。
    这就给了侯君集机会——我用紫檀木木头制作辕门,这没问题吧?我用黑酸木头枝搭建箭楼,谁也说不出什么来吧?我用金丝楠木木头做营房,很合理……这些都是完全可以的嘛。
    等那些大商人们来了之后,侯君集再将营寨拆毁,滚木冲车全都卖掉——南洋气候潮湿,营寨不耐用,刚刚搭建好还没有用几天就全都朽烂了,成了彻头彻尾的豆腐渣工程,我总不能让我的将士们就住在这样的烂营房中吧?我总不能让我的将士们用烂木头做成的攻城器械去打仗吧?那不是在拿我的将士们的生命开玩笑吗?现在有大商人愿意出高价买走我这堆烂木头,我当然要卖了,这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吗?实在是太合理了,就算是魏征这老匹夫来了,本将也有话可说。
    除了珍惜资源之外,侯君集的另一项大收入就是奴隶贸易了。
    虽然名义上奴隶贸易是归于隶圉司掌控的,实际上隶圉司的确有买卖奴隶、调节奴隶市场秩序的权利和责任,但是捕捉奴隶可不归隶圉司管啊。
    隶圉司虽然也的确有自己的捕奴队,但是实际上这只是一个摆设,人数并不是很多,而且随着大唐建设的越来越快,奴隶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多,大量的民间捕奴队以及军队俘虏的战俘奴隶涌入市场,于是隶圉司的捕奴队就从专业的捕奴队,变成了收购奴隶的一个组织——再加上朝廷也不愿意让王亭初一个太监掌控太大的军权,因此很快捕奴队这个编制从隶圉司彻底消失,成了奴隶看护队,从自由自在的奴隶捕捉者,变成了奴隶押送者(或者说是保护者),身份地位来了一个彻底的大变样。

第两百五十四章 敛财有方的侯君集(2)
    第两百五十四章敛财有方的侯君集(2)
    如今的奴隶市场中的奴隶来源主要是两个,第一个就是军队的战俘,军队贩卖的都是从敌国俘虏的战俘,这些战俘都是一个国家的勇士,因此质量很高,价格也是最顶级的,仅次于异族美女,但是军队也不是每天都打仗的,因此战俘的质量虽然很高,但是数量一般不多,算是可遇不可求。
    而另一个就是民间的捕奴队了,民间捕奴队良莠不齐,捕捉的奴隶质量也是有好有坏,但是也正是他们,将大量的奴隶带到了大唐,填充了国内的奴隶市场,缓解了朝廷的用人压力。
    尤其是在南洋被征服之后,当朝廷宣布,所有的南洋土著都处于可被捕捉范围之后……
    天知道那群为了钱可以泯灭人性的疯子们,当时是有多么的感动?
    据说在听到这则消息之后,有人居然供上了太子殿下的画像和牌位,日日香火供奉,叩拜不停。
    而侯君集的第二个发财门路就是在这奴隶贸易上,他不但自己派遣军队贩卖奴隶,更重要的是还会剥削普通的捕奴队——也不能算是剥削了,应该说是捕奴队要给他孝敬的。
    首先,他自己派遣军队捕捉奴隶也就算了,毕竟南洋这十万大军最主要的任务就是镇守南洋,稳定南洋局势,而减少南洋土著人口,本身就是在稳定南洋的局势。而且军队捕捉奴隶本来就是朝廷的允许范围之内的,否则岭南这里什么都没有,再不给将士们一点赚外快的机会,将士们都会有怨言的,只不过这些钱大部分都被侯君集捞到了自己的怀中,分给将士们的很少就是了。
    至于剥削民间捕奴队,这个就更简单了。
    虽然说民间捕奴队自由性高,利润大,不受朝廷管辖,但在这也并不是说他们就可以肆意的在南洋胡作非为,更何况既然能做捕奴队,自然就是八面玲珑之辈,不用侯君集自己要求,就有的人是来巴结他。
    作为南洋的镇守大将,侯君集毫无疑问是南洋势力仅次于李贞的人,这些捕奴队在侯君集的地头上活动,要是不交好他,或者不给侯君集分润利润,他有的是办法让捕奴队寸步难行。
    比如说,如果一个捕奴队得罪了侯君集,别的不说,侯君集直接给他们安一个奸细的名头,全南洋通缉,就足够他们死无葬身之地了。
    就算不能通缉,捕奴队在南洋活动,总要进城的吧?尤其是大部分捕奴队都长时间在城外活动,等捕捉到足够的奴隶之后,总是要进城快活一番的。
    军队只需要在他们进城之后,用城中出现奸细的名义封锁城门,那么那些急于将奴隶们脱手的捕奴队就不得不服软——想想看,别人都通过各种手段出城贩卖奴隶了,就你们一群人带着大量的奴隶无法出手,就问你急不急?要知道为了卖一个好价钱,在临被贩卖之前,这些奴隶们可是要被精心照顾的,这可是需要花不少的钱的,奴隶多在自己手中一天,就多一天的钱,时间长了,谁能受得了?
