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小皇帝(辰雨)-第2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得好,咱们这里呕心沥血重建军营,可文渊阁里的奏疏堆案累牍,一致弹劾我穷兵黩武,幸亏父皇派人弹压,否则还不知要生几许波折。”
知道他嘴上说的轻松,孙承宗却明白就算有皇上的支持,事情也绝不会简单过去,不由得大为担心,瞬间忧色上脸。
朱常洛自信的笑了一笑,眼底决心一往无前:“老师放心,就凭那些蛀虫还啃不倒我,一切都是我不用国库拨银引起。自从改用内帑银两养兵,断了他们的财路自然招忌招恨,眼下且放着些,等我抽开手缓过这口气,我便会让他们知道什么叫怎么吃进去的,便怎么样的连本带利全都吐个干净罢。”
声音平静淡然,却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豪气冲宵,看来对方早已是深思熟虑成竹在胸,孙承宗原来心里那点担忧早就随风四散:“能者无所不能,殿下手段神妙,微臣拭目以待。”
二人相视会心一笑,就在军士撩开帐门时,进了半个身子的朱常洛忽然改了主意:“老师,咱们去校场看一看。”
似乎早就看透了他的想法,伸手从一名军兵手中取过一件斗篷,亲手给朱常洛披上,孙承宗笑道:“太子大驾光临,日月生辉。众军兵盼见殿下,如久旱大地之盼甘霖,你要见兵,不敢请,固所愿而。”
孙承说得没有错,得知太子亲临,紧急列队集合的军兵们无一例外全都兴奋已极。自从建营以来,他们这些人训练之余,对于这个太子就有诸多议论,别的他们不知道,孙承宗只告诉他一点:正是因为这位太子,他们现在每月每人才有二两银子兵饷可拿!
二两银子是什么概念?在万历年间,十两银子可以足够让一户五口之家生活的衣食无忧。一个兵一年二十四两银子足够能让这一家人生活得非常富足。想当初募兵之时,这个优厚的条件根本没有人敢相信,大多数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入了营,就用了一天时间,他们就发现,这里的训练实在恐怖可以要人命……不是假的要人命,是真的要人命的那种。
想当然很多人都挺不住了闹着要走,对此孙承宗丝毫不拦,只是丢下一句话:走可以,但是走了的不要后悔。有些人走了,但是太多数人留了下来,一个是为了那还没到手的银子,二个是因为兵营的伙食确实不错。
一个月后,当闪着光的银子的放在他们手上的时候,手心中传来沉甸甸的坚实感,让所有折腾的只剩半条命的兵全都激动的流下了眼泪。从此再艰苦的训练,再魔鬼式的折腾,对于这些已经点燃热血的军兵们来讲,全都是天空飘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
他们知道今天这一切,完全来自一个人,那就是当今太子!
远处传来松涛阵阵,阳光正盛,猎猎风中,校场上朱常洛背负双手现身众兵眼前,望着一水齐刷刷笔直站立,有如插天标枪一样的挺拔笔直的列队军兵,目光从一张张激动的脸上挪了过去,只听孙承宗朗声大喝:“兄弟们,这位就是太子殿下,大伙见个礼罢。”
久闻其名如雷贯耳,可是闻名不如见面,一听眼前这个人就是太子,下边众兵士身形尽管依旧如山屹立,纹丝不动,可眼神却是瞒不得人,无一例外全是惊讶与错愕,他们心中想过千遍万遍的堪比神明的太子,真的是眼前这个身笼阳光,清秀如画的少年?
站在最前面的刘挺偷偷的看了又看,实在是不敢相信自已的眼睛,突然想起说书先生一句话,‘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瞬间茅塞顿开九窍通明,放声吼道:“众军听令,见过太子千岁。”
众军如梦初醒,一齐振臂高呼:“殿下千岁千千岁!”
十万的兵士一齐吼,堪比雷声阵阵,如同山崩地裂,惊涛拍岸般的声浪远远的传了开去,就连远处传来的松涛狂风都压得黯淡无声。朱常洛神情凛然坚定,有如风中之竹雪中之松,凛然威严中自有别样风骨。
待呼声宁定,朱常洛用目环四周,声音有如金声玉振:“各位,在这营中可吃得饱?可穿得暖?”
