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卑鄙军阀(道士)-第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了,知道你刘海不会做傻事,才留下你在此地留守。北面院子里的女人,白天让他们帮助你们干活,闲暇时嘛,嘿嘿,要有节制哈。”

“谢谢校尉,刘海明白。”

交代完注意事项,高览率领着近万骑兵,打马扬鞭绝尘而去……

第一百一十三章骑兵对决

连续十三次打赏。好冷的冰,谢谢!

北线,张颌率领着两万乌桓骑兵向东突进,以最快的速度袭击了高句丽境内的几个较大的部落,小部落根本就没有理会。

随后,张颌没有在高句丽境内继续深入,而是突然率军挥师北进,进入到了扶余。

在张颌北进的时候,高览已经完成了奔袭丸都城的任务,开始向扶余方向进发,两路骑兵一东一西,形成钳形状,直扑扶余纵深。

此时的扶余还没有建国,扶余属于东汉王朝的藩属,行政区划隶属玄菟郡。

所以,此时彻底解决扶余正当其时,扶余人大都是以部落的形势存在。张颌所率领的两万乌桓骑兵按照事先规划的路线,专门挑选较大的部落,至于小部落凡是经过的顺手拔除,掠过这些地方基本不耽误多少时间。

张颌的骑兵行进的速度很快,一日之间行程一百余里地,拔除大小部落十余处。

现在进入夜间也没有停留多久,两万骑兵只休息一个时辰,再度突进,奔袭三十里地拔除了两个最大的部落以后,方停止行动。

此时,已经是下半夜了。

经过几天的长途奔袭,张颌与高览的骑兵,相继到达扶余最密集的地区,这里是后世的长春一带。

到了这个时候,扶余人已经从不同的渠道获知,南面遭受到攻击,有人说是乌桓骑兵,也有人说是幽州骑兵,说法不一而足。

这个时期,乌桓骑兵确实很有名。有些部落听说是乌桓骑兵来了,心中不免有些害怕,开始打算跑路了。

敌人已经打到家门口了,扶余人没有退路,最终还是凑足了近两万青壮,前出迎敌。

张颌没有冒进,而是距离扶余人三十里以外屯兵休息,高览的两万骑兵则隐伏在侧翼。

大军经过多日的长途奔袭,实在太劳累了,两支骑兵以逸待劳,等待扶余人的到来。

莽莽原野上,相隔数里地两军终于相遇了,天地间为之一滞,充满了萧杀之气。

遥遥望去,双方都是两万骑兵相对,数量差不多。

不过,扶余人还是很担心,对方真若是乌桓骑兵可就有些麻烦。事到如今也只有硬着头皮上了,都侵入到家门口了,难道还能不抵抗吗?

敌对两方很默契地开始提速,毕竟骑兵对战速度很关键,双方之间的距离慢慢滴缩短。

每一方两万骑兵,近距离观望,骑兵万马奔腾,气势恢宏,铺天盖地,规模庞大,但是,在天地之间却是显得很渺小。

双方距离进入一里地范围内,突然,对方骑兵用乌桓语言高声齐喊“杀……杀杀。”

卧槽,真是乌桓骑兵呀,这一变故,确实给扶余骑兵带来不小的心理压力。甚至有些骑兵开始畏战,骑兵的阵型也出现不小的骚动。

一些扶余骑兵四处环顾,心里免不了打着小算盘,一旦形势不妙溜之乎也。

就是这么一个左右环顾的举动,却有了惊人的发现:“啊!左侧发现骑兵……”

这些人一阵惊呼,惊动了周边的人,扭头一望,可不是嘛,左侧大约有近两万骑兵,正向他们扶余的骑兵队伍拦腰冲了过来。

泥嘛,乱了,扶余骑兵阵型一阵大乱。

骑兵在高速度奔驰的过程中,任何小小的不规范的举动,都会引起灾难,阵型中若是有人紧急调转马头,或者突然勒马减速,都可能造成骑兵阵型中发生相互碰撞、踩踏,造成整个阵型混乱。

