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南皇-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九十章 定国五策(5)
    第九十章定国五策(5)
    “而且父皇请看舆图,这吐蕃国面积虽然不如我大唐,但战略位置却十分重要。”李贞拿着不知道从哪里变出来的小棒,指着吐蕃周边的国情:“吐蕃西南紧邻天竺,西邻勃律和大食,南有迦楼缕波和南召,东北方有吐谷浑,而剩下的东南方,东方、北方、西北方,都和我大唐相邻,父皇你曾也是马上打天下的将军,应该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吐蕃可以随时出击,可以从几乎任何地方侵扰我大唐,而我大唐却只能被动防守。”李世民的面色阴沉,无论是谁面临着这样一个随时都可能抢劫你的邻居,心情都不会太好的。
    “原本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是结交吐蕃的敌人,比如他旁边的吐谷浑,以及依旧苟延残喘的象雄等,但现在孩儿却有了一个更好的方法。”李贞放下木棒,端坐。。。。。。李世民怀中:“父皇既然已经警惕了吐蕃,自然应该也知道,吐蕃虽然地处高山,国中也尽多骁勇之士,但所谓有利就有弊,高山虽然给了他们以最好的屏障,但也不是没有弱点的,父皇也知道,山地,特别是极高的山地一般情况下都是十分贫瘠的,这也就代表着吐蕃的粮食的匮乏。事实也确实如此,因为太过寒冷,吐蕃只能种植一种名为青稞的粮食,而且产量还不高,种植成本极高,如果不是实在没有别的粮食可以种,只怕没人会种这种坑爹作物的。”
    “所以贞儿的意思是。。。。。。”李世民有些明白李贞的意思了。
    “我们把羊吃人反过来用。”
    “反过来用?”
    “不错,吐蕃不是缺粮食吗?那我们就交好吐蕃,同时大量输送粮食进入吐蕃。”李贞靠着李世民的胸膛眼睛半眯,仿佛睡着了一般,口中嘀咕道:“吐蕃粮价价格很高,而大唐这几年的粮食却是大丰收,如果我们将大唐的粮食运到吐蕃贩卖,并且价格要和他们本土青稞价格差不多的话,自然就不会有人买口感不怎么好青稞,没有人买青稞,那种植青稞的人自然会大大降低,甚至根本就不会有人种了,到时候。。。。。。”
    “到时候吐蕃的粮食就会完全掌控在大唐手中。”李世民豁然喜道:“而只要完全控制吐蕃的粮食,甚至控制一半的粮食,到时候吐蕃是死是活,就轮不到他们自己说了算了。”
    “确实是这样没错。”李贞闭着眼赞同道:“不过此举最好在短时间内就开始实行,因为根据血龙卫外事衙门的情报,吐蕃的那个松赞干布确实是一个英主,虽然年纪不大,但却不能小觑。根据外事衙门的推断,如果松赞干布能有大魄力,短时间内或许就可能统一吐蕃(在历史上一共也就用了三年),到时候再用此策必然会招致松赞干布的警惕甚至反击,恐怕为时已晚。”
    “当然要用,明天父皇就和大臣们商议此事。”李世民也是个果断的性子,再说这一策对大唐并没有什么损失,就算失败也不过失去一些粮食,只要成功就能控制一个国家,这么稳赚不赔的生意为什么不做?
