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扬天下(昊远)-第7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结论是独尊儒家,排斥他法,使儒者自腐,甚至失去维护社会底线的能力。

王夫之的文章引经据典,举事实,说道理。洋洋洒洒数千言。毫无疑问,这就象一个重磅爆炸,扔在了人群中,瞬间激起了猛烈的反应。

也正因为知道此举定将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王夫之在接受秦牧召见离开蒹葭殿时,才显得举步维艰。

秦牧的想法很简单,你们不是争什么重法轻儒吗,我就把水搅浊,另外,这番道理并非只是说给读书人看,更重要的是说给千千万万的普通老百姓听。

他就是明着告诉老百姓,儒家虽好,却不是你们的唯一选择,你们要牢记,没有其他选择的话,儒可以变得凶残无比,吃你们的肉,揭你们的皮。

只有保留其他选择,才能使儒变得更好,社会才能更加健康,普通百姓的权益才能得到更好的保障。

当然,光靠大秦时报这么宣传,想要唤醒百姓是不够的,所以,秦牧还有第二手准备。那就是发动工商业主,象徐永顺这些人,以及各省的商会组织,手下的商栈普遍各地,渗透于各行各业、各个角落,再加上夜不收强大的讯息传播能力,由他们去向普通老百姓大力宣传,最后以下层民众的舆论攻势,倒逼那些读书人。

这是一场秦牧输不起的大仗,所以他发起的反击,声势之大,无与伦比。

通过这两侧故事,皇帝被全天下百姓比作了神仙,而儒与法分别被比作了两只狮子,百姓成了那一群羊。

亲爱的小羊们,请保留你们的选择权吧,那是你们救命的牧草,千万别扔掉。

第1035章草根的声音

皇帝是神,而儒与法被描述成了两只狮子,普通老百姓是羊群。

那么神为什么不索性把两只狮子收走,非要让他们来残害羊群呢?因为不行,收走了狮子,羊群失去了天敌,就会感染瘟疫,全部消亡。

天敌是必须存在的,但要是不想自己被天敌肆意残害,羊群就必须保留自己的选择权。

这个道理,以及种种历朝往事,通过散布各地的夜不夜人员,通常一条条商路,通过《大秦时报》,在大秦铺天盖地传播着,各种版本的演绎层出不穷,原本儒法之争的风潮很快就被盖过。

这是秦牧掀起的一场浩大的舆论反击战。

不管效果如何,先把水搅浊再说。

这当然极大了刺痛了儒家的神经,各地那些自认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己任的儒门弟子,得知自己被比作了凶悍的狮子,这还得了?

很多地方的读书人,聚到一起,捧着孔圣先师的牌位,一起到衙门前呼天抢地,大吵大闹。特别是江南这些文风鼎盛之地,闹得特别利害。

苏州三百士子,在吴道延等人的带领下,到府衙前绝食抗争,扬言朝廷一日不为儒家正名,就绝食一天。

苏州府衙被围得水泄不通,兹事体大,苏州知府吴佳成一边急奏南京,一边亲自到衙门前劝导,但衙门前的士子根本不为所动,任吴佳成费尽口水,仍是继续绝食抗争。

闹出这么大的动静,自然引来大批的苏州市民围观,并且多数人对士子们报以了同情,大家围在外面。议论纷纷,各种声音汇成一片,嗡嗡而响。

这时突然有人大声说道:“哈哈,我看呀,这事不好说,一群连自己的命都不珍惜的人,他们会珍惜别人的性命吗?要是让他们为官一方,他们会怜惜咱们老百姓吗?”

这个声音在一片同情声中,显得那么刺耳,让四周围观的百姓为之一静。

里面正在绝食抗争的三百士子。更是人人色变,就象被人挖了祖坟一样。

带头绝食的吴道延,顿时跳起来大喝道:“何方妖孽?竟敢如此污蔑我等,站出来!出来!”

