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舅子-第1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式的人选已经挑好,与柳家四娘年龄一样大,九江公主。
  李渊摆宴,不仅仅是在场的人,大唐重臣、秦王府、太子府重臣也要到,今天宴会是为阿史那杜尔而摆的。
  宴会还没有开始的时候,李道宗对阿史那杜尔说道:“那一拳,你别放在心上。”
  “那是一计,我见到他打眼色了。只是不明白这一计图的是什么,但他却把官爵都丢了。”阿史那杜尔反过来给李道宗解释着。
  李道宗是明白人,立即就懂了,柳木是故意不当官的。
  但为什么,李道宗也不懂。
  李世民因为流了那一碗血,成为了这次宴会最大的主角,反而李建成被挤到了边缘角落,丝毫也没有谁来关注他。
  李建成脸上保持着微笑,内心却是怒火中烧。
  魏征这时在李建成身旁低语几句,李建成听完后一脸的疑惑:“此计可行?”
  “试试如何?”魏征很自信。
  “这个怕是不好,本太子之尊去用这等方式对付一个无知小儿,是否儿戏了些?”李建成很是犹豫,魏征却说道:“这与太子殿下无关,只是市井小民之间的一点小事,如事情有变,太子殿下再关注就可以。”
  李建成犹豫了好久,这才答应了下来。
  魏征得到允许立即安排人去操纵他的计划,一个针对柳木的计划。
  几天后,大唐太庙前,大唐皇帝李渊祭祀天地,先祖。
  秦琼加封护国翼国公,开府建牙,领并州防御突厥。李绩、程咬金分领朔州、庆州都督,协助秦琼一同防御突厥。
  牛进达进半阶,领汾州行军总管。
  柴绍进阶幽州大总管,领幽州、蓟州、平州。阿史那杜尔为武州都督、李道宗为云州都督。
  然后是柳木,加了一串子官、爵、勋。
  最后一句话说,大过免罪,贬一切官爵为民,禁足六个月非圣召不得离开三原。特批五天婚期可以泾阳迎亲。
  大祭祀当天柳木就开始装病,一副要死要活的样子。
  同安长公主是一个心软的人,替柳木向李渊求情。
  “柳驸马流血数升,这几天身体虚弱不如允许他在长安休养几天,以显圣恩。”
  李渊很无奈的看了看天花板:“既然皇姐请求,那么就允许他在长安休养几日,但大婚之后必须回三原去。”
  “大婚之后,估计不用皇帝你赶他,他就会离开。”
  为柳木求情之后同安长公主退告退。
  李渊苦笑着摇了摇头,这还有第二批来给柳木说好话的人。
  偏殿,万贵妃与独孤兰若,还有长沙公主都打算来为柳木求情。
  李渊见到她们只是摆了摆手:“你们跟朕来。”


第0238章 魏征果真黑
  三人跟着李渊到了李渊书房前的一个侧屋,当时李世民等人就在这里治伤,李渊指了指地上还没有清理的血迹,以及治伤用到的药盒、细麻布。
  众人注意到,这里有两大堆以及一小捧。
  “那一小棒就是小木的,二郎确实流了有一碗血,阿史杜尔刺的深流的血更多。这两人刀从肩膀上拨出来的时候血流如注,而小木却没流几滴血。朕不怀疑,那一刀刺进去的疼痛,但伤势确实不同。”
  李渊说完,独孤兰若立即施礼:“女儿告退。”
  “去吧。”李渊没制止。
  御医已经分析过这个情况,御医的说法是柳木的运气非常好,这一刀刺的避开了经脉,经脉无伤所以流血不多。
  万贵妃与独孤兰若、长沙公主离开后。李渊问彭海:“彭海,依你之看呢?”
