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大哥-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一会,有大厨端上了用白玉器皿盛的两道主菜,这是秦浩特意吩咐着一步一步教给厨子去做的,来扬州一趟,不吃狮子头和烫干丝总觉得哪不得劲。
  “不错,不错,郝师傅不愧是扬州第一厨,味道真的好。”
  李泰也赞叹道:“确实不错,很好,本王都想把你绑了回京了。”
  厨子却谦逊道:“哪里哪里,这还多亏了秦帮主教的好,小人做了一辈子的菜,却也从没想过这菜居然还有这样的做法。”
  李孝恭将一只大螃蟹咬的嘎吱嘎吱直响,闻言大笑道:“我家这女婿,一身的古怪本事简直是层出不穷的,就连吃也总是弄出这么多的幺蛾子,还有那个什么。。。。大食数字,乖乖喽,鬼画符一样的东西,他居然整的挺明白。”
  李泰笑着道:“皇叔,那大食数字侄子倒是也学了一些,实话实说,做算术运算的时候确实是比咱们传统的那些办法要简洁方便的多,就说他这次带来的那个大食酒鬼,其算术造诣甚至比李淳风道长还要高,这都是那大食数字的功劳,若咱们也都能学会这个,以后这明算一科也就简单了,老百姓也不至于连个账房先生都找不到了,那些高端的算法用在户部更是利国利民之大功业,可不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
  “哈,咱们李家就属你最好学,既然是真本事,那就赶紧学会了才是,这样等以后你大了才能好好地帮衬你的父兄,尤其你说那个什么叫大食的,竟然随便冒出来一个人就能有李道长的算学水平?那怎么成,咱大唐怎么能被区区蛮夷在文教之上比过去。”
  李泰笑着道:“叔叔放心便是,那蛮夷算学上或许比得上李道长,但他大食却不是咱大唐的对手,听那蛮夷说,就连他们的先知,恐怕也到不了贞恒兄的水平,现在那蛮夷正哭着求着要拜贞恒兄为师呢。”
  李泰如今已经彻底从一个逍遥王爷变成一个死肥宅了,除了琴棋书画之外现在又爱上了数学,尤其是在阿弥亚瑟随意将之击败之后,更是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如今这数学水平都快赶上王方翼了,等过些天那阿弥亚瑟从东南海招安了他的同胞之后甚至都可以一块上秦浩的课做个同学了。
  当然,秦浩并不是只给李泰一个人上课,那王氏的嫡女也一块跟着,不管不问不说,顺其自然,这已经是秦浩想到的最好的态度了,说白了就是装啥都不知道,他一向都是如此。
  这女娃娃虽然聪慧不如李泰却也是女子之中极难得的了,尤其是一手书法,深得她祖宗王羲之的真传,于是他们每天上午一块学习数学,下午一块谈论书法,时不时的还能聊上几句有的没的,从诗词歌赋聊到人生哲学,这女子竟然都能接得上话,就差一块看星看雪看月亮了。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李泰这是坠入爱河了,似王氏这般的女子确实是天下少有的,以李泰的身份他自然不缺女人,但这世上可以与他相互交流的女子却是凤毛麟角,门当户对的自然就更是几乎没有了。
  万幸啊,杜楚客现在不在扬州,否则秦浩能看出来的事"qing ren"家未必就看不出来,就算做不出棒打鸳鸯的事情,也难保他做糖不甜做醋酸,看如今李泰和人家发展的势头,估计老杜同志就算现在就回来也没卵用了。
  少年人么,爱起来天王老子都得靠边站。
  至于杜楚客干啥去了?这货马不停蹄地跑到长安邀功去了,都是聪明人,在秦浩拿出盐引之后老杜同志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东西的重要性,赶紧由他报上去,那可就是越王殿下的政绩了啊,必须趁着秦浩那小子分身乏术的时候打他个措手不及,让他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而从结果来看,老杜似乎好像也许可能,是成功了。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长安发生了一件让所有人都瞠目结舌的大事,谁都看得出来这盐引的意义,几乎是满朝文武一边倒的全都表示支持盐引的发行,只是需要将他的发行方由青帮转移到民部来,事实上青帮现在早就不能算作什么民间组织了,早晚要成为朝廷的一部分。
  可结果,一个所有人意想不到的人反对了:李承乾。
  李承乾突如其来的一棒子可以说把所有人都给削懵了,不管是李世民还是文武百官全都是一头雾水的。
  盐引啊,这是青帮的玩意,青帮现在可是秦浩的,谁不知道秦浩和太子爷好的就差穿一条裤子了?
