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舅子-第2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木给抱琴蒸了一碗水蛋,然后加热了一只猪蹄。
  入夜,柳木在书房里准备了纸笔。
  “抱琴,我来教你一些有趣的东西。”柳木说话的时候已经摆开了桌椅。
  抱琴有一点点微醉,猪蹄是下酒的好菜,这会听到柳木说到教自己什么,摇摇晃晃的就坐在柳木的身旁。
  “首先声明,我懂的也不是很多,不过也算是懂一些皮毛。”
  当兵的年代,二线部队的后勤兵更闲,许多士兵都准备自学考试想成为军官,柳木没想过,不过却旁听过许多函授的课程。
  “这个学问叫……”
  哗啦,抱琴将桌上的纸笔都扫到了地上,然后往柳木身上一靠:“我醉了……”
  无论要学什么,也只能等明天了。
  股权这种东西对柳木这种生活在现代的人来说,也是高端的学问。事实上柳木懂的连皮毛都算不上了。
  不过,柳木还是打算把自己知道的知识整理出来,也顺便教给抱琴。
  好在柳木还算知道,股票与股权并不是同一种东西。
  比如你在股市上买了股票,绝对不代表你就有这家企业的经营决策权。
  柳木把自己关在三原小庄足足半个月时间,其间光是拜帖就收了一筐之多,但柳木没有回应任何的一份。
  半个月之后,在一个早上独孤兰若回到三原小庄。
  卧室、书房、餐厅,甚至是厨房里都有着无数的纸片散落在地上。


第0534章 看不懂的学问
  独孤兰若找了好几间屋子,终于在一间空屋内找到柳木和抱琴。抱琴卷着被子缩在椅子上睡的正香,柳木则爬在床上呼呼大睡,身上披着一件冬天才穿得着的貂皮大衣。
  独孤兰若在轻轻的摇了摇抱琴,抱琴却换一个姿势继续睡。
  抱琴是一个优秀的武者,一点点小动静都会惊醒她,被自己摇都没有摇醒肯定是累坏了,而且是刚睡下不久。
  独孤兰若站在那空屋巨大的黑板前,看着黑板上密密麻麻写着的东西。
  是汉字没错,有些字还写得不完整,但勉强还能认得。
  但是这些字组合在一起,独孤兰若并不认为自己能够看得懂。
  有些奇怪的符号是什么?
  独孤兰若站在黑板前看了足有两刻钟,依然没有搞清楚这些,不过她倒是明白柳木和抱琴这些天来在忙些什么,相信是很重要的事情。
  一直到下午,抱琴先一步醒来。
  醒来之后的抱琴在屋内深吸一口气,然后飞快的往外跑去,在茶室之中独孤兰若正在喝茶,见到抱琴跑进来独孤兰若将一只杯子放在茶盘上:“醒了,很少见你睡的那么沉。”
  “我闻到香味了。”抱琴坐在独孤兰若身旁。
  抱琴说的是独孤兰若独有的香水味,香水这种东西眼下只有一个人在使用,那就是独孤兰若,根本就没有量产,还是月明悄悄调配的。
  “这几天辛苦,还要忙多久?”独孤兰若问后抱琴答到:“前期的准备没有问题了,还有一些个细节需要再研究一下。公主您是不知道,郎君有才,相当的有才。”
  “我怎么可能不知道?”独孤兰若笑问。
  抱琴吐了下舌头:“说错了,说错了。”
  独孤兰若将一两卷轴推到抱琴面前:“这是两块地契,李绩将军府临近咱们这边的两块地,我打算用高陵那边的地来置换。而后建两个果园,再建两个小庄子。听说萧家陪着过来的人,家丁、仆役、婢女加起来差不多有两百人之多。”
  “恩,恩。”抱琴连着点了两次头。
  “一碗水端平了,给萧家的庄子盖多大那么给谢家的也要一样,这些事情咱们有的人是会作,实在不行让两家自己派人来盖庄子也行。”
  “让他们自己来,我去和他们谈。”抱琴有身份,有资格去谈这件事情,所以抱琴揽下了这个活。
  “走,咱们去作饭,今天晚上蒸鱼。”