    还有,奴隶贩卖是要经过朝廷专门设立的检疫司的鉴定的,检疫司除了要给奴隶检查身体,看看他们身上有没有携带传染病之外,另一个功能就是给奴隶分级,不同等级的奴隶价格是不同的。
    侯君集在南洋的势力不用说,只要他稍微给检疫司一点压力或者好处,检疫司就可以将你的奴隶定为最低级,甚至直接说你的奴隶有传染病,将其全部扣押起来,那你这一趟可就白跑了……、
    类似的手段有很多,所以在南洋,奴隶贩子和捕奴队最不愿意得罪的人就是侯君集。事实上为了不让侯君集为难自己,大部分的捕奴队和奴隶贩子都会和侯君集打好关系,不但在事先要赠与大量的银钱,当奴隶交易完成之后,更是要去将军府报备,在交税的同时,也会送上大量珍宝,用于交好侯君集,算是交易的抽成,省的他某一天找自己的麻烦。
    除了奴隶,还能给侯君集带来利润的就是矿产了。
    南洋物产丰富,各种资源都不短缺,各种金银铜铁矿产,另外南洋还是宝石的出产地之一,其中骠国的翡翠矿被李贞占据,侯君集不敢插手之外,其余南洋各地已经被发现的矿产中,都有侯君集的份额——不给份额不行啊,南洋的矿山只要不是特别重要的,都是外包给民间了的,在侯君集的地头上开矿,人家想要找你麻烦还不是简单的一匹吗?甚至都不用为难你,他直接派遣军队扮演强盗抢夺矿山,不但矿山没了,命也要没了。
    金银铜铁矿也就罢了,这是半战略物资,开采中一般都是朝廷信得过的商人,人家在上面也有人,最多也就是给侯君集一股算是有一个交代,再多就真的过分了,他侯君集还没有胆子招惹这些人。
    问题是宝石类的矿产啊,宝石属于奢侈品,并不是战略物资,朝廷是没有资格管辖的,而朝廷没有管辖,也就意味着这些矿产不受朝廷的保护,尤其是女王国,这里是除了骠国之外,南洋的另一处宝石出产地之一,侯君集在这里不但有自己的矿山,更在各地矿山上都拥有股份,最多的甚至超过了五成,每年的抽成都是一个巨大的数目……
    总而言之,侯君集作为南洋势力最大的土皇帝,他敛财的手段多的是,据李贞所知,就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侯君集就敛聚了超过一百万两白银,五万两左右的黄金,铜钱更是无算,几乎相当于一个小国家一年的税收总量了,更是如今大唐一年税收的十分之一……
    如此强大的敛财手段,就连李贞都震惊了。
    这毕竟不是正经的生意,如果是做生意,李贞有把握超过侯君集,问题是这是在用合法的手段敛财啊,这是在钻法律的空子啊,在这一方面李贞就真的是自愧弗如了。

第两百五十五章 彼此的判断(二合一)
    第两百五十五章彼此的判断(二合一)
    将这段时间侯君集的作为和李世民说了一遍,李贞苦笑着摇头道:“所以说,儿臣实在是说不准侯君集究竟有没有走私军械……不过如果非要让儿臣来判断的话,他应该是没有这个胆子的。”
    “为什么?”李世民非常好奇:“你刚才不是还说不好说吗?为什么现在又这么确定了?”
    “不是确定,而是猜测。”李贞解释道:“儿臣之所以说不准,是因为儿臣也不知道侯君集的胆子有多大,他的贪婪之心究竟强盛到了什么程度。
    而之所以儿臣又说他没有这个胆子则是基于他以前的表现……父皇您请想想,侯君集之前的所作所为,包括在高昌的贪财行为,一直都是在游走在法律的边缘,钻法律的漏洞,但是真正违法的事情他是从来不干的。
    走私军火是重罪,如果侯君集真的有这么大的胆子,他也不至于在以前就那么小心翼翼。
    而且侯君集不是傻子,长安兵工厂制造的左轮手枪一共也只有五十把,是当做纪念品赠送给大唐的功臣们的,每一个持有人都拥有相对应的编号,他就算是不知道暗号的事情,应该也能够想到,如果我们真的有心查这件事的话,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