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大哥-第1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秦浩决定装死到底的时候,便听外边又传来了马蹄声,所有人不由得微微一皱眉,敢在太极宫如此放肆纵马的,必然是战事相关,只是昨天这报捷的许杰才到,今天又出了什么幺蛾子了?
  便见一绿袍小官连滚带爬地爬上了台阶,嘴里大喊:“圣人啊~圣人!!突厥颉利可汗遣执失思力亲自入京,请。。。。请。。。。请。。。请降!”
  唰的一下,刚才还闹哄哄的大殿之上,一片安静。
  李世民颤抖地问道:“谁?”
  那绿袍小官激动地道“突厥大将执失思力,已自缚于鸿胪寺,请降!”
  请降,不是请和,这一字之差何止是云泥之别,满朝文武几乎同一时间都在揉耳朵,生怕自己听错了。
  李世民最先反应过来,大笑道:“好啊!昨日许将军的捷报才至,今日他执失思力便来了,看来朕的这两位大总管,打的比朕想象中还好啊!”
  看着众人一脸认可的表情,秦浩赶紧提醒众人道:“全赖圣上用兵如神,决策千里之外,庆我大唐国运当升,圣上洪福齐天。”
  众位大佬这才反应过来,这一高兴怎么连大小王都忘了呢,居然连一个孩子都不如,连忙齐声补救道:“圣上用兵如神,洪福齐天。”
  李世民这下更美了,从武德九年到现在,他发动玄武门事变都已经快五年了,就从来没有一件事是能让他痛快的,今天他终于爽了,美的鼻涕泡好像都乐出来了。
  “将执失思力带进来见朕。”
  说完,李世民刚刚那副醉眼朦胧的样子霎时间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副威严十足的模样。
  满朝文武也差不多,就连刚刚都快玩摔跤了的尉迟恭和程咬金也开始自顾自的整理衣冠,不一会功夫,刚刚的联欢晚会就变成了严苛庄严的大唐小朝会,君臣之间的默契感十足。
  又等了一会,执失思力自缚双手,蓬头垢面的小跑着上殿,特别懂事的一上来就跪下道:“罪臣执失思力见过上过皇帝。”
  这执失思力明显是个聪明人,要知道一直以来大唐都是向突厥称臣的,这厮作为谈判使者上来就是如此之低的姿态,短短一句话,爽的李世民跟干了一炮似的,眼睛都笑的咪咪起来了。
  尉迟恭突然间越众而出,上前一脚踹倒执失思力道:“呔!还认得你家尉迟爷爷否?”
  执失思力心中大怒,但面上却不动声色,反而谄媚地笑道:“认得认得,尉迟大将军乃是天下第一猛将,前年有幸与尉迟将军在泾阳县相识,将军之风采末将终身难忘,实不相瞒,尉迟将军之威名,在我们突厥,几可以止小儿夜啼呢。”
  尉迟恭哈哈大笑,居然抬起腿来一脚踹在了执失思力的肩上,大怒道:“前年尔等趁我大唐国内不稳之际大举寇边,没想过会有今天吧!”
  当年渭水之战,尉迟恭身先士卒以寡击众,愣是击退了突厥左翼大军生擒其主帅阿史德乌没啜,却依然没能阻止得了颉利的主力大军直驱长安,已为奇耻大辱,如今这一脚,他也算是狠狠出了这么一口闷气。
  执失思力到底是来请降的,什么羞辱不羞辱的,打掉了牙恐怕也得顺着肚子咽下去了,连连跪下磕头道:“鄙国不自量力,对上国多有袭扰,如今已知上国之厉害,我们可汗愿意与上国永结藩篱之好,向上国上表称臣,为上国守卫边疆,还望上国皇帝陛下,恩准。”
  李世民在上面估计爽的都快高…朝了,强忍着将执失思力打发了出去,借口曰和群臣商议一下。
  等执失思力走了,群臣哄的一下就乱起来了,秦浩甚至看到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个人抱在一起涛涛大哭,尉迟恭也跪在地上拿着他那沙包大的拳头不停地捶打地面。
  至少有那么三四分钟,满朝文武的脑袋里就剩下一个词了:爽啊~
  等众人都爽完了,李世民才笑着问道:“众位爱卿,这执失思力态度如此之低,恐怕是被二位李大总管给打的实在太疼了,咱们议一议,这颉利请降,咱们该如何应对?”
