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时行(庚新)-第3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河北兵马大元帅一职,迟迟没有决定。不是官家没有人选,而是这个人选,实在是……
    官家有意除太子为大元帅。”
    “啊?”
    玉尹闻听,大吃一惊。
    太子,那不就是赵谌?
    可赵谌而今不过九岁,又如何担得起这大元帅的职务?
    种师道见玉尹吃惊,枯瘦的脸上露出一抹笑容,摆了摆手道:“小乙也不必吃惊,其实由太子为大元帅,也当不得大事。这大元帅,只是个虚职,具体事务,借由四大副帅执掌,并无实权。可问题是,若太子为大元帅,便要驻扎河北……太子年幼,身份也很敏感。这时候前往河北,说实话并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所以,很有可能会派出一人,代表太子监军元帅府。
    昨日朱胜非到我府上,向我推荐了小乙。我也觉得,小乙是个非常合适的人选……太子对小乙恩宠有加,无比信任。所以思来想去,老夫便同意了徐相公的主意。”
    玉尹闻听,急了!
    “可是……”
    “小乙先听我说完,之所以选你,除了你甚得太子信任之外,还因为你统领太子亲军,在开封一战中立下赫赫战功。便是张邦昌等人,也没有借口推脱。再者,你留在东京,也难有作为,这强兵还需阵仗检验,太子亲军若常驻开封,早晚糜烂,便如那三衙禁军一般,实在可惜。河北动荡,正是小乙施展拳脚之地,且远离朝堂,没有太多是非,也能够好好磨砺一番……不知小乙,可愿意前往?”
    玉尹万万没想到,种师道把他找来,竟然是这么一桩事情。
    但却必须承认,种师道的话,颇有道理。
    他留在东京,早晚会被这东京梦华之气消磨掉锐气,而且很容易卷入是非当中。
    这是非,可不是说你想要躲避就能躲避。
    有时候越是躲避,就越是有是非上门……若真个出去,也确是一桩好事。
    玉尹想了想,还是有些为难道:“却不知小底前往河北,要屯驻何处?担任何职?
    此外,拙荆怀了身子。
    前次她分娩,我便不在她身边,这次却不想错过。”
    种师道一怔,旋即哈哈大笑。
    “我倒是何事,原来……小乙你也不必担心,此事尚未决定,只是一个设想。待徐相公把此事确定下来,再呈报官家,还要有一番争执。真正有结果,怕要入秋。
    想那时候,你家娘子已为你诞下麟儿。
    至于这职务嘛……我想最多也就是个元帅府参议官。不过你统帅太子亲军,少不得一个太子亲军都统制的头衔,再加上你东宫太子中舍人,兵部郎中之职,想来足以在河北站稳脚跟。”

           



第312章 不败而败

     不知不觉,已是四月。
    朝中呼唤迎回太上道君赵佶还都的呼声越来越高,便是大宋观察周刊也刊载相应文章。
    赵桓顺应民意,也一而再,再而三派遣使者,催请赵佶还都。
    徽宗皇帝在金陵过的颇为自在,并不愿意返还开封。所以赵桓虽然再三催请,赵佶却不肯答应,一而再,再而三的推拒,乃至于到最后,甚至连使者也不愿召见。
    如此一来,赵桓便很尴尬。
    虽说赵佶是自己不肯回来,可是在民间便有了赵桓不孝的说法。
    面对这种局面,赵桓也是非常恼火。在四月末时,再次派出以秦桧为代表的使团,邀请赵佶还都。与此同时,涪陵郡公赵叔向上书献策,言太上道君身边有奸诈小人阻挠,不肯让官家父子团聚。当以雷霆之势,铲除宵小,方可迎还太上道君。
    宵小,奸诈小人?