你没听错,吴道延喊的就是何方妖孽。

经他一喊,所有人的目光都向传出那句话的地方望去。

但见两个八尺大汉,虎背熊腰,长相威风凛凛,手臂粗长。拳头跟莆团似的,一看就是不好惹的角色。

这两个大汉相视一笑,坦然站到众人面前,其中一个洪声说道:“所下尉迟刚。这是我二弟尉迟铮,怎么样?叫我们兄弟出来是想打架?”

打架?瞧瞧这兄弟壮得跟水牛似的,足足比吴道延高出一个头,大冷天里。挽着手臂,二头肌蹭蹭直跳,吴道延这些读书人。手无缚鸡之力,打架,开什么玩笑。

光是被兄弟两这么俯视着,吴道延就有些发怵了。

那尉迟刚仰天哈哈一笑,大声道:“我说错了吗?谁说来说,身体毛肤,受之于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你们来此闹绝食,你们的父母知道吗?你们对得起他们的养育之恩吗?”

“所谓忠孝不能两全,我等为儒家正名,为孔圣。。。。。。。。”

“为个屁,嘁!”尉迟刚大嗓门打断了吴道延的话,然后肆意的讽刺道,“得了吧,少把自己说得那么高尚,你们这些所谓的读书人,不就是怕朝廷轻儒重法,绝了你们的前程吗?”

那弟弟尉迟铮立即接着嚷道:“就是,我可听说了,这次的风波,是圣上要改革司法,让司法更公正,使百姓有事的时候到衙门里不至于再受蒙冤不白之苦,哪怕儿错了,你们非要绝食抗争,这是何道理?”

“二弟,你这就不知道了吧,圣上改革司法,除了要让百姓不至于再蒙冤受苦之外,还要用来监督那些官员,让他们不能贪赃枉法,残害百姓。你想啊,这些人以后都是要做官的,圣上这么一改革,岂不是绝了他们将来搜刮民脂民膏的路子?明白人家为什么假惺惺的来此绝食抗争了吧?”

“哈哈哈,大哥不说,小弟还真没想到这一茬,你这么一说,这事情可不就清楚了嘛。”

“你们胡说八道!”

“这是妖言惑众!颠倒黑白,其心可诛”

“简直是欺人太甚,咱们和他拼了!”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何况他们未必多有理。一群读书人被彻底激怒了,本来静坐地上,此刻全跳了起来,可谓是群情鼎沸。

而外头围观的普通老百姓,听了尉迟刚兄弟俩的话,不少人有顿悟之感,一时话锋大变。

那些原来同情里面的士子,此时醒悟过来,不免有种被欺骗的感觉,纷纷大嚷起来,跟着谴责里面的士子。

当然,还有一部分了是相信读书人的,双方争执起来,场面很乱,一些商家掌柜,能说会道,纷纷顺着尉迟刚兄弟俩的思路,对里面的士子大肆抨击。

细说起来,如今皇帝在民间的声望是非常高的,施行的很多德政,使百姓受益匪浅,整个大秦的社会民生在迅速的发展,处处生机勃勃。

皇帝甚至还自掏腰包,大办蒙学,让很多贫穷人家的孩子可以免费就读;

军队开疆拓士,扬威四海,不但没有向百姓加税,相反,还不断地给下层百姓减税。

更甚者,还在吴县试点医疗保险,企图帮助天下的百姓抗御重疾破家。

只要稍稍一想,就不难想到,皇帝这些年都做为百姓做了些什么,这样的皇帝,改革司法说是为了让百姓免受冤屈,说是为了监督贪官污吏,百姓信,真的信。

那么问题来了,皇帝改革司法,是为了百姓好,读书人为什么要反对呢?他们目的何在?

难道不是象尉迟刚兄弟说的那样,是出于私心吗?

