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高危职业-第4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琏看到余洋之后,心情十分的好,没有想到自己手下还有这么能打一个人,一个连防住了一个日本大队的进攻。
  “谢谢团座!”
  胡琏的饭菜很简单,咸菜外加馒头,余洋手上沾满了血水,有些尴尬的伸了一半,又缩了回来,想了想又直接抓着一个馒头塞进自己的嘴中,自己的实在是太饿了!
  高全贵走进来,轻轻的在胡琏的耳边说了几句话之后,胡琏点了点头,挥了挥手让高全贵离开,上下打量了余洋,最后缓缓的点了点头。
  余洋被胡琏看的不舒服,这货虽然是一个团长,但是以后这个家伙可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将军,而且还算是抗日英雄,被这么一个人盯着,余洋总感觉浑身有些不舒服。
  “高全贵说,你们七连至少击毙了三百名日本兵,甚至更多,这是真的?”
  余洋想了想,三百多人应该是差不多,但是只多不少,余洋也根本就没有去统计,点了点头:“没有统计过,应该差不多吧!”
  胡琏点了点头,摸着自己的下巴,这是胡琏的一个小习惯,思考事情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摸着自己的下巴。
  “三营长阵亡了,副营长也牺牲了,这样吧,三营就交给你了,你看怎么样?”
  胡琏说完之后,自己也抓着一个馒头,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七连的战果,算是今天一天胡琏听到最后的消息之一了。
  “三营吗?”余洋愣了一下,自己就这么升职了,同时脑海之中响起了系统合成音:“第二阶段任务完成,第三阶段任务开启,带领第三营坚守罗店十五天!”
  余洋有些发愣,十五天,历史上罗店保卫战打了很久,反复易手,坚守十五天,这个任务应该是不难,至少说历史上胡琏坚守了罗店接近一个月的时间!
  余洋在思考任务,胡琏看着发呆的余洋,拍了拍他的肩膀:“行了,不要有压力,三营现在除了你们七连,八连还有九连编制还算完整,今天晚上的时候,还有一些兵源补充上来,到时候你组建一下七连,七连算是你直属连队,你们负责的位置就是罗店东面的位置,不管用什么办法,不能够让罗店东面的敌人踏入罗店一步!”
  “保证完成任务!”余洋敬了一个礼,东面的敌人也就是今天下午和余洋交手的敌人,也算是老对手了,余洋对于那群日本兵的战斗力有大致的了解,心中有底。
  “很好,吃完饭之后,你的认命我就会发出去,好好干,等打完了这场仗也许你就是我的长官了!”
  胡琏话音刚刚落下,参谋长就走进了指挥部之中,浑身湿透,但是却隐藏不住脸上兴奋的表情,一脸激动的跑到胡琏身旁。


第八百零四章 见闻
  “怎么了?”胡琏好奇的打量着自己这个参谋长,自己的参谋长也算是一个人物,当年和某个不可描述的组织打仗的时候,敌军冲进自己指挥部不到三十米都面不改色的指挥战斗,现在却一脸的欣喜若狂,应该是有什么喜事发生。
  “好消息团座,师部将之前的物资一起补发给我们了,我们手头的德国装备有弹药了!”
  打了一天,也许是觉得罗店不容有失,也许是别的原因,十一师的一些东西终于补齐了,利用下雨天黑作为掩护,从后面送了上来。
  胡琏听见之后,表情带着藏不住的兴奋,终于有物资,有弹药了,胡琏对于能够守住罗店多了一层信心,同时又叹了一口气:“要是能够早一点来就好了!”
  是啊,要是能够早一点来的话,六十六团不会付出如其巨大的伤亡才能够攻克罗店。
  抗日时期的德械师,完完全全都是按照德国一个步兵师的火力配置标准进行改编的可以说火力碾压小日本兵。
  首先就是武器,十一师属于1935年的整编计划,也就是第二批整编计划,不过中途发生了一些事情,陈济棠和李宗仁两个人搞了一个两广事变,所以计划搁浅,一直到1936年底,1937年初的时候才完成德械的整编。
  但是十一师只是接受了武器,一直到1937年七月,十一师都没有接受德国顾问的训练,所以十一师的这个德械师,只是披着德械师的名字,和正儿八经的第三师,第六师,第九师,第十四师,第三十六师,第八十七师,第八十八师和教导总队以及不属于军队体系的税警总团比起来,第十一师还是差了那么一点。
  整编完成之后,整个十一师的武器是清一色的进口德制1924式毛瑟步枪,也就是大名鼎鼎的K98k前身,当然,还有一部分武器是使用的中正式,但是弹药通用。
  步枪方面,完全可以碾压日本兵的三八大盖,从各个方面都可以碾压,还有就是轻机枪,德械师基本上一个班配备一把轻机枪,都是国产仿制捷克式ZB26。
  除此之外,每一个营都有六挺重机枪,都是马克沁重机枪,一个营有一个重机枪连,每个排两挺,作为营直属单位,重机枪方面比真正的德国步兵师弱了一点,德国一个营的标准配置是十二挺,没办法,国家穷。
  至于炮兵,按照德械师的标准,应该每一个师都有直属的重炮部队,但是除了教导总队和第一批接受整编的三十六,八十七,八十八师之外,其余的德械师都没有大口径的火炮,不过六十六团却有一个团属的迫击炮连,有六门82毫米口径的布朗得迫击炮和三门20毫米的索罗通机关炮,不过都没有弹药,正丢在后勤部门里吃灰。
  胡琏将手中的汤一饮而尽,接着的脸上挂着笑容,看着余洋的眼神更加的欣喜,再一次的拍了拍余洋的肩膀:“慢慢吃,别着急,你真是我胡琏的福将啊!”