    赵叔向所指,无非朱勔。
    蔡京在三月时已经病逝,赵佶身边便只剩下朱勔一人。
    而这朱勔,在东南经营多年,门生故吏多不胜数,也是赵佶可以立足东南的左膀右臂。
    只要斩杀了朱勔。赵佶在金陵无所依靠,自然可以回还。
    赵桓听了赵叔向的主意后,也颇为意动……
    五月初,苏州团练使,两浙路副都统制关胜奉命开拔,前往河北兵马元帅府听命。在途经金陵时,关胜父子入城拜见徽宗皇帝。赵佶倒没有再也。便让朱勔出面接见。哪知道,关胜父子在酒席宴上突然翻脸,当场斩杀朱勔。并取出圣旨,言受官家密旨,铲除奸贼。同时。关胜所部兵马,迅速冲入金陵并掌控于手中。
    赵佶见此情况,便知道是赵桓的主意。
    赵桓决不可能容忍他继续留在东南,便使出这雷霆手段。
    不管他内心里多么不情愿,也知道继续停留金陵可能性不大。朱勔一死,其党羽立刻土崩瓦解。赵佶就算再喜欢金陵,却失去了立足东南的依持,只得下诏,准备还都。
    赵桓得到消息,不由得长出一口气……赵佶要返还开封了!
    可是宋金之间的谈判。却是一波三折。
    康王赵构在上京拜会了女真大狼主,金太宗完颜吴乞买之后,态度陡然发生变化。
    本来,他是居中平衡,可到后来。却开始转而支持梅执礼,表现软弱。
    李纲坚决不同意增加岁币,更要夺回燕山府。而女真方面,则是要求割让燕山府,理由是这燕山府已经被他们占领。双方拉锯式的谈判,整整持续了一个月之久。李纲也是筋疲力尽。加之水土不服,入五月之后便一病不起,无力继续谈判。
    赵构决定让李纲回转真定休养。
    李纲虽不太同意,奈何身体确实不好,根本无力主持。
    而双方的谈判迟迟没有结果,想来最后也不会有什么东西出来,只得答应赵构之命,前往真定。
    可是,李纲却未想到。
    他前脚刚走,赵构后脚便命梅执礼主持谈判,迅速达成议和。
    待李纲得知后,想要阻止已来不及,只气得口吐鲜血,昏倒在病榻上。
    “李纲误国,有悖官家期盼,实罪该万死。”
    醒来之后,李纲放声大哭。
    若非亲随发现及时,便险些自尽。
    而此时,赵构则兴冲冲带着签订下来的盟书,踏上了回还开封的归途……恭喜郎中,贺喜郎中!”
    开封观音巷玉府后堂,稳婆满面笑容,把婴儿递到玉尹面前。
    玉尹小心翼翼接过了婴儿,显得有些手足无措,他深吸一口气,战战兢兢问道:“九儿姐可好?”
    “恭喜郎中,母女平安。”
    是个女娃!
    玉尹长出一口气,脸上旋即露出灿烂笑容。
    “来人,看赏。”
    高娘子连忙把早就准备好的红包,塞进稳婆手里。玉尹则抱着孩子,迈步走进产房。
    燕奴躺在榻上,看上去很虚弱。
    见到玉尹进屋来,她露出一抹愧疚之色,轻声道:“小乙哥,又是一个女娃……”
    在这个男尊女卑的时代,燕奴秉承的观念,也是为玉家开枝散叶,争取生个男娃,以继承玉尹血脉。可接连两个女娃,让她感觉非常愧疚。同时更害怕玉尹因此生出不满,所以不免感觉忐忑。不过,看到玉尹脸上的笑容,燕奴总算是松了口气。可紧跟着,便是更强烈的愧疚之心,唯唯诺诺,不知道该如何说才好。
    玉尹当然知道燕奴的心思。
    其实,早在产期到来的时候,燕奴便有些患得患失。
    他抱着婴儿在燕奴身边坐下,笑嘻嘻道:“九儿姐,孩子却像极了你,长大必是个美人胚子。”
    “可是……”
    “九儿姐莫要担心,生男生女,都是我的孩儿,自家怎会有不满。”
    他温言的劝慰燕奴,直至燕奴笑逐颜开。才算是放下心。
    “小乙哥,却不知你可为孩儿,想好了名字?”
