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大哥-第2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驻边部队扰民,实则是对天可汗体系最大的破坏,比如武则天时期的营州都督赵文翙,就因为虐待契丹酋长,欺辱人家百姓,把大唐最坚定的追随者,最听话的小弟契丹给惹急了,偏偏武则天那娘们阴谋诡计堪称前无古人,可打仗却是个纯棒槌,两次倾国之力讨伐都让人家给灭了。
  从此,好好的小弟变成了死敌,一直断断续续的跟大唐打了两百来年,唐灭了又跟五代和北宋打了一百多年。
  向来听话懂事的契丹都能因为一个小小的都督的虐待而和大唐翻脸反目,更何况是已经仇深似海的半岛三国?哪怕是为了让这些唐军老实听话别欺负人,否则他休想在辽东办成任何事。
  秦浩想了想道:“自古以来发财只有三条路,农、商、工而已,这三者哪一个,都要以一个安定和平的辽东半岛为基础,渊盖苏文一天不解决,三者都无从谈起。”
  薛万彻一听就怒了,“渊盖苏文耽误将士们赚钱了?我这一会就把消息告诉全军将士,我保证,半个月之内把渊盖苏文的人头拿过来。”
  秦浩听了哭笑不得,他来之前渊盖苏文都活动好几个月了,这一听渊盖苏文耽误了将士们赚钱,半个月就能搞定,这不摆明了之前的围剿没用心么。
  或者说,是薛万彻心疼这些大唐的王牌子弟兵,舍不得往战场上扔。
  秦浩哭笑不得道:“薛叔叔,还是我那天说的,半岛之乱不在渊盖苏文,只要扶余人对咱们大唐的恨还在,渊盖苏文是杀不绝的,半岛发展靠稳定,繁荣靠水运,二者缺一不可,这样,您先给圣人写信,管圣人多要一些海船,您也知道我的处境,青帮上的事,我现在不便直接管圣人要人。”
  薛万彻道:“明白,明白,这船是安东大都护府要的,跟贞恒没有半点关系,这个。。。。来了之后他们应该也还是有生意做,能赚钱的对吧。”
  “嗯。”
  “好!我这就写。”
  秦浩接着道:“不过除了船之外,更重要的是半岛的安定,最起码,不能再让汉人军再这么肆无忌惮的欺负扶余人了,尤其是人口掳掠,一定得给我停了,否则一切休提。”
  薛万彻想了想,道:“那我明天给弟兄们开个会,这话既然是你说的,我想弟兄们多半还是会信的,我告诉他们,什么时候人口买卖停了,你就什么时候带领大伙赚钱。”
  呵呵,合着以前你个大都护一直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呗。
  就这样,由唐军以身作则,下面的汉军终于也消停了不少,最近对扶余人欺压的情况大大减少,就连都护府内部似乎也和谐了许多。
  将士们全都眼巴巴地等着秦浩带领他们赚钱呢,说真的,青帮和武士彟的兵成天一筐一筐的往家赚铜钱,哪个能不羡慕?
