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舅子-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好,切记小心照看。”
  长孙无垢心说,效果比相信之中的还好,这些小家伙亲手制作的糕点送到宫里之后,相信所有人都会说声好。
  好在孝心,好在自己这个作嫂嫂的有心。
  长安城。
  柳木在翼国公府过夜,次日天一亮就跑到了京兆府。
  随从递上帖子,请柳木入府衙在前厅旁小屋休息等候。柳木现在也是官,而且是从五品的官,不可能在门房候着。
  初唐,京兆尹并没有办公地点,都是在自己家中办公。
  这个时代称之为走班。
  许多县的县令、郡守,也是这样办公的。
  柳木等候的时候,又有许多人从正门进来,有些直接到旁边的侧院去工作,京兆府也是一个庞大的机构,这里有着功曹参军等七位参军,以及管着二十三个县,还有账房、民、工等各种部门。
  倒是有两个人在门外特别看了一眼柳木之后才入内。
  中院京兆尹的办公书房内,左冯翊(相当于副职,分管京兆东一些县、乡),右扶风。这两人坐下之后,右扶风开口说道:“三原柳木在外等候,你似是躲着不想见?”
  这位京兆尹姓裴,叫裴世清,在历史上甚至没有真正的记载过。
  因为他是前隋的一个九品小官,此时作为京兆尹也是属于过度形官职,这里的正职是留给独孤修德,因为独孤修德在上任前杀掉了被流放的王世充,这才让人临时顶替。
  坐上这个京兆尹的位置一来是他在李渊反隋之中立过大功,二来是靠同族保举。他这个同族是大人物,叫裴寂。
  同为河北裴氏大族。
  听到右扶风的话,裴世清扔出了两封信,分别是三原与泾阳两位县令写的信。
  “这个公证人,如何作?”裴世清问道。
  两位副职看过信之后,也有些无奈。
  右扶风再问:“那么,如何拒绝?”
  “正在想。”裴世清的想法可以说崔一叶早就预见到了,一位贵族,而且还是大贵族与平民立契约,这个公证人当真是没有人愿意的。
  但柳木要作的事情,却是有据可查的。
  官府本身就是有寻常百姓作公证的义务,许多人立证就是在官府正式的吏员前,而且官府还有留存记录备查。
  问题就在于,柳木代表的是长平公主府以及翼国公府、英国公府、卢国公府、鄂国公府。
  将来平民违约很麻烦,京兆府要派人不是去讨公道,而是护民。
  而柳木如果违约呢?
  京兆府自问拿柳木没办法,更拿这些个国公府没办法。
  再说到长平公主府,谁去找麻烦说不定还会引得圣人震怒。
  “你也不能不见。”左冯翊此时说道。
  裴世清确实没想好如何应对,麻烦就在于这是他们的公务。
  “也罢,劳烦二位将其请到这里来。”
  “好。”
  裴世清想的周全,这里是中院,半公半私之地,在这里先谈一谈能说服柳木最好。
  柳木被请到书房,听闻还是右扶风亲自去请自己,柳木赶紧施礼。
  “请。”裴世清把构想让进书房。
  一坐下,柳木就开口问道:“木想请府尹您为公证。”
  “这个!”裴世清没想到柳木这么直接,当下就一副为难的神情。
  “您可是有为难之处?”柳木追问。
  裴世清心说你直接,我也直接一点吧。当下说道:“本官问你,如长平公主府违约,当如何?”
  “违约当罚。”柳木也很直接的回答。
  裴世清笑了笑后说道:“京兆府不敢管,难道还要三省六部去管吗?”
