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时行(庚新)-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玉尹没有出声,向余黎燕看去。
  他可是记得,余黎燕曾提醒过他,尽量不要开口……
  方才,他已经说了太多。
  如果余黎燕和耶律习泥烈还是要赶去和耶律延禧汇合,那么玉尹便只有选择离去。
  因为他很清楚,那结局会是怎样。
  余黎燕秀眉轻轻一蹙,站起身来,把耶律习泥烈拉到旁边。
  玉尹没有刻意去听,但是看耶律习泥烈的表情,显然有些激动……
  片刻后,耶律习泥烈一把推开余黎燕,大步走到了玉尹跟前,“你这南蛮子,是不是你教唆燕子,要她不去和父皇汇合?若父皇败了,那我大辽便真个没了希望!
  咱早就知道,你们这些南蛮子不怀好意……你,你,你……你究竟是用了什么妖术,竟使得燕子对你言听计从?”
  耶律习泥烈憨,却不代表他傻。
  到这时候,他怎能看不出,耶律余里衍改变主意,和玉尹有着莫大干系。
  他一边振臂咆哮,一只手便握住了腰间宝刀刀鞘。不过玉尹依然是一副平静表情,拿起篝火旁的羊皮酒囊,拔下塞子,仰头喝了一大口,而后长长吐出一口浊气。
  “若你去和令尊汇合,那大辽才真个没了希望。”
  “你……胡说!”
  “我有没有胡说,你心里明白。”玉尹站起来,厉声道:“令尊是什么秉性,难道你耶律习泥烈不知道吗?据我所知,他这个人刚愎自用,一旦有了主意,就算是九头牛都无法拉回。你觉得,你和令妹便是见到令尊,就能改变他的想法吗?
  四殿下,我可以保证,如果你真去和令尊汇合,便是死路一条。
  而今你是大辽皇室的唯一男丁,你若也出了意外,这大辽谁人可以接掌?燕子吗?她是个女人,便是再有本事,也难令其他人心服口服……再者说了,你觉得你现在便是和你父皇汇合,又能有什么用处?难不成,你去了,令尊就一定能获胜?”
  “这个……”
  耶律习泥烈低下了头,不知道该如何争辩。
  他原本就不是一个善于争辩的人,而玉尹偏偏说的又都是事实,更让他不知所措。
  余黎燕阴沉着脸走过来,狠狠瞪了玉尹一眼。
  “四哥,既然如此,何不听听小乙有什么高见呢?”
  耶律习泥烈犹豫一下,点了点头。
  “那你说,我们该怎么办?”
  玉尹沉默半晌,抬起头轻声道:“四殿下,而今状况,唯有回可敦城,方为上策。”
  

  第七四章 第一次交锋
  
  可敦城?
  耶律习泥烈沉默了!
  虽然内心里反感,可是脑海里却不断回响一个声音:这南蛮子说的没错,他说的没错。
  余黎燕没有再开口,而是缓缓坐下。
  良久,她轻声道:“四哥,何去何从,由你决断。
  咱这些人的性命倒不重要,重要的是咱大辽国祚,便在你一念之间,你来决定吧。”
  这个女人,不简单!
  和余黎燕接触这么久,玉尹多多少少对她也有些了解。
  这女人有野心,也有算计……别看她刚才那一句话,似乎是尊重耶律习泥烈,但实际上,她是在给耶律习泥烈增加压力。一边是天祚帝耶律延禧,耶律习泥烈的父亲;另一边却是大辽延续二百年的国祚。该如何取舍?耶律习泥烈也很为难。
  “小乙教咱,真要去可敦城?”
  耶律习泥烈的姿态更低了,甚至有几分请教之意。
  玉尹叹了口气,真不是个果决之人!在这一点上,耶律习泥烈远远比不得余黎燕。
  他内心里何尝不清楚孰重孰轻?
