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级大人物(巨火)-第1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革命军对筑路先锋队的管理还是很人性化的,虽然先锋队干的都是最苦最累的活儿,可政府对他们还是管饱管暖,每隔一段时间还会根据他们的工作表现评选先进。

评上先进的人就自由了,选择回老家的,革命军发给工钱和路费;选择继续留在筑路队的,就将成为管理人员。

胆敢捣乱、逃跑的,直接枪毙。

在这样恩威并施的管理方式之下,这些前流氓地痞们个个成了劳动能手,让做惯了活路的普通工农们都自愧不如。

这次革命军派他们在蛮区筑路,先锋队的人也很积极。

结果,一只100多人先遣队在山区被蛮族袭击,只逃回了几个,据逃回来的人讲,这100多人中,少数不幸当场身亡,多数是被蛮族人捉了回去。

被捉走的人肯定是给当成“娃子”卖了。

这件事情,很快就在川内掀起了滔天的波浪。

谢念诚控制下的四川舆论,一向是宣传大中华观念、淡化民族区别的,但这一次,针对蛮族的不利声音极大。

有极端的皇汉分子甚至喊出:“向美利坚学习,杀光蛮子”的口号。

皇汉分子们不光光是喊口号,甚至是组织了几千人的“志愿军”,从川内各地向雅。安开始集结,扬言要杀进大小冰山,拯救同胞。

发生这样的事情,也给了四川革命军向大小冰山地区进军的借口。

各部军官纷纷请战,最后,谢念诚选择了带领第二、第三军两个军和方面军警卫团出征。

第一军的重装备,在还没有修通公路的大小冰山地带,实在是运动不便。

几万部队到了雅。安一带驻扎后,谢念诚找来了当地和汉人杂居的蛮人,让他们进山传话。

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是要求冰山的蛮族对“筑路队事件”给个交代,谢念诚提出的条件是无条件释放所有被俘人员和要求巨额金银作为赔偿。

第二,是要求冰山蛮族登记户口,从此归四川省政府管辖。

在当地汉人和蛮族看傻x的眼神中,谢念诚说完了条件。

“这个汉人的新任总司令果然还是个孩子啊!”

当地的汉人心想。

冰山的蛮子们是那么听话的吗?如果真这么听话,几千年了,为什么一直没有改土归流?

按照过去的惯例,汉人进了山,如果被蛮人擒获,那都是要给赎金才能放人的。你轻飘飘几句话就要蛮族放人,还要让蛮族人给赔偿金,脑子坏了吧!

蛮族人的想法就更简单了。

几千年下来,这些蛮族人有着自己的骄傲:山下是你们汉人的,可山里,是我们蛮人的!

几千年来,汉军有多少次试图用武力征服大小冰山,可能汉蛮双方都已经记不清了。

记忆记不清楚,可山上寨子里几千年来留下的人头骨,可是记了下来。

那都是试图征服大山的汉人的尸骸!也是蛮族勇士武勇最好的记载。

这些蛮族人上山之后,还是把话放了出去。

山上的头人们听了,过耳便忘。

大山的雄鹰们,什么时候惧怕过山外的猎人?

你们汉人现在有火器又能如何?山高林密,你们的火器,还不一定有我们的猎刀和弓弩管用呢!

到了雅。安,谢念诚让部队进行适应性的山地作战训练,而他自己,还在思考,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才好?

谢念诚对反对自己的人,从来不会舍不得子弹。但如果让他下种族灭绝令,如美国白人屠杀北美印第安人、英国白人屠杀澳洲土人那样,他做不出来。

也许是受了穿越前思维的影响,在他心里,生活在中华土地上所有的人,都是中华民族,都是自己人。

可是,现在山里面的“自己人”好像并不这么认为。

该如何是好呢?