  “啊。”柳木惊呼一声,没想到竟然是这样的一个结果。
  再想想,也是没错。
  这里是大唐,皇权的时代。平民如何与贵族去斗,更何况还是受宠的公主。
  “我不会违约。”柳木强调了一句。
  裴世清没接话,但看他那神情柳木也看到了一个词,那就是:呵呵。
  显然是不相信。
  “请长者解惑,我应该如何办?”柳木心说既然你不能帮我作公证人,那么有什么好建议。
  裴世清摇了摇头:“我没办法。说来惭愧,我连这京兆府的事情都深感力不从心,许多政务还是靠得力的府员去拿主意,这才不至于失职。我原本只是前隋一个九品小官,些许功绩蒙圣恩作了这个京兆尹。”
  “好吧,那真的是打扰您的公务了,我再想想办法。”
  柳木起身告辞,却突然看到书架上一物,当下停了下来。
  裴世清也没有催,只是在一旁看着。
  “这是八坂琼勾玉,可否允许木近观?”柳木抱拳一礼后问道。
  裴世清非常的吃惊,因为早在前隋到现在大唐,几乎没有人认识这东西,只当是一串形状特殊的玉串。
  可柳木却能一口叫出名字,如何不让他吃惊。
  “玛瑙制品,这是倭国王的。”柳木靠近之后再仔细观察:“这是国礼,您去过倭国?”
  裴世清点点头:“是,去过。在大业三年,这确实是倭国王的礼物,但前隋帝不喜,随手赐给了我。”
  “大业三年,倭岛,九品小官。您是裴世清。”柳木惊呼一声。
  如果在任何一个时候柳木叫出自己的名字他也丝毫不意外,毕竟柳木在长安也是有身份的人。可先提到大业三年,又提到倭岛与九品小官,再提自己的名字,如何不让人意外呢。
  区区倭岛,隋炀帝非常不喜欢,特别是那一句日出之国天子敬日落之国天子,隋炀帝是极不喜欢的。
  所以当年出使倭岛就派了一个九品小官,而且不记入史册。
  “是,本官正是裴世清。”
  柳木立即手掌平伸,双手置于头顶长躬一礼:“裴公大才,晚辈希望可以再来拜访裴公,以讨教心中许多不解之疑惑。晚辈知道些传闻,倭国用筷子还是裴公所传授。类如此项,晚辈有许多想问。”
  裴世清呆了。


第0200章 出使倭岛历史第一人
  重要:章节号编错,0191重复二次,此为正确编号,并无空发章节。
  ――――
  裴世清自己都没有把自己当人才,以一个九品小官之职出使倭岛,大隋官方不记入史册。而后又有数次往来,倭岛派人来前隋,前隋都只是派自己接待,连一个中级的官员都没有,因为隋炀帝根本就无视倭国。
  柳木这汉式古礼,如此正式的古礼摆出求学的姿态,裴世清如何不呆。
  反应过来之后的裴世清第一反应是,柳木别是找借口和自己套近乎,然后求自己为他作公证人。
  裴世清正准备再找说辞拒绝之时,柳木先一步开口。
  “晚辈先行告辞,待过些时日有了些许空闲时间,必上门讨教,介时请裴公切莫将木拒之门外。”说罢,柳木再施一礼,就这么离开了。
  这下,裴世清更懵了,完全不明白这柳木搞什么鬼。
  出了京兆府的门,柳木拿出随身带着的小本很是认真的记下了裴世清的名字。
  裴世清是谁?
  放在大唐这个时代,独一无二,而且非常重要的人才。
  放眼整个大唐,他虽然不是唯一的一人,但他是眼下能找的唯一的一个人。
  大业三年,九品小官裴世清。文散阶为从九品上文林郎,官职为正九品上鸿胪寺掌客。
  隋炀帝就派了这么一个小官,带了十几个随从,以大隋使节的身份去了倭岛。这路上走了几个月,又在倭岛住了三个月。
  可以说,裴正清是这个时代唯一亲自去过倭岛,亲眼见过倭岛的人。
  这如何不算人才。
  柳木坐在马车上,车夫问柳木:“郎君,接下来去那里?”
