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皇系统(君仙)-第1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乎耗空了。要想装备所有的羽林军和御林军。恐怕极不现实呀。否则的话我又怎么会吝惜呢,一定会想尽办法为朝廷大军装备好的,这样他们的战斗力能够成倍的增加了。不过呢,我如今已经派人去订购了一批装备,数量虽然不是很多,但是足够在御林军和羽林军中装备出来二支精锐了,所以在这批装备运回来之前,就看御林军和羽林军他们的表现了。”

    少帝刘辩轻松地说道,不过却点燃了周围的御林军和羽林军众将士的心。他们互相望向彼此的目光中充满了竞争的意味,个个都摩拳擦掌等待着大展拳脚的机会。

    不多时。圣驾幸临羽林军大营,而点将台前方已经是排列得整整齐齐的朝廷大军,主要是羽林军大部和征讨大军的全部,列成十个方阵,前方各有一名主将,身后立着大旗,两旁排列着几员偏将,气势壮观。

    “圣上驾到——”

    突然,车驾之中传出一声高亢嘹亮的声音。声音中充满了穿云裂石一般的力量,清晰地传遍了点将台前方的二万余大军之中,在每一个人的耳边响起。

    御林军迅速地在边上集结了起来,形成了一个新的方阵,只有那数百名大内侍卫,他们并没有排列在旁边,而是将点将台团团围了起来。巨大的七彩华盖停留在点将台后方的台阶旁边。

    通向点将台的台阶非常宽大,完全是能够通行战马的,所以少帝刘辩直接骑着赤兔登上了点将台,周围数万将士静无声息。只听得赤兔踏踏的声音清晰响起。

    还在台下的时候,刘辩就感受到了点将台的高大壮观,心中充满了激荡之情,虽然只是刚刚修建而成,但是它却仿佛自古以来一直屹立在此一般,透出一股无形的威压。

    那前方的数万羽林军和征讨大军的感觉更为强烈,面对着高大壮观的点将台,他们觉得面对着的是一座巍峨的高山,只能够仰视,烙印在他们的心间,让他们不自觉地充满了一种虔诚之心。

    就在刘辩骑着赤兔踏上了点将台的第一级台阶时,突然他的脑海中一声嗡响,瞬间他与点将台之间就形成了一种无形的联系,这是系统为他开启了点将台的特殊功能的标志。

    “点将台,为上古之时黄帝征讨天下登台拜将之所,能够对所有忠诚于帝王的将士提升能力士气,能够福泽他们在战场中少受伤害,能够庇护他们受到的创伤较快地恢复。系统给出的建筑图纸,修建而成的只是点将台的仿品,但是仍然具有其大部分的功能。”

    刘辩的脑海中出现了系统的说明材料,顿时明白了点将台的许多功能,当真是非常神秘无比强大,令当世之人想像不到。

    随着刘辩的身影出现在点将台上,顿时下方有数万将士感受到了他身上散发出来的气息,已经与点将台融为一体了,如同一位天之君王俯瞰着众生,目光如电,高达万丈,气凌天下,万物俯首。

    “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将军皇甫嵩名义上是统领大汉所有军队的最高将领,所以他率先策马而出,将手中的武器放在胸前,高声地喊了起来。

    “万岁。”

    “万岁。”

    “万岁。”

    “万岁。”

    顿时,无论是御林军,还是羽林军,以及征讨大军,数万名将士跟着齐声高呼了起来,吼声如滚滚雷霆,又如洪水巨浪,汹涌而来,激昂九天,响彻天际。

    即使是远在十数里外的洛阳城中,也能够听到这巨大的吼声,振荡着每一个人的内心,让人感觉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刘辩一步步地来到小台之前,高高地俯视着下方数万将士,心中也是豪气顿生,不由得抬起头来昂首一声长啸。

    其啸声如同龙吟一般激昂,仿佛困龙腾飞于九天,又如凤凰纵横于三界,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畅快无比,振动着点将台上空,白云翻滚,如同在响应一般。

