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扬天下(昊远)-第4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佐明等大批将领,正在作出兵前最后的部署。

实际上,这次16万东路军,又细分为三路人马:

蒙轲10万主力从徐州北进;

以霍胜为首,李辰为副的三万大军从凤阳北上。

以李过为首,向连城为副将的三万大军从寿州北上;

蒙轲的主力,主要是寻求与多铎决战;李过与霍胜相互配合,主要负责扫荡淮北。

蒙轲穿着山纹铠甲,一脸坚毅之色,对帐下众将说道:“秦王御驾已至淮安,虽未下旨催促,但北伐已刻不容缓。这次准备虽然有些仓促,但清军同样是仓促应对,谁也不能以此推脱;

根据前方探报,多铎已将主力移至商丘城。显然,多铎已经料到我军要沿黄河推进,准备利用商丘坚城挫我大军锐气。首战胜败至关重要,会影响到整个北伐的士气,是以不战则已,战则必须取胜。”

众将齐齐道:“请大都督下令!”

“郝摇旗。”

“末将在!”

“本帅命你率一万大军为前锋,摧营拔寨,扫清大军北进之障碍,直逼商丘。”

“末将遵命。”

“苏谨。”

“末将在。”

“本帅命你率一万骑兵掩护大军左翼,随时准备支持前锋大军。”

“末将遵命。”

“其他人等。各自约束所辖兵马,凡有践踏庄稼,奸淫掳掠者,斩!现在,各自回营,明早四更做饭,五更出发,不得有误。”

“喏!”

各个将领快步走出中军大账,带着各自的亲兵飞驰而去。一时间,铁蹄铮争,风雷闷响,各营各寨开始紧张地准备着。

第二天一早。徐州城外金鼓齐鸣,万马齐啸,人声如潮,十万大军迅速起营拔寨。浩浩荡荡向商丘杀去。北伐的大幕,正式拉开。

在凤阳,霍胜、李辰所部三万人马。同日越过淮河,向北推进。

在寿州,李过、向连城、侯昌同样是三万大军,越过八公山,与霍胜所部互相响应,兵指亳州。

有明一代,淮安扼漕运、盐运、河工、榷关、邮驿之机杼,进入鼎盛时期,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运河线上的“四大都会”。

大秦攻取徐州之后,淮安不再受到清军直接威胁,以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又迅速繁荣起来;

其中因淮安以东的沿海州县,是淮盐的产地,大秦已经在淮安重新设置了盐运使衙门。盐业生产首先得到了恢复,进一步带动了淮安的繁荣。

这一次秦牧御驾驻趾于淮安,也正是因为淮安的枢纽位置;

运河边的勺湖园,本是园林楼阁,风景如画的清雅之地,此刻已经被禁卫团团守住,禁止闲人靠近,园前则是兵马交驰,信使频至,一派繁忙。

内阁之中,除了路振飞留守金陵之外,司马安与李源都跟着到了淮安,另外六部的侍郎,都察院、大理寺、太仆寺等,几乎每个部门都有官员随驾。

可以说,大秦的中枢决策机构都暂时搬到淮安来了。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次北代,不仅仅是军方的事。按秦牧的要求,打下一个地方,就要迅速接手治理,安抚百姓,赈济难民,恢复秩序。

实际上就一个城市来说,战争主要是城墙、城门的争夺,战时对城市内部的破坏不大。对城市破坏最大的是战后的那种无序状态;

军队要集中精力对付敌人,而且军方多是些大老粗,不适合用于恢复秩序。那就需要文官迅速接手恢复秩序,避免战后出现长久的无序状态,导致地方遭到更严重的破坏。

涉及到的事情非常多,第一场战斗还未打响,秦牧与司马安等人已经忙得不可开交,前院的大堂里,户部右侍郎杨超说道:“秦王,镇江尚有三万石军粮没法启运,粮船不够用,需要征用民间商船才行。”

秦牧问道:“需要征用多少船只?”

“至少要征用两百艘。”

官方要征要大量征用民间物资,需要秦牧朱批才行,秦牧迅速在杨超递上来的奏表上批朱,然后问道:“如今各地粮价如何?”