扶余骑兵的混乱,正是幽州骑兵的机会,几息间,双方的骑兵阵型迅速接近。

高速奔驰中两方巨大的骑兵阵型冲撞在一起,冲撞中碎骨声、战马哀鸣声、战刀锋利的砍杀,发出的破骨碎肉声,带血的头颅飞起,残肢断臂、血肉横飞……

也恰在此时,从左侧冲杀过来的骑兵,拦腰向扶余骑兵阵型的中后部位切入。

虽然,扶余骑兵阵中的少量勇敢的骑兵勇敢滴出击,划出一个弧形抵挡这股骑兵,但是,在近两万骑兵巨大阵型面前,显得太单薄了,瞬间被淹没了。

这股骑兵正是高览所率领的近两万骑兵,他们用高速度的奔驰,以整个阵型的巨大能量,冲击着扶余骑兵整形的侧翼。

一时间,扶余人中后阵中人仰马翻,血肉横飞,哀鸿遍野。

冷冰冰的战刀,一片寒光挥过,头颅飞起,滚落在地……

在乌桓骑兵凶猛的杀戮,以及绝对优势的兵力攻击下,扶余人悲剧了,整个中后部的扶余人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渐渐地凋零。

正面,近两万人的扶余骑兵,前面只剩下不到一半的力量与幽州骑兵对抗。

原本是旗鼓相当的力量,现在却变得力量稀薄了,很快变成了被绞杀的一方……

太阳升的老高了,气温迅速的提升,阳光映照下的鲜血格外刺眼,断臂残值、带血的头颅、还在冒血的尸体、战马的哀鸿,记录着刚刚发生了怎样惨烈的厮杀。

即便是占了巨大的优势,以及奇兵突袭,幽州的骑兵也伤亡了近两千人。

张颌、高览没有停留,仅仅略一休息,留下一千骑兵打扫战场,带着骑兵快马加鞭奔驰,攻击扶余人的老巢。

几乎没有任何悬念,扶余人只剩下一些畏战的人和一些老弱,在血腥面前很快崩溃了,他们唯一的选择就是投降。

这里是扶余人最集中的地区,拿下这里以后,扶余人已经没有足够反抗的力量了。

据记载,夫馀在长城之北,去玄菟千里,南与高句丽,东与挹娄,西与鲜卑接,北有弱水,方可二千里。户八万,其民土著,有宫室、仓库、牢狱。多山陵、广泽,於东夷之域最平敞。土地宜五谷,不生五果。其人粗大,性强勇谨厚,不寇钞。

国有君王,皆以六畜名官,有马加、牛加、猪加、狗加、大使、大使者、使者。邑落有豪民,名下户皆为奴仆。诸加别主四出,道大者主数千家,小者数百家。食饮皆用俎豆,会同、拜爵、洗爵,揖让升降。

以殷正月祭天,国中大会,连日饮食歌舞,名曰迎鼓,於是时断刑狱,解囚徒。在国衣尚白,白布大袂,袍、袴,履革鞜。出国则尚缯绣锦罽,大人加狐狸、狖白、黑貂之裘,以金银饰帽……

扶余人占地极广,在辽阔的松辽平原上分散着许多部落,指望着步兵还不知道猴年马月,所以,休息一天后,张鸽和高览还要继续奔袭。

第二天一早,张鸽和高览只率领着三万骑兵开拔,其余的留下来照顾伤员、镇守此地、看押俘虏,等待后方的大军到来。

三万骑兵呼啸着向北方的松辽平原奔腾而去……

第一百一十四章斩草除根

十四次连续打赏,非常感谢书友:好冷的冰。谢谢支持!

