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时行(庚新)-第1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情还没有解决,又闹出了开封邸报的事端。
    李逸风真是想不出来,玉尹知道此事,会是什么态度。
    和玉尹有过一段接触……李逸风对玉尹也有些了解。这是个典型外柔内刚的人,别看他平时温文儒雅,可一旦触犯了他的底线原则,便是九头牛也难以把他拉回来。
    骨子里,小乙可是个极骄傲的家伙。
    如此骄傲的一个人,若是知道自己被人踹了,坑了……恐怕便是再好的交情,也都没有用处!
    李逸风想到这里,轻轻拍了拍脑袋。
    不行,得想个法子才是。
    他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眼睛旋即一亮:着啊,我怎地把少阳给忘记了?
 

           



           

第一三一章 重操旧业(一更)

 
    天刚蒙蒙亮,玉尹便醒了。
    怀中玉人仍在熟睡,低头看去,活脱脱一副海棠春睡的妩媚姿态。低头下,轻轻吻了一下燕奴的头发,而后轻声轻脚从床上爬起来,披上外衣,慢慢走出房间。
    房门,吱呀一声关上。
    方才还熟睡的燕奴,蓦地睁开眼睛,满脸幸福之色。
    +++++++++++++++++++++++++++++++++++++++++++++++++++++++++++
    取出强筋壮骨丹,合着唾液吞服。
    迎着天边那第一缕辰光,玉尹在庭院里摆了个罗汉桩,吐纳一口真气之后,丹田气息如雷,从口中喷出一股淡淡的,几乎用肉眼无法看清楚的白烟,便很快进入到了修炼状态。
    晨风吹来,拂动他衣袂飘飘。
    暮夏时节的清晨,已没了那滚滚热浪,令人感到格外凉爽。
    燕奴也起床了,坐在桌前,对着铜镜梳妆打扮。本想着和往常梳理头发,可梳了一半,却又停下来,把头发打散,面带娇羞之色,重又梳了一个从未梳过的小盘髻。
    北宋时,发式繁多,数不尽数。
    而且每一种发式,都有不同的讲求。比如这姑娘时的发式,妇人时的发式;普通人的发式,贵妇人的发式……等等,皆有不同要求。一般而言,女子一旦换上了盘髻,便等同于表明了一种态度。而盘髻又有大小之分,坊巷中最流行的,莫过于这种小盘髻。
    大盘髻又名抛髻,需五围扎紧,并插上金钏,而后用丝网固定。
    这种发式竖起来很繁琐,而且不易劳作,大都是一些富贵之家的女子才会使用……
    而普通人家的女子,是在大盘髻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化。
    发式三围扎紧,无需金钏和丝网固定,而且也不影响劳作。燕奴红着脸,为自己梳了一个小盘髻,其实也是向人们证明一桩事。从现在开始,她便是玉尹的女人。
    梳理完头发,换上了平日劳作的衣服,燕奴便走出房间。
    此时,玉尹正在练功,隔壁寺院里传来诵经声,玉尹的呼吸,便随着那木鱼声阵阵,一呼一吸,腹部鼓荡不止,隐隐传来雷鸣之声。这变化,令燕奴惊喜非常。
    这是第三层功夫将到了大圆满的预兆!
    燕奴也没有想到,玉尹的功夫竟然进境如此迅速。
    怪不得阿爹生前说,小乙是个习武的奇才。从第二层功夫到如今,短短几个月时间,玉尹便迈入第三层功夫,并且达到了大圆满的境地。而为了这一步功夫,燕奴足足用了十年时光。从小打熬筋骨,修炼功夫,却比不得玉尹旦夕之功。
    想到这里,燕奴也不由得心生感慨……
    不过,她并未生出嫉妒之心,反而由衷为玉尹感到高兴。
