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舅子-第2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波斯故事中的辛巴达就是一个无恶不作的海盗。
  想到这里柳木重重的把杯子砸在地上。
  冯盎却是笑了:“想到什么了,看把你气的。说,谁让你不痛快,老哥哥帮你出气。”
  “我给老哥哥你讲两个故事。”
  “恩!”
  “第一个故事讲的是,有个小孩子落水,然后被海水冲到了巨人国。他在巨人国内学到了知识,武艺,然后杀光了巨人抢走了巨人国的宝藏,成为英雄回到了家乡。”
  柳木讲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大约一千多年后,倭岛教小孩子用的故事。
  冯盎听完柳木详细讲述的这个故事之后,一言不发,手紧紧的握着酒杯。
  “再说第二个故事,叫辛巴达。”
  “两个好友,从小一起长大。一个年少轻狂目中无人,成为了海盗。另一个则既将继承王位,有一件对万民有帮助的宝物。辛巴达……”
  (不在这里浪费字数,有兴趣的人可以去看原版,别看后来的电影电视改编美化后的)
  冯盎脸色阴沉的可怕,在他看来这两位被称为英雄都应该被千刀万刮。
  “这两个故事,一个来自倭岛。是他们教育小孩子用的。巨人国老哥哥以为是那里。”
  “哈哈哈!”冯盎放声大笑。
  别看冯盎在岭南,可区区倭岛冯盎还不放在眼里。
  “另一个应该就是波斯商人的原型了。他们是海盗。我刚才是在想,除了我们之外,这天下我还真找不到一个教育与人为善的国度。”
  冯盎吃惊的问道:“找不到吗?”
  “真心找不到。我刚才思考了我所了解的知识,可以说这天下……似乎只有少数眼下还是野人的只是在守护自己的领地。其余有城邦的,还真的找不出。”
  冯盎笑的更是大声:“那就好,咱们去教他们作人懂道理,懂得仁义理智信。”
  “挺好。”
  冯盎对身后的护卫吩咐道:“去,客气一点把广州城那边所有的番商都请过来。”冯盎把请字说的极重。而后继续说道:“让他们自己来收尸,也看一看,窥视我大唐机密的下场,继续审,幕后指使者与参与者全家为奴。”
  “得令。”
  柳木手指轻轻在桌上敲击着,外海贸易柳木不认为立即就可以办到,没有数年时间的准备,这外海贸易基本上是在送死。
  波斯人想潜入工坊图什么,不就是好奇这些工坊的工艺。
  想到这里,柳木又对冯盎说道:“那些附属工坊,让他们也小心点。”
  “在理。”冯盎听完柳木的建议后,又吩咐手下将各合作工坊的大掌柜找来,让他们见识一下这些吊死在海边贼人的下场。
  又看到柳木在发呆,冯盎转头问道:“还在想些什么?”
  “占婆人,听说他们的内乱停了。换了一个王族之后,依然是叫林邑国。”柳木问冯盎。
  冯盎摇了摇头:“我不关心这些,我也不喜欢占婆人。在我奶奶当年,他们就北上入侵过我们的土地。在隋末,如果不是隋大将军刘方曾经攻破他们的都城,他们肯定还会北上。所以我不喜欢他们。”
  “既然不喜欢,那就灭了他们。我原本还考虑着,听闻他们的内乱停止,和他们作点生意呢。”
  冯盎反问:“那准备什么货物卖给他们?”
  “当然是瓷器,丝绸,布匹。”柳木知道这三样加上茶业绝对是古华夏对外贸易的拳头产品。
  冯盎又问:“那么,咱们的船从北边能运来多少瓷器、丝绸?”
