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大哥-第1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酒杯的李承乾,他的手依然稳,额头上却已汗珠密布,一双眼睛仿佛透着几分乞求,几分无助,他的心忍不住的又痛了一下,软了。
  微微不可察地叹息了一声,李泰终于将酒杯端起,笑道:“多谢大哥了,听说扬州的美女和琼花一样美,弟弟回头给你寻上几个。”
  哈,这一刻,三人都有了些如释重负的感觉,秦浩也拿起杯子跟他们兄弟俩一块将杯中酒饮尽,李承乾笑道:“你啊,都是要牧守一方的人了,还是那么不正经,来来来,扑克拿来,斗上斗上,为兄要大杀四方。”
  “哈,平日里谁输的最多你心里难道还没点数么,看我将此去扬州的盘缠给赢过来。”
  一时间,东宫之中欢声笑语不断,就连偷偷跑到隔壁听墙角的于志宁,面上都不由自主地露出了欢喜的笑容。
  三人一边玩牌,一边聊天,秦浩顺便将到了扬州以后的种种安排跟李泰讲完,李泰也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真特么不愧是天授秀才的秦郎中,这环环相扣的手段简直精妙到令人发指的地步,敬佩的同时心中却是一苦,如此才俊站在李承乾的身边,若真要为敌,怕是凶多吉少,这样的大才,为何不是自己这边的?
  剩下的时光,便是快乐的了,既然李泰选择去了扬州,便是选择了亲情,三人都放肆地玩的很痛快,反正最后宿醉醒来之后都已经断片了,听下人说李泰还管李承乾要了女婢,吓得李泰一脸懵逼。
  揉着迷迷糊糊地脑袋出了宫,秦浩走路都还是邪歪着的,不管怎么说这顿酒喝得值啊,起码将李泰的野心往后压了好几年,几年几年复几年,几次之后他也就没了夺嫡的机会,没了选择自然也就是李承乾的好弟弟了。
  接下来,便是想办法让李泰走得出去,过李世民那一关了。
  只是秦浩却不知,他想让李泰走,自然也就有人不想让李泰走,同一时间,萧德言、顾胤、蒋亚卿、谢偃,几个平日里和李泰玩的最好的青年士子,齐齐聚在了杜楚客的府上,屏退左右后,还是由萧德言开口道:“杜大人,殿下他被那秦浩所惑,说要去什么扬州当他的大都督,听说都已经开始收拾行礼了,这。。。这是成何体统啊,您最德高望重,劝劝殿下吧,不要任性了。”
  杜楚客叹息道:“若是能劝得动,几位也就不用来了,此事殿下决心已下,劝,已是无用了,只是诸位,殿下他能否走的成,可不是殿下自己就说的算的,更不是他秦浩说的算的,都说他姓秦的是天授秀才,我却不信,几位都是一时之俊秀,可敢与咱们这位天授的秀才过过招?”


第二百四十章 贤后
  那天从东宫回来,醒个酒的功夫,外边就变了天了。
  许多人都知道了李泰要去扬州的事,虽说不上是人尽皆知,但反正该知道的一个也没落下,这其中当然包括了李世民,这让秦浩的感觉很是不爽。
  他昨天才跟李泰开始商量这事,除了他们俩和李承乾知道这事的人极少,今天就闹得满城风雨,若说没人在里边捣鬼,秦浩是肯定不信的。
  大概日落时分,长孙冲这才姗姗来迟,一点也没有因为秦浩即将调走而有半分懈怠,反而将平日里时不时透出一点的少爷性子彻底地收起来了,恭恭敬敬地给秦浩行了个礼后道:“大人,查出来了,这消息最早是在平康坊以谣言的形式放出来的,臣查询源头,总算是不辱使命,这谣言最开始便是这几个人传出来的。”
  秦浩将名单接过,粗略一看,平日里几个和李泰私交不错的所谓‘才俊’有一个算一个,全在这名单上。
  “呵,主子没急,狗腿子倒是一个个的急不可耐了。”
  “大人,这。。。。会不会是越王殿下他自己。。。。。”
  “不会,他还没那么阴沉的心机,起码暂时他还是个赤子之心的好弟弟,而且他也有他的傲气,说一套做一套的事他是不屑为之的。”
  只是秦浩虽然面上对和谐所谓的才俊嗤之以鼻,心里却也有几分慎重和阴霾,萧德言等人这一手,正好打在了他的七寸上,虽不能伤筋动骨,却也能疼的他够呛。
  正所谓别人不知道的才是阴谋,如果这事没有传到李世民耳朵里,秦浩确实有的是办法拐走李泰,可如今李世民知道了,他也有点麻爪,毕竟这事的本质还是有一点给李世民下套的意思,当皇帝的么,他给大臣耍手段可以,大臣给他耍手段总会不太高兴的。
  怎么着?我自己亲儿子要去扬州了,我自己都不知道?谁同意了?秦浩啊,这么说秦浩很有把握啊,朕这个皇帝都得按他的主意办事不成?
