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大哥-第1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说不是呢,那李氏的原型啊,就是她那二儿媳妇,自从她那儿子死后啊,就对她百般刁难,现如今都给撵到乡下老家去了,太原王氏,多大的招牌啊,听说那李氏现在是衣食无着啊!去年大灾,娘俩差点饿死啊!”
  “啧啧,咋就心这么恶呢,谁家的闺女不是爹生娘养的,咋能这么欺负,这以后嫁闺女可得擦亮了招子,那王家门户是高,可摊上这么个婆婆,那过的得是什么日子啊。”
  “李氏?啊,她那孩子,是不是就是王方翼?”
  “对对对,你咋知道的?”
  “嘿!这不巧了么,前些天报纸上的那篇文章,叫伤仲永的,知道不?知道那方仲永的原型是谁不?就是那王方翼!”
  “啊!竟然是这样,那王方翼真的这么神么?”
  “哎哎,这个我知道,那王方翼啊,从小就有神童之名,后来李氏被同安大长公主欺负,他与他娘相依为命又有孝童之称,听说也是四岁能诗,五岁能文,端的是个好厉害的角色啊,你们想想那秦郎中是什么人?人家那是天授秀才,同龄人中正眼看过谁?连宰相之子到了他面前也要规规矩矩的,他看上的人,能差了?”
  “哼!这等少年俊彦,不留在长安城中上家学,反而放到乡下去开垦土地,这孩子这股聪明劲恐怕用不了多久也要泯然众人矣了吧。”
  “就王家这门风,也好意思说什么诗书传家?这还五姓七望呢?”
  “唉,没办法啊,人家是同安大长公主啊!”
  …………
  类似的议论,几乎是一日之间便传开了,长孙冲的第二行动队也是初露锋芒,大量的外围人员,别的可能还干不好,但传个谣言还是手到擒来的,在酒馆,在茶社,在戏楼,甚至在平康坊,长孙冲曾信誓旦旦地给秦浩保证过,在长安城只要人数稍微多一点的地方,就有他的探子。
  几天的功夫,与世无争的同安大长公主,就这么变成了过街老鼠,甚至就连太原王氏的招牌也受了不小的影响,他们老王家之所以地位超然,一靠不停地联姻,说一句卖儿卖女卖门第怕是也不无不妥,二就是靠他们所谓的诗书传家,优秀的家学。
  一出小姑贤,一篇伤仲永,全都打在了王家的七寸上,这次他们是真的急了。
  同安大长公主被气的好悬没死喽,老人家可能不重财利,但对名声却尤为看重,眼瞅着一辈子就要盖棺定论了,运气好的话她那名字还得写在青史之上,这时候来个晚节不保,换了谁都得急啊!
  老太太哆嗦着双手,抡起大锤,冲着院子里新凿好的那块伤仲永的石碑就砸去,此时瞅着这篇千古文章心里怎么都气不过,怎么看怎么刺眼,好像那秦浩小子在对她无尽嘲讽一般。
  只是老太太终究是年老体衰,力气不大,三五十斤的大锤费了老半天的劲才抬起来,却被王老爷子一把拦住。
  “你干什么?”
  “你给我起开,老身今日无论如何要砸了这石碑。”
  却听王老爷子道:“不行。”
  “你。。。。你说什么?留着他,让别人看咱们家笑话么!”
  “唉!我王家千年传承,靠的就是这诗书礼仪,前日还在笑的那方仲永,想不到竟然出在了我王家,这是我王家之耻!但正因为是我王家之耻,才更应该将这碑文留下,警示后人。”
  同安大长公主急了,怒道:“什么狗屁方仲永!那是那小鬼胡乱说的。”
  王老爷子摇头道:“吏部已经派人过去看了,据说这孩子确实有秀才之能,而且薛家,裴家,甚至韦家,都派了人过去要与这孩子订亲,老伴啊,这次咱王家,是真走眼了啊!”