  “一年怎么说也有一百多船,加起来数万石的丝绸、瓷器。”柳木对这个数字有信心。
  冯盎大笑:“等我岭南人丝绸够穿,每家都能用上瓷杯、瓷碗再说吧。”
  柳木尴尬的笑了笑。
  冯盎没说错,眼下连内需都顾不上,大唐全国会对各种物资有一种近于疯狂的采购,这至少要十几甚至二十几年,大唐才能从隋末之乱的废墟上,重建盛世。
  而这个过程中,大唐的内需是惊人的。
  柳木换了一个话题:“再过上两年,我支援你建一座真正的钢坊。”
  “谢过,不过也不必急,等到明年的时候我需要去一次长安,而后送我的两个儿子去长安学习政务。之后再建钢坊不迟。”冯盎想的很清楚,钢就是第一战略物资。
  这东西他不敢建,那么眼下的情况已经明了,大唐要换皇帝了。
  所以冯盎准备在长安见过新皇得到允许之后,再把两个儿子送到长安为人质,而后才敢建钢坊。
  “也好。”柳木认可冯盎的选择。
  突然冯盎轻轻一拍大腿:“对了,古时候有人进贡给大汉朝一头大象,我派人去弄上几只送到长安如何?”
  “挺好,想来秦王殿下必会喜欢。”柳木又补充道:“不要以你的名义,以西港商号的名义送到长安去。你认为如何?”
  “挺好,就这么办。”冯盎乐呵呵的笑着。
  接下来的数日,岭南对于任何有可能窥视工坊技术的人狠狠的打击几次,不知道有多少人被关进了牢里,光是波斯商人就死了几十人,数百人成为了奴隶。
  这一次柳木没有心软,技术绝对不允许外流,这是柳木的禁忌。
  从广州至杭州、杭州到莱州、杭州到长安。这三线的贸易慢慢的成型,一年预测会有超过一百二十船的货物来往与三线。


第0488章 回长安
  入冬,柳木正陪着大唐皇帝李渊在鹿峰山游玩。冯盎的一名贴身侍卫来到这里。
  将一封冯盎的亲笔信交在了柳木手中。
  柳木翻看之后,写了一封回信让那名侍卫带回去。
  侍卫离开后柳木对李渊说道:“父皇,越国公包围了爱州,问我有没有兴趣回去,我回信告诉他,谢过他的心意,我不回去了。”
  “爱州……有什么?”李渊心说,小小叛乱灭了就是,之前没空管眼下既然已经围城那就代表着有必胜的把握,更何况爱州那些乱臣贼子又没有半点外援,城被围之后灭亡只是时间性问题。
  柳木解释道:“父皇,我刚来岭南的时候。就是眼下占据爱州那位叫什么来着……”柳木拍着脑袋想了很久,就是想不起文景这个名字,只好说道:“就是那家伙,他说话很狂充,而且数次针对我,我忍了。”
  “然后冯盎围城,让你去出气?”李渊笑问。
  “就是这个意思,不过那只是一个小蚂蚁,越国公代我轻轻的捏死他就行了。”
  李渊哈哈大笑。
  而爱州,文景连自杀的机会都没有,被他的部下乱刀砍死,然后人头献给了冯盎。冯盎完全平定了交趾,开始在交趾执行西港商号的规矩。
  在次年春末,柳木从广州离开,北上回家。
  坐在船上,柳木很清楚的知道,眼下是武德十年。
  历史上根本就没有武德十年,这一年应该被称为贞观元年才对,但事实上,眼下就是武德十年。
  历史已经改变了,完全的改变。
  大唐皇帝李渊坐在船头,看着沿海的风光,从长安之乱开始他已经离开长安有十个月时间,身为皇帝却不在朝中,历朝历代怕只有隋炀帝这么干过。
  不过,李渊相信李世民在长安会把朝政处理的很好。
  离开广州几天后,过了夷州海峡,柳木的船队遇上一艘全副武装的旧式船只。
  巨大的帆上写有字样,海巡司。
  “海巡司?”李渊看到这字样很是好奇,下令:“靠上去,问一问清楚。”
  龙旗挂上,那条船在靠近之后立即降帆,船长来到船头施礼。
  李渊问道:“这海巡司是何职司衙门?”