    “众将士免礼。”

    刘辩的声音清楚地响起,充满了无尽的威严,三军将士中的大多数人还是第一次见到少帝刘辩,以前听说过不少当今圣上的事迹,如今见到之后令不少年轻将士激动不已,有的瞬间就成为了他最忠诚的士兵。

    “点将台建成,军令状即位,可以开启军令状的功能了。”

    随后,刘辩再一次收到了系统的提示,他当即打开了军令状,骇然发现军令状的功能是他想不到的,可以将百分之百忠心于他的将士的名姓记录于其中,从而不断地提升他们的实力,给予他们更多的庇护,而刘辩还可以通过军令状分化出来的子令与持有子令的将领进行远距离地联系。

    “众将士,今日点将台落成,朕带领你们先祭拜天地鬼神,再祭拜我刘氏先祖,最后进行拜将大典。”

    刘辩的声音再次响起,随后就有天子祭酒出来,更有一些随从带着各种各样的祭祀之物,在点将台下开始祭祀,刘辩率领众将士按照礼节一一地祭拜了天地鬼神和刘氏先祖,花了半个时辰左右。

    “祭祀已成,下面进行登台拜将仪式,先请大将军皇甫嵩上台。”

    皇甫嵩下了战马,一步步从点将台后方走了上去,来到了刘辩的马前,由于甲胄在身便没有下跪参拜,只是垂首而立,并将右手放在胸前,而这也是军中通常所用的礼节。

    “大将军皇甫嵩,一生忠于大汉朝廷,多次率领军队平定边境,安定郡国,剿灭黄巾,立下了功劳。今日朕封赏大将军皇甫嵩于此,赐金银若干,美酒若干,并请上天降福于大将军。”

    刘辩说罢,顿时从点将台上方的军令状上面,散出一道金光落了下来,笼罩了大将军皇甫嵩,半刻之后方才散去,而大将军皇甫嵩顿时感觉自己的身体仿佛年轻了十岁一般,精神饱满,无比充沛。

    “末将谢吾皇隆恩。”

    看到那道金光射落,顿时下方的数万将士全部都惊呆了,没有人知道那是什么,只觉得无比神秘,随后就见到大将军皇甫嵩一脸震惊地望着少帝刘辩,并且不顾甲胄在身,直接跪了下去,磕头于地上,非常地恭敬。

    “大将军为了大汉操劳如此,朕也只是补尝你一些罢了。下面请后将军袁隗、车骑将军朱隽、太尉董卓等人上台受封。”

    后将军袁隗对大汉倒是颇为忠诚,但是对少帝刘辩就没有多少忠诚了,不过他也不会反对少帝,所以得到的赐福比较少,但是也让他感觉身体似乎年轻了不少。

    车骑将军朱隽与大将军皇甫嵩一样,自从去年少帝刘辩救了他们,他们的心中就对刘辩绝对忠诚了,所以得到了巨大的好处,像皇甫嵩一样感觉像是年轻了十岁,事实上是他们得到了十年的生命力。

    至于董卓,表面上恭敬无比,实际上却对刘辩根本一点都不尊敬,时时刻刻想的是取而代之,所以他表面上得到了金光赐福,而实际上却什么也没有得到,不过看到旁边的二人恭敬地道谢,他自然也不得不跟着道谢。

    (未完待续

正文 235、封赏赐福

    “下面有请虎贲将军丁原、龙骧将军桥帽、镇国将军王匡、镇东将军高顺、镇南将军张合、镇西将军鲍信上台受封。”

    在这些人中,丁原和桥帽对少帝刘辩多少有一些恭敬,但是却也算不了忠诚,所以他们只得到了一丝丝好处,倒是让他们感觉到了。

    而其他几人之中,王匡、鲍信是以前何进的部下,与刘辩也较为熟识,对他也有一定的忠诚,所以他们得到了较大的好处。

    其次是镇东将军高顺、镇南将军张合二人,他们本来就是慕名而来投奔少帝的,结果得到了少帝的礼遇,心中对少帝颇为感激,对他的忠诚虽然不到百分之百,但是也起码达到了百分之八十以上,所以他们得到了巨大的好处,具体表现在身体素质得到改善,实力都有了部分提升。

