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南皇-第5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将几人送出去之后,李世民才换了一副脸色:“好了,人走了,我们开始吧。”
    “是,因为东西太多,臣并没有全部带来,只带了几样最珍贵的,剩下的都记录在这个礼单上。”刘弘基薛万彻以及另外三名高级将领分别从怀中取出一个大小不同的盒子,首先由刘弘基打开盒子,里面是一份厚厚的折子,应该就是他所说的礼单了。
    王亭初接过礼单递给李世民,李世民不经意的打开,但是第一行的字就让他瞳孔一缩,不由惊呼道:“一百吨黄金?此言当真?”
    “什么?一百吨黄金?这也太多了吧?”
    “莫不是记错了不成?不应该啊。”
    “我记得上一次灭吐蕃的时候,从吐蕃运来的黄金也不过才区区三十吨而已吧?这就已经轰动了整个长安了啊。”
    “我的天,难道天竺都是用金子做成的吗?”
    “……”

第三百九十一章 震惊~
    第三百九十一章震惊~
    不光是李世民吃惊,群臣听到这个数字,同样也都失态了,这可是整整一百吨黄金啊——如果这个数字不是记错的话,光凭着这么多黄金,大唐就相当于多增加了一年半的国库收入啊(大唐去年一年收入是两千万贯,一百吨大概相当于三百二十万两,一两黄金兑白银十两,就是三千两百万两白银),而且这还是纯粹按照金价来计算的,要知道黄金可是硬通货,流通能力无论放在哪个时代都是非强大的,没有谁会傻到直接拿黄金花出去的。
    何况,虽然说黄金兑白银汇率差不多是1:10,但那只是小规模的兑换,如果黄金的数量够大,没有谁会遵循这个规律的,一百吨黄金如果真的要一起兑换,就算汇率增长到1:15甚至1:20都不是不可能,具体情况就要看银行能让多大的利润了。
    这可是一百吨黄金啊,要知道李贞联合他几个兄弟弄的那个王者银行,号称小国库,其实储备的黄金也不过才三十多吨而已。
    李贞虽然号称富可敌国,一年的收入甚至超越了国库的税收,这些年积攒下来,手中的黄金也不过才不到十吨。
    不是他不愿意买更多,实在是没有门路——国库肯定是不可能的,王者银行李贞只是参股人之一,并不是不是决策者,只有从散户手中收购这一条路罢了……
    只是别人也不是傻子,都知道黄金的好处,除非是不得已,谁也不会卖黄金的,就算是卖也更多会卖或者当给银行,因为银行的黄金还可能在未来取回去,而黄金落到李贞手里就真的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了。
    李贞倒也不是没有想过溢价购买,但他又不是黄金收集癖,实在是没有这个必要,有这个闲钱他倒不如多投资一点实业更划算。
    可以说一百吨黄金真的是一个大数字,再举一个例子吧,大唐的国库黄金储备是多少?别看大唐家大业大,其实朕要是论黄金储备,其实也不过才不到三百吨罢了,这是固定资产,也是国本,绝对不能轻易动用的——当然了,除了黄金之外大唐还有白银储备,这些就不说了。就连大唐都只有三百吨的储备量,可见黄金在这个年代世人眼中的地位,甚至比后世都要更加强烈。
    而如今一次天竺之战,就为大唐国库增加了三分之一黄金储备,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大唐的国力几乎是瞬间就增加了足足三成。如果不考虑别的因素,就冲着这些黄金,原定的五年修养生息计划就可以彻底作废了,有这批黄金在,大唐最多三年,就能彻底从战争中的损失中走出来,甚至经济还能再次进行一次腾飞,五年之后国库收入翻一番不成问题。
