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时行(庚新)-第3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行建,懵了!
    不仅是田行建,包括苏灿在内,甚至连狄青等人,也被玉尹这大手笔所震惊。
    二十万贯的暗花,是何等惊人数字?
    水浒传里,梁山好汉夺了一回十万贯的生辰纲,便令得朝廷震怒。而这次,玉尹放出二十万贯暗花,只怕是整个河东河北绿林道,都要为之惊叹,为之疯狂了!
    “小乙,你真要如此做?”
    “正是!”
    田行建咽了口唾沫,深吸一口气道:“田某素来自诩好汉,可是和小乙一比,真个羞煞了人。
    小乙既然有此雄心,田某便拼了死,也为小乙作成此事。
    河东路无需小乙费心,凭自家面子,当不成大事;倒是河北路绿林道那边,而今出了一个马扩,确有些麻烦。此人本是燕山府武官,因郭药师那鸟厮投降,便投了西山和尚洞落草,而今声势浩大,颇有河北绿林道盟主之势。若小乙作此大事,还需有马扩出面。自家和马扩没甚交道,但若小乙有意,也能从中引荐则个。”
    田行建说完,不等玉尹开口,却听一旁陈东道:“马扩?可是狄道马子充?”
    玉尹一怔,“少阳知道此人?”
    “若是狄道马子充,便认得!”
    苏灿道:“那马扩表字,却不太清楚,但确是狄道人。”
    陈东闻听笑了,“若是此人,倒也好办。”
    “哦?”
    “马扩之父,说来小乙可能也知道,便是那一手促成海上之盟的登州兵马钤辖,武义大夫马政。那马扩少时曾就学开封武学,后随其父奔走宋金之间,对于女真之事,颇为了解。辽金开战后,马扩便觉察到虏贼野心,更时常感叹当初的错误决定。
    宣和七年,他主动请命,随蔡靖前往燕山府为通判……郭药师投敌之后,便失了此人消息。原以为他已经投降虏贼,却不晓得他居然落草为寇,有如此名声……若是此人,那河北路绿林道之事,便由我解决。当初我在太学时,曾得马扩资助,说起来也有些交情。还请七哥帮忙联络,我愿走一遭西山,说服马扩同意。”
    玉尹惊喜万分,却不想陈东还识得这等人物。
    “若如此,便麻烦少阳辛苦一遭,走一回西山。”
    陈东点头答应,一旁田行建也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苏灿道:“郎君此事,还要小心,不可以走漏了风声。”
    “哦?”
    “若被人知晓,这暗花是郎君所出,只怕于郎君危险。
    自家的意思,还是以七哥之名发出暗花,如此一来,也能是郎君的危险,减少到最小,不知郎君意下如何?”
    玉尹自想出这‘暗花’的主意之后,便已经决定,不计代价。
    但听苏灿这么一说,也觉得此事他不好抛头露面。
    思忖一番后,便点头答应,“若如此,便拜托两位。”
    苏灿和田行建忙躬身道:“请哥哥放心,若走了一个虏贼,我等便提头来见……朝中罔顾大义,勾心斗角,争权夺利。
    可是在民间,知晓大义之人却比比皆是。人常说,仗义每多屠狗辈……也许在那些读书人眼中,屠狗辈是一个带有侮辱性的名词,但是在玉尹心中,屠狗辈三个字,代表的是铁血和义气。有如此一帮好汉,此次事情,说不得真能够做成。
    送走了田行建和苏灿,玉尹的心情顿时大好。
    他命狄青何元庆二人率部返回东京,自领着陈东坐上小船,直奔西台山而去……
    只是他并不知道,他这一趟暗花,会在江湖中,掀起何等滔天巨浪。
    玉尹站在船头,遥望青山,嘴角微微一翘,勾勒出一抹极为好看的笑意。
    完颜宗望,你又会如何应对?(未完待续)RQ

           

第315章 江湖绝杀令(2/2)

      “阿翁,玉郎君那边并无动作。”
    种府书房,种彦崇神色恭敬,与种师道报告了近来太子亲军的动态,“陈长史确是个有才干的人,玉郎君并未把精力投注于太子亲军,多是由陈长史一手打理。
    阿翁,我怎地觉着,那玉郎君颇有些不务正业,似乎并无传说中那般……”
    种彦崇话未说完,就听种师道一声厉喝:“种彦崇住口,你可知道,你在评论的是曾为朝廷抛洒热血,力抗虏贼的好汉?玉小乙便是有种种不好,也不是你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可以评价。至于他是否不务正业,也非是你可以评论。只要他玉小乙在太子亲军一日,便是那太子亲军的军魂,何时轮到你在这里说三道四?”
