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扬天下(昊远)-第3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两位先生都不是治国的栋梁之材。他们守正而不能达变;敢于犯颜直谏而阔于事理;律己虽严而于世无补。

他们毕生追求的是一种自我完美。由于这种完美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往往显得矫情做作。崇祯帝曾下旨召石斋先生入京奏对,其时正值多事之秋;

然石斋先生为了表现自己进退有‘廉耻’,他连‘君有命,不俟驾’的儒家信条也丢在脑后,从被任命为四品官太仆寺少卿起,必三四辞而后受事。

考虑到交通不便,使者穿梭于道,因循经年他才雍容有度地进京任职。这正如俗语所说急惊风遇着慢郎中,想依靠这种人挽救危局无异是缘木求鱼。”

念台先生指的是刘宗周,石斋先生指的是黄道周,诚然,这两人绝对称得上是道德君子,但时至如今,就连方以智自己,也不认为此二位先生是治国的栋梁之材了。

因为事实已经证明了一切。

弘光时,曾起用刘宗周为左都御史,他上疏说,淮抚路振飞把家眷送出城外是倡逃,可斩也;高杰、刘泽清率军南逃,可斩也。

当时江淮诸臣中,只有路振飞敢于同南下的大顺军抗衡,对明朝而言可谓忠心耿耿。刘宗周却以总宪的名义上疏建议处斩;高杰、刘泽清手握重兵,又以定策拥立之“功”新邀封爵,前后矛盾,根本没有可杀之势。

在方以智看来,刘宗周谓刘泽清等可斩。不错,刘泽清固可斩;但当时南京无兵无将,势若累卵,刘宗周发此危言,不但不足以壮国威,实是取祸之道。

至于黄道周,更不用说,在福建隆武朝出任首辅之职,但结果是隆武一朝毫无作为,他组织的两三千扁担军也是一击即溃,不但救不出隆武,反正让整个隆武朝陷入了深渊,诚然,这些不全是黄道周的错,但他作为首辅,深受隆武依重,难道就没有半点责任吗?

黄宗羲作为刘宗周的学生,现在当着他的面说出这番话,显然也认为秦牧并没有说错。

东林党人非常崇尚刘、黄二人,流风所及,也都推崇以道德治国,看重是大臣的品德,不管你才华怎么样,只要私德有所亏损,立即口诛笔伐,必欲逐之而后快。

本来一腔怒火的方以智沉默了,他当初不正是这样吗?划分大臣时,不是先以道德利刃切割清楚,然后拉帮结派驱逐异类吗?

今日听到秦牧这番话,对方以智而言,就象是当头一棒,他饱读史书,细细想来,历史上私德不佳,却成为治国能臣的确实不少。

经历了国破家亡的历史大变之后,方以智思想也有了不少转变,在明末那种风雨飘摇的时局下,应该唯才是举,以道德来作为取舍大臣的唯一标准确实是取亡之道。

而东林党人最擅长的就是用道德来打击别人,偏偏到了紧要关口,东林党人半数以上降清了;

回头再看他们当初一次次用道德来打击别人的行为,不禁让人联想到了“卑鄙无耻”这个词。

这,或许正是秦王对东林党人如此排斥的深层原因吧。想通了这些,方以智突然感觉心灰意冷起来。

莫愁湖上冷雨凄凄,一片清肃,不远处的画舫上传来琴箫之声,悠远空寂,有秦淮的伎女在琴箫各应中委婉而唱: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听了这歌声,方以智的情绪更加落索,岸起酒杯频频自饮,一派借酒消愁之态。

黄宗羲陪他喝了两杯,开口劝道:“密之大可不必如此,或许咱们都应该平静下心境,仔细思索一下自己今后该做些什么。秦王文治武功世人有目共睹,如今又广开言路,下旨不以言论及罪,实不失为明主;

更重要的是,他所致力推动的这股思潮,颇有一洗前朝腐朽之势。愚兄虽然不完全赞同秦王的思想,但大明之亡,证明已经到了必须所有转变的时候了。我等若能在这方面开创一番新局面,是否高居庙堂之上,又何关紧要呢。”