    当然,该修养五年的还是要修养五年的,不为别的,就因为大唐近些年来一直对外作战,在屡屡获胜的同时,也消耗着大唐自身的元气,百姓们更是厌战情绪严重等等,这些损失都不是经济增长所能弥补的,唯一能治疗元气损失的就只有时间,因此无论如何,五年的修养生息是必须的,并不以外力所转移。
    总而言之这一百吨黄金的注入,对于大唐的作用也是非常强大的,至少原定的五年后作战计划貌似就可以做出改变了,毕竟五年后的经济实力比预料中的更强,战争计划因此而更改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其实,也没有那么多,因为这些黄金并不纯。”薛万彻见大家惊异,心中非常的得意,略带谦虚的说道:“因为这些黄金大部分都是来自于神庙的神像以及各种金质器皿,为了让神像看起来更加豪华端庄,工匠们在铸造神像的时候我往里面加入了一些铜,因此虽然名义上是一百吨黄金,实际上金的含量最多只有八成,剩下的都是铜(可能还掺的有别的金属,否则百分之二十的铜含量,黄金的颜色已经是接近玫瑰金的粉色了,这种颜色用来铸造神像就不好看了)。”
    “那也不少了。”程咬金依旧一脸兴奋道:“如果全部提纯出来,那也足足八十吨呢,算成银子也能抵得上我们大唐一年的国库税收了。”
    “是啊,八九十吨黄金,这也不是一个小数目了啊。”
    “而且不要忘了,里面含的铜可也是一笔不小的钱啊。”
    “这一战看来真的是打对了,亏我以前还以为这是个赔本的买卖呢。”
    “谁说不是呢?谁能知道天竺那种穷乡僻壤,居然会有这么多的黄金呢?”
    “亏大发了我,早知道我也去天竺了,这得捞多少战利品啊?”
    “呵呵,现在说这些又有什么用?羡慕不来啊。”
    “……”
    一时间众人议论纷纷,有懊悔,有羡慕,有嫉妒,众人语气不一,但其中大部分人都对于天竺这一战纷纷持支持态度——废话,打了一战就得到了这么多的黄金,这样的战争要是能多来几次就好了,大唐光是靠打仗就能实现四个现代化了。
    唯有几个佛门出身的官员质非常的不满,或者对薛万彻与刘弘基有所误会,因此厉声质问道:“金子多这是好事,但是你如此亵渎神佛,难道就不怕上天天谴吗?”
    “这些当然不算。”刘弘基看了几人一眼,这帮吃人饭不干人事的混蛋,光给我们拆台。
    心中将这个仇记下,口中则解释道:“根据陛下的圣意,婆罗门教已经被我们宣布为邪教,梵天、毗湿努以及湿婆等邪教神明也被贬为伪神,我们砸的是伪神的庙宇,拆的是邪教的神像,融的是敌人的黄金,请问这有错吗?”
    “……”那几个人不说话了,当然没有错,这可是李世民亲自钦定的,何况他们是佛门弟子,和婆罗门教八竿子打不到一个边上去,他们没有道理替婆罗门教喊冤,之所以和刘弘基作对是因为他们以为唐军抢夺的是佛门寺庙里的黄金罢了,现在误会解释清楚,只要唐军没有动佛门的财产,他们才不管你的黄金是哪里来的呢——虽然他们也非常的眼红这批黄金,也就是了。

第三百九十二章 演戏与计划
    第三百九十二章演戏与计划
    何况婆罗门教是种姓制度的最坚定支持者,而大唐能获得天竺人心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废除了种姓制度,相对实现了人人平等,可以说两者根本就是天生的敌人,是阶级敌人,他们作为大唐这一方的人,虽然未必会忠心于大唐,但也绝对不会站在婆罗门的立场上去。再说了,种姓制度的立意是人有高低之分,这本身就与佛门众生平等的教育完全相悖,他们更没有道理和婆罗门站在一边了。