  甚至就连高句丽原境的汉人军最近看秦浩的目光也挺火热的,因为他们不知从哪听说的,秦浩在让唐军吃肉的时候也会留一口汤给他们。
  对此,秦浩感觉压力山大,他也没点石成金的本事啊!那铜钱又不会凭空掉下来。
  最关键的是,明明他还什么都没说呢,只答应薛万彻想想办法,结果那些唐军就一个个跟马上就要发财了似的,就连汉人军也跟着裹乱。
  不过不管怎么说,半岛算是暂时安稳下来了,起码这半个月来渊盖苏文的动作已经小多了。
  直到半月之期到了,也不知是不是因为秦浩的一系列怀柔手段让扶余人觉得秦浩可以聊聊,渊盖苏文,到了。
  跟约定的一样,由裴行俭暂时代替秦浩出面,带着五个飞骑将士,坐着一艘小小的船,渊盖苏文却是单枪匹马,身跨四刀,半个护卫都没带,枭雄气度尽显无疑。
  裴行俭站起来抱拳道:“渊将军单刀赴会,竟有关云长之风,真不愧是当世之俊杰啊,本公佩服,佩服。”
  渊盖苏文也站起来抱拳道:“久闻裴行俭裴长史少年倜傥,文武双全,乃是大唐少年人中除了荣国公之外的第一号人物,本将也是久仰久仰。”
  裴行俭一愣,强笑了一下道:“将军误会了,本公不是裴行俭,本公就是秦浩。”
  渊盖苏文笑道:“裴长史,我既然来了,肯定就是有准备的,您二位我虽然从没见过,却也认真研究分析过,据我所知,荣国公虽然智近乎妖,却绝非是真正的沙场好汉,石城之战,直到仗打完了都没有一个高句丽将士见过他长什么模样,要说他敢来跟我见面,我还真不太信。”
  “更何况,裴长史骨节宽大,虎口粗糙,一看便是练过武艺之人,甚至一身功夫并不弱于一般马上武将多少,而据我所知,荣国公乃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文官,半点武艺都不会。”
  “当然,这都不是最重要的。”
  裴行俭脸都黑了,冷哼一声道:“那你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渊盖苏文笑道:“最重要的,是长相,裴长史剑眉星目,面如冠玉,一看就是风流倜傥,一表人才,实不相瞒,本将所见过的人中,比裴长史俊俏的,凤毛麟角,而我听说,荣国公虽然才学天下无双,但长相却只是中人之姿,以上几点,本将足以确定,你不是荣国公。”
  裴行俭听这货夸自己帅,一时间居然还有点小窃喜,只是好奇地问道:“就算你认定我不是荣国公,为何一口咬定我就是裴行俭呢?”
  渊盖苏文哈哈大笑道:“荣国公废这么大劲约我,所谈之事定然不小,自然不可能找一个无名小卒过来,安东大都护府中,五品以上的人物一共就那么几个,我这个做对手的,哪有不研究透彻的道理,更何况,天下间这般年纪便有这般气度的,除了荣国公本人之外,也唯有裴长史了。”
  不得不说,渊盖苏文真是会说话,人家明明一眼就识破了,却并没翻脸,反而还把裴行俭捧的挺舒服。
  便见渊盖苏文伸出手,将四把佩刀一一解下,扔到裴行俭的船上,道:“我这次来,是带着诚意来的,现在孤身一人,手无寸铁,你们船上还有五名护卫,听闻荣国公深得天可汗的赏识,随行皆由飞骑保护,五名带武器的飞骑,总不至于怕我一个手无寸铁之人吧,我,渊盖苏文,请荣国公大人上船一叙。”
  最后一句话,渊盖苏文是喊着说的,正在岸上看热闹的秦浩自然也听着了,登时整张脸就黑了。


第三百八十八章 聊一聊
  秦浩是黑着脸,看裴行俭上来的。
  尤其是裴行俭上岸之后跟他说,渊盖苏文是靠颜值辨别真假的,秦浩的脸黑的更是跟个非洲人似的。
  现如今难题摆在眼前了,渊盖苏文单刀赴会,又把刀给扔了,自己却可以带五个护卫,五名飞骑信誓旦旦地告诉他,就算对面是壮年时的尉迟恭也没可能伤的了他一根汗毛。
  说真的秦浩还是不想去,可这要是再不去是不是就显得自己太怂了?以后传出去自己还怎么混。
  于是秦浩几乎是咬着牙上的小船,由一名飞骑的将士划着船来到了江心,跟渊盖苏文对视。
  这渊盖苏文穿着一身破衣烂衫,看上去跟长安城里要饭的似得,只是一身气势却让人不敢正视,脸上全是自信的笑容。
  秦浩不由道:“渊将军真不愧是当世之雄,单刀赴会竟能有如此自信,莫非渊将军就不怕我的将士们暴起伤人,将你生擒抓了么?”
  渊盖苏文哈哈一笑,道:“谁说我是单刀赴会?”
