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海龙啸(闪耀)-第3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门狗?咱们可是龙!”陈旭初大声说道。

    “没错没错,咱们可是龙啊!”罗杰哈哈大笑起来,拍着陈旭初的肩膀说道,“走吧,跟我去军营里瞧瞧那些钢铁宝贝去。朱青岳那小子已经等不及自己先过去了。”

    …………………………

    当罗杰和陈旭初一起进入到戒备森严的秀英军事基地之中的时候,朱青岳已经钻进了坦克里满场狂奔了。

    这一次在阅兵式中出现的坦克并非是之前已经投入到了实战之中的那两款轻型坦克,而是一款全新的中型坦克,当然了,这个划分的标准是按照二战中期的标准来进行判断的,如果按照目前世界上对坦克等级比较通用的划分,其实应该称呼为重型坦克更为合适一些。

    这一款被命名为三型坦克的中型坦克脱胎于苏联人的绝世经典T…34。但是对于苏联人的T…34罗杰还是认为并不适合目前琼崖的国情。尽管自从罗杰来到民国之后已经进行了最大限度的努力提高国民的素质,但是毕竟时间太短,培养出来的人有限。而琼军的建军方针又是以技术压人,这就导致一个很囧的状况——一方面罗杰手头上有大量的人口,而另一方面这大量的人口基数却又挑不出足够的高素质人才作为技术兵种使用。…。

    从最基本的军械维修人员到炮兵。坦克兵,飞行员,雷达兵,军舰上的船员等等等等,全都要求士兵们又一定的文化素质,否则要将一个文盲培养成技术兵种实在是要耗费太多精力了,更何况,即便是打仗也不能一切围着军队转,工厂学校等等地方同样需要数量巨大的有文化有技术的高素质人才。事实上,琼军的技术兵种部门全部都处在人员供不应求的状况。每次一有稍微有点文化技术底子的人入伍,各个部门之间抢人的斗争几乎都可以算的上是一场小型战争了,状况堪比反过来的罗杰那个时空的公务员国考。

    如此一来,空军、海军、工厂、研究所、后勤部门转上一圈,能够分去做装甲兵的人就很少了。目前琼崖装甲部队最头疼的问题在于坦克装甲车辆的生产能力大大超过了装甲兵的培养速度!这样的话,简单可靠的T…34放到罗杰手上就有些郁闷了,这款神器强大的生产增幅BUFF在罗杰这里完全用不上——总不能生产出来了坦克没人能开吧?

    所以,罗杰认为与其生产出来那么多没人开的T…34来,还不如在T…34的基础上进行加强,将过剩的生产力变成更为强力的坦克。而更为强力的坦克可以更好的保护自己本就不多的装甲兵,同时也会让装甲部队的作战能力更为强大。

    因此,这一款三型坦克实际上更像是T…34和德国人的“豹”式坦克的综合体,它在外型上几乎是“豹”式G型坦克的翻版,不过尺寸更小,而且也没有采用过于复杂的交错排列方式布置负重轮,虽然罗杰本人觉得那种车轮还是很有个性的,但考虑到交错布置的方式实在太过复杂也不方便更换,冬天泥泞状态下车轮之间容易夹入泥土冻住,启动有些麻烦,所以最终还是放弃而采用了T…34简单实用的悬挂方式。

    在坦克内部,考虑到自身技术人员的短缺现状,罗杰要求这款坦克的可靠性要尽可能的高,简单来说就是用的零部件要少,拆卸也要便于维护,虽然这种要求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但靠着时空山洞,罗杰拿着自己设计师们设计出来的产品请教过不少现代的专家,在两个时代专家们的共同努力下才完成了这样一款新型坦克,可靠性还是足够让人满意的。

    最终制造出来的三型坦克和“豹”式坦克的装甲防护能力大致相当,略微逊色。尽管车体重量要比T…34重出一些来,但是经过现代科技改良的发动机性能也同样不俗,因此机动性和T…34比起来也只是略微差了一线。