  尉迟恭第一个跳出来,道:“不能接受,颉利可汗狼子野心,今年请降,待到明年草黄马肥之时,难保不会卷土重来,一定要继续打,打的突厥人从此闻唐字而胆寒为止!”
  房玄龄却站出来反对,道:“突厥颉利虽败,然控弦之士尚有百万,真要是打到不死不休,我大唐要折损多少儿郎,又要花费多少国帑,国库的底子你不清楚,我可以告诉你,这仗不用多,再打三个月恐怕咱就发不出俸禄了。”
  尉迟恭牛眼一瞪,差一点就要扑上去打房玄龄,怒道:“欠俸就欠俸,这是我大唐的千载良机,绝不能让颉利缓过这口气来。”
  “荒谬!颉利这次乃是请降不是请和,我大唐历年来所被劫掠的珍宝金箔子女必然要全数奉还,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要他们几万匹上好的马匹,能通过谈判手段得来的,为什么还要流血打仗?”
  “谈谈谈,田舍奴你懂个球子!”
  “尉迟黑炭,你。。。你胡搅蛮缠!”
  不一会功夫,这一群大佬便分别以房玄龄和尉迟恭为首,吵了个翻天覆地,当然了,动手是没有的,否则那不叫打架,叫单方面虐菜,因为支持房玄龄的全是文臣,支持尉迟恭的则都是武将。
  好半天,两拨人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自古以来都是文主和武主战,哪又有什么对错之分,这种事要是能靠辩论来聊出结果,反倒是见了鬼了。
  只见李世民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狠狠一拍椅子吼道:“好了!别吵了!”
  两拨人安静下来,等待李世民的最后裁决。
  便听李世民突然间问道:“秦郎中,你乃我大唐最出色的后起之秀,虽资历经验不足,但你那个脑袋瓜向来都是聪明的,不知这件事上你是什么意见?”


第一百七十八章 不为他人做嫁衣
  一般来说,这种小朝会上,就连九卿也不一定就有发言的资格,别看刚才吵得好像挺欢,但参与进来的就没有一个不是紫袍的大佬。
  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居然别人谁也没问,直接跳过众人问一个压根不应该出现在这里的六品芝麻小官的意见,这其中所释放出来的意义当真是非同小可,而更让人大奇的是,满朝文武居然都觉得听听秦浩说什么也挺好,愣是没人觉得有什么可诧异的。
  其实秦浩刚才在众人争吵的时候就在纠结。
  他可是清楚知道历史走向的,虽然具体细节记不清楚了,但这种国运级别的大战,稍微喜欢历史一点的爱好者都不可能不清楚结局。
  但知道是一回事,怎么说又是另一回事,从某种程度来说,秦浩已经是先知,甚至于神一样的角色了,他本来就已经是木秀于林,这要是再先知一下,岂不是就智多近妖了?
  有些东西吧,真的已经超过了计算两个字的范畴了。
  “秦郎中?无需顾虑,尽管畅所欲言便是,说错了也不要紧。”
  秦浩的心里很矛盾,一方面他清楚,出于自保的第一条件,他这时最应该做的就是装一回鸵鸟,将头埋在沙子里,随便站在房玄龄或者尉迟恭这边都行,反正如果提不出什么新颖的解决方案的话他一个小人物也无足轻重。
  但是另一方面,自穿越以来的种种一一浮现在他的眼前,那关中成群结队的灾民,那一块说笑打闹的兄弟,甚至是魏徵李二这样的仁爱长辈,无不告诉他:你已经是大唐人了。
  为了大唐,许杰以两百骑兵的微弱兵力义无反顾的就敢冲击颉利可汗的大帐。
  为了大唐,李世民日日夜夜操劳,起的比鸡早,睡的比鸡晚。
  为了大唐,无数的闺中妇人只能痴痴的倚在门框等待良人归,而无数的汉子抛头颅洒热血,最后只换来黄土一杯,赏存不赏亡。
  自己,难道吝啬的连句话都不愿意说么?