“回秦王,京城一带,一石米已经涨到二两三钱,这其中,有些粮商趁机囤积居奇,哄抬粮价,乃至粮价迅速飙升。”

秦牧与司马安等人听了都不禁皱起了眉头,这次北伐要大量征粮,导致大秦粮价上涨是正常的,但如今一石米比原来涨了一两银子,这个涨幅还是让秦牧头痛。

现在南方有些地方已经开始夏收,但离实际的夏粮出粜还有些日子,加上不法商人发战争财这也是常见的事,朝廷虽然尽量打击那些粮商,但要完全杜绝是不可能的。

换算过来,一斗米如今等于涨了一钱银子,别小看这一钱银子,算成大秦宝钞那就是一百文了;

原来斗米不过一百二十文,现在等于上涨了一倍。对下很多下层民户而言,这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负担,会使许多本来可以吃饱的人只能忍饥挨饿。

秦牧又不禁想起了吕宋,他真想立即派水师攻打吕宋,把吕宋的粮食都搜刮回来。

司马安说道:“秦王,长沙、福建一带夏粮收获比较早,臣以为有必要证调更多的船只,立即开往这些地方购粮,以平抑不断飙升的粮价。”

“嗯,让户部拟个章程上来吧。”

“报,秦王,蒙都督大军已经自徐州出发,凤阳方面,霍将军已经推进了两百里,未遇清军阻击。”

信使带回的情报,让秦牧的精力又转到了战争上,北伐,真正开始了。

秦牧他们对具体的战术不插手,但对清军的整体战略意图,却必须随时加以分析,以便有针对性地协调各路北伐大军。

李源沉吟道:“如此看来,清军确实不会与我军争夺一城一池之得失了。秦王,臣以为,清军很可能会以纵深换时间,尽可能拖延与我军决战的时间。因此,原来预测在商丘城会有一番苦战,只怕也未必。”

兵部主事蒋义涵说道:“那也不错,他退得越多,咱们就能轻松接手更多的城池,我军只要稳扎稳打,十天左右就能推进到开封,到时看他决不决战,不决战,就等于把黄河以南拱手相让。”

“只怕没这么简单。”秦牧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若有所思地说道,“本王总觉得,咱们疏漏了些什么。”

“秦王指的是?”

秦牧摇了摇头说道:“具体疏漏了什么,本王一时也不得要领。”秦牧也希望自己是杞人忧天,但隐隐之中,总有种遗漏了什么关键因素的感觉。

ps:老虎今天已经差不得两百票了,好猛啊,俺开始心惊胆战了。第六能不能保住,啊啊啊!全指望兄弟们了,请将手下的月票投下来吧,北伐大幕正式拉开,求鼓励,求月票!



第559章砀山烽火蹄声乱

从徐州到砀山县有一百五十里距离,砀山是南直隶、山东、河南三省交界之地,地势平阔,沃野千里。

可惜因为是大秦与满清势力的交接点,双方小规模的冲突时有发生,当地的百姓几乎都逃到徐州去了。

本来肥沃的田野无人耕种,荒烟草蔓,村落庐舍或被焚毁,或是失修崩塌,举目了无人烟,一片凄凉。

郝摇旗的一万前锋用两天时间,杀到砀山县城附近,黑色的旌旗,黑色的铠甲,如同黑云遮地,汹涌而来;

旌旗上那个用篆书写成的“秦”字,其顶部就象一个弓箭,锋利的箭矢正欲离弦射出。

时空转换,世事轮回,恍惚间,人们似乎又看到了两千年前,那支来自咸阳的黑色铁流,那支横扫六国,北击匈奴,南攻蛮族,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强大铁军。

炎炎烈日之下,黑色的铁流滚滚向前,黄尘漫漫,旌旗遮天,所有士兵身上的戎装都已被汗水打湿,第一次上战场的吕山一边抹着汗,一边问身边的尚义道:“尚把总,你紧张吗?”

