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大哥-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见两人一会眉来眼去,一会打情骂俏,唱词唱调全非,而武戏的时候更像是两个小两口在追逐打闹,这下众人都不淡定了,而大牛的蛋部,更是隐隐的感到了疼痛。
  好吧,谁让你是这出戏的原创呢,你开心就好。


第一百二十四章 太子的最后一秀
  一转眼的功夫,秋天的尾巴便已经过去了,从盛夏到初冬,秦浩已经穿越半年了。
  此时,行宫之中,李承乾正紧张地筹备着,他这次出来的时间其实已经有点长了,如今灾民们的赈灾效果极好,他这个吉祥物也已经算是当的差不多了。
  对于李承乾这次出宫做巡查使,不管是百官,李二,还是李承乾自己,其实都是极其满意的,现在就差一个完美谢幕了,正好,裴行俭传来消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这一天,太子李承乾下令要造一个高台,用来给大唐乞雪,结果魏徵不同意,这高台挺老贵的,有那钱干点啥不好。
  结果,李承乾居然开始领着一大帮的和尚道士开始募捐了!
  秦浩在青帮也开了会,希望青帮能慷慨解囊,这毕竟是个拍太子马屁的好机会,于是众人纷纷你一千我八百的,凑了几万贯,结果秦浩却大手一挥,豪爽地表示:不够。
  神特么不够啊,再加就成了抢了啊好不,你要造的到底是高台还是铜雀台啊!
  此时,开发区的建设如火如荼,各家被秦浩的开发区组合政策搞的恨不得都砸锅卖铁了,明明说好了免费送地免税的事,结果筹备到现在家底全都砸进来了,偏偏那些工厂现在都刚刚建完,还没开始盈利,他们有心也无力啊。
  于是第二天,秦浩就在高台的位置上立了一个硕大的石碑,上书五个大字:慷慨赴国难,落款李承乾。
  而石碑的另一面,看起来应该是一个名单,上面第一行堂而皇之的书写着:河东薛氏,捐三万贯。河东裴氏,捐两万贯。
  众人一看,这是几个意思?
  很快大家就明白了,太子这一手堪称釜底抽薪啊,那些自诩名门望族的门阀世家,如果这块大石碑上没有你的名字,那你就等着挨骂吧。
  在古代,没有什么是比名声更重要的,世家大族为了一个好名声可以不惜一切,可往往千年积累的名声要散的话却不过是三两年的功夫。
  这特么不是要钱,这是要命啊!捐多的长脸,捐少的没脸,看起来这石碑恐怕得立个百八十年的,这要是榜上无名,还如何面对列祖列宗了?
  于是乎,本来就砸锅卖铁的各家门阀干脆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宁可尿尿出血,不能榜上无名。
  最后,李承乾收到捐款足有八十万贯之多,当这笔钱放在魏徵眼前的时候魏徵都傻了。
  立一座碑而已,就这么赚钱么?
  其实想想也不奇怪,古时候无数乡绅都会花钱给自己买个绿豆大的小爵位啥的,人活一世不就是为了个面子么,还有什么能比在这碑文上留名更有面子的事?花点钱就花点钱吧,毕竟过了这村就没这个店了,秦浩对这帮门阀们的心思猜的很透。
  当然了,这些钱毕竟是捐来赈灾的,最后自然也全都变成了粮食进了灾民的腰包,而这一秀真正将名声赚到天上去的自然便是李承乾了,经过这两个月不停地作秀,他的名声本来就很好,这下更是如日中天了。
  魏徵和于志宁他们当然也知道秦浩帮着李承乾作秀的事,不管是支持也好,不赞成也罢,储君做这种事他们是不方便插嘴插手的,这是最基本的人臣之道,甚至如果不是李承乾年纪太小连他也不太方便做的这么大张旗鼓。
  本以为,搞了这么个立碑筹款,应该可以给这几个月的大秀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了吧。
  呵呵,他们俩还是太单纯了些,这才哪到哪啊,用秦浩的话说,现在才是表演真正技术的时候。
  仅仅用了三天的时间,高台便造好了,魏徵都几乎以为所谓的高台乞雪只是个噱头,结果这高台居然真的就这么造好了。
  这高台用料并不如何考究,做的也并不如何精细,除了边角处和台阶两侧绑着丝绸以外并没有什么地方耗钱,而丝绸大可以完事之后收回来,因此建造的成本其实并不算太高,不过就是个木头架子罢了。
  但关键是,这特么高台真高啊!