    种师道说完,脸上浮现出一抹病态的嫣红,并剧烈的咳嗽起来。
    入夏以来,种师道的身体便一日不如一日,甚至不再去过问朝堂上的事务。
    他这种态度和状况,倒是让赵桓放心许多。虽然罢免了种师道枢密使之职,却又封为楚国公,在爵禄上比之先前,更高出许多。此刻,种师道须发贲张,犹如一头愤怒的狮子。种彦崇见此,不由得吓了一跳,扑通一声便跪在种师道身前。
    “孙儿无知,还请阿翁恕罪。”
    种师道缓缓坐下,目光清冷的扫过种彦崇。
    “大郎,说起头脑,你比之二郎强百倍;可说起做事。却比之二郎相差太多。
    你以为你是谁?
    太子亲军之中,除了太子便是玉小乙,便是我去,也未敢说能比小乙做的更好……你信不信,虽然玉小乙平日里什么事情不管,可若遇到事情,只要他玉小乙一句话。全军皆可为之效力。以小乙之名,如今又何必真个,去事必亲躬呢?
    否则的话。他要那陈规作甚,要那吴玠有何用处?
    这一点,二郎便做的比你好……他从不已我种师道的孙子自诩。入太子亲军后,便兢兢业业。你说玉小乙无甚动作,可二郎却打听到,昨日晌午玉小乙亲随何元庆和狄雷二人率马军出营。何元庆与狄雷,皆玉小乙心腹,若无玉小乙军令,怎会擅自出营?这便是玉小乙的动作,只是你心气太高,却看不出来个端倪。”
    种师道这一番话,说的种彦崇面红耳赤。
    良久。他懦懦道:“确是孙儿错了!”
    “好了,且下去吧,在军中好好做事,习练武艺。
    太子亲军不日将离开东京,若被我知道你不好好做事。到时候可别怪我送你回家。”
    种彦崇连忙保证,这才告罪退出书房。
    待种彦崇离开书房后,种师道突然回过身,轻声道:“文季以为如何?”
    就见从书房屏风后走出一人,赫然正是兵部侍郎司马朴。
    他微微欠身,“种公猜测不错。玉小乙果然有动作……只是,种公又如何知道,那玉小乙会有动作?而且他这动作能否产生作用,只怕于现在而言,尚未可知。”
    种师道听罢,笑了。
    “人常说,玉小乙出身市井。
    可正是因为他出身市井,才保住了一腔热血,也比其他人更加简单。似你我为官多年,做起事来不免瞻前顾后。可玉小乙却不同,只要他认准了事情,便会义无反顾。此前我让他死守陈桥,不过是想他断了虏贼后路。却不想这厮真个亡命,凭着三千人,就死死拖住虏贼脚步……若非这等义气,如何有陈桥大捷?
