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是汉灵帝(不做)-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大鸿胪自许诩被流放后,大鸿胪的事务都由副手掌管。

若是刘宏透露出一点不满袁隗的意思,那么袁隗很快就会被架空的。

想明白这一点,那几人便露出了一丝笑意,随即对视一眼,便低头不语,等待传召。

袁隗在考生面前向刘宏表了一番忠心后,便走回了正殿内。

过了一会,李浩在正殿内喊道“考生进殿。”

随即众考生便按照袁隗所安排的顺序,缓步走进了德阳正殿。

考生走进德阳正殿后,走在最前面的考生低着头,数着自己所走的步子,走到zhōngyāng偏前时,便跪倒在地道“拜见陛下。”

第一排的考生距离刘宏尚有二十步之远,而最后一排的考生则是不多不少的距离正殿门口三步远。

刘宏看了一眼跪在下面的考生,一眼便被第一排的三人吸引住了,一人犹如武将般的气质,一人那内敛的气质,给人长者般的感觉,一人温文尔雅,颇有儒者之风。

刘宏见此笑道“程立何在?”

那气质内敛之人抬了一下头后,便迅速地低了下去道“草民程立。”

刘宏想起锦衣卫的调查结果,便道“仲德(程立的字),朕听闻彼常梦见自己身处泰山,双手捧rì之像?”

程立不知道皇帝怎么突然问起这个,顿时对自己将这件事情四处说出去感到不安。

但是皇帝问起,又不能不说,于是程立小心翼翼的说道“草民似乎曾梦见此像,然草民听闻梦之像,清着不真,真着不清。”

刘宏听到这话一愣,随即便明白了程立这是怕自己怪罪呢!

于是笑道“仲德不必心惊,朕只是想赐尔一名也!”

程昱闻言急忙叩首,满脸欣喜的说道“请陛下赐名。”

古时能得到皇上赐名,此字可是天大的荣耀,如今皇上要给这给草民赐名,程立怎么能不激动?

“程昱,如何?”

程立,哦,不,是程昱一听便知道了皇上为何方才问自己拿梦境之事了,随即便想到皇上对自己还是很赞赏的,不然怎会如此大费周章?

想来是自己的文章入了陛下之眼。找不出原因的程昱,暗暗想到。

他哪里知道,刘宏看重他是因为他在后世的鼎鼎大名,为了给曹cāo筹备军粮,保证曹cāo征战,在没有粮食的情况下,用猎物的肉和人肉来保证粮草供给,最终让曹cāo取得了胜利。

虽是大功,却也为人所诟病。

这也是程昱诺大的功劳,却没能成为三公的原因。

然而如今一切都变了,只因刘宏的到来,他可以让程昱这个深习法家和官场之道的人如鱼得水,发挥自己真正的才能。

作者话:首先不做要道歉了,今天太累了,所以这一章的质量不是很好,而且不做实在是码不出下一章了。

也就是说,明天早上的一章,没有了。只能晚上写完后发一章了,不过大家放心就这几天而已。

过了这几天每天保底两更,再抽空把这几天的补上,再次道歉,不好意思。

第二十二章主张变法的程昱

“看来胡广太傅说的是真的啊!皇上真想要重修律法啊!不然怎么会第一个便对其询问,并为其取名?”

德阳正殿内的大臣如是想到。

他们可不会认为这是刘宏的少年心xìng,一时兴起给程昱赐名。

经过了刘宏亲政两个月以来所有事情的大臣们,打心眼里对刘宏畏惧,因为刘宏所展露出来的,根本就不像还未登基前的那样软弱。

简直就是判如两人,当初正是那些人轻视刘宏,可是如今呢?还不是死的死,流放的流放,降官的降官。

就在这时刘宏开口道“仲德,朕见你的文章中提出,治国先治吏,治吏先治法,不知可否详细言出?”