什么儒家法家之争,普通老百姓不太懂,他们关心的只是怎样对自己有利的。围观的人越来越多,然而声讨里面的士子的声音也越来越多,甚嚣尘上。

吴道延等人万万没想到,事情会成这个样子,真与尉迟刚两兄弟拼命,他们还真没几个敢,围上来就是做做样子,再加上外头指责他们的声音越来越大,千夫所指,形势大变,让他们里外不是人,这气势更是大弱。

尉迟刚大乐,哈哈大笑道:“我说错了吗,没有吧?哪朝没有律法?你见哪朝没有律法了?圣上只是改革一下,让律法更公正,以便天下出现更多的包青天那样的好官,让天下百姓少受点害,这哪里错了?你们非要去扯出什么重法轻儒,这根本就是私心作崇、掩耳盗铃。

孟圣人说了,民为贵,社稷次之。那也就是说谁为百姓好,他就是对的,咱们这天下百姓,受皇恩何其多,岂能为了一已之私,昧着良心与圣上作对?”

“如今这天下的百姓,日子过得好好的,我看呀,有些人就是唯恐天下不乱,才来此绝食。”

“对对对,你说,他们若是行得正,站得直,就算圣上要改革司法,监督那些贪官污吏,他们若是不想做贪官污吏,怕什么监督呢?”

“就是这个理,你为官清正,再多的监督,也只能证明你是清白的,对你们有什么影响呢?你们来这里抗争,不是心怀鬼胎是什么?”

“对对对,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要是怕监督,那一定不是什么好路数!”

“就是,就是,我原来还道这些人是好的,却原来包藏这样的祸心,真是人不可冒相啊。”

“瞧瞧他们一个个文质彬彬的,还真没想到呢,你说,前朝遍地贪官污吏是怎么来的,这下我总算明白了。”

“哼,一群卑鄙的东西,骗人!”

“骗子!”

“打骗子。。。。。。。”

ps:求推荐票。

第1036章舆论导向

“林员外,你是没看到,那情景,哎哎哎,别提多狼狈了!”

“刘掌柜的快说说,最后怎么了?”

“这还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苏州知府劝也劝不住的事,结果被苏州的百姓一通乱拳,打得那个闹事的读书人抱头鼠窜,连鞋都跑掉了,有的躲进茅厕里,掉下去。。。。。不说了,不说了,有辱斯文啊!”

“出了这么大的事,苏州知府也不管?”

“民心所向,苏州知府还能派兵镇压百姓不成?再说了,他就是有这份心,也没这个能力调兵呀。”

“。。。。。。。。。。”

苏州发生的事情,很快就传遍整个江南,湖州衙门西街的胜德茶楼上,一时议论纷纷,刚刚从苏州回来的刘掌柜,被大家围在中间,成了焦点人物。

湖州同在太湖边上,同是江南鱼米之乡,自古便是文风鼎盛,如今湖州的读书人,闹得也不轻,从这胜德茶楼望去,便可望到州衙前的喧嚣的场面。

“林员外,还是赶紧去劝劝令郎吧,赶紧回家,别看现在各地闹得凶,又逢圣君在位,不至于用兵镇压,但如今读书人这么无理取闹,已经激起多地的民愤了;

我听说除了苏州之外,嘉定、常熟、松江等多年州县,闹事的读书人都被百姓驱散了,尤其是江阴,那就更不用说了。

江阴百姓忠义之名,天下皆闻,鞑虏下江南时,尸山白骨满疆场,万死孤城未肯降。天子派三百壮士过江救援,血战一夜,杀敌无数,最后三百壮士全部战死;

那元必武将军身上插满了箭矢。数不出有多少支,在战死那一刻,他仰天大喊一声,用尽力气将那面黑色的旌旗深深插入大地。

元必武将军那魁梧的身躯依着旗杆,屹立不倒,凌角分明的脸上,带着一抹由衷的微笑,半睁着双目,坦然地望着前面再也无法到达的江阴城。

诸位请想,元必武将军虽然未能到达江阴城。但江阴的百姓不会忘记啊,往事犹历历在目,好不容易盼来大秦盛世,这才几年时间啊!

这次江阴出来闹事的读书人也就那么十个八个,结果刚一冒头,就被江阴老少打得鼻青脸肿,还要将这些人驱逐出城,如今这些人就象是过街老鼠,人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