    “这就是儿臣的五策了,不知父皇准备选用哪一策啊?不同的决策,价格不同的哦。”说完五策,李贞突然精神了些,双眼眯成一条缝,笑的好似一只小狐狸。
    “贞儿,你真会败父皇兴致。”李世民被李贞打断,不悦道,正意淫着呢,你就给我泼冷水,没这么做生意的。
    “嘿嘿,是孩儿不对,不过父皇你也要仔细想想哦。”李贞一副吃准了你的态度,反正饵料已经下足了,不怕你不上钩。
    “这个不急,贞儿你且等一等,我和几位大人商量一番。”说完李世民道:“王亭初,宣房相、杜相、魏相、王相、温相速速来见我,就说十万火急,对了,你亲自去请,不得让任何人知道这个消息。”
    “是,奴婢明白,奴婢这就去。”王亭初不敢怠慢,连忙退去。
    他刚才一直都伺候在李世民身边,自然是听到了父子二人的交谈,在心中震惊李贞的头脑的同时,王亭初也将李贞划为了倾尽全力也要讨好的人之一,他算是看明白了,以李贞的天资,就算当不了皇帝,一个实权王爷也是跑不了的,这样的人是万万不能得罪的,不但不能得罪,还得倾尽心力讨好才对。
    “那你们商量吧,儿臣睡一会儿。”李贞是真的困了,迷迷瞪瞪的就要睡下。
    李世民见李贞有点睡着的样子,连忙揉了揉李贞的头:“贞儿先别睡,等一会儿房相他们来后,还得你帮着讲解呢,你要是睡了,父皇我可不懂这么多,万一没说过他们,你的小心思可就白费了。”
    “嗯嗯,先让我睡一会儿嘛。”李贞还是觉得困,他实在是高估自己的精神劲了,说起来毕竟是个小孩子,尽管灵魂是大人的灵魂,前世熬夜通宵也都锻炼出来了,但身体上的困顿可不是精神能抵消的。
    “那好吧,你先睡一会儿吧,父皇等下再叫你。”看着李贞证都睁不开的眼睛,李世民心中闪过一丝心疼。
    李贞很聪明,这也没什么,事实上他所有的儿子就没有一个不聪明的,但在所有聪明的儿子中,唯一懂事的却只有李贞一个,李贞太懂事了,懂事的让人心疼,不管这懂事是真的还是装的,都让他欣慰。
    “嗯嗯。。。。。。”李贞嘴里含含糊糊咕哝了一声,便沉沉的睡了过去。
    房玄龄很生气,这也正常,任是谁在忙完一天公务后,刚刚睡着就又被人叫醒,想来他的脾气都不会太好。
    不过房玄龄的这股气却注定要不得发泄,因为叫醒他的不是别人,正是皇上身边的心腹太监王亭初——倒不是王亭初有多么受李世民宠幸,以至于连自己这个左相都不敢得罪他。而是因为在现在这个点,叫醒自己的人还是皇上的腹心,还特意告诉自己要保密。。。。。。这一切的一切都表明了一件事,那就是有大事儿了,而且还是十分紧急的大事儿发生或者将要发生了。
    而王亭初也证明了这一点:“皇上特地交代,此事十万火急,玄武门那边奴婢们已经安排好了,房相且自去宫中,奴婢还要去杜相他们家。”
    “到底怎么回事?”房玄龄穿着衣服,安抚好家人之后,边走便问:“我也没得到什么特别的消息啊?难道前方战事有变?”
    王亭初小声道:“具体的奴婢不敢多说,只能告诉相爷,此次事情与八殿下有关。”
    “越王?”房玄龄更惊讶了,李贞的聪慧他是知道的,而且福缘深厚他也很清楚,但李贞太小了,又能掀起多大的事情来?