  “老奴只看到,自刺一刀。”
  “说的好,确实是自刺一刀,但这一刀很高明。”李渊没再说这是刺的位置高明,还是指刺后的结果高明。
  彭海低头站在一旁,微笑不语。
  后宫内,万贵妃对独孤兰若说道:“这下安心了,这说是还有五天,可要准备的还有很多,莫在为其他事情分心。”
  “确实如此,省着到时忙乱。”李渊长女长沙公主也在一旁劝说。
  独孤兰若点点头,表示听从安排。
  柳木为什么不回三原,是因为他需要李道宗、柴绍、阿史那杜尔、秦琼、李绩、程咬金,借着庆功的机会,谈一些事情。
  庆功宴就摆在闻月阁。
  闻月阁的菜,满长安也没有,不仅仅是原料,调料,香料。包括盐、炉子、锅都是特制的。而且用的是素油,炒的时候锅里都有火。
  名为:炒菜。
  包厢内,柳木拉开自己的肩膀上的纱布看了看,缝合的伤口已经结痂,但左臂还不能用力活动,一动就疼。
  可看阿史那杜尔那象没事人一样的挥着手臂大笑着讲话,柳木很惭愧。
  “其实,我最大的本事就是,吃。”
  “那就是吃货了。”程咬金对小炒肉很喜欢,那怕这个时代没有辣椒也一样。
  “你们以为,闻月阁的菜就是上上品了吗?”柳木得意的说着。
  程咬金放下筷子:“那么,还有什么?”
  哈哈哈,柳木放声大笑:“说到吃,我需要一样很重要的原因,那么这个原料就要靠刘仁轨了。”
  坐在角落的刘仁轨看到所有的视线都盯在他身上,很紧张。
  他本是秦琼府属将,在座的那一位都比他高好多个级别,能同桌而食就足以让他紧张的,被这些顶尖的将军们盯着,刘仁轨紧张都不知道手应该放那里放。
  “莫不是鱼,海里的鱼。”李绩认为莱州有的,就应该是鱼了。
  柳木正准备说话,却被楼下的吵闹声打断。
  程咬金拉开窗户一看,回头对众人说道:“是长安城的闲汉,估摸着是看到这里生意好,来收份子钱的。”
  说完,程咬金将窗户拉上问:“这闻月阁东家到底是谁?”
  李绩一捂脸,心说老程你真是丢人。
  虽然没有挑明,但长安有头有脸的贵族现在谁还不知道闻月阁的东家是谁?
  柳木也没去管,这样的事情自然有人去处理。
  只见一只脚从门内走出,那闲汉为首的一人只见一只脚由小变大,然后就要重重的踢在自己脸上的时候,头却猛的一疼整个人往一边飞了出去,那只脚只踢到了他半边脸。
  一只空酒罐将这闲汉头打飞。
  踢人的是邱中行,秦琼属将。扔罐子的是李豪,李绩属将。还有两个提刀准备砍人的,则是程咬金的两个儿子。
  “几位将军、小将军息怒。小小闲汉不值当各位动怒。”马周从屋内走了出来。
  邱中行一扯身上的普通麻布衣,露出了内穿的绯袍,这是深绯。
  四品官的身份从这件袍子就足以证明,大唐有着非常严格的服色制度,三品以上穿紫,四品深绯、五品浅绯、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八品深青、九品浅青。
  六部尚书才三品官,穿绯袍的就根本不是闲汉们敢得罪的,纷纷后退。
  “这楼,是我家木郎君的,你们长点眼。”邱中行扔下这话掉头回屋,程处弼更狠叫来外厅吃饭的几个长随:“带人去把他们一伙全部拿下,看看背后是否有人指使。”
  马周没说话悄悄的又回到楼内去了。
  他知道是谁盯着这闻月阁,是长乐王李幼良。
  换作普通的商家,怕是早就跪了。但马周不怕,这楼院一个区区的长乐王还动不了,而且长乐王是秦王黑名单上的人,不是因为皇位的关系。而是长乐王断了通往西域的路,商人们苦不堪言,这等同于断了大唐往西的商路。
  所以李世民很不高兴。
  马周正准备回后院,一小厮跑来在马周耳边低语几句。