    玉尹当然已想好了名字,于是为女儿取了个玉娇的名字,让燕奴彻底放下了心。
    他让杨金莲照顾好燕奴,便出门招待一干前来道贺的弟兄。
    高宠和王燕哥在三月末时,已成就了亲事。算是得偿所愿。而杨再兴也迎娶了徐婆惜过门,只是因徐婆惜的出身,张二姐始终不肯同意她做正室。杨再兴虽然不满。可是能娶了徐婆惜回来已心满意足,虽给不得她正室身份,却万分宠爱。
    徐婆惜心里。也颇为遗憾,但也明白这其中的缘由。
    什么东京上厅行首?
    说穿了,也是个贱业,这名头越响亮,就越是麻烦……
    杨再兴而今已做了正式武官,更是太子身边的人,这一言一行都要遵循规矩。若杨再兴没有发达前,一切都还好说。可现在,杨再兴身份地位愈高,张二姐便越是注意这方的事情。好在。杨再兴对徐婆惜万分宠爱,让徐婆惜多少还是少了几分惆怅。
    “哥哥如今,真个成家立业。
    新宅方成,又添千金,可是个好兆头。”
    高宠带着众人上前道贺。玉尹自是高兴非常。
    此次玉娇出世,场面比之玉如出世时,要热闹许多。以前,肖堃石三等人还能为座上客,可这一回,却真个有些拘束。虽说玉尹待他们还是很亲近。但这身份上的差距,让他们也不敢放肆。面对玉尹的时候,更露出几分畏惧之色,让玉尹感慨万千。
    却在这时,忽听高世光前来通禀:“郎君,老种相公派人前来,请郎君过府一叙。”
    种师道自从被罢免了枢密院使之后,便在家中赋闲。
    权力虽没了,但却继续享有宰相的待遇。赵桓也不敢太过打压种师道,免得被人说三道四。所以,种师道而今虽然已经致仕,可人们还是习惯的,尊他为‘老种相公’。
    玉尹闻听一怔,忙和众人道了个歉,便换上衣服,走出家门。
    种师道若没有事情,不会轻易找他过去。这时候突然邀请他过府做客,必然有大事发生。
    此前,种师道曾和玉尹说过,希望他前往河北兵马元帅府就职。
    可由于种种原因,这件事一直没有消息。
    前两日,赵桓在朝会上通过了赵谌出任河北兵马大元帅的任命,这件事才算是有了定论。
    虽然朝堂上对赵谌为河北兵马大元帅一职颇有议论,但不得不承认,赵谌在目前是最合适的人选。首先,他是赵桓的独子,乃当今太子,身份足够荣耀;其次,开封大捷中,经过大宋时代周刊的强力造势,赵谌在陈桥亲征,英勇的形象深入民心。乃至于开封百姓提起赵谌,都会亲热的称呼他为‘小哥’。所以在声望上,赵谌也有足够的资格。
    唯一的问题,便是太子无法离开东京,而且赵谌的年纪也的确太小。
    不过,赵桓既然如此坚持,朝臣当中或许有人感到不满,却也只能捏着鼻子同意。
    难道说,自己前往河北兵马元帅府出任参议的事情,有结果了吗?
    玉尹其实并不太愿意担任这个职务,可种师道既然这般建议,他也不好再去推脱。
    一路上,玉尹思绪万千,不知不觉便来到种府门外。
    入种府大门,自有那家臣带着玉尹来到后宅的一间书房里。
    玉尹走进书房后,顿时愣住了。
    原来,这屋中并不是只有种师道一个人,还有门下侍郎,当朝太子徐处仁,直龙图阁大学士燕瑛等人在座。
    玉尹不敢怠慢,忙上前一一见礼。
    他发现,大家的脸色都很凝重,不见半分喜色。
    心里顿时一沉,玉尹敏锐觉察到,今天种师道把他找来,恐怕不是一桩好事。
    “小乙不必多礼,坐吧。”
    相比之下,燕瑛待玉尹的态度相对亲切。毕竟,他和黄裳颇有交情。当初玉尹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