  想到此,秦浩叹息一声,决定真的说些什么,道:“臣以为,是谈是打倒是不急,甚至拖一拖也未尝不可,颉利困守铁山注定难有翻盘之机,既然如此,为何不让柴总管,薛总管,各遣精锐继续北上,陈兵薛延陀和西突厥的边境?”
  李世民愣了,尉迟恭愣了,房玄龄也愣了。
  这仗打的好好的,又有西突厥和薛延陀什么事啊!这是什么脑回路,俺们跟不上啊。
  秦浩只得继续道:“臣以为,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万一突厥转瞬灭亡,则突厥子民必定四散奔逃,他们能逃的地方无外乎三处:薛延陀,西突厥,或者是归附大唐,我大唐五路大军平灭突厥,凭什么让他们得好处?”
  噗呲一声,秦浩话音刚落,程咬金这货忍不住不由自主的乐出来了,取笑道:“大侄子,你该不会以为,我大唐可以短时间内将东突厥给亡国吧,哈哈哈,大侄子你不懂军事,可以理解,可你这未免也太异想天开了吧,实话实说,要不是因为突厥如今内部矛盾尖锐,又碰上这百年难遇的大雪,其国力军力甚至都还要远在我大唐之上,不过是小胜一仗,就想着灭亡人家?”
  秦浩也无奈,他知道就算仗打到现在这样,他说这话也没人相信,可这一切却都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他能怎么办?他也很无奈啊。
  可是历史上,这次的国战我大唐就是这么顺,就是这么幸运,李靖就是这么猛,就是这么牛逼到自己都不敢相信,仅仅一个多月之后,东突厥直接就崩盘了,一个又一个的突厥将领无条件投降大唐,颉利可汗被李靖生擒活捉,其下的部落也直接散伙。
  这一切来的实在太快,也太过突然,诺大的一个突厥直接被一分为三,投降大唐的只有一百二十万左右的人口,剩下的则大半投降了薛延陀,小半投降了西突厥,具体数字已无从考证,反正突厥前年还有百万控弦呢,薛延陀接受的人口最少也是大唐的两倍以上,愣是让区区一个突厥的跟班甚至奴隶一样的小到不能再小的小角色,直接一跃而取代突厥成为大唐第一大患。
  有时候看这一段历史真的挺憋气,凭什么啊,打仗的是大唐,发财的却是薛延陀?这是天上掉下来一个馅饼,直接掉在薛延陀嘴里,把这三寸钉给砸成一个胖子了啊。
  为了不要白给他人做了嫁衣,秦浩唯有顶着满朝大佬善意的嘲笑,继续道:“我也知道我想的太美了,可是万一呢?万一这事发生了,咱得多亏啊!另外此战之后,东突厥必将衰落,而草原从来都是一个此消彼长的生态环境,难保薛延陀不会变的桀骜,不如遣一队精兵敲打敲打,想来也是有必要的,退一万步来说,柴总管和薛总管想要短兵相接恐怕也不太赶得上了,反倒不如绕路直插后方,若万一能灭国固然好,就算不能灭国,纵兵劫掠一番也是不错啊。”
  前线的五路大军,除了李勣和李靖现在已经直捣黄龙之外,也就李道宗那位置能有点用,不管怎么打,柴绍和薛万彻肯定都是要打酱油了,除非这仗再打个三俩月的。
  这倒不能说是李二的战略失误,实在是二李太特么猛了,谁能想到这种级别的国战居然会打的这么特娘的快。
  秦浩已经硬着头皮,把能想到的理由和说辞都给想出来了,自认为他已经算是尽心了,至于李二到底会不会调柴绍和薛万彻的部队绕路截后,就已经不是他能决定的了。
  李世民想了想,道:“秦郎中说的。。。。倒也不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