  “什么?”马周怀疑自己听错了。
  那小厮又详细的讲了一遍,又说道:“这事情绝对假不了,飘红六姑送来的消息,她正在安排可靠的人去打听细节。”
  马周吩咐道:“那六姑有心,但这种事情咱们要派人去的。”
  “已经派了人,四娘子吩咐要看看是谁在背后搞鬼。”
  马周快步上楼,敲了门后进了柳木等人的包厢,也没有回避其他人径直在柳木身边说道:“三原的名媒六姑送来消息,说东庄赵家重提当年的婚事。查证,当年退婚却没有退还婚书,让赵家娘子现在没办法再订亲。”
  “什么意思?”柳木没听懂。
  “意思就是,当初赵家说退婚,您没退还婚书,那么就代表退婚不成立。准备安排媒人来催您赶紧去赵家行纳征之礼,然后定期。”马周给了一个详细的解释。
  柳木愣了一下之后,哈哈大笑:“脑残,这那里出来了这么一个脑残。”
  “郎君,并非如您如想是赵家不智。”
  “不,赵家小门小户懂什么。”柳木反问。
  马周点点头:“郎君的说是,必是有人在指使,但距您大婚只有四天时间了。赵家的事情说白了就是恶心您,但这事估计会闹大。”


第0239章 柳木的反击
  按马周这么说,这事情确实是恶心人,而且还会有人借机整事。
  李绩也是眉头一皱:“如果此时在上月发生,或者下月,都无所谓。但在今天,此事很是麻烦。”
  秦琼起身,李绩却一把拉住秦琼:“叔宝,此时你莫出面。”
  “为何?”秦琼不解。
  “敌还未动,我不动。”李绩的意思很明显,就是在等真正背后的主使者浮出水面,再作应对,虽然时间紧,但这边力量够足,而且还有秦王府在背后支持着。
  柳木一拍桌子,却没想用的是左手,疼的呲牙。
  忍着痛柳木对马周说道:“有人要我难堪,这是逼我出绝招。那就让他们见识一下,我柳木这脑袋不怎么灵活的小民如何应对。”柳木拉着马周低声吩咐了几句,马周脸生疑惑:“郎君,此计可行?”
  “听我的没错。去办。”
  “是。”马周用力一抱拳转身离开。
  程咬金冲着柳木喊了一句:“小木,给老程讲一讲,你有何妙计。”
  “我不是好人。”柳木回应了程咬金一个诡异的笑容后,从自己的小桌下拿出一只盒子:“我这小事各位哥哥等着看热闹就行,现在说咱们的事情。莱州。”
  小盒子推到刘仁轨面前。可刘仁轨却没敢自己看,而是捧到秦琼面前,秦琼摇了摇头,将盒子给了李绩。
  这些人当中,头脑最好的就是李绩,这是公认的智者。
  李绩翻看过盒中的内容之后将里面的纸片分成四叠,拿起第一叠:“这个是盐田,利用海水在浅滩上日晒盐,这是盐田的筑法。”
  李绩说筑法就是指建造的方法,这个盐田也很有讲究的,不是随便挖一个水池放海水。
  第二叠:“这是晒盐法,一百斤海水可以出三斤盐。”
  第三叠:“这是盐田的管理纲要,照这个管理纲要去作,每月可产原盐万担。”
  到第四叠的时候,李绩将那一叠装回到盒中,推到了秦琼面前:“这是原盐精制细雪盐的法子,仁轨他守不住。而且眼下也不需要,有盐就足够了。”
  在李绩看来,能出盐就行,还管什么细盐、精盐什么的。
  盐拉回来在柳木那工坊之中制造一些精盐供给宫中、各勋贵就足够。
  “长安,去年的用盐约有六万石。依我看,盐田今年先试试,如果可行的话,明年扩大数倍。将士出征,盐不能少,盐就是力气。”秦琼也说了自己的想法。
  事实上依大唐律有过规定。
  领公粮的人,每天一丁二升粮,二勺五摄,老弱小等往下减,兵加五成。
  那么大唐这边规定的盐用量,以丁为一,兵就是一点五,弱男壮女是零点七五,老小等为零点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