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时行(庚新)-第2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是不能诛杀,而是时机不。
    玉尹苦笑着摇头道:“三郎以为我想如此吗?李伯纪根就没有和我商议……当然,他也不可能与我商议。便刊载了那篇文章。我不愿转载,只是这……”
    玉尹罢,轻轻叹了口气。
    朱梦便没有继续追究,也是一声轻叹,便在玉尹身边坐下。
    “三郎……”
    “你莫再言!”朱梦道:“演山先临终遗言,要我助你一臂之力。
    我也知,乙你并非那种卖主求荣之辈。虽出身市井,然所作所为却皆为朝廷所虑。
    以前我设计你,乃各为其主。
    而今我既然来了。自会全力辅佐。再了,我阿爹也几次劝我来帮你,也是苦于没有机会……丑话在前面。我为你幕僚可以,一月一百二十贯足,却少不得一文。另外,我可以为你出谋划策,但若你不愿采用,我便离开,到时望你莫要阻拦。”
    朱梦开场一番话,让玉尹忍不笑了。
    “三郎放心,既然是叔祖向我举荐了你,我自会信你。
    至于策略。你我大可求同存异,我也不会因为你曾经害过我,便对你心疑虑……这几日,我恐怕是无法前往牟驼岗。如今军寨中只少阳一人,我也担心他过于操劳。便请三郎前往军寨帮我着……一俟我叔祖入葬。我便返回军寨主持。”
    朱梦听了,点头赞同。
    不过他并没有离去,而是话锋一转,“乙,你以为黄河天堑,能否阻挡虏贼?”
    “这个……”
    玉尹犹豫一下。轻轻摇头道:“自家以为,凭黄河天堑,恐怕是挡不虏贼。”
    “嗯,我亦如此认为。”
    朱梦停顿一下,起身来,“所以我以为,乙留在牟驼岗,恐怕难以施展拳脚。
    唯有死守酸枣两地,方能阻拦虏贼步伐……滑州有滑州团练使曹荣镇守,想来也无大碍。可酸枣方面,疏于兵备,只怕是挡不虏贼。乙欲建立功业,何不向李公请令,镇守酸枣呢?殿前司从六品的武官,在地方怎地也能做一个钤辖。”
    玉尹闻听,眼睛一亮。
    镇守酸枣吗?
    他此前的思路,一直局限在开封,并未想过镇守酸枣。
    而今朱梦一番话,倒是让玉尹豁然开朗……开封城外,无险可守。与其留守开封,倒真个不如,镇守酸枣。而更重要的一件事便是,留在开封便要手太多衿肘,可若是到了酸枣,怎地也是一方军事主官,做起事情来,便可以更加轻松。
    “李公,能同意吗?”
    朱梦微微一笑,“只要乙能舍得家,又有何不可?
    而今李公也正在为酸枣守将而发愁,若乙能自告奋勇,不得还能官升一级,做个统制想来不成问题。你若不与李公开口,我便与李公项,你怎么样?”
    朱梦也是主战派成员,和李纲等人关系不差。
    若他肯开口,想来这件事便有六七成把握……玉尹想了想,当下便答应了下来。
    朱梦走了!
    但玉尹却显得非常兴奋。
    眼界还是太窄了,太窄了!
    这朱梦果然不一样,一眼就出了这场战争的关键。
    只要能阻敌于黄河北岸,不需太长时间,一个月……便足以让真人不战而退。
    偏自己之前没有出这一点,便是陈东,也没有发现。
    叔祖介绍的这个幕僚,的确是厉害。若能得他真心相助,想来成就一番事业,总不会太难。
    想到这里,玉尹此前有些抑郁的心情,也一下子变得开朗许多……从殿前司调出,外放酸枣。
    听上去似乎不是太难,可要操作起来,却着实有些麻烦。
    原因嘛,倒也简单……酸枣团练使属于枢密院所辖,而牟驼岗军寨,则归于殿前司麾下。玉尹要前往酸枣,就必须先调出殿前司,把名册归入兵部,再呈报枢密院。而后由枢密院批准,通过兵部进行委派。这一趟手续下来,着实有些繁琐。
    可繁琐归繁琐,玉尹也必须去操办。
    在他和太尉府关系不算太差。这一日玉尹送走了访客,眼见天色将晚,便和燕奴等人交代了一声,直奔太尉府而去。
    临出门时,燕奴唤了玉尹。
    “乙哥早去早回,今夜还需守岁,却少不得乙哥在家。”
    守岁?