  只要李世民有了这个想法,再想把李泰弄走那就难如登天了,甚至如果当皇帝的不是李世民而是个心胸狭窄一点的皇帝未必就不会有木偶牵线的感觉,到时候命能不能保得住都是一回事。
  当然,伟大的天可汗这点胸襟还是有的,但是不爽还是肯定的,此时此刻,李世民正在紫宸殿上生闷气呢。
  这可让长孙皇后不爽了,都说三十如狼四十如虎,如今她三十出头正是精力充沛的年纪,却难免的有些老了,起码跟那些刚进宫里十五六的花季少女相比已经有些珠黄,甭管他们两口子有多恩爱,但起码这床底间鱼水欢这种事她确实也是有点力不从心的感觉,感情深代替不了人家活好,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尤其是男方没有道德和心里压力的时候。
  这皇帝好不容易来一次,没去找那些花里胡哨的年轻女子,怎么却一个劲的唉声叹气呢?最近朝堂上的事不是都挺顺的么?也没发生什么大事啊,把糟心事带到床上来了?
  “看大家眉宇之间有忧郁之色,可是有什么为难的事么?若是与朝政无关的,不妨跟臣妾说说。”
  “哦,观音婢啊,这事还真得跟你商量,青雀想要去扬州当两年大都督,朕一时间也不知该怎么办是好,你是做娘的,平日里他跟你最亲,你说,朕是同意还是不同意?”
  长孙皇后明显是不知道这事的,一听说事涉她的宝贝大儿子,立马便上了心,什么床第之欢的事情一下子就扔到九霄云外去了,紧张地问道:“莫非是雀儿他。。。。想要就藩?这。。。。是不是太早了些,雀儿还不到十四岁啊。”
  李世民摇头道:“那倒不是,他应该就是去当几年大都督,只是。。。有些人未必就没有等他几年后让他干脆留在那不再回来的意思。”
  说罢,李世民便将此事的前因后果都跟长孙皇后说了,虽然秦浩还啥也没做,但李世民相信这小子肯定能给李泰找到强大的正当理由,毕竟人家当年连自己的仇敌裴寂都能帮着太上皇给保下来,剩下的无非就是自己批不批准罢了。
  长孙皇后听后也不由得眉头一皱,这做母亲的,哪有不疼儿子的道理,那扬州一去几千里,万一真的不回来了,以后他们母子岂不是再不能相见?
  但是,长孙皇后无疑是有大智慧的,是通晓史书的,李世民一说,她就将杜楚客能想到的都想到了,甚至比杜楚客想的还多出几分来,她深知自己不仅是母亲,更是帝国的皇后,她的两个孩子不只是她的儿子,更是朝堂的皇子,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谁最不想看见夺嫡的大戏,那无疑就是长孙皇后了。
  李世民的位子就是抢来的,她很清楚那是什么日子,夺嫡,从来都不是温声细语,大部分时候,都是你死我活的,这手心手背都是肉,伤了哪个不是她的心尖尖?