偌大的校场上,近十万士兵一齐瞪圆了眼,本来以为太子殿子要说什么冠冕堂皇的大话,没想居然蹦出这样几句来,一时间雅雀无声,不知怎么回答好。可是不容否认的是,太子殿下这几句话,却实在是……实在是***太窝心了。
眼见快要冷场,刘挺在一边急了眼,猛得跨出一大步:“托殿下洪福,在这里咱们大伙吃得好,穿得暖,每月还有二两银子拿!”他的声音如同敲钟一般远远的传了开去,顿时引起士兵们一阵哄然大笑,刘挺黑乎乎的脸有些发烧,忽然瞪眼喊道:“不准笑,我又没说错!”
却不料他越这样,军兵笑声越响,但是挺拔的身姿依然如旧,没有一人丝毫晃动改变。朱常洛看在眼里喜在心上,点了点头,朗声道:“你们吃得饱穿得暖,有银子拿,可以养家糊口,这很好!但是不要忘了一句话,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现下大明养你们,是为了让你们保家卫国,驱敌御虏,若是有朝一日让你们上阵杀敌,要你们抛头颅撒热血之时,问你们一句,怕是不怕!”
其时校场之上人人肃穆,忽然迸发雷潮一样喊声冲天而起:“保家卫国,责之所在,不畏生死,勇猛杀敌!”
朱常洛心情激荡,踏上三步,朗声道:“好,这才是咱们大明好儿男!我会给你们最好的装备,最好的武器,记着我今天的话……打仗便会有流血,我不能保证你们的生死,但是我能保证你们的父母会有老有所养,你的妻儿会有人护恃照顾!”目光璀璨如星,环视诸兵,忽然伸出手指向前方:“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他日金殿之上,我将亲自给你们之中战功最卓著之人,授金冠,着紫袍!”
兵士们的血已经被这句话彻底点燃了,兴奋的吼声如万马奔腾般此来彼去。此刻在他们眼里心中,少年太子朱常洛负手而立,比天上撒下万道金光的骄阳更加耀眼,如同降世神祗一样神圣不可侵犯。
立在他身后的孙承宗捻须微笑,一向泰山崩于前不形于色的镇定已经完全被慷慨激动取待,还有死心踏地的心悦诚服。
不远处的叶赫静静的凝视着他,眼底闪着的光比天上太阳还要亮还要热烈。

第257章大事

从城北大营归来的时候,已是夕阳将下,残霞满天。耳边传来车声辚辚,心情久久不平静的朱常洛忍不住将车帘掀起,眼前荒天绿野连廓青碧,远处几户人家炊烟袅袅,一行倦鸟展翅飞过天空,叽叽喳喳的归入林梢,一切静谧美好,安静而祥和。
转眼见叶赫骑在马上,微风吹动他的玄衣黑发,倍显意气风发,在一众如狼似虎的虎奔卫中格外的出类拔萃。朱常洛突然发现,既便是在马上,叶赫的身姿也是如同站着一样挺拔笔直,看看他再比比自已,果然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这一身生龙活虎的生命活力,自已这辈子只能可望而不可及了……想到那冰火交加的熬煎,朱常洛的好心情瞬间变得微妙,谈不上难过,只是有些怅然不乐。
忽然叹了口气,怅怅然刚放车帘,忽然一阵风来,帘子撩起,一双漆黑如墨的眼蓦然出现,冷不防倒把朱常洛吓了一跳:“你干嘛?”
虽然不知道这个家伙心里想什么,可是他叹的一口气,已以足以说明很多心事。叶赫两道长眉微微拧起,目光在他眼底那团越来越明显的青黑瞟了一眼,决定不再和他兜圈子:“到底要到什么时候,你才可以跟我去找他?”