    玉尹恍然明白。今天确是除夕!
    不知不觉,便已到了宣和七年的最后一天,过了今晚。便是靖康元年。
    心中陡然间一颤……靖康,靖康!再过几个时辰,便要进入靖康年了……重以来。这两个字已经变成了玉尹挥之不去的梦魇。两载浮沉,终究还是要面对历史。
    着怀抱玉如的燕奴,玉尹心里涌动一股暖意。
    他突然上前,把燕奴搂在怀中,“九儿姐,我怎地也要守你母平安。”
    燕奴愣了一下,有些不太明白这端端,玉尹怎突然间吐出这么一句话来。不过心里面,还是非常开怀,那俏丽粉靥绽放灿烂笑容。轻轻呸了一声,“这许多人在,怎出这些没羞耻的话来?快点去吧,早些回来,莫要让大家在这里空等。”
    玉尹笑了笑。牵着暗金便出了门。
    “乙哥,这便要出去不成?”
    霍坚从一间民房里走出,穿着一身新衣,笑呵呵向玉尹行礼。
    杨金莲做事,倒也真个利索……短短几天里,便买了五套民宅。却不过付出了四百贯出头。也就是,每套民宅不过八十贯上下,远远低于玉尹当初所的一百贯。
    再加上肖堃的帮衬,玉尹很快便拿到了房产,并且把便桥过来的刀手,安顿下来。
    便桥屠场,而今已经停业。
    场院租借给柳青的家人,用来囤放粮食。
    也是柳青家里的粮食太多,以至于必须租下整个屠场。不但如此,还请了屠场里近百名刀手做护卫,这一算下来,玉尹又从柳青那边,赚了一大笔钱。一个月一千贯的赁钱,再加上三千贯的保护费……直让玉尹私下感慨,柳大官人果然财大气粗。
    这四千贯钱,他倒是收的心安理得!
    更重要的在于,有了这些粮草,玉尹便不用担心,家里粮食不够。
    难不成,还要守着粮库被饿死不成?
    “兄弟们可都得习惯?”
    玉尹也笑呵呵与霍坚寒暄。
    “哥哥的哪里话,这一群夯货,何时得如此舒坦……只是让哥哥破费,将来惯坏了他们,便吃不得苦来。”
    玉尹一摆手,“大郎得甚话,既然是自家兄弟,怎地也要让大家快活。
    待会儿去丰乐楼取酒,顺便去桑家瓦子找几个厨子做菜。今晚是守岁,也不能太过寒酸……对了,莫忘给屠场的弟兄送一些过去,便是留在屠场,也是自家弟兄。”
    一句话,顿时让那些个刀手,欢呼雀跃起来。
    玉尹趁机靠上去,从怀里取出两锭银子,放在霍坚手中。
    “让九郎辛苦一些,给我盯死丰乐楼和千金一笑楼,今晚会有什么状况。”
    九郎,名黄文涛,是黄七的族弟。
    这厮是开封的地头蛇,平日里游手闲,不务正业。
    可他有一个事,便是包打听……手底下更有几十个闲汉做帮闲,便在开封城里转悠,有什么事情可以第一时间知道。之前,玉尹曾用过黄九郎一回,只是后来去了杭州,便没了联系。这次回来,玉尹第一时间找到了黄文涛,继续雇用。
    虽每月要支出百十贯钱,但对玉尹来,能够第一时间得到消息,这些钱也算值了。
    当然了,这一层关系,并无人知晓。
    那黄文涛名义上,是霍坚的手下,像和玉尹无关。
    可实际上,这厮是直接听从玉尹调遣,充当玉尹在开封城里的耳目……
    自从上次茂德帝姬,冯筝与千金一笑楼走动频繁之后,玉尹总觉得不对劲,便盯了千金一笑楼。
    但两个月下来,没有任何收获。
    玉尹不敢有所松懈,依旧让黄文涛带着人,严密监视。
    霍坚点点头,表示明白。