第473章古代的阅兵式

大年到了,按照时下的习俗,自年前腊月廿四祭灶之后,各家都要蒸点心,储备肉类,以备春节期间一二十日之费。

三十日岁暮,就开始互相拜祝,称为“辞旧岁”。大饮大嚼,鼓乐喧嚣,以示庆贺。

门旁值桃符板、将军炭,贴门神,室内悬挂福神、鬼判、钟馗等画。床上悬挂金银八宝、西番经轮,或编结黄钱如龙。橹楹插芝麻秆,院中焚柏枝柴,称为“焴岁”。

从岁暮、正旦开始,人们都头戴“闹蛾”。用乌金纸裁成,画上颜色装就。

或用草虫、蝴蝶簪于头,以应节日之景。有些则戴小葫芦,其大仅如豌豆,称为“草里金”,二枚值银二三两不等。

王府里也不例外,杨芷忙里忙外,尽管秦王现在还没有登基称帝,并发话尽量简化一点,但作为王后的杨芷,还是少得空闲,年三十这天,从早上忙到中午,才把府里的事处理帖当。

街市上百戏纷呈且不说,各家各户内院的娱乐也很是不少,有斗鸡,有弹棋,有投壶,有蹴鞠,有玩酒牌,有打马吊,有打双陆,有踢毽子,有放风筝;

巧儿好动,喜欢放风筝,秦业最爱跟着她,几个侍女围着,院子里欢笑声不时传来。

玩得开心时,巧儿还唱起了小曲:“风筝儿,要紧是千尺线,忒轻薄,忒飘荡,不怕你走上天。一丝丝,一段段,拿住你在身边缠。不是我不放手,放手时你就一去不回还,听着了你的风声也,我自会凑你的高低和近远。。。。。。”

这种通俗的小曲儿可不是秦牧编的。是冯梦龙辑成民歌集《挂枝儿》里的曲词,巧儿就喜欢看《初刻拍案惊奇》、《挂枝儿》这些带在浓厚市井色彩的书籍;

当然,也不光是她喜欢,普通老百姓也都十分喜欢,民间有很多读书人是靠写词曲,写小说为生呢。

秦牧坐在花厅里,一边看顾含烟与李香君比赛投壶,一边漫不经心地问韩赞周道:“老韩啊,以前大明皇帝过年,都有什么赏心乐事呐?”

“回秦王。奴才所见到的崇祯皇帝自登基之后克勤克俭,回想起来,到真没有多少赏心乐事。不过以前历代明皇倒是有不少,各位帝王性格不同,行事也有所不同。象永乐帝半生征战,最喜欢的是狩猎。”

韩赞周是个有心人,秦牧这些年来亲自上阵征战,与永乐帝都算得上是马上皇帝,于是使单挑永乐帝来说。

“奴才记得宫中载有永乐十九年三月的一次狩猎。那些狩猎在燕京北边的怀来举行,盛况空前,总共出动十万大军。”

“打个猎出动十万大军?”韩赞周的话让秦牧感觉有点不可思议,永乐大帝还真不是盖的啊。或许整个大明,也只有永乐时期的国力,供得起他这么干了。

韩赞周见秦牧兴趣被勾了起来,连忙接着说道:“是的。秦王,这事宫中有明确记载,那场狩猎持续了一个月才结束。总共出动了十万大军。

当时永乐帝为了这场狩猎,精心挑选的京畿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精锐相继演练了明军骑兵包抄、步兵大阵,步骑合击等内容;

还从广西、云南、四川调来土狼兵、白杆兵演练了步兵劲弩齐射、长枪步兵刺杀等内容。当时一同观看的列国使节皆为震惊,尤其是神机营的火器操练,展示的虎威炮、一窝蜂、火龙车等诸多火器,令各国使节大开眼界,惊叹不已。”

“各国使节?”秦牧喃喃自语,听起来永乐帝这场规模宏大的狩猎倒更象是在搞阅兵,“想来永乐帝如此劳师动众,不光是为了自己玩乐吧?”