话说这个问题真不新鲜,朱常洛叹了口气,眼光不再看他而是移到天上,静了片静道:“快啦,我向你保证,会很快的。”说完后,放下车帘,靠在车厢上懒懒的闭上了眼。
车帘猛得被挑开,露出叶赫那张因为激动而胀红的脸:“你说的是真的?朱小七,承人一诺,可比千金,你若是敢骗我……哼!”至于若是骗了之后是什么,叶赫一时之间倒想不出来要拿这个家伙怎么办,到了只能重重的哼了一声,算是一切尽在无言中,全凭个人慧根领悟。
真是越来越放肆了,都敢威吓自已了……闭着眼的朱常洛有些愤愤然,却连眼皮都懒得睁,不耐烦道:“我真后悔让你来练兵了,越练越傻,光长个子不长脑子!”忽然想起什么事,猛得睁开眼来:“还有,叫什么朱小七?我都快十二了,就算叫也得叫朱十二懂不?”
无端被骂了个狗血淋头,但叶赫不但不恼反而喜笑颜开,完全不计较他恶劣态度,两只眼睛水洗过般闪闪发亮,语气霸道不容反抗:“我想通了,你活到八十我难道还叫你朱八十不成?以后我就叫你朱小七!你的话我记下了,到时若不守信,可别怪我将你绑了出去。”
不知为什么,心里头有些发涨,嗓子眼有些堵,朱常洛郁闷的发现自已居然有想哭的冲动,伸手狠擦了下眼角,颇有些老羞成怒的探头出帘,“反了你了,我是太子,你不听我的话,就是忤逆,是犯上!”却见叶赫策马急驰,一道轻烟伴着蹄声得得,远处示威似的传来一声清朗之极的大笑。
他的话没吓到叶赫,倒把前边策马驾车的几个军兵吓得不轻,其中一个战战兢兢的回头,却现太子脸色似怒非怒的有些古怪,一呆之后不由得有些担心:“殿下,外头这又是灰又是风的,您还是坐在车里安稳些。”
没等他说完,却见朱常洛已经缩回车中去了。见太子如此从善如流,军兵这才放了心,一抖手中缰绳,神气十足的大喝一声:“驾!”
回到宫中的朱常洛静坐回想,这次巡查三大营的结果,让朱常洛是非常满意的。无论是军兵的精神面貌还是作战素养,都已达到了一个崭新的巅峰境界。若说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眼下京师三大营共计军兵十二万。对这个数字,朱常洛并不满意。
他看过成祖实录,也调出兵部旧档察过,做为大明朝最精英的作战力量,京师三大营在巅峰时足有四十几万之多,后来几经蒌缩,到了嘉靖一朝时,勉强也就是十二万之数。据孙承宗的说法,他初接手三营的时候,合计一共不过九万多人,而且这九万多人,真正能打能斗的,凑合着都挑不出一万人来,孙承宗接手以后,采用优胜劣汰的方法,象刘挺这样的猛人就被留了下来,其余混吃等死的全部遣送回乡。眼下自已见到这十二万人,几乎全是他重新张榜招募的,也就是说看在每月二两银子的厚饷份上,这才有了现在的规模与局面。
想起孙承宗说这番话时欲言又止的样子,朱常洛叹了口气,轻轻阖上了眼,陷入闭目沉思中。
“老师,十二万人说起来很多,可是实际上远远不够。”话只一句,内容万千。
帐中气氛瞬间变得宁静,孙承宗和朱常洛一时之间都没有说话。
别看孙承宗不说话,但是他心里清楚明白一件事:大明朝别的都少,就是人多。只要拿得出钱,再招十万人,也只是分分钟的事。孙承宗真的没有说假话,三大营门前天天都有一帮热血小伙徘徊不去,而且这几月来,闻讯聚集而来的人越来越多,用句毫不夸大的话来讲,都在盼得眼睛出血的等着兵营收人。
但孙承宗是老成持重之人,懂得人好收,饷难给,就说眼下这些人每天的吃喝拉撒用,再加上这十二万人一年的兵饷,这一年算下来没有三百万两银子,根本就不敢开门支起这个摊子,所以孙承宗只能沉默。
眼见皱着眉头的朱常洛陷入了沉思,孙承宗宽慰道:“殿下不必担忧,俗话说一口吃不出个胖子,一锨挖不出井来,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