  余洋来了,给胡琏带来了好消息,不仅仅消灭了一些日本人,欠缺的弹药也补充了上来,六十六团现在终于可以扬眉吐气,和小鬼子好好的周旋周旋。
  吃完饭,胡琏带着余洋直接冲向师部,这一次不仅仅要去领装备,还要去领人,之前答应六十六团的兵源也到了,有人,有枪,胡琏就有信心守住罗店。
  师部距离团部位置并不是很远,就在罗店后不到三公里的位置,除了六十六团,十一师其余几个团都散布在罗店周围,已经都和小日本进行交火,目前看起来战局十分稳定,只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推进,将日本人赶下海,淞沪会战就能够打赢。
  灯火通明的师部后勤处,这个时代夜战的飞机日本人还未研究出来,而且国民党没有丧失制空权,加上今天天气恶劣,日本人的轰炸机不可能升空,才敢这么光明正大的点着灯。
  运输的车队停在空地上,周围到处都是叫喊声,有的是好久不见的老朋友,有的和后勤的官兵争论,觉得自己的东西拿少了,还有的在焦急等待着物资。
  胡琏穿着雨衣不断的和人打着招呼,走到一个帐篷前,低声的对着余洋说了句:“余洋,这个手令你拿着,你去将我们六十六团的补充兵源给拉过来,等会直接让这些新兵蛋子给我扛着东西回去!记住了动作一定要快,挑长得精壮的选,别给我选一些挖瓜裂枣回来!”
  余洋点了点头,顺着胡琏指着的方向快速的跑去,国民党军队补充物资,和山贼分赃其实区别并不是很大,由于体制的混乱,国民党军队的后勤也跟着十分的混乱,所以一般有物资到了,谁和管理后勤军官关系好,谁就能够拿到好东西,其次就是谁来得快就能够搞到好东西,这里的好东西指的不仅仅是枪支弹药,也指的是兵。
  抗战初期,国民党还没有出现抓壮丁的情况,等到抗战进入中后期时间,兵源差距就很大了,首先自愿参军报国的和抓来的壮丁就是不同的兵,其次不同地区的兵,身体素质也不同,有的兵看起来人高马大,身体壮实,而更多的都是面黄肌瘦。
  余洋小跑着来到了胡琏说的地方,一个类似于小村庄的地方,门口的位置有个军官坐在一个帐篷之中,正在无聊的看着一本书,看见余洋之后才将东西收起来,装模作样的好像是在纪录着什么东西。
  “你是哪个单位的!”
  “六十六团的,兄弟,我来领我们团的新兵!”余洋说完之后,拿出一根烟塞给这个军官。
  这个军官将烟收起来,看了看余洋,接着翻动手中的本子:“六十六团是吧,你们领兵的手令呢!”
  余洋立刻将胡琏送给他的手令给拿出来,递了过去,军官看了两眼之后,轻轻的咳嗽一声:“这样啊,你们六十六团要领新兵两百人是吧,在这里签个字,我带着你去领人!”


第八百零五章 重组
  两百人,这个数字肯定不对,国民党时期一个连大概也能有百人,这里大概也能有指的是部队满编,而不是某些吃空饷的部队,一个团只有几百人。
  余洋脑子转了一下,迅速的明白了过来,偷偷摸摸的从口袋之中摸出了十多块大洋还有一包烟递了过去:“长官,我们六十六团负责坚守罗店,战损有些大,而且战事有些紧急,你看能不能给我们多补充点兵,这是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
  说完之后,余洋握住后勤处这个军官的手,军官将手中的大洋掂量了两下,后勤处的军官原本一幅公事公办的脸,看见余洋懂事的送东西来,低头看下来,十块大洋一包没有见过的烟和几张法币,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
  “别这么说话,都是为党国效力,既然你们六十六团如此艰难,那我也就多给你们一点,五百人,别说我不照顾你们六十六团,这批新兵一共才不到一千人,我直接给了你们一半!”
  余洋立刻点了点头,心中却不断的吐槽这,这些大洋是日本兵身上搜刮来的,本来还想带回去收藏一下,至于法币,则是过来之后就有的,估计是军饷,1937年的法币贬值的还不算太快,还值点钱。
  带这后勤处的军官批文,余洋继续往里面的营区走去,不一会儿,一阵紧急的集合号,十几个临时搭建的大帐篷之中走出一群穿着崭新军装的士兵。
  看不太清楚他们的脸,后勤处的军官挨个点名,士兵们答到,最终一共五百人,集合完毕之后,后勤处军官指了指余洋:“现在你们就跟着这位上尉一起前往六十六团,以后你们就是六十六团的士兵!”说完之后,这名军官就将花名册递给了余洋:“一共五百人,没有问题的话,就签个字!”
  手续搞定,余洋带着这群新兵去找胡琏,至于新兵的动员这种事情和余洋没关系,是团长应该做的事情,等分到自己三营的士兵到了自己手下,自己再去做该做的事情,比如鼓舞士气,比如战前动员。
  后勤处依旧是灯火通明,余洋带着五百个新兵来到和胡琏约定的地区,没有逃兵,那个后勤处的人收了余洋的钱也给余洋选了还算不错的兵员,至少说刚才几分钟的时间,五百个新兵没有发出太大的声响,行进的过程之中,虽然下着大雨,但是队列保持着完整,在这个已经算是十分难得。
  抗战时期,大多数的新兵训练的时间都是不足的,经常只是训练一个月,有些士兵刚会开枪就会被送到作战连队,或者前线部队。
  胡琏看到余洋和他身后的五百个士兵,先是愣了一下,接着对着余洋竖起了一个大拇指,走到余洋身旁低声的询问了一句:“花了多少?”
  “额,十多块银元还有两百多法币!还有一包香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