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大哥-第2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浩知道裴行俭这么腹诽他一定会觉得很委屈,老子认真工作难道还有错了?不把闲暇时间都沾满,拿什么躲着那个倒霉儿子,万一再听到他说什么大逆不道的话可咋办。


第三百九十八章 三方会谈前夕
  贞观六年七月,由安东大都护府组织举办的三国峰会,正式召开了。
  在一番礼节性的,为期三天半的接待之后,终于要进入正题了,这一天,将永久的载入史册。
  三个国家,算上大唐就是四个,各有各的盘算,也各有各的难处。
  首先是渊盖苏文,这货是最难的,因为新高丽是最惨的,秦浩给了他高度的行政权和一定的主权,结果他发现他必须得死死抱着秦浩的大腿,老老实实当他的高丽奸才能有出路。
  这也就罢了,更令他感到痛心难忍的,是来自自己内部的反对声音,在新高丽政府成立的那天,他坐在朝廷的办公厅里,听到的不是扶余人民的欢呼,而是一浪一浪的人群对他的疯狂咒骂。
  秦浩那天礼节性的来他这政府门口坐了一坐,结果一路上扶余人民全都用吃人的目光瞪着渊盖苏文,甚至还碰上了好几拨刺杀,本来秦浩和他身后的飞骑都是挺紧张的,结果后来发现这些刺客全都是奔着渊盖苏文去的。
  对此,秦浩当然是乐见其成,幸灾乐祸的。
  一整天,渊盖苏文脸上的笑容似乎都是坚硬的,人民很难接受一个他们本来如此崇拜,如此推崇的民族英雄,突然有一天变成了敌人的走狗,一下子从极爱就变成了极恨,这恨甚至瞬间就超过秦浩和薛万彻,成了扶余人仇恨排行榜南波万,明明他还毛都没做,却被人说成是变相的压榨自己的人民百姓。
  就连他以前的那些老兄弟,也有将近一半人都跟他翻脸了,带领着部队毅然决然的成了他自己最大的对手,这帮人打他的时候简直比面对唐军的时候还要勇猛,完全一丁点兄弟之情都不讲,偏偏渊盖苏文还是想讲一点的,弄得他进退失据,连吃了好几场败仗,甚至反贼势力越来越大,都快赶上他了。
  为此,渊盖苏文不得不做出了免除扶余人三年税赋的指示,这才勉强平息了民愤,反叛军的势力也大大受了影响,让他反败为胜,听说最后处死几个反贼的时候渊盖苏文自己都悲愤的吐了血。
  可秦浩总共就免他这三年朝贡,又没给他什么专项资金,没税收他这个所谓的新高丽政府还玩个球啊!因此他这次参加峰会,实则是指望着靠经贸收入来救命呢,诉求最是迫切,也因此三国中最为弱势,而且被大唐吃的死死的。
  大牛当然没他这么难,但也纠结的够呛。
  他是以新罗太子夫的身份来的,来之前他老婆跪地上求他看在肚子里孩子的份上,一定要考虑一下新罗的国家利益,毕竟不管他们两口子怎么打,以后他们儿子会是新罗王不是。
  可大牛是唐人啊,他在新罗所做的也是维护租界中唐人的利益,而且他还是秦浩小弟,从本心出发,他肯定是秦浩说啥是啥呀,如果没有这个孩子,他对秦浩的命令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会打折的。
  但现在有了这个孩子……
  不得不说,人都是自私的,以大牛对秦浩的忠心来说,他可以毫不犹豫的为秦浩去死,但涉及到自己的孩子,马上心态就有点要崩的意思,大牛不由自主的在想,能不能在不损害大唐利益的大前提之下,跟大哥说说,尽量多的帮新罗争取一些利益呢?好歹也是大唐的盟友,战胜国啊!总不能最后在经济合作中的地位比高丽这个战败国还差吧。