    只不过,因为缺乏技术积累,来自现代的坦克炮方面的资料又远不如其他方面全面,火炮便成了三型坦克的短板,虽然同样采用了75毫米长倍径火炮,可只是与德国四号H型坦克的威力相当,无法和“豹”式坦克的70倍口径坦克炮相提并论。可即便如此,如果对手是日本坦克的话,这种威力的主炮已经完全足够了,即便是T…34也同样可以应付的来,可以称得上够用。

    而三型坦克最为出彩的地方在于他的观瞄系统,由于采用了二战最末期才出现在坦克上的体视式测距仪和红外夜视仪,以及后世普遍采用的瞄准机枪,再加上琼德合作期间完全由德国人帮助建立起来的瞄准镜工厂出品的瞄准镜,同样的人员操作下,三型坦克的命中率可以毫不客气的自封为世界第一!而对此,罗杰似乎并不满足,甚至还将为三型坦克添加单向稳定器作为后续开发工作来进行,如果有了单向稳定器,三型坦克的命中率又会上升一个台阶。

第三卷 火中取栗 第四十六幕 超标的琼崖坦克

    虽然三型坦克在琼军之中给出的级别划分仅仅只是中型坦克而已,但是事实上按照目前世界上通行的划分标准,琼军的坦克都是严重“超标”的,。

    此时日本十几吨的坦克就被称为中型坦克了,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期之前,世界上对坦克等级的划分也不比日本好到哪里去,比如法国著名的重型坦克——b1重型坦克的重量也只不过是区区28吨罢了,最终也只达到过30吨的数量级,而这对于当时世界各国的坦克来说就已经是庞然大物了。

    可是,琼军的坦克部队显然一开始就是按照二战中后期的标准来设计制造的,因此一型轻型坦克才会被称为轻型坦克,但是一型轻型坦克的重量其实已经达到了二十多吨的数量级上,不比法国人的b1重型坦克轻几吨。

    至于三型中型坦克,更是以38吨的重量远远超过目前世界各**队中所装备的绝大多数重型坦克,体重可谓是大大超标的。

    除了最新亮相的三型坦克之外,此时的训练场上还有着另外两种造型怪异的装甲车辆正在向罗杰他们进行着展示。其中一辆便是第一次出现在世界上的最新概念装甲车——步兵战车。

    在二战前期,世界各国除了德国人之外对于坦克的应用方式尚且处在以坦克支援步兵,分散使用坦克的战术上来,即便有所发展也始终没有脱离这种思维定式的束缚,一直是以步兵作为战争的最主要兵种。坦克的设计和使用往往也是基于这种支援步兵的战术,每每考虑的都是如何才能够更好的支援步兵突破对方的坚固防御阵地,。

    当然了,这种战术便是坦克最初诞生的意义所在,而世界各国所执行的这种战术实际上就是拿着坦克当成不能搭载步兵的步兵战车来使用。既然坦克需要支援步兵作战,那么速度自然是以步兵的推进速度为准,自然也就没有步坦脱节的忧虑,而且步兵的支援任务也是由坦克来完成的。这样一来步兵战车自然也就没有了发挥的余地,世界各国都用不到这种新概念的装甲车辆。

    但是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局的逐步推进,德国人在“闪电战”中所展现出来的集中使用坦克的作战方式逐渐成为了世界的主流。横扫欧洲之下将世界各国的坦克战术完全革新,自此地面战争坦克装甲车辆才真正成为了主角,而步兵的意义也从主角变成了辅助。各国的陆军战术思想也从坦克如何支援步兵作战变成了步兵如何支援坦克作战。