  怎么个意思?越王府的长史跳出来希望增发盐引,太子却跳出来力排众议的反对,这里头该不会有什么事吧。
  莫非是秦浩与太子已经决裂,并且已转投越王府了?太子站出来反对不会是因为意气用事吧!
  想到此,越王府的一些狗腿子们简直是欣喜若狂啊,如此一来不但他们越王殿下有了强援,断了太子一臂,太子的这次反对也充分地暴露了其政治上的不成熟,如此意气用事,这么沉不住气,以后如何还能君临天下?
  当然,这么想的都是些小鱼小虾,要说李承乾和秦浩决裂,李世民第一个就不信,他几乎百分百的肯定,这绝对又是他们哥俩唱的双簧,秦浩那臭小子一定是在挖坑,可偏偏他和房玄龄等人研究了好几天,都没研究出来这坑在哪。
  只是这一切,远在扬州的秦浩等人现在还是啥都不知道呢,他们三人正吃得一肚子蟹黄打嗝呢。
  “帮主~帮主~不好了!宁海县的村民暴乱,跟咱们的拆迁队打起来了~”
  刚刚还吃的特爽的秦浩唰的一下就站了起来,他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第二百六十二章 暴民
  虽然现在时辰上已经是大半夜了,往日里早就该洗洗睡了,可是救兵如救火,这个时候谁特娘的还睡得着?秦浩,李泰,李孝恭三人连忙连衣服都来不及整理利索就翻身上马在来人的带领下朝着宁海县的方向星夜疾驰而去。
  自古以来暴民事件都是头等敏感大事,这要是动了手流了血,那就是造反啦啊!
  在封建社会,任你有一万种正当理由,只要你丫敢造反,必然是难逃一死,可是同样的,就算你有一百万个正当理由,只要管辖内有灾民造反,丢官帽子都是皇帝仁慈,十个里八个都得陪着一块死。
  “怎么回事,为什么要抗拆,许杰呢?”
  “许将军压根就不在扬州城,早就跑到宁海县去了,自从圈地以来许将军每天都只睡两个时辰,日夜不停地安抚拆迁百姓,哪出点什么事他都是第一时间赶到,只是这次实在没想到。”
  秦浩自然也知道许杰的辛苦,只可惜有时候黄泥呼进裤裆,不是屎也是屎了,不过现在却顾不得,连忙问道:“可有基层官吏贪渎拆迁款?可有将士对拆迁百姓动粗?可有人伤亡?”
  “回帮主,王方翼小将军建立了军法队日夜巡查海岸一线,欢迎沿岸百姓任何人举报,谁敢贪渎拆迁之银钱就地正法,谁还敢贪这昧良心的钱啊,至于粗暴执法,咱这扬州府兵都是附近的乡里乡亲,谁还能干这种生儿子没**的事?”