  同安大长公主闻言呆呆地跌坐在地上,这个突然崛起的少年是她亲孙子,可是她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不一会竟然呜呜地哭泣了起来,边哭边嚷嚷道:“这可还怎么活哦~晚节不保啊!都怪我,都怪我啊,我太原王氏的千年声誉哦~我。。。我。。。。我死给那混账小子看!看他怎么在圣人面前交代!”
  说着,同安大长公主站起身,冲着那块刻着伤仲永的石碑撞去。


第一百八十三章 大长公主的反击
  眼看着同安大长公主就要撞死在石碑上,王老爷子连忙伸手将老太太给拦住。
  “你这是干什么,事情还没到不可挽回的地步呢,用得着这么急着跟那小子同归于尽么?”
  同安大长公主痴痴地笑道:“挽回?事已至此,想挽回又哪里容易了?”
  王老爷子道:“这事对咱们来说确实不容易,但正所谓解铃仍需系铃人,对那小畜生来说却未必。”
  同安大长公主皱眉道:“你让老身一把年纪了去跟那小辈服软?休想!”
  “倒也不用说什么服软不服软,那小子做了这么多事,不就是为了河间王家的那丫头么,那丫头我一直也没看上过,我看啊,这亲事还是退了吧。”
  “退了?那咱们这脸面,还往哪放?”
  王老爷子苦笑道:“脸面?这事上哪还有什么脸面,那一晚之后,他们俩的事全京城谁不知道啊,那丫头摆明了看不上咱们家孩子,还僵持着有意思么?
  那小子虽然年少,却跟个老于世故的小老头似的,倒也不是个咄咄逼人的性子,你看那韦挺和裴寂都已经闹到那么大了,却依然能化干戈为玉帛,你贵为当今圣人的亲姑姑,那小子应该不会愿意跟你结下死仇,必然有准备的后手。”
  “唉~”
  同安大长公主叹息一声道:“好吧,也只有如此了,若那小子不识趣,老身便与他同归于尽。”
  …………
  当天中午左右,同安大长公主就退亲了,与李孝恭的七日之约才刚刚过了五天左右。
  李孝恭其实也莫名的松了一口气,一时间心里的情绪十分复杂,却更不知这以后要如何是好。
  连同安大长公主都在这小子手里被弄了个灰头土脸,以后怕是绝不会有人冒着得罪秦浩的风险来提亲了啊,似乎这丫头除了嫁给秦浩以外已经彻底砸在手里了。
  一时间,纵横天下的李孝恭也觉得有些心力交瘁,甚至动了索性成全他们俩的想法,当然,更多的恐怕想的还是自己要不要干脆把秦浩直接弄死算了。
  而秦浩在得知同安大长公主退婚以后,胸口倒是也放下了一块大石,也没去河间王府再拜访一下什么的,怕给人留下耀武扬威的不良印象。
  这事说实在的,他办的挺不地道的,跟君子两字更是相去甚远,虽说李世民没亲自找他谈个话啊啥的,但魏徵却很是抽出了小半天的时间对他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教育。
  秦浩倒也真是懂事,当天便安排人将小姑贤的后半段加了上去。
  这小姑贤前半段讲的是恶婆婆成天打骂儿媳的事,后半段自然就是聪慧的小姑子妙语巧计解误会,彻头彻尾的合家欢结局了,要不这戏怎么能叫小姑贤呢。
  随着小姑贤后半部分的火热上场,街面上对同安大长公主的微词一下子便少了许多,再加上秦浩又做了些辟谣工作,没过多久这事就算是过去了,甚至意外之喜的是,他们王家的女儿愣是水涨船高了不少。
  至于王方翼那边,倒也不难,这王方翼在乡下开垦了几十顷的土地,此时也被抖落了出来,只要宣传的角度稍微一变,便成了被王家下派历练,再说谁规定下乡干活就不能读书识字了,王方翼如今出落的如此优秀不正是说明了王家的家学好么。