    那日,我与徐相公和燕瑛在这里见他,把燕山之盟的事情与他说明。
    我看得出来,他很是愤怒,而且极为不甘。你我都知道,那两万虏贼放走,是何等意义。可你我便知道了,也不敢越雷池一步。可我知道,玉小乙一定会做些事情。
    他同样清楚放走那些虏贼是什么后果,但他和我们不同,他确是个敢去做事之人。”
    司马朴连连点头,发出一声轻叹。
    “想我等饱读诗书,尊圣贤之道……可到头来,却不如小乙这种出身市井的莽夫快活。”
    种师道笑了,只是那笑容里,带着无尽的苦涩。
    他闭上眼睛,良久才道:“文季,我这身子,越来越差,只怕是撑不得太久。
    而今朝堂上勾心斗角,太上道君还都,必会有新一轮的争斗。我不想小乙留在京中,便是有太子护卫,以他那性子,也受不得各方倾轧,所以才想到让他去真定。
    只是,这朝堂上若没个人为他打点,暗中照拂,他也难有作为。
    你如今为兵部侍郎,想来很快便会入龙图阁直学士。若我不在时,还请你代我多多照拂小乙。满朝文武皆为名利算计,却不知这名利是建立在我大宋朝廷强盛之下。覆巢之下无完卵,若我大宋不在,则名利由何而来?可笑这满朝文武,竟比不得一个从市井中走出来的玉屠夫看得真切……文季,你可愿意帮我一回?”
    司马朴沉默了!
    说起来,他也是士大夫中的一员,听种师道这番话,着实有些刺耳。
    但他又不得不承认,而今朝堂纲纪败坏,种师道所言真个没错。犹豫了片刻,司马朴轻声道:“既然种公如此吩咐,自家便是豁出去脸面,也定会护小乙一个周全。”
    “如此,我便放心了!”
    种师道松了一口气,便靠在椅上。
    小乙,你这一回,又该如何翻云覆雨呢……靖康元年秋,太上道君赵佶还都。
    满朝文武。都把目光投注于赵佶还都的事情上,却无人留意,枢密院发出一道任命,除兵部郎中玉尹为河北兵马元帅府参议,太子亲军都统制,拜祁州团练使。
    太子亲军扩八千人,并入河北兵马元帅府。屯驻肃宁寨。
    这肃宁寨地处真定府东南,比邻河间。之所以把太子亲军安排在肃宁寨,除了有练出一支强兵的想法之外。不无支援河间府的意图。此次金兵南下,河间府遭遇袭掠,伤亡惨重。若有这么一支强兵为侧翼护持。女真人也未必能够顺利南下。
    对于太子亲军的驻地,朝堂上也有一番争论。
    最初,赵桓是想让太子亲军驻扎相州。但相州太守杜充是个强横之人,徐处仁也担心,玉尹和杜充发生冲突。一个是议和派的急先锋,为人狡诈凶残;一个是太子近臣,同样是心高气傲之辈。这两人若在一起,弄不好还真个会斗起来……
    大战之后,需要的是平和,而非无休止争斗。
    徐处仁这番考校。也有道理。
    在争得种师道的主意后,便决定让玉尹屯驻真定。
    而从另外一方面考虑,河间府同样隶属河北兵马元帅府所辖。和驻守河间府的兵马副元帅,便是黄潜善。据说,玉尹和黄潜善关系不错。相互配合起来,也方便一些。
    如此安排,若放在平时,说不得会引起他人关注。
    可是在太上道君赵佶还都的消息影响下,竟无太多人理睬。
    玉尹接到命令之后,立刻着手安排太子亲军开拔之事。与此同时。新任少林寺住持陈希真,同意了玉尹的建议,从寺中调拨出三十名武僧,前来开封弘扬佛法。
    弘扬佛法是假,暗中保护太子是真。
    这三十名武僧是少林寺里有数的高手,其中已突破四层功夫的武僧,便有六人。
    本来,玉尹是打算把这些武僧安排在观音院。
    可由于李师师出家,观音院已经变成了比丘庵,少林武僧便不好在观音院驻足。
    好在这时候,高尧卿站出来。
    将他高家在西角门外的一处空地赠与少林,作为少林武僧平日里参禅之地。此地距离东宫甚近,向西隔了两条街便是太平兴国寺,堪称开封府一处极为繁华地段。
    若在平时,这块土地至少能卖出三五万贯来。
    可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