    走进厨房,便开始忙碌起来……想着玉尹这数月来奔波千里,燕奴不免感觉心疼。以前玉尹最喜欢吃冷陶,就是一种手擀冷面。可惜他走的时候,这冷陶的材料还未成熟,三个月过去,却也过了吃冷陶的最佳时机。不过,却也不算太迟。
    燕奴在厨房里为玉尹做饭,而玉尹在练功结束后,又打了两趟拳脚,便在院中坐下。
    朝阳升起,和煦晨光照入了院中。
    清晨的开封府,焕发出别样生机,与可敦城的早晨,完全是两个情况……
    心情格外放松,玉尹见燕奴在厨房里忙活,也没去添乱,便在院中坐下,拿起那本罗一刀送他的刀谱翻阅起来。一股奇香扑面而来,令人顿时食指大动。玉尹抬起头,就见燕奴捧着一大碗面从厨房走出,晨光中的燕奴,更显出初为妇人后的娇媚动人。
    “快来吃饭。”
    把冷陶摆放在玉尹面前,燕奴便在一旁坐下。
    一指宽的手擀面,面条筋斗,即富弹性……面条煮熟之后,用井水过了一下水,配上切好的时令配菜,一眼看上去,便胃口大开。玉尹也不客气,把手中刀谱往桌上一放,捞了一碗冷陶,加上配菜,便大口大口吃起来。看他吃的香甜,燕奴心中顿时有一种莫名的满足感。她脸上带着幸福笑意,看了看桌上的刀谱,便拿在手中。
    “这是什么?”
    “四六叔家传的刀谱,说是什么庖丁八法。”
    玉尹含糊回答,一碗冷陶已入了腹。
    他又盛了一碗面,一边添着配菜,一边说:“四六叔说他家祖上,曾是折家军的人,后来犯了军纪,才返回开封。留下这一部刀谱,可是却没有留下相应炼气之法,便渐渐没了用处。这次我送他去太原的路上,四六叔便把刀谱送我,还送了一口家传的宝刀……就在我房间的桌子上,说是什么用楼兰古法所制,名为不死鸟。”
    “是吗?”
    燕奴应了一声,却没有去屋里看那宝刀。
    事实上,在看了刀谱之后,燕奴便知道那宝刀必然和寻常的刀不太一样。
    因为根据刀谱上的招法,这口刀肯定经过了特殊设计。虽说算不得大家,可燕奴的父亲毕竟是一代宗师,能看出这刀法的好坏。庖丁八法倒也简单,刀势也没什么稀奇之处。而这刀谱的精华所在,其实还是在后面的指法变幻上面。如果不习真法,还真就难以练成。不过这对玉尹而言,似乎有算不得麻烦……他练了多罗叶手,和那指法变化颇有些异曲同工之妙,两者之间,似乎有一些联系。
    “小乙哥!”
    “嗯?”
    “这刀谱,你可曾练过?”
    “练过一些,不过说实话,并没有感觉太深奥之处,似乎非常简单。”
    玉尹一边吃面,一边回道。
    燕奴眉头紧蹙一团,思忖良久之后,轻声道:“奴觉着,这刀谱其实就是两套刀法。”
    “呃?”
    “所谓庖丁八法,不过八式,走的全都是大开大阖的路数。
    奴感觉这庖丁八法,更像是一种军中刀法,适用于疆场搏杀……而后面这指法,其实是在庖丁八法的基础上进行改变,又结合了一些江湖人士搏杀的特点,而产生出来的刀法。这种刀法,必须要配合专门打造的兵器,走的是灵巧奇诡之路。”
    玉尹闻听,放下了手中饭碗。
    “两种刀法吗?”
    “嗯,要看小乙哥是走什么路数。
    如果是用于军中搏杀,便是庖丁八法。但用这种刀法,你方才说的楼兰宝刀,恐怕就难以发挥出全部优势,必须要要用军中大刀方可以发挥出庖丁八法的全部威力。
    但如果你要使用另一种刀法,便要用四六叔送你的宝刀。
    而军中大刀,则完全无法施展出其中精髓……两者之间看似有联系,其实走的是完全不同的路数。至于哪一种比较高明,奴也说不好,这两种刀法的用途,全不一样。”
    燕奴这么一说,玉尹方恍然。
    “怪不得我总感觉有些怪异,好像使不出威力。
    原来如此……”