程昱一愣,不是说殿试是由皇上出题,众考生一起书写答案吗?怎么如今只问自己了。

不过皇上如此看重自己,也不错。不如此时将心中抱负说出,也算是了却一桩心愿。

于是程昱组织了一下语言后道“回陛下,此事当从法家的起源说起,法家的思想先驱可追溯到chūn秋时的子产,然实际创始者乃是战国时期的李悝、商鞅、慎到、申不害等。”

“而将法家思想的集大成,形成可流传后世者,乃是战国末期的韩非子。”

“法家言其为一家流派,不如说是时代变迁的产物,周时以礼治国,周礼更是礼仪之典范,周时行分封制,奴隶主横行,‘礼’便是奴隶主贵族统治的政治体系和道德规范。”

“chūn秋以来,周礼逐步失去了原有的威力,奴隶主贵族中出现了一批改革家,如齐国的管仲、晋国的郭偃、郑国的子产等人。他们颁布法令与刑书,改革田赋制度,成为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思想先驱,这便是法家的起源。”

刘宏似乎明白了什么,但是却又仿佛什么也没明白,随即问道“哦?不知仲德所言法家之起源,与朕之问何解?”

程昱接着说道“陛下,且听草民道来。战国初期,封建制在各诸侯国相继建立,全面变革奴隶制的需要,产生了最原始世家的法家学派。这一学派的思想家在理论上各有特sè,在方策上亦各有别,但都主张以“法”治国。从而让各国强大,从而使得大周名存实亡。”

“由此可知,事物非一成不变,只有适应于当下的,才是强国之道,而如今大汉已是百年未变,是故,草民之所学,乃是变法。律法为先的变法。”

说道最后程昱竟是大声喊出来的,随即便叩首不起。

刘宏震惊了,他没想到历史上那个严于律法的程昱,竟然是一个想要变法的人。

变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何其难啊!商鞅变法,其后如何?车裂而死,死无全尸。

为何?还不是触动了保守势力的利益,后世的变法何其多也?几乎每个朝代都有,但是结果呢?多数以失败告终。主张变法之人,更是下场凄惨。

而如今这程昱竟然当场说出了变法一事,这让刘宏如何保他?

原本刘宏第一个选程昱答话,一个是因为他历史上的名号,一个是他确实很有才华,也是刘宏所需要的人才,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刘宏觉得他还是会做人的。

可是如今却成了这个样子,真是叫刘宏骑虎难下。

刘宏哪里知道古时平民见到皇帝的感受,更哪里知道怀才不遇者的感受,程昱是怕!怕自己一旦走出这德阳正殿就再也回不来了。

因为程昱知道,自己的主张有多得罪人,到时就算是皇帝要保他,他也不一定能活,所以他想在这种情况下,抛弃之前的气质内敛,抛弃其他的想法,只想将自己的抱负告诉当今皇上。

刘宏皱着眉头想着对策,心中则是暗骂,自己太相信历史上的名人了,那些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还不是因为经历的事情多了,可是如今这名人还没经历那么多呢!怎么可能做到后世那般?

但是世上没有后悔药,虽然头疼,但是刘宏还是要保住程昱,因为程昱的表现打动了刘宏,刘宏如今确实需要一个变法的急先锋。

就在这时一满脸横肉的官员站出来道“放肆,竟然妖言惑众,想要蒙蔽圣听,真是罪该万死,来人啊!拖出去斩了。”

刘宏闻言一看这人,顿时一愣,因为刘宏根本就不记得朝中有这个官员,准确的说是宦官,而如今这个人竟然战在秩两千石的朝中大员中间。

李浩一看刘宏的神sè,便知道皇上不知此人,于是悄悄的在刘宏的耳边道“此人乃是长乐太仆侯览。”

刘宏闻言便知道了此人是谁了,西汉都城长安有未央宫、长乐宫、建章宫三大宫。刘邦为帝时居住长乐宫,以后的皇帝移居未央宫,长乐成为太后的寝宫。

太后的长乐宫中,仿zhōngyāng诸卿,设有长乐卫尉、长乐太仆、长乐少府、长乐司马和长乐户将等官。

长乐太仆此时相当于中常侍,而中常侍为秩两千石的官员,是故侯览战在两千石的官员之中,也属正常。

随即刘宏眼中便闪过了一丝笑意,正愁不知如何解救程昱呢!毕竟说什么都是错,此时还不是和世家,宗室翻脸的时候。

于是刘宏故作疑惑的说道“尔为何人?”