  “雀儿倒是识大体,看着他们兄弟二人如此和睦,臣妾也就放心了。”
  “哦?观音婢的意思是。。。。”
  “大家,这是雀儿的事不假,但更是扬州的事啊,这即是咱们的私事,也是朝堂的公事啊,臣妾就不参与意见了,大家还是以公事的角度来决断吧,若对朝廷有利,那您就让雀儿去,若是对朝廷不利,那就别让他去。”
  李世民一愣,没想到孩他娘竟然会是这样的想法,只是想想却也有道理,若真是朝廷需要,青雀身为皇子当然是义不容辞,反之,堂堂亲王之尊也确实没有必要跑那么远去给那秦浩当挡箭牌。
  长孙皇后见李世民眉宇之间舒展了一些,便低着头道:“大家,您平日里日理万机的已经够累的了,既然下了朝,便早点歇了吧。”
  李世民一看,长孙皇后双面红霞的样子哪里还不知道老婆的心思?当即便哈哈大笑道:“朕来了,观音婢,咱们再造一个孩子吧。”
  “呸!不正经。”


第二百四十一章 秦浩出招
  一连三天,李世民兴致勃勃地等着秦浩出招,这小子出招时总是和旁人不同,他倒很想再和他过过,以解当初裴寂事件之气,这小子一向善于左右舆论是非,弄得他这个做皇帝的也挺麻爪的,这次想拐走李泰,在自己已经知道的情况之下他倒是真想看看这舆论还能有什么用。
  可偏偏,风也平浪也静,好像一切都没发生似的,百官该上朝上朝该吵架吵架,秦浩忙着扩建他的青帮听说昨天还去了韦挺的府上寻求韦家的支持,俩人一口气喝了二斤葡萄酿弄得今天都只能请假。
  没看出这小子要煽动舆论的意思啊,葫芦里卖什么药呢?
  这时,便见从御史班子里走出来一个御史大夫,怒气冲冲地道:“圣上,臣有本奏,臣要参人。”
  “讲。”
  自从魏徵接管了御史台以后,御史台越发的不可爱了,一张嘴全都跟喊了炮仗似的,只是却也很少有瞎参乱参的时候了,基本上只要长了口就是言之有物,证据确凿,因此李世民看这个御史火气这么大,本能的就以为朝堂是不是又出了什么大贪官之类的。
  “臣要参的是风言郎秦浩,臣要参他六庄大罪!”
  噗!李世民好悬没喷出来,十分疑惑地问了一遍“谁?”
  他以为自己没听清呢。
  不止是他,满朝文武也都差不多是同样的反应,一时间全都议论纷纷窃窃私语,倒不是这秦浩三头六臂参不得,但那得看是谁来参,御史台啊!魏徵的地盘,魏徵和秦浩什么关系?比亲父子差不到哪去了吧?这特么什么鬼啊,难道是御史台有人要把魏徵掀下去?没听说御史台有这样的牛人啊。
  李世民下意识就想让秦浩出来对质,结果却发现自己没找到,这才想起来他昨天跟韦挺喝多所以今天请假了,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李世民敏锐地意识到,这又是秦浩以退为进的手段,毕竟当初裴寂的时候也是类似的套路。
  至于是不是御史台里有人要卷魏徵?他相信不是,毕竟他对御史队伍还是挺看重的,能进御史台的人他全都亲自过问过,那里边应该不会有这种二逼。
  这些思绪都是一瞬间的事,便听那个御史道:“经查,风言郎秦浩,以造船为名,从岭南购进了价值三百万贯的木料,经手之人乃是长孙家的家人,其木材的实际价值也远远不值这个数,臣怀疑,这是长孙大人与秦郎中私相授受,中饱私囊,权钱交易。。。。”
  本来看热闹的的长孙无忌都懵了,不是说参秦浩么?咋还把自己给扯出来了,要知道杜如晦去世之后虽然由萧瑀再次出仕顶了位置,但明眼人谁不知道这就是个权宜之计,用不了几天那老头子就得哪来的哪去,将位置让给他。
  身为堂堂赵国公,吏部尚书,未来的宰相,这特么都被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