  “回圣人的话,年初的时候长安有公文,撤消丰州,将南安、莆田、龙溪三县并入泉州。在泉州建港,为广州至杭州的船只提供补给、修整的等事务。调海船十只巡视四周,严防有海匪出现。”
  听完这船长的回答,柳木上前问道:“那么泉州这边就没有作些准备,只为来往船只作保障,可有什么商会等参与其中。”
  “回您的话。”船长不知道柳木是谁,但敢在大唐皇帝身边开口,这绝对不是小人物。恭敬的施礼之后:“末将只是八品武官,负责带人保护水路安全。您问的事情末将不知。”
  “好吧,看你们的船这么破,床弩弓箭也很可怜,人也面黄饥瘦的。我帮你们一把。”柳木说完向李渊施礼后退离,李渊却是一脸微笑的站在那里。
  没一会功夫,柳木回屋写了一封信,然后命人扔了过去。
  “交给你们泉州府尹,顺便告诉他如果是他安排你们在这里装可怜,那么我一定会找他麻烦。当然如果你们真的这么可怜,那么明年这个时候若没有新船、新甲、新装备,我还是会找他的麻烦。”
  那船长一脸的惊愕,完全不明白面前的年轮人是谁,可这话听起来很狂。
  “别怀疑,提醒他年底前长安要见到他的一份计划书。”
  柳木说完就吩咐继续启航。
  那位泉州的船长在风中凌乱。
  船上李渊问柳木:“你写的是什么?”
  “父皇,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东西,就是建议他们也作些生意。父皇有所不知,这天下之茶,他们这里方园五百里之地,可以说绝对能占到咱们大唐四大一等茶产地之一。西域那些个小邦国,需要茶。”
  “为父记得,十大名茶就有三种来自泉州西的几个府。”
  “父皇,要掉头过去吗?这个时候估计他们有许多好茶。”柳木提议道。
  李渊一摆手:“不,直奔杭州。今年的龙井估计已经上市,要喝新茶。说正事,你还说了些什么?”
  “竹笋干与几种果干。最重要的是,糖。这里会是大唐最好的几个甘蔗种植地之一,眼下先发展糖业。将来往南有些地方咱们占上之后,大量的种植甘蔗也可以拉回这里榨糖。榨糖工艺很复杂,他们需要点时间发展。”
  李渊满意的点了点头:“很好,你倒是有才,任何一个地方都能让你找到一个好的产业,大唐的盛世不远了。”
  又过了几天,到了杭州。
  李渊品着新茶,听着李神通给自己讲长安这十个月来对全大唐发布的一些重大决定。
  “皇兄。以前隋炀帝也在挖运河,死了不知道多少人。太子殿下去年冬天,整个大唐各府加起来挖了有三百里运河,整修了一千五百里运河河道,修了近二百里的黄河河堤。这还算是挖的渠,仅我江南东道就挖了七尺宽一尺深的水渠八千里。”
  李神通比李渊小十一岁,自然是称呼为皇兄。
  李渊皱着眉头:“这是不是挖的有些多了,江南东道百姓如何看。”
  “百姓称赞,太子好。”
  “如何好?”
  “我江南东道增加良田十四万顷,增加桑林一万一千顷。江南东道报上来服役死伤,仅为一百零几人,而且都是伤没死人。就是因为钱多,给钱干活比起驱役强百倍。”李神通神彩飞扬的在替李世民宣扬功绩。
  李渊不解:“这有些州府有钱,有些州府却是穷苦,如何?”
  “借钱,一年五分息。长平钱庄八大分号,有的是钱往外借。不怕还不上,有些个小县令还希望自己还不上钱呢。”说到这里李神通一指柳木:“财神在那坐着呢,大唐谁不知,柳驸马路过一片山,山顶上就能长出摇钱树来。”


第0489章 李渊禅位
  李神通说柳木是财神,走过的山都能找出摇钱树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