谢念诚在面前的白纸上不停写写画画。

改造一个民族,在谢念诚的记忆中有这么些办法:

其一,种族灭绝,如白人屠杀印第安人和土人。

其二,宗教皈依,如从西边欧亚非接壤地传来的蓝花教,硬生生在中华大地把几千万汉人发展成了“蓝花族”族人。

其三,强行迁移,如某红色帝国实行的谁不服管教,我就让你离开故土去千里之外。

其四,精神抹杀,如某辫子民族强迫其他所有民族,“留发不留头”。

其五,世俗化改造,某兔子集团试图用权力收买高层,用经济利益收买底下层的做法,效果似乎有喜有忧啊。

到底该怎么办呢?

谢念诚看着纸上的几个方案,有些犹豫不决了。

第一七三章拦路虎

民。族问题,从来都是难以解决的。

如果民。族问题中还掺合了宗。教问题,那就更是难上加难。

还好,大小冰山地区的蛮族,没什么顽固的宗教信仰。

大小冰山地区,之所以一直是蛮族的地盘,说白了就是这儿穷,蛮族大多半农半牧,畜牧以羊最为重要,特别是绵羊,牛马也比较多,农作物原以荞麦、燕麦、土豆等为主。山高林密,蛮族人和汉人的交往并不多,所以文化上的落后比经济上和汉地的差距还要大,现在蛮族人连自己的文字都没有。

谢念诚认为,这种地方,说白了其实并不适合人类居住,但如果想把这些蛮族人彻底搬出大小冰山地区,也不那么现实。蛮族穷是穷,苦是苦,但人家这样延续了几千年散漫的生活节奏,已经习惯了。你想搞经济改革,让蛮族人增加劳动强度,蛮族人不一定愿意。

但谢念诚也不愿意看着蛮族就这样保持原始的状态。谢念诚不是什么“人权主义者”,但奴隶制社会的存在,是他所不能容忍的。

大小冰山,必须改变。

但怎么改?改多少?还需要走一步看一步。

来自川内的官兵们,对到蛮族地盘作战,对这边与汉地迥异的风土人情都有些好奇,谢念诚也就让部队分头在雅。安到石。棉一线四处去翻山头,去接触一下这边的蛮族。

大。渡河以北的这些蛮族和汉人有些交往,他们见革命军上了山。开始的时候并没有把革命军放在眼里,以为革命军的士兵和旧川军一样没什么战斗力,好些头人还让手下主动出击。想从革命军那里占点儿便宜。

求战心情的革命军士兵自然是狠狠地教训了这些蛮族武装分子,革命军在击败蛮族武装之后,打进山寨,严格遵守了革命军的纪律,并没有烧杀掳掠。

革命军的士兵出身多贫寒,即便是他们,到了高山山寨后。还是被蛮族贫民、奴隶的贫困所震惊。

不少蛮族人居住的草屋里,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

家具、床、衣服、被盖……什么都没有。

人不像人、鬼不像鬼,衣不遮体、面黄肌瘦!

男人们还好。多多少少有件袍子,不少穷人家、奴隶女人,直接就是坦胸露乳,甚至是光着屁股。

每个山寨里。都有汉族的奴隶娃子。这些娃子在山寨里是最底层,做着最苦最累的活儿,吃的最差,和牲口同圈。

这些被卖或者被捉到蛮族山寨的汉人在被革命军解救之后的哭诉,点燃了每一个人的怒火。

在有女奴隶哭诉完非人的经历,羞愤自杀之后,革命军官兵彻底愤怒了!