    而随着“闪电战”中集中使用坦克的概念在各**队中推广开来。由此,以前从未出现过的步坦协同的问题便变得尖锐了起来。没有坦克支援的步兵缺乏攻坚能力,而没有步兵掩护的坦克因为视野问题又难以对抵近的敌方步兵进行有效的打击,很容易被地方步兵近身攻击。

    坦克集中使用之后,坦克部队的推进速度通常是远远高于步兵推进速度的,这就很容易造成坦克部队和步兵部队脱节,坦克突破了敌方防御阵地之后步兵跟不上步伐难以及时完成占领,而坦克部队在遭遇到敌方部队袭击的时候又得不到己方步兵的支援,很容易被敌方反坦克手接近。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无论是德国苏联还是美国。都不约而同的采用了一种独特的运输步兵的方式——在坦克车搭载步兵以使步兵能够跟得上坦克部队推进的速度,及时的随时下车支援坦克作战。…。

    但是这样一来步兵的伤亡便成了一个大问题,因为坦克本身的设计就不是用来搭载步兵的,因此这些负责支援坦克作战的步兵只能暴露的坐在坦克的外面,根本没有丝毫的防护。如果遭到袭击那么毫无疑问将会损失惨重,即便是对坦克没有丝毫杀伤力的炮弹弹片都能对这些步兵产生巨大的威胁,其中大多数的步兵难以在残酷的战场上支撑到真正需要他们的时刻便被火炮和流弹击伤击毙了,。

    为了解决这种状况,世界各国都发展出了装甲运兵车这种运输步兵的车辆,有了这种车辆,步兵的确可以跟得上坦克部队推进的步伐了。而且由于有了装甲运兵车提供的防护,步兵们的生存能力大大提升。

    但是最初的装甲运兵车通常是没有武器或者只有一挺机枪作为自卫武器的,一旦将步兵运送到了前线,他们便没了用处,靠着他们的武器在战场上也很难起到什么支援作用,只能站在那里呐喊助威当拉拉队,又或者吸引敌方的炮火当炮灰,当然,无论哪一种对于一辆装甲车来说都太过浪费了,只具有有限防护和最低限度自卫能力的装甲车在高强度战场上的生存能力不高,这样就使得装甲运兵车难以在高强度的战场上站住脚,作用有限。

    为了能够让这些装甲车更有用一些,德国人曾经在自家的半履带式装甲运兵车上安装过88毫米炮和喷火器等等高端武器,可毕竟不是作战专用车辆,甚至就连个像样的炮塔都没有,因此即便安装上了这些武器,但是实战的效果仍然相当有限,无法和后世专门的步兵战车相提并论。

    而步兵战车便是装甲运兵车的升级版,拥有更为优秀的防护能力和更为强大的火力,在可以将步兵运输到前线支援坦克作战的同时,也可以为步兵提供必要的支援,可以说是坦克部队的最佳搭档。

    被命名为一式步兵战车的装甲车辆是“通用型辅助车辆计划”中一系列车型中的一款,这些车辆包括装甲运兵车,步兵战车,装甲侦察车,装甲抢修车等等一系列的辅助车辆。这些车辆的底盘基本都是一致的,零部件通用,便于大量生产,而且有着大量的预留空间,方便日后利用这些底盘改装为自行反坦克炮,自行榴弹火炮、自行火箭炮、自行高射炮等等。是琼军专门为部队中的辅助工作而设计的一款通用底盘。以通用底盘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各型车辆可能在具体性能上要比专门设计的车辆差一些,可是起便于生产和维护的优势却是相当的明显。

    一式步兵战车的采用薄钢装甲板焊接而成,。装甲防护水平足以抵御炮弹破片和小口径弹药的攻击,因为车体前部的装甲较厚而且倾角较大,以目前日本小坦克的攻击能力。只有在抵近800米范围之内的时候才能够击穿步兵战车的前装甲,但步兵战车的侧后装甲只能抵御小口径枪弹和炮弹破片,无法抵御坦克炮穿甲弹的直接命中。

    靠着强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