  总之,不到半个月的时间,王家是风也平了浪也静了,秦浩和同安大长公主虽然不曾见面,但十分默契的将这事的影响给抹平到了最小的地步。
  不过秦浩对此倒是并不如何后悔,且不说逼迫王家退婚势在必行,就算没有跟李孝恭的七日之约恐怕自己也是要出手的,毕竟自己初来乍到的又没有什么特别强势的背景,骤升高位的时候正需要一个靶子来立威。
  通过这样的一件事,所有人都对秦浩刮目相看了,一时间纵使是那些大佬,对秦浩也存了些许忌惮。
  以前众人给秦浩面子更多的还是看在他和李承乾的关系上,看在他和魏徵的关系上,忌惮的是他的潜力,而从此以后,忌惮的就是他的实力了。
  越是大佬,就越是容易青史留名,对秦浩这种几乎完全可以左右舆论的力量就越是忌惮,以前倒还没觉得如何,但同安大长公主的下场无疑是给他们上了一课。
  远的不说,一本三国演义,成功的将刘备和诸葛捧上了天,将司马懿黑出了翔,甚至因为一本隋唐英雄传,就成功让本来在大唐武将中并不如何耀眼的程咬金和秦叔宝名声大噪,人家程咬金如今就连带兵都比以往容易许多,好多僵尸都特愿意跟在他的手下沾沾他那福气。
  一时间,那些紫袍子的大佬们对秦浩都变得亲切和热情起来,原本跟他没什么交集的如侯君集,张亮等大将,最近也时不时的邀请他过府来参加一些宴会啥的,弄得秦浩都有些招架不住了。
  当然,这一系列事件中,还有一个幸运儿,那就是王方翼,因为秦浩的伤仲永,人家如今直接就飞了,原本应该略有些苦逼的童年一下子就变得色彩斑斓了,
  因为这小子确实是有才,如今就连李世民都在考虑是不是给他配个公主了,以后的前途自然也是不可限量,走上仕途的时间比原本历史上要早上好几年,按照原本的轨迹,他可是一直等到他奶奶挂掉才有机会回京城的。
  这也是个懂事的孩子,回京城的当天就拿了礼物来秦浩这上门拜访感谢,秦浩一高兴之下又收了个小弟,并表示风言衙门之中随时给他留着位置。
  至此,大唐高宗朝的两大悍将裴行俭和王方翼都收入了自己的羽翼之中,秦浩甚至琢磨着是不是等有机会的时候去找一找程务挺或者薛仁贵,凑个整数。
  但是,就连秦浩自己也清楚,这事并不能算是这么完了,老太太贵为大长公主,就算是前隋的时候也没受过这气啊!
  只是没想到,老太太报复的速度居然会这么快,秦浩前脚刚把王方翼送走,后脚老太婆的杀招就到了。
  只见一个秦浩从来没见过的太监,大模大样地领着宫中卫士就进了家,颐指气使地道:“哪位是秦浩秦郎中啊?”
  秦浩不敢怠慢,只得道:“我是我是,这位公公好面生,似乎没见过您啊。”
  那太监笑笑道:“平日里秦大人进宫,不是去太极殿和紫宸殿见圣人,便是去东宫见太子殿下,自然是没见过老奴的,老奴啊,是在大安宫当值的,秦郎中自然没见过老奴了。”
  秦浩一愣,随即就脸色煞白,便听这太监皮笑肉不笑地道:“秦郎中,有旨意,太上皇有请~”


第一百八十四章 献宝
  太上皇有请。
  短短五个字,瞬间就把秦浩给整的不会了。
  要说初唐最特别的政治现象,那无疑就是李渊了,李世民是如何得到了皇位,别说满朝文武了,就连市井小民也都知道,但偏偏知道是一回事了,怎么说又是另一回事。
  和上下五千年所有逼宫得位的皇帝一样,甭管对太上皇到底是如何的软禁,但表面功夫该做的却是一定要做到的,如李世民这样的皇帝,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自己在孝字上有半点折损的。
  说了这么多,核心思想只有一个,最起码表面上全大唐最尊贵的人不是李世民,而是李渊,李渊的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