  甚至说,他已经知道,该如何做决定……偏偏又做不得决断,只能依靠外力推动。
  玉尹想了想,轻声道:“四殿下而今与令尊汇合,可否为令尊分忧?或者说,四殿下到了令尊帐下,有把握击败完颜娄室吗?如果没有,自家劝殿下,慎重决断。”
  “可是……”
  “四殿下,如果令尊可胜,夺回大同府,便是四殿下不在,一样可以夺回。
  但如果令尊失败,四殿下至少可以在可敦城保住大辽国祚,休养生息,以图日后东山复起。我知四殿下是孝子,但这国祚延绵,孰轻孰重,此刻必须要分清楚才是。
  这样即便是令尊败了,也能有个归处,不同样是为人子的孝道吗?”
  这一番话出口,令耶律习泥烈位置意动了。
  余黎燕也说:“四哥,大丈夫当断则断,切不可短视啊。”
  耶律习泥烈闭上眼睛,良久突然一顿足,“也罢,便依了燕子和小乙,咱们去可敦城。”
  “这才是咱的四哥,便是父皇知晓,也定会称赞四哥今日决定。”
  余黎燕抚掌而笑,可耶律习泥烈,却是一脸苦涩……
  +++++++++++++++++++++++++++++++++++++++++++++++++++++++++++++
  决定了行程,接下来便好办了。
  当耶律习泥烈把他的决定告诉随行众人之后,众人的反应倒也平静,更无人反对。
  想来,在他们内心里,也不想和耶律延禧汇合吧。
  倒是任怨感觉有些吃惊。
  本来大家出发时,都商议妥当,要去和耶律延禧汇合,却不想突然间改变了主意。
  而促使耶律习泥烈态度改变的人,无疑便是玉尹!
  这也使得任怨在接下来几日,对玉尹的态度更加亲切……
  第二天,自寺观启程。
  宁远镇已越来越远,逐渐消失在地平线。
  从这一刻起,大家便等于是进入金国治下。这里曾经是大辽国土,曾经也极为繁华。可是现在,放眼望去尽是狼藉,沿途经过许多村庄,都已经变成了焦土废墟。
  在一个拐弯处,玉尹看到了一个木桩子。
  那桩子钉着一具尸体,显然已有些时日……天气炎热,尸体已经出现了腐烂,散发着一股子浓浓恶臭。不过走过去,还是可以从那尸体的眉目间看出他生前曾遭受过的痛苦。他是被人活活钉死在桩子上,而后鲜血流尽而亡。衣着有些破烂,却是汉人打扮。任怨催马上前,看了一眼尸体,轻声道:“像是个北地汉儿……”
  燕云汉人!
  玉尹咬了咬牙,拨马离去。
  “其实,见怪不怪。”
  “怨哥儿,此话怎讲?”
  “那些女直人凶残成性,而且极为狠毒。
  只要有地方出现些许反抗,便整村、整镇、乃至于整座城池的屠杀,可算是鸡犬不留。
  自家小时候听人说,辽人凶残。
  可是与这些女直番子相比……去年自家受命前往营州收取货物,见营州一派萧条,到处都是死人。后来听人说,当初张觉归宋,与完颜宗望战于营州。城破之后,完颜宗望纵兵洗掠,几乎将满城汉儿杀尽……自家也因为这事,对官家死了心,才听从契爷安排,追随四太子。不管怎样,这四太子总好过那些女真番子。”
  任怨的声音很小,却又带着些绝望和悲愤。
  想来,他也是对徽宗皇帝死了心,才愿意追随辽人北上。
  玉尹看了一眼在前头行进的耶律习泥烈等人,只能叹息一声,伸手拍了拍任怨肩膀。
  “小乙哥,你这次可要留在可敦城?”
  “嗯?”
  “其实留在可敦城不错,虽说荒凉偏僻了些,可也能衣食无忧。
  呵呵,其实自家看得出来,公主好像也有些喜欢你。你有见识,而且武艺不凡,留下来正可以施展才华,博取一番功名。说不得将来,还能娶了公主,做个驸马。”
  玉尹一怔,扭头向任怨看去。
  但任怨说完这番话,便催马走了,好像没事儿人一样。
  这是什么意思?
  是要挽留我吗?
  这是任怨自己的想法,亦或者是……
  玉尹吁了一声,勒马向前看去。远远的,只看见耶律余里衍的背影,正沐浴在晚霞中!