革命军军纪严明,上面没有命令。没人敢乱杀人。

可是,这次跟随革命军的。还有从全省各地来的几千“志愿军”。

这帮人特勤局去了解过,大多数都是袍哥出身,四川开始经济改革以后,革命军和警察对治安搞的很紧,在全川范围内打击黄、赌、毒,这让袍哥们没了收入,而袍哥们又不愿意去干力气活儿,在华兴的半个月暗地工作下,最勇猛的“袍哥”们组成了志愿军来到雅安。

这些袍哥不是军人,在革命军的默许之下,他们成了最锋利的刀。

志愿军分散开来,跟着革命军每到一个寨子,就把当地的寨子里的头人、贵族给宰杀了个干干净净。

没了头人和贵族,革命军官兵和袍哥们把头人和贵族的财产分给了平民和奴隶娃子。不少穷人和奴隶娃子对革命军敬为天人,纷纷入伍。整个大。渡河以北的贵族、头人们闻风而逃,要么逃到大。渡河以南,要么再往西边更高更雄伟的山区逃窜。

革命军和志愿军组成小分队,把这一片地区都进行了“均贫富”处理。

短短半个月,雅安到石棉一线人头滚滚,据政治部的工作人员统计,一共是杀了7000多原本处于统治阶级的蛮人,革命军和志愿军伤亡数百。

通过这段时间的作战部队都多多少少了解了一些蛮族的生活习俗,也招收了上千蛮族青年入伍。

九月下旬,各部重新集结,准备向西。昌方向挺进。

几千年来,汉人和蛮人大概是以大渡河为分界线,过了大渡河,就是蛮人的天下。

据“筑路先锋队”逃回来的人讲,先锋队是从石棉过了大渡河之后,再往南大约走了五十里,在一处山谷遭到的袭击。

大渡河水流湍急,河上没有桥,不过,对四川革命军的工兵部队来说,在河上搭浮桥并不是难事。

在石棉民众的欢呼声中,大渡河上的第一座桥梁,正式投入使用。这座桥的下游,另外两座浮桥,也将很快架好。

谢念诚带着军官们,走过浮桥,正式踏上了蛮人的领地。

“总司令,我们不太明白,您要是想打下西。昌的话,需要两个军这么多部队吗?两个师差不多就够了啊……”

渡过大。渡河后,中午宿营,几个师长对谢念诚如此大动干戈表示不解。

谢念诚道:“你们说的不错,如果只是为了打下西。昌,两个师就够了;但是我想要的,不是土地,而是这片土地上的人民。”

“发下来的冰山民情通报,你们都看完了吗?”

在谢念诚的命令下,根据这段时间各部队政工人员的收集,方面军总部突击编写了民情通报,这份通报下发之后,谢念诚要求部队从师长到连长,都必须要完整地进行学习。

“司令,都看完了。”

高级军官们对谢念诚交代的事情,从来是不折不扣地完成。

“大家看完民情通报,那就应该知道,整个冰山地区汉人和蛮人其实并没有生活在一起。汉人主要是在安。宁河谷一带,蛮人多在大山深处。假如我军只是想拿下西。昌,那只需要沿着河谷推进就行。”

“如此大动干戈,又让大家了解蛮族的情况,那就是要永久性解决大小冰山的问题。同时,解决大小冰山的蛮族问题,将为我军今后解决民。族问题,积累经验。”

“冰山地区,一共有300多万人口,汉人100万、蛮人200万。我谢念诚以为,汉人是我们中华的同胞,需要革命军去解放,蛮人同样是我们的同胞。”

“我们这次南下,目标是解放整个冰山地区的人民,不光是汉人、还有蛮人。行军的路上,我要求各级官兵,都要去了解蛮人。打下西。昌之后,我准备把部队以团为单位,分头去解放冰山的十几个县。具体政策,到了西。昌再决定,但从现在开始,我们的队伍,每一个人都要思考,怎样解决蛮族问题最好?到西。昌后,每个人都要交书面报告。”

“打下西。昌容易,带领冰山地区的汉人搞土改也不难,但要让蛮人社会发生根本性的变革,那就太不容易。大家记住,这一次,我们是要八分政治、两分军事,明不明白?”

军官们没人明白,只是纷纷表态,愿意回去好好想想。

过了河之后,谢念诚并没有命令部队快速推进,在谢念诚的命令之下,各部队一共是成立了几十支“工作队”。

每支工作队,大概是有五十人,其中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