    “想不到只是区区一个婆罗门教,居然就搜刮了三百多吨黄金,听说他们的很多神像根本就是用纯金铸造的,简直就是穷奢极欲。”李世民也为这件事一锤定音:“看来朕将婆罗门定义为邪教是对的,这样不教人向善的宗教留着只会害人,还是灭了的好。”
    其实这些黄金的当然都不只是从婆罗门庙中抢来的,虽然其中一大半的确是来自庙宇,但其中也有将近四成是来自于各国的国库之中——虽然种姓制度中婆罗门才是最高级,但婆罗门都是僧侣等神的仆人,刹帝利才是国家的掌控者,他们各自的黄金虽然没有寺庙多,但所有藏金加起来还是要稍微高于寺庙的。
    只是李世民出于某种原因,才故意误导了大家,将所有的黄金都安在了婆罗门教的头上,反正双方是敌人,而且婆罗门的藏金确实多的可怕,也不算是污蔑他们了。
    “陛下,可不只是一百吨黄金啊。”刘弘基忽然开口纠正道:“臣等因为太过匆忙,因此只是搜刮了主要庙宇的陈列,那些小一点的婆罗门寺庙只是匆匆略过,根本没有仔细搜索。根据我们随军军师的测算,这些小庙宇中的黄金虽然没有大庙多,但因为他们的数量更多,再加上民间藏下的黄金我们也没有动,因此整体黄金数量未必就比我们现在的收获少,甚至可能比我们的更多。”
    “什么?”
    “嘶~”
    “天呐~”
    所有人都是一片震惊,而在震惊的同时,眼中也闪过一丝贪婪的心动——那可是黄金啊,那可是至少一百吨黄金啊,自己不求全部得到,但即便只弄到一吨也足够了啊,一吨黄金就算是全部换成银子,也足足三十多万两银子呢。虽然说大家都是大唐的高官,俸禄不少,但谁还会嫌自己的钱多的吗?何况三十多万两银子,这个数目已经足以比天下九成九的人的财富更多了。
    看到众人的神情,李世民轻轻的看了李贞一眼,对于李贞这一招非常的佩服,只是区区几句话,就让所有人都升起了开发天竺的想法,简直是太厉害了——没错,这一切其实都是李贞和李世民布好的局,此时大唐连南洋和婆罗洲都还没有占领,因此对于天竺这块更远的地方其实很多人都不感兴趣。不光是百官是这么想的,就连天下的百姓们也都是这么想的,毕竟在他们看来,连家门口的肉都还没有消化掉呢,谁管你远处的东西呢?如果任由民间这种思想蔓延,恐怕至少五年之后,大家的注意力才会放到天竺上去。
    作为天竺之战的主要推动者,李贞当然不愿意看到打下了一块地,却白白扔在那里浪费着,这不但不符合大唐的切身利益,对于那些为了打下天竺而牺牲的将士们来说也是不能接受的——辛辛苦苦,死了不少人打下来一块地盘,结果居然没有一个人稀罕,这简直是对他们最大的侮辱。
    因此在和李世民商量了一下之后,李贞就想出了这么一个计策——既然你们看不上天竺,不愿意去天竺发展,那我就用红果果的利益将你们吸引过去,而在所有的利益中,再也没有比金灿灿的黄金更吸引人的了,正好凯旋的唐军带回来了大批量的黄金,李贞于是就想到了这一招。
    连夜和薛万彻以及刘弘基沟通好了之后,四个人就联手演了今天这么一场戏,目前看来效果很不错,可以想象等今天的事情传出去之后,只怕天竺就要迎来一次疯狂的淘金热潮了。
    当然,虽然是将他们吸引过去的,但李贞也的确没有骗他们,在天竺的确有很多小型的婆罗门寺庙没有被唐军光顾,还有那些中小型贵族也都没有被掠夺,以天竺人喜欢用黄金装饰神像的习惯来看(这好像是天竺人的通性,不论是婆罗门教还是佛教,又或者后来的阴毒教,都是这样的,尤其是佛教传播最为广泛,以至于华夏和东南亚地区都喜欢用金子装饰佛像),那里有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