  第二天,坊间便有流言传出,太子将于明日正午时分登上高台,为大唐乞雪,为敬拜苍天,已经斋戒了三日,最最最关键的是:太子将一直待在上面直到雪下来为止。
  普通老百姓一听说这事,那叫一个感动啊,纷纷奔走相告,说这大唐出来了一个好太子,而魏徵和于志宁可没那么好糊弄,直接把秦浩给提溜到了跟前,措辞严厉地道:“说!这事怎么回事!”
  魏徵语重心长地道:“储君,乃国之根本,容不得半点的闪失,你们俩平日里四处胡闹,我从没有问过,却叫你们越闹越过火了,为师知道你小子鬼点子多,却不是一个没有分寸的人,今天,你必须把实话说了。”
  秦浩耸肩摊手道:“放心吧,殿下不会有任何危险的。”
  然而两个老头依然死死盯着他,看来今天要是不说实话,自己是走不出这个屋了。
  好在计划已经展开,这时候坦白顶多挨顿骂而已,秦浩想了想,索性就和盘托出了,开口道“其实很简单,一个认知错位而已。”
  得,又是一个不理解的新名词。
  和秦浩的交流总是在痛苦中豁然开朗,虽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吧,可在听的时候经常打从心底里冒出一种我是智障的感觉出来,这就让人有些接受不了了,不过没办法,谁让事关国本呢,智障也得听着了。
  秦浩道:“所谓的认知障碍,就是把两个完全没有因果关系的事,强行联系在一起,给大众造成一种因为如此所以这样的错觉。”
  俩老头对视一眼,魏徵直接就一巴掌拍在脑袋上:“说人话”
  “哎呀跟你们解释这个实在太麻烦了,这么说吧,我举个例子,据我所知,在咱们大唐的南边,住着一群土鳖,他们坚持认为,人的身上如果不生虱子,就会生病,所以那里的人如果生了病,就会不停地往病人的身上抓虱子。”
  “胡言乱语,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傻人。”
  “是真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很少洗澡,又没有足够发达的纺织业,大多数人还在穿树叶过日子,以至于身上总有虱子,而人生病之后体温会上升,虱子被烫了自然就不见了,那些土人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就天真的认为,生病和虱子是有关系的。”
  魏徵疑惑地问道:“那这和太子殿下有什么关系?”
  秦浩道:“认知错位啊!是不是很容易?老百姓其实忽悠起来真不难,只要稍稍使点手段,就很容易让老百姓认为,是太子殿下的祈祷,老天爷才下雪的。”


第一百二十五章 立功?还是惹祸?
  听着秦浩十分轻松随意地说了一句如此石破天惊的话,两个老头都有点傻了。
  “什……什么意思?”
  秦浩也是无奈,他都已经把话说到这个地方了,可偏偏两人还是不明白,就这还精英呢?就这还千古人镜呢?
  “咳咳,是这样的,今年旱灾了,没错吧,今年蝗灾了,也没错吧,老百姓最盼望着的是啥?当然是一场大雪了,一场大雪过后,蝗虫就都冻死了,干裂的土地也会得到滋润,明年就可以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
  “这个时候,只需要稍微引导一下,就会将灾民们对雪的渴望给点燃在太子一个人的身上,太子就是希望,就是光,就是电,就是唯一的神话啊。”
  “怎么引导?很简单啊,我已经命人去找了百十多个和尚道士,此时已经齐聚洛阳了,反正老百姓心里都在盼着下雪,那就登坛作法呗,殿下这一个多月以来已经积累了足够的名号,灾民们都发自真心的敬仰殿下,只要我的人不断传播殿下和乞雪的消息,同时将殿下营销成一个铁肩担道义的大英雄,弄得要多惨有多惨,最好把全城百姓都感动的直哭,完美!到时候等雪一下,只要太子装两个月的病,那威望还不蹭蹭地往上涨?”