    “卫尉典韦,御林军中郎将甘宁、淳于琼,羽林军中郎将黄忠、赵云、张辽、许褚等人上台听封。”

    随后,才轮到了最忠诚于刘辩的七名将领,他们分别掌管着大内侍卫、御林军和羽林军这三支朝廷禁卫军,捍卫着京城洛阳乃至整个京畿之地的安危,也是目前大汉朝廷中最有潜力的几员将领。

    只不过,除了卫尉典韦众所周知是完全忠诚于少帝刘辩的之外,其他几员将领看朝廷众臣看来,是因为他们的重要地位才受到少帝的重视的,至少明面上还没有任何人他们暗中效忠于刘辩之事。

    同样七道金光的光芒射入他们的身体之中。七个人都是对刘辩百分之百忠诚的将领,所以他们得到的巨大收获还要超过皇甫嵩等人,不但身体素质得到了改善,而且个人实力也有了不小的提升,让产震惊的同时,对少帝更是崇敬无比。

    “末将等叩谢皇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各军偏将张璋、吴匡、伍孚、周毖、伍琼、许彪、吕布、华雄等上前听封。”

    众偏将纷纷激动不已,其中大部分都对少帝刘辩非常忠诚,如许彪的忠诚早就达到了百分之百了,而其他如张璋、吴匡、伍孚、周毖、伍琼也均是忠心大汉的。对少帝也没有抵触,所以都得到了不少的好处。

    唯有吕布和华雄二人,他们虽然也被那金光射到了身上,但是金光中却并没有能量,只因为吕布对少帝颇有怀疑,觉得他小小年纪身居高位有些不配,而华雄则是只忠心于董卓,对于董卓的心思也一些,所以对少帝并没有好感。

    “下面是对全体将士的封赏。大内侍卫负责皇宫安全,御林军维护洛阳城的安危。羽林军则维系着整个京畿之地的太平,此外征讨大军的责任也非常重大,负有扫平天下黄巾余贼还整个大汉天下平安的重任,所以朕代天行令,给予所有忠诚于大汉,忠诚于朕的士兵以祝福,庇护大家在为国家而征战沙场之时平安。”

    随着少帝刘辩的话,顿时整个点将台上突然光芒大作,从那军令状上面散发出了万道金光。如同一道道狂舞的金蛇,满天都是金色的光芒在闪烁,飞向了数万将士众中,落到了一些将士的身上。

    虽然说金光笼罩了整个点将台前面的数万大军,但是真正从中得到了好处的却不是很多,最多的是大内侍卫,他们每一个人都得到了好处。

    其次是御林军将士。他们是原来的西园禁军扩展建成的,表面上独立于朝廷之外,暗中各级统领均向士兵灌输的是忠诚于少帝,忠诚于大汉。所以他们之中也几乎都得到了好处。

    再次是羽林军大军,他们是在以前大将军何进掌控的羽林军的基础上扩充起来的,如今人数达到了万人之多,其中还有皇甫嵩和朱隽二人训练出来的精锐,也有蔡中和唐帽训练出来的精锐,其中大部分人都是忠于少帝和大汉的,只有极少数人心思还未定。

    而相对说来,征讨大军的一万五千人中,镇国将军王匡、镇东将军高顺、镇南将军张合、镇西将军鲍信四人的手下大部分都是忠诚于少帝和大汉的,虽然忠诚度有限,但是也得到了一些好处。

    唯有其他三路军马,太尉董卓部下三千西凉军竟然无一人得到好处,虎贲将军丁原和龙骧将军桥帽的部下,各有极少数一些人得到了好处,他们都是在心里面忠诚于少帝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