  一听没有这种事,秦浩的心算是稍微往下放了放,起码许杰的命算是保住了,至少不是人为的主观错误。
  “到底是怎么回事,快快给我讲来。”
  随着这人的叙述,秦浩终于弄清楚了事件的来龙去脉。
  这次的圈地,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顺利的,大唐初年毕竟还不像康熙年间那样的人口过剩,事实上经历了隋末天下动乱之后无主之地甚多,人口也锐减的厉害,加上此时的南方又大片大片的都是没怎么开发的土地,因此沿海居住尤其是居住在有大潮适合圈盐田的地方的百姓本就不多,还是以隋末难逃的北方百姓为主,世世代代住在那片的百姓其实挺少的,在秦浩下了如此血本之后,大部分的百姓都还是愿意配合朝廷的。
  要知道,秦浩给出的拆迁补偿款,哪怕是在关中也可以买下同等面积的土地了,这在封建社会来说简直是业界良心啊,加上他和许杰在洛阳时候积累下的善名,甚至还有百姓感激涕零磕头建生祠牌坊的。
  但,有些人有些事,还真不是用钱就能搞定的。
  咱们国家,几千年来都是以孝治天下的,向来都有百善孝为先的说法,不管是民间还是贵族,不孝都是世间第一大罪,因此这次拆迁活人都还挺好办的,可死人就特么真的麻烦了。
  按照习俗,国人讲究的是入土为安,一旦入了土就万万不能惊动先人,因此刨人祖坟也是国人第一大仇,秦浩已经尽了全力去安抚那些被刨祖坟的百姓了,琅琊王氏捐出来的那些上好良田绝大多数都补给了这些死人,可是有懂事的,却也依然有并不懂事的,这不,这回可就出事了。
  耿老汉今年五十七了,这在封建社会已经是快要知天命的年纪了,听说朝廷要征收他们家的耕地,本也没什么不满情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朝廷要你地还给你钱,这已经是圣主在朝了,没啥可不知足的。
  可是那些当兵的不但要他的田还想要动他的祖坟,一下子就把耿老汉给整炸了,动迁那天死死抱着祖坟不撒手,痛哭流涕的大嚎大叫,几个府兵在等了小半天之后终于不耐烦了,上去拉他。
  可这人一上了岁数身体就不行了,哭了大半天之后耿老汉已经哭虚了身子,加上秋风一吹,身体几乎就已经油尽灯枯了,两个府兵拉他的时候他再一激动,嘎的一下就陪他自己父母去了。
  这下两个府兵可就傻眼了,一时间不知所措,而那耿老汉的儿子耿小汉见状可就不干了,俗话说杀父之仇不共戴天,登时耿小汉的眼睛就红了,趁着俩府兵懵逼的时候,唰的一下掏出了一把匕首就捅死了俩府兵中的一个。
  府兵么,一般分到一个小队的都是乡里乡亲,没死的那个府兵一看同伴被杀了顿时也跟着急了,见那耿小汉疯魔一样的又要来捅自己,一着急又抽出刀子把耿小汉给杀了。
  这下可就捅了马蜂窝了,这个村子叫耿家村,听名字就知道,这里头十之**全是亲戚,初唐的百姓又都是经历过隋末动乱的,哪有一个是真正的善茬,登时全村就暴动了,那活着的府兵连夜屁滚尿流的就跑了。
  类似这样的事情其实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这种事也是几乎在所难免的,许杰听到消息之后当天就带着王方翼连夜赶到了耿家村亲自处理事故,反正人死如灯灭,一般来说只要诚挚地道个歉,再给全村人都多一点的拆迁费,事情十之**还是会大事化小的。
  但偏偏,上得山多终遇虎,这次在阴沟里还是翻了船了。
  此时,距离圈田开始已经有半个多月了,这半个多月来还是难免有百姓听到了风声,知道他们的地如今不但不是破烂了反而是宝贝的盐田,不过毕竟中国的百姓还是老实的多,再说朝廷也不让贩私盐,否则杀头,因此绝大多数人也没整出幺蛾子。
  可耿家村事件,却一不小心给玩大了。
  一开始是耿家村一个村为了耿老汉一家的事闹腾,结果后来十里八村都跟着闹上了,因为他们或许不知道啥叫法不责众,但基本这个意思还是懂的,而且那些闹起来的村子,分钱分地的时候可是要多给不少呢。
  他们这十里八村这么一闹,周围其他的村子的贪欲,也被跟着点燃了,同样都是宝贝疙瘩地,凭啥他们能闹,俺们就不能闹呢?既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