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舅子-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挂缆……”李德謇专注于炉子,根本就没有注意到大唐皇帝已经到了。
  两侧两根,背后两根,前面一根。
  四根缆在几十个人的力量之下让炉膛慢慢的倾斜,铁水从炉中流了出来,而且是一个又一个的沙模,铁水倒不沙模之中。
  大约一刻钟之后,这一炉的铁水全部倒空。
  小工开始上前清理炉膛,新的长石与砸成碎粉的矿石也拉到近前,还有早就准备好的大量焦炭。
  “称重。”李德謇急不可待的要求称重。
  他很想知道这一炉出来的有多少,成色如何?
  然后再次用另一个炉子重练,炼掉杂质。再换到最后一个炉内,可以变成钢水。
  能进最后一个工坊的人,都是签下死契的人,连李德謇都不能到最后一个工坊,那里有最顶尖的刺客负责守护四周。
  因为柳木讲过,最纯的就是熟铁,不纯的是生铁。钢是用碳炼出有极少数炭的熟铁。
  从沙模之中取出的铁条还是暗红色的,工匠们与李德謇一样急,他们等不了这些铁条变冷,用大钳子两人合力夹住放在石墨托盘上,另一边放着标准一斤重的铁块,然后按照重量变化,以标准一钱重来配重。
  “无须算小数,数一数有多少条。”李渊开口。
  众工匠不知道李渊是谁,但他们认识柳木。
  再看大唐皇帝的服色,很是华丽。在这工坊之中依然穿丝绸的人,绝对是贵人。而且从站位来看,比柳木这位最大的人物似乎还高。
  李德謇却是反应过来,只看衣服就知道这是大唐皇帝亲临。
  李德謇上前施礼,大唐皇帝李渊一摆手:“免礼,站在一旁。”
  一根铁条五斤重,很快就数完有七十一根半。也就是这一炉有三百五十斤。
  “很好。”李渊满意的点点头后问道:“一炉需多久?”
  “回圣人您的话,这一炉需要约一个时辰。”


第0190章 柳木炒钢法
  柳木也在旁解释道:“圣人,这炉一但开就永不停炉,不断的倒铁水、取渣再加料,工匠们是每三个时辰换一次班,每天四个班轮翻作工。此炉才是试制,是小炉,更大的一只炉根据此炉的效果再改进。”
  李德謇和柳木的汇报让李渊很满意。
  这已经很厉害了,每天可以出三千五百斤铁。
  那么一年就是一百二十多万斤,也就是一万两千石已经超过了大唐铁产量的一半,这样的炉子多造几个,就达到了柳木所说的十万石。
  “圣人,这个还要大改。我的想法是,铁水直接转到另一个炉内,出柔钢。”
  柳木说的柔钢就是熟铁。
  “很难吗?”
  “回圣人的话,很难,融化的铁水很热,人一但碰到人整个都化掉了。这个转炉的过程工匠们正在商议,预计可以在一个月内解决。”
  李渊侧头对彭海说了一句:“吩咐下去,赏。”
  “是。”彭海应下。
  第二道炉,事实上就是将这些已经变成暗红色,还有温度的生铁条扔进去再炼。大唐这边的工艺有了柳木的焦炭可以将铁烧成液体,这比起之前的纯粹靠锻打已经容易太多。
  之前是将生铁加热到几乎融化,这个可以用木炭来完成。
  木炭能产生的温度有限,焦炭却可以。
  李渊脱去了丝绸的衣服,也穿上了一件石棉衣,然后站在远处很安静的看着这个过程。
  第二个工坊是转炉,一次只能炼制不足一百斤铁,几十个精装的汉子不断的踩着风箱,这不是给焦炭加热而是将外面的干净空气吹到炉内。
  柳木没有那个能力让吹氧气,但却要吧不断的吹进干净还有水雾的空气。
  数个小转炉在不断的工作之后,终于出了第一炉柔钢。