“秦王英明,永乐帝如此作为,确实是另有用意,据奴才所知,由于大明是推翻蒙元而建立起来的,大量曾在蒙元任职的蒙族、回族官员,流亡到西域各国后,拼命鼓动所在国的国君对大明采取敌视态度。

当时大明兵力也远没有到达西域、河中,那些西域小国的国君对于大明的军力也存有怀疑。因此,永乐帝为了宣示大明的国力军威,才精心举办了这场盛大狩猎活动。

从永乐十六年开始,永乐帝就以陈诚为使,出使西域、河中等地,邀请那些小国的国君派使团随大明使团回访。

永乐十八年七月,云集了二十个小国、人数多达六百人的使团抵达嘉峪关,永乐皇帝还专门派遣六千精锐骑兵一路护送,沿嘉峪关经九边军镇观看。九边军镇强大的军事实力,也在各国使臣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十一月各国使节到达京城,永乐皇帝在皇宫接见各国使臣,诸使臣皆行叩拜礼,唯独帖木儿国使臣坚持行鞠躬礼,永乐帝却并不在意。两个月后,各国使团接到通知,大明皇帝将在北京周边开始盛大的狩猎,邀请各国使团前往观览。

这场盛大的狩猎持续了整整一个月,大明军威之盛与睦邻友好的国策在各国引起了巨大反响。其后西域国家与大明的友好关系一直绵延到明末,单是帖木儿帝国就向明朝派遣使节六十多次。”

韩赞周的话,给秦牧造成了极大的震动。作为一个后来人,秦牧突然有点鄙视自己,怎么连阅兵这一点都没想到呢。

永乐帝这场盛大的狩猎,实打实就是一场阅兵式,以此展示武力,通过这种方式不战而屈人之兵。

这可比派几十万大军远征省力多了,而且效果未必差多少。

现在的大秦,取得了一场场大捷是没错,但这些大捷对于没有亲临战场的人来说,都是比较抽象的,他们只知道,哦,大秦又打了个胜仗,仅此而已。

就算是那些亲历了某一场战争的人,对大秦的实力往往也只知道一个片面,如何将大秦的整体实力,以及各种武器的威力综合的展示出来,只有通过这种大形的“狩猎”形式。

到目前为止,大秦虽然屡屡取得大捷,但因崛起得比较快,别说周边的小国了,就连郑芝龙这样的“军阀”,也是拿拿捏捏,不甘心归降。这就很说明问题啊。

你崛起得太快,有些是根本不知道,有些是知道了对你也存有疑虑,生怕你是兴也勃然,败也忽焉;

总之,迅速崛起往往就代表着硬实力与软实力差距巨大,而想要别人心悦诚服,除了硬实力外,软实力更是必不可少。

阅兵式,可算作是用一种和平的方式展示自己的硬实力,再加一些补充,那么就成了一个软硬皆有的实力展示了,

秦牧思索了一会儿,越想越觉得需要来一场大形狩猎,对内进一步振奋士气,增强民心的凝聚力。对外,整体展示一下大秦的军威,震慑一下各股敌对势力。

“老韩啊,不错,不错,今天你说的很意思,有赏!”

“多谢秦王。”

秦牧暗暗决定,过年后立即派出使节出访周边各国,来回总得几个月时间,到时皇宫也落成了,到那时,自己也来一场盛大的阅兵。

嗯,还要多读史书,历史有太多东西值得借鉴了,一个缺少历史知识的人,可以说是肤浅的。

这时李香君与顾含烟的投壶比赛刚才结束,两人各投十箭,李香君赢了顾含烟三箭,高兴地说道:“含烟妹妹,愿赌服输,你绣的那幅《青绿山水图》可归我了哈。”

秦牧一听,原来俩人竟然还赌上了。

顾含烟绣的那幅《青绿山水图》,花了好几个月时间才绣成,就这么给输掉了。秦牧听了心痛,他也十分喜欢那幅图,便上前搂过李香君说道:“你呀,就知道欺负含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