  要不怎么说人家金真德是女政治家呢,这水平绝对不弱于未来的武则天,算死了大牛的心理波动,只要大牛有一丁点为新罗着想的心,以他和秦浩的关系,比自己去十次都好使。
  秦浩甚至怀疑金真德怀孕也是一种政治手段,新罗虽然是战胜国,但内政上已经被秦浩用各种和平手段给封的死死的了,除非新罗向大唐发动战争,否则用不了多久金城就会变成大唐的一个郡。
  秦浩本来挺自信的,新罗没有任何破局手段,打仗是找死,不打仗是等死,结果人家一个孩子就把他搞得有点麻,如果少了大牛的话他在新罗的布局将会出现一个硕大的口子。
  有时候瞅着大牛那张写满了纠结的脸,真想狠狠地抽两巴掌,但一想到渊盖苏文和推古天皇都在平壤呢,人家又不知道自己跟大牛的关系,让他们以为自己随意殴打人家国家的使者多不好。
  弄得大牛明明是自家兄弟,但现在秦浩一看见他就烦。
  相比之下,反倒是推古天皇这个老太太,让秦浩在几天的接触中感觉很舒服。
  七世纪的东亚是女人的时代,唐朝出了个武则天,新罗出现了第一任女王顺德以及带领新罗人民统一整个半岛的真德女王,就连倭国也有了第一代女天皇推古天皇,并进行了所谓的推古改革,是倭国后世百姓除了明治天皇之外最崇拜的一任天皇,地位大体相当于中国的李世民。
  这是一位很出色的女政治家,几十年的政治经验也远不是刚刚初出茅庐的金真德和渊盖苏文所能相比,十分清楚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退,永远都挂着一幅慈祥的笑容在脸上,还一个劲的说秦浩长得帅,像他爹年轻的时候。
  这特么被一个奔六十的老太太这么说,感觉好难为情的呀。
  最关键的是,倭国对大唐很崇拜,这是他们民族本身的民族性,谁打赢他谁就是他爹,所谓推古改革说白了就是全面学习大唐先进制度和文化。
  所以他们明明是大唐影响能力最弱的,秦浩也没有现在就殖民他们的想法,可他们却是最配合的,甚至在正式谈判之前还主动请秦浩帮他们说话,让国师弘忍去一趟倭国讲一下法,他们正在大力推行佛教,而且还是特么纯汉传的佛教,并且愿意主动送给大唐一个岛屿做租界。
  这么客气的想让俺们殖民,弄得秦浩都不太忍心了呢。
  哦,还有第四个,百济的流亡政府领袖黑齿也在哭着喊着要加入这次的三方会谈,哭着喊着让大唐在他的地盘上也开一个租界,实在是他一个游击队,真打不过金真德的正规军啊。
  对此,秦浩亲切友好的接待了黑齿,并委婉的拒绝了他,虽然他想看黑齿拖住金真德的发展,唐军也坐山观虎斗不去管他们还偷偷提供了粮草,但这不代表他承认百济政权啊,天可汗总得注意点国际影响不是。


第三百九十九章 推古天皇的要求
  安东大都护府,议事厅。
  渊盖苏文、推古天皇、还有大牛,每个人都带了一大帮看上去貌似老谋深算的文臣,估计是充当参谋之类的角色,只有秦浩谁都没带,只有个书记官在做会议记录。
  他们知道秦浩搞这么大动作搞出来的一定是大事,但说真的具体什么事他们全都是一头雾水,虽然也有大概的猜测,但天下事一碰上秦浩就统统变得没准了。天下人谁敢说能看明白他的心思。
  秦浩见众人:“好了,人都到齐了,今天咱们正式开会,本次大会,旨在咱们大家通过友好的交流和合作,减少不必要的冲突和误会,同时富国、富民让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让各国的国库都丰盈起来,大家好邻居么,老百姓都知道,邻里和睦互帮互助,日子就会越过越好,邻里不和成天打仗,日子就过不消停,是不是啊。”
  说着,他还有意无意地瞅了渊盖苏文一眼。