侯览正为没有侍卫相应他而打动肝火呢!一听刘宏的问话,瞬间便在脸上堆起笑容道“回陛下,小臣是长乐太仆侯览。”

刘宏闻言脸sè一变道“哼,长乐太仆乃是太后属官,来前朝作甚。”

侯览脸上的笑容一僵,前rì刘宏前去看望哪位将自己捧上皇位,自己却将其家灭族的窦太后,期间刘宏表现的很是恭敬,即便窦太后对自己一直冷嘲热讽。

但是刘宏丝毫不以为意,毕竟自己借张让的手杀了人家全家。

可是刘宏的表现让侯览误会了,他以为这是刘宏服软了,向太后低头了,自己跋扈的rì子又来了。

于是侯览便来参与了这次殿试朝会,他是想要让众朝臣知道,他侯览又回来了。

然而如今刘宏的问话,让侯览愣住了,他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想的太好了,随即越想越不对。

于是侯览脸上再次堆起笑容,献媚的说道“是奴才不对,奴才这就告退。”

刘宏闻言大喝道“侯览,你当这德阳正殿是什么地方?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廷尉正何在?”

袁逢闻言急忙站了出来,道“臣在。”

刘宏坐在龙椅上,指着侯览道“此人所犯何罪?”

袁逢脸sè一变,侯览是太后的亲信,而且侯览仗着太后的威势,为非作歹。也是朝臣所众知的,但是因为太后的原因,朝臣皆是敢怒不敢言,直到刘宏亲政,侯览见太后示弱,才收敛起来。

如今让袁逢说侯览所犯何罪,袁逢是说也错,不说也错。说了,得罪太后,虽然没什么实权,但是也是有点影响力的。

不说,便是得罪皇上,那么自己就等着倒霉吧!这一点袁逢丝毫不怀疑。

第二十三章为官之道

思来想去,其实也不用想,此时的袁家急切的需要刘宏的认可。

于是袁逢一咬牙,大声道“长乐太仆侯览,目无君上,罔顾国法,君前失仪,朝堂喧哗,按律当斩。”

袁逢的一番话说的大义凌然,毕竟此时不是追究侯览鱼肉乡里的时候,但是袁逢说了一大堆,实际上就是表明一个意思,你让皇上不高兴了,皇上想干掉你。

侯览显然是知道其中的意思,但是却什么也不能说,毕竟在皇权社会,皇上的威严是高于一切的。尤其是一些好大喜功的皇上。

而刘宏一直以汉武帝标榜自身,虽说是刘宏想给自己的行事,找个理由。

但是朝中的大臣可不知道刘宏的原因,于是很自我感觉的将刘宏划归到了汉武帝那一类人之中,侯览虽然对刘宏了解不深,但是仅仅从刚刚袁逢不惜得罪太后也要定自己的罪,便可以看出刘宏的强势。

毕竟袁家可是一朝两三公的大世家,哪怕袁成因谋反死了,一样完全可以一推四五六。

侯览知道这是刘宏要拿自己开刀,从而转移朝臣的视线,于是眼睛一转,自作聪明道“陛下,小臣有罪,是臣一时激动,冒犯了陛下,臣愿意将家中财产拿出一半来,充实国库。”

侯览如此说,是因为对刘宏那‘要钱皇帝’的名头有所耳闻,但是他错误的理解了刘宏。

刘宏抄家充实国库,那是因为那人犯了国法,抄家不过是惩戒,之前的皇帝也这么做,只是没有像刘宏这样说的直白而已。

再者,刘宏在朝上处置朝中大臣,用没收一半财产的方法,那是因为那位朝臣不过是小错,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