  轻轻呼出一口浊气,玉尹犹豫了一下,又催马跟上。
  “怨哥儿,我有妻子!
  而今想来,她正在家中等我回去,我又怎能把她抛弃?至于驸马……呵呵,自家从未想过!待这次事情结束,我便要返回开封。不管怎样,那里才是我的家啊。”
  任怨愣了一下,朝玉尹点点头,表示明白了!
  他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和玉尹催马并辔而行……
  想来他刚才那些话,也是得了人指使。说实话,玉尹对余黎燕那爽朗性情也颇为喜欢,可一想到燕奴在家中翘首期盼他回去,对余黎燕那份喜欢,便立刻淡去。
  糟糠之妻不可弃,我虽然算不得什么人物,却也不屑做那陈世美之流……
  不对,历史上的陈世美,似乎并无抛妻弃子之说,更没有被包拯杀掉。那似乎是北宋时期的一位名臣,切不要冤枉了好人。嗯,反正就是不做那无情无义的负心汉。
  就在玉尹想着心事,有些神游物外的时候,前方忽然传来一阵骚乱。
  远处一骑飞来,在耶律习泥烈马前停下。
  马上的骑士翻身下马,单膝跪地道:“四太子,前方发现女直人。”
  “啊?”
  耶律习泥烈一怔,脸上顿时露出紧张之色。
  “有多少番子?可看清楚为首何人?”
  “人数不算太多,也就是十几个番子的模样,未着旗号,正往这边行来。”
  耶律习泥烈扭头向余黎燕看去,似乎是想要询问余黎燕的意见。
  余黎燕也不回答,而是向四下张望了一下后,一咬牙道:“想来是番子的巡兵……这里只有一条路,咱们坐骑不好,恐怕也跑不过对方。索性便在这里伏击了他们,也可以为父皇分担些忧愁,更可以为咱那些被番子俘虏的兄弟们出一口恶气。”
  说话间,余黎燕便取出黑漆弓,紧盯着耶律习泥烈。
  习泥烈沉吟一下,点头道:“燕子说的不错,咱们这便是退走,怕也跑不过他们的马。
  正好,咱们干掉这些番子,夺了他们马匹,也能增加脚力。
  大家立刻散开,咱负责截断他们退路,怨哥儿你带着人,便躲在路两边负责伏击他们……小乙,燕子便交给你来保护,小心那些番子,都是些不怕死的野蛮人。”
  “咱才不要人保护。”
  余黎燕一听便生气了,“咱的箭术,未必输给你。”
  “燕子,休要再啰嗦,听从我的安排就是。”
  耶律习泥烈也不和余黎燕赘言,一摆手,便带着人下去埋伏。
  余黎燕虽然不太情愿,可是也不敢太过于忤逆耶律习泥烈,只得收了黑漆弓,和玉尹躲在路旁的树林里。
  玉尹从马上取下一副盾牌,而后犹豫了一下,从腰间拔出楼兰宝刀。
  “你作甚?”
  余黎燕看着玉尹问道。
  “万一发生意外,也能战上一阵。”
  “你拿这么短的刀,如何搏杀?”
  余黎燕看着玉尹手里那口楼兰宝刀,忍不住嗤的一声笑了。
  她犹豫一下,从马背上取出一个长条形的兜囊,打开来看,里面装着两杆大枪。
  “给!”
  余黎燕取出一杆大枪,递给玉尹。
  枪是宋军中常见的制式大宁笔枪,因枪形如笔,故而得名。
  枪长七尺六寸,也就是大约180公分靠上。可以看得出,比宋军制式大宁笔枪要短一些,但恰好适合余黎燕使用。那枪头下数寸处,有一个小铁盘,上面有钩刃。与人交锋时,可以防止对手用手抢夺,也是北宋军中,九种制式枪之一……
  不过,看余黎燕这样子,却是习惯使双枪。
  玉尹收起楼兰宝刀,从余黎燕手中接过其中一杆,在手里掂量一下,也不过十余斤的份量。
  这枪,未免太轻了些吧!
  更重要的是,玉尹不会使枪,这该如何是好?
  他犹豫了一下,正打算开口拒绝,哪知余黎燕却一摆手,那俏丽面庞上露出凝重之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