  渊盖苏文十分识时务地表态,称他以后肯定老老实实的做大唐的忠实走狗之类的,这乖巧的态度让秦浩很满意。
  其实渊盖苏文自己都没发现,高丽奸干的时间长了,随着他依靠大唐越来越多,好话越说越多,杀的扶余义士和老伙计旧兄弟越多,他自己就越来越像一个真正的高丽奸,底线这东西,突破一次就会有第二次,早晚有一天会突破到底的。
  秦浩继续道:“大唐的意思很简单,我们现在呢,有许多的海船,彼此之间做生意很容易,互通有无么,这对大家都是好事,目前,咱们几国之间都有贸易往来,但都是一些民间的自发行为,如果能由咱们朝廷来做这个事,那到时候规模自然不可同日而语,而且朝廷还可以对某些特殊物品实施朝廷专营,大幅度的增加朝廷收入,你们说是吧。”
  推古天皇恰到时机的捧哏道:“可是我们,没有船呀,海面上风高浪大,我东瀛能用来航行的船,只有百余条小船,装不了多少货不说,还容易倾覆。”
  大牛道:“我新罗的情况倒是好一些,尤其是租界中,什么船都有,其实现在三国间的贸易主要是靠我们新罗租界中的唐人在跑。”
  还没等说完呢,大牛便见秦浩刀子一样的目光扫了过来,吓得赶紧低头喝茶了。
  秦浩笑着对推古天皇道“大唐与东瀛是兄弟之邦,这一年来东瀛对我大唐也算是朝贡不断,我大唐自然会和东瀛相互扶持一起向前,东瀛的事,就是大唐的事,这些生意,可以由大唐统一调度调配么,推古天皇,咱们几个人里面就属您最为年长,您先说说,东瀛最想要些什么?”
  推古天皇笑道:“在大唐的荣国公面前,哪敢称什么天皇,这都是蔽国的前人愚昧无知,不识天下之大,传到我这,已经是三十几代了,一时叫的习惯了,也不好更改,荣国公要是看得起,就跟他们两国一样,也叫一声女王吧。”
  “推古女王客气了。”
  推古天皇也不生气,只是道:“我们东瀛,国小民弱,物资贫瘠,今日有幸能陪着各位坐在这里,无非是因为岛内有白银罢了,可是呢?我们虽然有白银,却不会熔炼,更别说运出去了,你们唐人的商贾现在都在传,说是随便运一船破烂来东瀛,就能运一船的银矿回家。”
  秦浩有点羞愧,不好意思道:“女王说笑了。”
  “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东瀛穷,除了银子,确实是什么都没有,按照荣国公的意思,白银对东瀛来说并不是什么有用之物,饥不能食,寒不能衣,能用这些东西换一些大唐的又有的东西,这是好事情。我东瀛,什么都要,荣国公要说的我大概也明白一点,您看这样吧,由我来说,荣国公听,听听我们东瀛的条件,大唐能不能答应。”
  “女王请讲。”
  “我回国之后啊,可以下令,以后东瀛的白银由朝廷专营,我也会动用军事上的力量来大规模挖银矿,还可以给大唐一个港口,建设一个大唐的租界,租界上啊,大唐可以直接建造一个大冶金的工厂,运矿石的效率还是太慢,大唐可以以矿石的价格收,以白银的样子运回去,这样不是赚的更多么?”
  秦浩一听还有这好事?一时间也有一点懵,要知道,倭国的白银,在原本历史上大概是宋朝前后才开始大规模的外流,明末左右的时候挖光的,还因此一度造成了大明的通货紧缩,但。那特么运的是矿石。
  即使是现代,白银的矿含量能有百分之三的都算是富矿了,何况是这封建社会?真要是就在倭国开一个银矿冶炼厂,秦浩敢说,他活着的时候就能把倭国的白银给掏干净了。
  没了白银,倭国还剩得下什么?这根卖国贼已经没什么区别了,而且一卖就是几百年,十几代子孙后代的财富全卖光那种,还是贱卖。
  可问题是,秦浩很清楚推古天皇不是个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