尚义看了看他,舔舔干裂的嘴唇答道:“紧张。”

尚义可是立下赫赫战功的英雄,曾多次随秦王浴血疆场,士兵们对他非常崇拜。吕山本以为他会安慰自己没什么好紧张的,结果他竟然承认自己也紧张,这让吕山诧异不已。

“尚把总,你骗我的吧,你怎么也会紧张呢?”

“其实面临生死血战时,谁都会紧张,包括建奴在内。”

菜鸟吕山听了,不由得长长吁了一口气,原来谁都紧张啊。还以为光是自己一个人在紧张呢。这么想着,那自打出征以来就紧绷着的神经,竟然舒缓了不少。

尚义暗暗一笑,接着说道:“建奴现在恐怕不止是紧张,他们在害怕,一定怕得要死。”

“尚把总,你怎么知道?”

“因为现在是咱们去讨伐他们。”

吕山带着一丝了然道:“也对,他们要是不怕,就是他们来讨伐咱们了。”

“哈哈哈。。。。。。”

旁边的汤庐也凑过来说道:“尚把总,给我们说说当初您随秦王一起打仗的事吧。”

吕山立即附和道:“对对对。尚把总,您就说说吧。可惜啊,我怎么就没赶上与秦王一起打仗呢。”

吕山满脸的遗憾,能随秦王一起征战,这是每一个大秦士兵的梦想,可惜这次秦王没有亲自指挥北伐之战。

“不是都和你们说过吗?”

“尚把总,您就再说说吧,我们还想听。”

尚义刚要说话,便见前方有侦骑狂奔而回。向郝摇旗大声禀报道:“郝将军,清军正在撤出砀山县城,还在城中放火,要焚毁县城。”

郝摇旗接报。大为恼怒,一边下令大军加快前进,一边派出几百骑兵,先一步向砀山县城飞驰而去。

命令一经下达。一万秦军开始小步快跑起来,阵阵的脚步声如浪潮拍岸,铿锵铁甲铮铮有声。掀起大片烟尘直嚣天上。

秦军挺进到离砀山县城十里左右时,就可以看到县城方向冒起的滚滚浓烟,对此,前锋主将郝摇旗恨之欲狂,他真担心清军在每个州县都采取这样的策略。

如果清军每撤离一个州县,就放上一把大火的话,不但会造成巨大的灾难,而且对秦军的推进极为不利。

而以满清的凶残的本性,以及所面临的困境来看,真不能排除他们会拼个玉石俱焚。

砀山虽然只是个破败的小县,百姓逃得差不多了,烧了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此例一开,总是很让人担心的事。

清军原驻守砀山的是梅勒章京多伦,他接到多铎的命令之后,放火之后匆匆撤出砀山,但并没有远遁,而是准备对秦军一路袭扰,拖住秦军的行军速度。

郝摇旗派出的几百骑兵还没有到达砀山县城,就与多伦的五百人马遇上了,四百对五百,都是骑兵,秦军游击陆运不作一丝犹豫,拔刀一指,率军直接向敌人冲去。

“兄弟们,这是北伐的首战,必须打出大秦的军威,秦王在看着我们,举国百姓在看着我们,就算是战死,也要拉一个建奴垫背,杀!”

陆运咆哮着,身后的几百秦军义无反顾地跟着疾冲而去,铁蹄如雷,飞尘如龙,翻卷涌动。

然而多伦显然是知道郝摇旗大军在后,不想陆运死磕,以免被缠住。

双方距离两百步之时,多伦一声令下,五百清军突然一分为二,划出两道弧线,把秦军包裹在内,利用他们精湛的骑射功夫,向中间的秦军抛射。

骑兵在狂奔的过程中,要完成整体的分合和转向都是比较困难的;

而论马上功夫,目前的秦军确实不如人家,陆运没料到多伦突然来这么一着,准备好的正面冲击变成了两翼被包抄。

清军的劲箭如飞蝗射来,叮叮当当地打在秦军的圆盾上,有的遮挡不住,随着噗噗的入肉声,战马轰然倒地,翻腾出去,发现轰隆的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