  柳木手一挥:“西市。”
  此时柳木是官,站在西市门口却也是不敢进去。
  “你们二人进去,买白麻布十丈,一分为二,然后再买竹杆文房四宝,再请一个字迹公正的抄书客出来。”
  柳木吩咐之后,两个随从应命入内。
  很快,两人就在西市内买来所要的一切,还找到两位抄书客到这里以供柳木选择。而白麻布也买了双份,就是二十丈分成了四分。
  “四份也好,把这个用三寸大的字抄这布上,然后制作挑杆将这布给我挂在东西两市门口。再两副,一副挂在泾阳最繁华的街道,另一副挂在三原。”柳木吩咐着。
  抄书客是给钱写字,他们不管内容是什么,只要不是反书就敢写。
  抄完后,柳木又说道:“在公证人那里写上,请长安父老代为鉴证。”
  契约挂起来之后,西市的东坊门处立即围了许多人,但普通平民认字的几乎没有人,倒是些商人认识字。
  有商人出来念完了全部的契约,看着那布幔久久不语。
  “如何?”另有商人在问。
  思考的这位商人回过神来:“立书为证,大有贤者之风,这位木小郎君是守信之人。”
  “三原柳木!”另一位商人念了立书人的名字。
  有一个脚夫说道:“今天就有泾阳的人来采买,仅是木钗就买了两大包,白丝帕彩丝线等物,足足装了一马车,是我搬运装的货。”
  “恩。”那商人招呼过来一名得利的伙计低声吩咐:“你到泾阳与三原打听一下,去柜领一百钱立即出发。”
  “是。”
  西市这边引起了许多商人的在意。
  东市挂起之后,却是许多来这里采买的豪门大仆将消息带了回去。
  不到一个时辰,连秦王府都知道了这件事情。
  “查一查律法,这等包田之事可有违律法。”李世民听到这消息之后,立即吩咐秦王府中书吏去查证。
  很快,书吏回来汇报:“殿下,依契约所书,指定种植、包种包收,这并不违唐律。而依殿下新发布的租庸调法,一切可用钱、帛、布来交税,所以不违唐律。但如果整个泾阳种不了几亩粮田的话,县令那边肯定有怨言。”
  “恩。”李世民点点头。
  “每一县考核,讲丁、粮、布、铁四项。泾阳县令有怨言,那是他和柳木之间的事情,只要不违唐律就好。”李世民说完摆摆手示意书吏可以退下。
  李世民不想管这种小事,眼下他有大事要办。
  柳木作完自己的事情,在翼国公府休息了一晚,第二天就回泾阳了。
  三原与泾阳的里正、各村村长、宿老们信了,敢把契约挂在长安、三原、泾阳最繁华之地,这契约可信。
  崔一叶与高履行每人将一片金叶子交给了窦世宽。
  他们承认赌注。
  柳木回到泾阳仅仅两天后,苏定方来了。
  “郎君,一切都准备好了。”
  “夏收刚过,可为何没有一点消息呢?”柳木问的意思就是,霸刀那边怎么没有打探到一点消息,突厥人是动了还是没动。
  苏定方却说道:“郎君,他们一定会动,快则就这几日,放后说就是秋天。”
  “为何就是这几日?”柳木问道。
  “郎君,去年冬天雪下的很厚,突厥人不种田,他们也没有存粮。不南下他们吃什么,拿什么供养贵族。我与突厥打交道有十年时间了,我了解他们。”
  苏定方很自信。
  柳木对苏定方说道:“好,安排起程。”
  “是。”苏定方已经准备好了一切,但却没有带柳木的家丁,那些人依然还在训练之中。是禁军派了三百人、府兵之中调了二百,然后一千民夫。
  运输物资有五千副马蹄铁,三万瓶酒精,三万石粮食,还有伤药、军械、皮甲等若干。
  出发前,柳木先到秦琼泾阳的庄子,找到老狼。
  “狼哥,我要的那东西有多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