    他想了想,突然笑道:“那我可否两种刀法一起练习。”
    “这个……倒也不是不可以。
    只是你若修炼庖丁八法,还需要打造一口大刀来才好;而若是要练好另一种刀法,必须要有实物才能感受到其中奥妙。大刀倒是容易打造,可是活物却有些麻烦。”
    “需要活物?”
    玉尹激灵灵打了个寒蝉,脸上更露出惊讶之色。
    燕奴点点头,“四六叔这家传刀法,走的是诡谲阴狠的路数,虽然说是以庖丁八法为基础,但如果没有活物,你很难体会到其中的奥妙所在,更练不出个真法。”
    难不成,要去杀人吗?
    玉尹虽然杀过人,可多是逼不得已。
    若让他为了练成刀法而刻意杀人,只怕他刀法还没练成,就要变成了众矢之的了。
    “九儿姐,便没有别的法子?”
    燕奴皱着眉思忖良久,突然眼睛一亮,“办法倒是有,却不知小乙哥肯不肯重操旧业。”
    “重操旧业?”
    玉尹露出迷茫之色:重操旧业是什么意思?
    燕奴点点头,一本正经道:“奴的意思是,杀猪!”
    玉尹一口气没接上来,顿时剧烈咳嗽不停。
    杀猪?还真是重操旧业了!
    想当初他刚重生,面对着郭京的威胁,蒋门神等人停止了对他供应生肉,迫使玉尹不得不学习杀猪。不过,他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便把这杀猪的活计交给了张三麻子。再后来,他还上了债,也解除了蒋门神对他封锁,还得了宰杀生猪的权限,更开办了屠场,专门负责宰杀生猪。不过,这杀猪的活计多是杨再兴和高十三郎他们在负责,自屠场开办以来,玉尹还从来没有宰杀过一头生猪……
    “便只有这一个法子吗?”
    玉尹看着燕奴,脸上露出了苦色。
    燕奴道:“你若能找到其他办法,不去自然最好……或者,你可以不练这刀法,只练庖丁八法便可。”
    守着真法不去修炼,那可是要天打雷劈!
    玉尹颇为苦恼的揉了揉脑袋,思忖良久之后道:“既然如此,那便只有重操旧业了!”
    “其实小乙哥也不必为此烦恼。
    你既然开了屠场,就少不得被人说三道四。而今这马行街,不少人私下提起你,都要说一声‘玉屠夫’。便是你不去杀猪,这屠夫之名也摆脱不掉,又何必在意?
    再说了,你是为习武,管他们说去。”
    燕奴这一番话,让玉尹猛然警醒。
    我以前可什么都不在乎,怎地而今,对却在乎起了这虚名?
    没错,我便是不杀猪,也少不得一个‘玉屠夫’的称号,索性便真个杀去,也可以练习刀法。
    这主意拿定,玉尹反而释怀。
    他填饱了肚子,起身道:“那就这么说定,我待会儿去骡马市走一遭,给暗金买些草料……对了,九儿姐可知道,这东京城里,谁擅长打刀?顺便打一口回来。”


           

第一三二章 故人?长辈?

  
    开封府能工巧匠不少,打刀的名家也不在少数。
    不过,若说真为玉尹打出一口趁手好刀的人,却不太好找。这等人物,大都是挑活儿来做。有的甚至一年都未必能打出一口刀来。他们主要的工作,是指点弟子,除非是那种达官贵人,亦或者是看顺了眼的,便拿钱也不一定能请的出来。
    燕奴歪着脑袋瓜子想了许久,一脸愧疚之色。
    “奴倒真个想不出太好的人选……东京能打出好刀的也不过那么几家,而且多是弟子代劳,大师傅很少出手。便是能请得他们出手,只怕这工钱也是高的惊人。”
    玉尹倒不甚在意,想了想便道:“那自家回头去转转,名家打刀,还真是请不得。”
    大体上他知道,东京那好刀匠打一口好刀来,往少里说也要百十贯。
    他可不像和水浒传里的鲁智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