    “相爷进了宫自然就知道了。”王亭初不敢多说,这也是他的生存之道,多听多做少说话,也因此他才被李世民相中,成为了身边的贴身太监。
    “也好,我且自去,公公(好像的确是这么叫的,比如高力士就被叫做高公公)一路小心。”
    “相爷也请小心。”

第九十一章 定国五策(6)
    第九十一章定国五策(6)
    在门口和王亭初分开,房玄龄一路上都在思索李贞究竟又闹出了什么幺蛾子。不过一直到了宫中,也没有猜出究竟是什么事情,只能大致推算到,应该和突厥有关,因为李贞后日就要去军中前线,在这个时候能让他搞事情的也只有和突厥有关了。
    “皇上吗,房相来了。”一路畅通无阻,甚至都没有经过搜身通报,小太监就领着房玄龄进了书房,显然是提前得到过吩咐的。
    “见过皇上。”
    “噓!”李世民做了个噤声的动作,稍微指了指旁边的小床:“爱卿且稍等一会儿,等杜爱卿他们到了再说。”
    顺着李世民的手指,房玄龄的目光也自然而然的跟着移到了那张小床上。在看到小床的瞬间,房玄龄的瞳孔顿时就是一缩,那张床他太熟悉了,那是李世民平时在处理公务累了的时候,用来小憩的床。
    而以李世民的勤恳,在这张床上睡过的时间恐怕比在御榻上睡过的时间还要多。从某方面来讲,这张小床的地位甚至是不下于御榻的。可如今他看到了什么,此刻在这张不下于御榻的小床上,居然睡着一个孩子,不用看这孩子的面容,房玄龄就知道睡在上面的肯定就是引起这次宫中聚会的罪魁祸首——当今越王李贞。
    李世民自然注意到了房玄龄的表情,面色自然道:“这次在叫你们来之前,贞儿可是给朕大开了一次眼界,也为朕解决了诸多难题,等讲完的时候已经十分困顿,所以朕就先让他睡一会儿,房卿也先休息一下,等杜卿他们都来了,再跟你们详说。”
    “不过这孩子可一点都不轻啊,明明只有四岁,朕居然都抱不动了,也不知道怎么吃的。”说到这个,李世民一脸幸福的样子。
    “这个。。。。。。殿下天生神力,平日里吃的多,自然身体就重。就好比臣那不争气的次子,他一人吃的比我们全家吃的都多,身量也是极重。”房玄龄连忙附和道,他也是个识趣的,这小床虽然在某方面来说地位堪比御榻,但毕竟不是御榻,只是一张普普通通的小床而已,只要李世民不追究,谁都没法说什么。
    房玄龄并没有等多久,很快李世民要找的几个人都被叫了来。
    “皇上,不知深夜叫臣等来,究竟是何事?”能说这话的也只有魏征了,也只有他一个人敢不给李世民一点面子。
    “魏卿不问,朕也是会说的。”李世民没有一点不快,只有满心的无奈,他对魏征这老家伙是真的没有一丝办法了。实际上今天晚上是没有魏征什么事情的,因为魏征现在并不是三省的宰相,但正是因为怕了魏征,李世民怕他日后找自己麻烦,所以才将他给叫了来,直接堵住他的嘴。
    “不过该怎么开始呢。。。。。。这么说吧,与其是我将你们叫来的,不然说是贞儿把你们叫来的。”李世民总结了一下语言,缓缓道:“事情经过是这样的,今天晚上我批改完奏折,正要休息一会儿,贞儿却突然求见,然后。。。。。。事情经过就是这样了,你们怎么了?”
    却是李世民在讲完之后,发现在座众人都是表情各异,有惊讶的,有惊喜的,有惊骇的,也有惊异的。。。。。。虽然众人表情各异,但却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全都是一副被惊到的样子,显然对于李世民的话对他们冲击不小。
    良久,房玄龄才缓过神来:“所以皇上将臣等叫来,就是为了商讨这件事?”
    李世民颔首道:“不错,贞儿虽然狂妄无知,但他所献的这定国五策也确实很有道理,尤其以羊吃人这一策,更是闻所未闻,然而仔细想来,却有相当大的操作性。”
    “不过此举是建立在我们此次能够击灭突厥的基础上,朕无法在人前提出,只能辛苦诸位爱卿今晚好好论证一番了。”说着李世民将目光投向了杜如晦,房谋杜断可不是说说的,杜如晦性情果决,谋猷经远,绸缪帷帐,和多谋的房玄龄正好形成一对亲密搭档,房玄龄多谋划,堪称一步百计,但他也只能出办法,究竟用哪一个办法,却还需要杜如晦来拿主意。
    “克明,你怎么看?”
    “咳咳咳。。。。。。咳咳咳。。。。。。臣觉得。。。。。。觉得可以一。。。。。。一试。”杜如晦的身体已经极差,历史上他也正是在今年年中去世的,为此李世民罢朝三日,率领百官拜祭,追封杜如晦为司空,并追封为蔡国公。
    不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