  说完了,秦浩美滋滋地等着两老头的夸奖。
  错觉引导,这是千年后搞传媒的基本功,尤其是他们广电,这都是基本功,比如领土争端啊,国际争端啊,内部矛盾啊,等等,为啥二十年里印象中国家一直被欺负,谁都跟咱不讲理?咱哪有这么怂啊,大多数时候都是咱们占了大便宜,却依然忽悠的国内老百姓对敌对势力咬牙切齿。
  对秦浩来说,这种程度的项目,简直是小意思,随便在广电里拎出来个实习生都能做。
  可是似乎,俩老头不这么想。
  魏徵怒道:“糊涂!荒谬!愚不可及!万一不下雪怎么办?难道你要将殿下饿死在高台上?”
  秦浩十分淡定地道:“这个您尽管放心,咱不是有钦天监么,我已经托人问过了,今年这灾过去了,雪不但会下,而且下的比往年都大,另外我打听过了,突厥那边已经开始下雪了,咱们这下雪主要受西伯利亚高原和蒙古高原的冷空气影响,嗯……说这个你们就听不懂了,总之,他们下雪了咱们就也快了,我有把握,十天之内一定下雪。”
  魏徵一拍桌子怒道:“这种事,你说一句有把握就算了么?你知不知道,储君就算掉了跟毛,都要杀你全家。”
  秦浩淡定地道:“所以啊,到时候在高台上风餐露宿还要饿肚子的并不是太子,而是我一个叫裴行俭的兄弟,反正高台这么高,下面的人也看不清不是,等下雪之后他在上面一晕,我就上去给背下来,谁也看不清脸,是不是很完美!”
  秦浩感觉上还挺美,却不想于志宁默不作声地不知从哪掏出了一把手臂粗细的大棍子,兜头盖脸就劈了下来,口中叫骂道:“玄成兄你今日莫要拦我,我打死这个祸害,你再收一个徒弟吧。”
  秦浩吓了一跳,连忙一个后跳躲过,口中叫道:“姓于的,你丫有病吧你!真要打死人啊,我告诉你我早就看你不爽很久了,看你跟我师父同辈而且关系好才一直没发作,你再这样我可还手了。”
  却见于志宁双眼通红,如同金刚怒目,大喝道:“黄口小儿,汝视社稷如儿戏乎?国之大事,在戎在祀,也是你可以胡搞呢?”
  秦浩溜着桌子边绕着跑,结果于志宁这厮却棍棍勇猛,一点也没有留情的意思,秦浩被逼的急了,抄起板凳就朝他对抡,却手一麻被打飞了。
  秦浩这才想起来,这帮子文臣都是天下大乱时过来的,武力值居然比他还高,就算他还手也特么打不过啊!!
  “师父……救命啊!!他这是真要杀我啊!!”
  魏徵呆呆地坐在凳子上,早知道自己这个徒弟胆大,却没想到胆大到这个地步,祭祀大事也敢胡搞瞎搞么?甚至还敢特么的弄虚作假!只得叹息一声,也不知是说给秦浩,还是自言自语道:“将欲欺天,则苍天不可欺;将欲愚民,则民众不可愚,将欲骗后世,则后世必不信啊。徒儿啊徒儿,你好糊涂啊!!”
  秦浩傻傻的还分不清楚状况,却不知道,这次他惹的祸,真的很严重。
  国之大事,在戎在祀,这句话可并不只是说说而已,祭祀,从来都是和战争摆在同一位置的两件大事之一,事实上人如果当了皇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