前面有张颌、高览的骑兵开路,清扫大股部落。后面的幽州军队步兵,兵分数路向北挺进,逐一扫荡其他一些小部落。

幽州军队进展速度很快,因为双方的力量对比太悬殊了,基本没有遇到太大的抵抗。

各路大军之后,屯田兵紧密配合,完成最后的收尾工作。拿下扶余整个部落,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

南路军队与北路战场不同,这里虽然人烟稀少,各个部落也很小,但是,南面临海,多山,道路崎岖。太史慈率领着五万军队主要是以步兵为主,只配备了少量的骑兵。

太史慈的军队沿着海岸线攻击前进,拔除了沿海一带高句丽的部落,现在已经进入东沃沮境内。

东沃沮在高句丽盖马大山之东,滨大海而居。其地形东北狭,西南长,可千里,北与挹娄、夫馀,南与濊貊接。户五千,无大君王,世世邑落,各有长帅。其言语与句丽大同,时时小异。

汉初,燕亡人卫满王朝鲜,时沃沮皆属焉。

汉武帝元封二年,伐朝鲜,杀满孙右渠,分其地为四郡,以沃沮城为玄菟郡。

可见,沃沮人总共也不过数万人而已,此时还属于汉朝管制。太史慈以五万大军向前推进,其前进的速度可想而知,小部落几乎可以一掠而过。

遇到较大的部落,其抵抗力足以造成较大的伤亡时,太史慈也不急于进攻,不急不躁地稳住阵地与之僵持。

沃沮人武器落后,又不善战。起初,见幽州军队做出防守的阵型,以为对方畏战,便主动发起攻击,被幽州军队一阵乱箭射杀,伤亡惨重。

几番折腾,沃沮人再也不敢主动进攻了,双方再一次形成僵持。

双方僵持几天,沃沮人悲剧来了。

周泰的海军从沃沮人的后方登陆了,沃沮人光顾着前面的敌人,没有想到幽州人从背后杀了过来,太史慈的军队与周泰的军队前后夹击,沃沮人焉有不败之理!

幽州军队很操蛋,太史慈的军队慢慢吞吞的推进。

遇到较大的部落也不急着进攻,展开阵势与之僵持,等待周泰的军队从敌人的后方袭击。主公卑鄙,手下也不善。

灭掉了沃沮人,太史慈的军队进入挹娄。

在周泰的海军配合下,不断地使用这种阴险的战法,消灭一切敢于反抗的部落。太史慈知道,他这一路军队征战才刚刚开始,虽然越往北人越少,但是,后面的征途非常漫长,没有必要急躁……

前方打仗,半岛的屯田兵也快收尾了,按照由北向南的顺序,一个个部落的清理,绝不漏掉一个人。

军队只管杀戮,抓人这个活他们干不了,这些事情都是文官擅长。内容也很复杂,要分类,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按类区分。还要甄别汉裔后代,将这些人分散到幽州各地安置。

至于马韩、弁韩土著人嘛,男性年轻力壮的,当然是奴隶的命运。女性的要分类,好一些的被挑出来单独安置,以后用来奖励有功的将士们,丑陋的被安排干杂物,当服务队。嘿嘿,你知道的。

按照刘展的意思,半岛这里的人要向幽州内部迁移,尤其是南方,只留给屯田兵在此地屯田。

至于俘虏的这些人,可是不错的人力资源,挖矿、修路都少不了他们。

这个时代的道路很不好走,要将整个幽州的道路建设完需要大量的劳力,这些人要为整个幽州的建设做贡献的。

刘展从来都不觉着俘虏这么多人会感到太多,这家伙还觉着太少了。也是,幽州地广人稀,需要建设的地方实在太多了,增加个百八十万人不算什么。

幽州在东部用兵,从南到北战争打得火热,而北方的幽州与鲜卑边界处安静异常,按计划部署的军队严阵以待,防备鲜卑人趁火打劫。

从这方面看,刘展很细心,战略战术布置考虑的很周详。当然,也可以说很胆小,这家伙时刻防备着北方的威胁。

这也可以理解,一是这场平叛,被这家伙自作主张给无限扩大了。原本只是对付乌桓叛乱,现在嘛,周边的几个异族,除了鲜卑人,其他的都倒霉了。

打仗需要理由,这家伙学后世米国霸主的做派,给朝廷上书,说人家叛乱。还好没说人家是恐怖分子。

仗打胜了,固然没问题,失败了,或者事情闹大了捂不住的时候,可就来麻烦了。

所以,刘展制定战略战术很仔细。

在攻击高句丽的时候,这两路军队的战前准备没有做好前,战争细节没有完善以前,坚决不让展开行动。

刘展要求军队必须做到万无一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