  便听水花声响起,他们所在的船只四周突然从水里钻出二十来人,原来竟然是渊盖苏文安排的水鬼,每个人嘴上都叼着一根芦苇杆,还没等秦浩反应过来怎么回事,便又重新钻了回去。
  渊盖苏文笑道:“荣国公不要误会,这些水鬼,只是保证本将安全的,只要荣国公没有生擒活捉本将的想法,这些水鬼,就大可以当他们不存在,也请荣国公不要怪罪,实在是非如此手法,想见到荣国公不易啊。”
  船上的飞骑一时也慌了,他们只有五个人,对面有二十个,看起来也是精锐,真要是打起来就算他们对自己有信心,也没把握护得住秦浩的周全。
  反倒是秦浩,在吓出一身冷汗之后反而很快就镇定了下来,他毕竟也是见过风浪的,不立围墙是他的原则,但并不代表站在危墙底下就会慌。
  只是笑了笑便很快恢复镇定,道:“真不愧是渊将军,倒是本公将你看得低了,既然渊将军早有准备,不如索性来我这船上,咱们离得更近一些,我烹一壶茶水招待,如何?”
  渊盖苏文也不含糊,笑道:“早就听说荣国公的茶艺天下无双,却不想我也有这口福,如此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说着,渊盖苏文整个人如同大鸟一样跳起来,稳稳地落在了秦浩他们的船头,这让秦浩微微松了口气,既然这渊盖苏文敢跳过来,起码他确实是有一点诚意来谈的。
  现在两个人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任何一个人翻脸,都是同归于尽的结果,虽然秦浩自认为自己的命比渊盖苏文金贵多了。
  “荣国公自来到平壤之后,所作所为本将也有所耳闻,本将就算要行那刺客之事也不会找到您的头上来,否则苦的只会是我扶余百姓,本将只是好奇,荣国公费这么大心思邀本将过来,是想跟本将聊什么事?”
  秦浩一边涮洗茶具,一边烧水,一边道“以渊将军之才智,不知你以为,凭将军之能驱唐军,胜算有几成?”
  渊盖苏文苦笑道:“大唐如今国力之强,甚至已远胜秦皇汉武,本将虽自负,却也知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说驱逐大唐,一成的可能性都没有。”
  秦浩将烫过的茶具一一摆好到桌子上,道:“既然一成把我都没有,为何还要与大唐作对?”
  “有些事本就不是在图结果,而是表达一个态度,明知不可为而为罢了,最起码,扶余人不能任人欺负宰割,我站出来,天下扶余人就有了盼头。”
  秦浩道:“好一个明知不可为而为,渊将军真不愧是天下英豪,本公佩服。今日请将军来,主要是想劝将军投降的。”
  渊盖苏文嗤笑道:“本将还以为荣国公之才,冠盖天下,找本将会有什么惊人之语,想不到却是失望了。”
  秦浩道:“先别忙着拒绝,我来给将军算一笔账。”
  “将军目前最大的靠山,无非就是扶余百姓对将军的心意,只要将军还在,扶余的希望就在,就永远不会屈服,而将军一旦投降,扶余的人的心也就垮了,因此我知道,将军便是死,也绝不可能投降,至于荣华富贵,功名权势,对将军来说,不过浮云粪土而已。”
  “不错,既然知道我不会贪图荣华富贵,荣国公何必说这话来自取其辱呢?”
  “我说了,我只是在跟将军算账。将军,你知不知道我大唐现如今人口的缺口有多大,随着航海贸易的开发,有一种叫做占城稻的东西,让原本不足以种地的山地丘陵一下子变成了沃土良田,只是江南人口稀少,空有良田而无力耕种,我来的时候跟户部要了数字,整个江南,最少还有三百万以上的耕地没人种。”
  “还有,我大唐最近新得了两种经济作物,一种叫甘蔗,一种叫棉花,这两种东西一个可以种在西域,一个可以种在岭南,全都是地广人稀的不毛之地,一个大唐百姓到了那地方朝廷可以分配土地近百亩,可谁种的过来?”
  “就连关中和中原,现如今也进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