  到了最后一个工坊的时候,运铁条的人将铁条放在门口,有里面的人负责运进去,李德謇走到门口停下脚步。
  柳木说道:“德謇,你已经是圣人封的工部官员,这里你有权进来。”
  “如果直接有钢,朕会重赏。”李渊也补充了一句。
  这个屋内,比外面干净的多,这里都是最优秀的铁匠,但无一例外的身上全的奴隶的标准,他们是击败王世充之后被贬为奴隶的铁匠。
  在这里,他们依然是奴,但每个人却每天有一斤肉吃。
  “圣人,炒钢法自汉代就有,那是靠反复锻打而成。外面第二步精炼就代替这一步,这铁中已经几乎没有杂质。这第三步,叫柳木炒钢法。”
  说到柳木炒钢法这名字的时候,柳木脸上一红。
  李渊却感觉到有什么不对,因为柳木发明这个方法,叫柳木炒钢也没错。
  柳木解释道:“圣人,非是臣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而是这最后一步用的是柳树木棍来炒钢,再经过锻打成钢。是柳树的木棍,柳木,不是臣柳木的柳木。”
  听完柳木这一段象绕口令一样的话之后,李渊哈哈大笑:“好,朕赐名柳木炒钢法,立即炒来给朕看。”
  大唐李渊已经站了足有一个半时辰,可此时依然没有感觉到累,要求看完全程。
  几乎纯净的纯铁,再加上木条搅动翻炒,很快倒出就是通红的钢水。
  三组铁匠上前,轮起大铁锤就开始锻打。
  都是有手艺的人,一刻钟之后,一把带着平滑细纹的唐横刀就出现。有师傅级的铁匠上前,小锤精打。再有一刻钟,红红的刀身在水里粹火之后,两名徒工开始打磨。
  也就是一个时辰时间,一把新打好的唐刀由要德謇双手捧到大唐皇帝李渊面前。
  李渊看着这刀转头问柳木:“守在外面的,朕以为都是高明的武者。”
  “圣人,这里不为人知。守在外面的是柴绍驸马的从小一起长大,一起练武的家仆,叫柴宏以及他的部下。”柳木汇报着。
  “叫他进来。”柳木听到吩咐,在外面把柴宏叫进来。
  柴宏单膝跪在李渊面前:“请圣人吩咐。”
  “你武艺不凡?”李渊问。
  “柴宏不敢自称武艺不凡,在恒州为卢国公陪练过,可支撑五十招不落败。”
  李渊心说能在程知节手下五十招不败,也算得上高手。
  “看看这刀身,为朕试试,朕等着。”
  “是。”柴宏双手接过刀往一旁走,有人帮着装了刀把,有人拿来精木柱,也有人拿来卷的很紧的席。
  柴宏试了试感觉,练了一套刀法,然后在木柱上轻轻的劈了两下后,双手捧着刀来到了李渊面前。
  “圣人,手上的感觉好过镔铁刀,但刀刃上的感觉不好,刀身也粗糙了些。耐用程度肯定高于现在军中装备的刀,对砍的话镔铁刀怕是砍不过这把。”柴宏以自己的经验作了对刀的判断。
  那边的负责打刀的工匠立即飞扑过来跪在地上:“小民,小民。”
  他听到自己的刀不好,吓的魂都飞了。
  柳木向李渊施礼,李渊点点头之后,柳木过去说道:“别紧张,容你解释。”
  “是,是。这只是用融化的铁水试打一把刀。却是不知要打造好刀,所以只有刀形却无刀魂,刀刃没有再重新加铁粉锻炼过,刀身也没有用黄矾水泡过后再打出刀纹。小民有错,小民有错。”
  “你没错,朕要看的就是这直接打造的刀。朕问你,这直接倒出的铁水是钢水吗?与百炼钢相差多少?”李渊以温和的口气问道。
  说到专业问题,这位铁匠是真正的专业人才。
  “回,回话。这已经非常接近百炼钢,小民以为我等熟练,再改改炉之后可以超越百炼钢。但,但……但这工艺过于复杂,至少要试数十次才能有一点点改进。”工匠紧张的说话的都结巴。
  柳木在李渊面前请示自己来说。