    玉尹便不再罗嗦。牵着马走出观音巷,而后飞身上马,直奔太尉府而去。
    天将夜,街道上很冷清,几乎不见行人。
    也许是受了战争阴霾的影响,开封城再也不见往日的喧嚣和繁华……从前,便是骑着马。也只能一步步的缓行。可是今晚,玉尹却可以在长街上纵马疾驰……
    太尉府门前,张灯结彩。
    高俅处世原则很简单。不拉帮结派。
    再者,如今诛杀五贼的声浪正高,他可不愿在这个时候出风头。所以便抱病在家,不肯见客。
    倒是听玉尹来访,高俅没有拒绝。
    让人把玉尹带到了后宅的书房,高俅温了酒,让玉尹落座。
    “乙这大年夜前来,想必是有事情要。”
    玉尹脸一红,忙躬身先与高俅拜年,而后才出此行目的。
    “你想去酸枣?”
    “正是。”
    高俅眉头一蹙,轻声道:“你可要想清楚,去了酸枣。少不得要和虏贼交锋,可不是个安全之所。”
    “若虏贼渡河成功,便留在开封,怕也不会安全。”
    “乙是,酸枣当不得虏贼吗?”
    “这个。侄不……可我听,酸枣守军兵备松弛,恐怕挡不虏贼虎狼之军。”
    高俅的脸,微微一红。
    酸枣兵备松弛,东京禁军何尝不是这样。
    只是有些事情,他做不得主……穿了。他这个殿前司都太尉,不过是徽宗皇帝的幌子而已。
    “既然乙有意报效国家,那我也不会阻拦。
    这样吧,等过了新年,我便把你的名册转到兵部……可丑话在前面,殿前司我做得主,可枢密院那边,自家却帮衬不得。你若要心想事成,还需要上下走动。”
    “侄,省得。”
    见高俅答应,玉尹心里松了口气。
    不管后世人是怎样评价高俅,但高俅对自己,终归不算太差。
    事实上,后世人对高俅的印象,也大都是源自于《水浒传》。玉尹倒无心为高俅平反,这个人不学无术是真的,可是能安安稳稳坐在这位子上,却也不是善与之辈。
    古人言:君子可以欺之以方。
    但是似高俅这样的人,能和平共处,最还是莫要得罪。
    更不要,在满朝文武皆不把玉尹放在眼里的情况下,也只有高俅是真心帮助玉尹。
    这家伙,虽狡诈,虽不学无术,但也是个有义气的人!
    “叔父,似乎有些烦恼?”
    高俅一怔,旋即摇头笑道:“确是老了,不想竟然被乙,出了心事。”
    “若叔父信得过乙,何不与乙一?”
    轻轻叹了口气,高俅露出苦涩笑容,“有甚道……其实也简单,太上道君虽退了位,可你也知道,他这次是如何禅位。道君一直想着前往金陵,谋求复起……这两日,道君一再要求自家随他前往金陵。
    乙,却也不想瞒你,自家得道君提携,享尽荣华富贵,此已无甚遗憾。
    按道理,道君乃我贵人,我理应听从才是……可是,三郎还年轻,我的决定,更将影响他的未来。所以我才会烦恼,不知该如何决断,乙可否指点我迷津?”
    历史上,徽宗皇帝南下,高俅率禁军随行。
    后来,他在到达泗州之后,与童贯发冲突。徽宗继续南行,带着童贯南下,让高俅留守泗州。高俅也聪明,见情况不妙,便立刻返回开封,才算是得以善终。
    徽宗皇帝和钦宗皇帝这场父子间的战斗,最终因钦宗解了第一次开封之围而获胜。
    童贯等人,皆遭受清算,唯有高俅幸免。
    只是因为高俅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