  得到李渊同意后,柳木对那工匠说道:“你不用紧张,三年内能靠三次炼铁就出百炼钢就是大功一件。眼下先把柔钢的工艺作好,能作出粗钢来,二十天内准备五千副马蹄铁,并且培训一百名会打造马掌钉马掌的人,我就给你安排一个婆娘。”


第0191章 恶客上门
  柳木说完赏赐。
  “谢,谢郎君。”那工匠是奴隶,重重的磕了一个头。
  他相信柳木的话,柳木的承诺是非常可信的。
  曾经说过,他们这些人好好干,每天有半斤肉。但现在每天每个人有一斤肉。
  当下,这位工匠代表工坊的人发决心:“我等愿改为一日三班。”
  “打铁是辛苦活。时间久了体力不足,也打不出好钢来。至于三班,将来再说。眼下依四班这规矩,用心作,作好铁。”
  “是。”
  李渊这时说道:“就用刚才那一炉的钢水,你为朕打一把刀出来,短刀。朕不急,三五天时间不算长。朕要看看你的手艺。”
  “谢,谢圣人。”那工匠感动的不得了。
  能为大唐皇帝打一把短刀,作为奴隶来说这是他想也不敢想的事情,也让旁边的人羡慕。
  出了钢坊,李渊满脸的笑意:“很好,非常好。朕相信你所说五千石铁的话,现在看来,这里好好建造,年一万石钢也不是问题。”
  整个唐朝,最巅峰的钢产量是五千吨。
  五千吨相当于十万石钢。
  柳木这里已经让李渊惊讶,确实可以一年产十万石钢。
  可谁也没有柳木更明白,柳木知道后世的可以直接把矿石变成钢,而且一炉就有二三百吨,这里一吨事实上只有不到二百公斤,百分之一的产量。
  而且人力消耗是巨大的。
  工坊内的就有上百人,外面还有砸矿石的,炼焦的,负责长石的。这还不算挖煤的,挖长石,运输的种种。一万多人就在这里忙碌的,十万石这个数字柳木头一次出现信心不足。
  无奈,大机器工业时代与全人力时代当真没办法比较。
  但,大唐皇帝李渊是满意的。
  离开钢坊,柳木请大唐皇帝李渊坐上软轿,这里距离柳木建的那个所谓的离宫,至少还要走一天的时间。
  当晚,在一处山谷临时扎营休息的时候,柳木来到李渊所在帐篷。
  “圣人,这钢坊您要派个更大的官来管吗?”
  “为什么要再派一个更大的官来呢?”李渊问道。
  “因为,私自制甲都要流放三千里,这钢坊臣不想要了。”柳木自称臣,因为他已经是官了。
  李渊在想,柳木这是以退为进,还是真的怕这钢坊给自己找麻烦呢。
  最终,李渊还是说道:“朕不要。你每年上交三万石钢就足够,其余的再议。”李渊拒绝了柳木的提议。末了,李渊还补充了一句:“这是圣令,不可违。”
  “是。”
  李渊又对柳木说道:“朕以为,你远离长安的好。”
  “臣谢圣人。”柳木也想着跑的远远的,最好带着几万人去海南岛。
  眼下身份挑明后,在太子府与秦王府这个漩涡之中,柳木感觉很麻烦。
  正当柳木准备说,自己打算去莱州,谁想李渊又说道:“虽然朕以为,你远离长安是好事,但你却不能走。”
  柳木真的很想大喊一句:您老人家几个意思,这是玩我呢。
  李渊笑了:“这就叫自讨苦头,钢坊的产量一但被朝中知道,你离不开长安。”
  柳木后悔了,真的后悔了。
  应该等李世民坐上皇位之后,再搞这钢坊,眼下送都送不出去,非要卷入皇位之争。
  “圣人,小民去并州转一圈,您认为能行吗?”
  “行,朕准了。”李渊答应了下来。
  次日,终于到了后世仁智宫的位置,这里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建一座宫殿群,但别致的木屋倒是可以建几十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