  “公主,庄子有点乱,我安排人过来收拾庄子再派厨子过来。还有一些事情我要去安排一下,您休息着,郎君天大亮才睡着估计怎么也要睡到晚上了。”抱琴对独孤兰若说完就起身准备出去。
  独孤兰若叫住了抱琴:“那再派两个浴女过来。”
  “恩。”
  庄子外往南不远,大约就是五里左右就有一处哨所。这里住了大约有三十多位原先平阳昭公主麾下的女骑军,还有约一百人在训练。
  主要是训练基础的武艺以及认字,以及算学。
  抱琴去吩咐之后,再往南五里就有一处织工坊,这里会派人去收拾三原小庄。
  先过来的是女骑军的人,她们将屋内所有的纸片那怕是废纸都一片不少的收拾好,装在木盒内、书架上,然后才让仆妇入内清扫院落、修剪花草、整理厨房、打扫各屋之类。
  抱琴却没有回庄子,就在女骑军哨所这里简单的吃了点,然后带人往北去。
  在浊河边有一处印坊,这里负责印刷书籍。
  抱琴来到后,叫了坊内的大管事。
  “赵老三,听说你们造纸坊已经可以棉梗硬白纸。”
  “能,但产量不高,工艺还在改进之中。这种纸成本巨大,印刷成书纸又太厚了,而且作封皮也无须这么白的纸,眼下库里有一些,一直存着。”印坊大管事的话就是说,这种纸没用。
  抱琴斜着眼睛扫了印坊大管事一眼。
  就是一眼,印坊大管事赶紧改口说道:“郎君运筹帷幄、总是想先半步,我等愚钝。”
  “行了,别说那些废话。有些东西郎君让作你们就用心作,作出来就是有用的东西,你讲的也不算有错,但你眼光太浅。过来看这个。”
  抱琴拿出是一副看似很乱,画功不入流,却只有两寸宽四寸五分长的纸片。
  “来人。”印坊大管事立即召来两个画师,让两人就按这草图上的意思赶紧画出一片样版来。
  铅笔的运用让两位画师对细节描画的功力大增。
  仅仅半个时辰,这小纸片的正反两面精细画版的草样就已经出来。装饰的部分是画师根据草稿的风格自己设计的。
  “挺漂亮,那么如何套色呢?”
  “一切依郎君作主。”印坊大管事低声回答。
  抱琴原本就问过柳木,柳木让抱琴拿主意,什么颜色根本就不重要。
  抱琴也有想过,所有抱琴对印坊大管事说道:“圣人说过,我大唐应该是土德,继承大汉火德之后的土德,曹魏以来一直到前隋,历代没有一统天下,他们没资格应天子之气,所以就是土德之色为基,文字用紫色以显高贵,其余的你们看着配。”
  “是。郎君要的急吗?”
  “几天见印样?”抱琴追问。
  “两天。”
  “好,后天晚上前派人将印样送到三原小庄外,就这么办了。切记不可让外人知。”抱琴交待之后,这才回去。
  三原小庄,晚餐已经准备好,独孤兰若和柳木谁都没有急着吃饭。
  柳木有点饿,却用了几块点心,没催着吃饭。
  “郎君、公主。这么晚了为何你们还没有用饭。”抱琴看到厨房内的饭菜是笼屉内保温,很是不解的问道。
  “等你。”柳木很平静的说了一句。
  抱琴不信。
  独孤兰若又说道:“夫君说你是一家人,等你回来全家一起吃晚餐。”话音落,抱琴感动的眼泪瞬间就流下来了,独孤兰若调笑了抱琴两句,抱琴噘着嘴:“公主,我可没有哭,是骑马回来有风大有沙子吹到眼睛里。”


第0535章 西港舶司的十万万份子
  柳木一直推脱着不见客,拜帖又堆的更厚了。
  大唐的贵族见不到柳木,那么拜帖也开始往独孤兰若这里送。
  柳木把自己关在三原的小庄不见客已经有一个月时间了,就连中秋大唐皇帝宴客柳木都找借口没有去参加。
  独孤兰若找到柳木,柳木这会很闲,正在树下喝茶。
  “夫君不是说会去桃园小庄小住几日,这都已经有一个月过去了,却是依然没有去。”
  柳木仰着头看着从背后走来的独孤兰若:“你是想问,我为什么不见客。”
  “是这个意思。”
  “再等几天,我在等钱。”柳木伸手着独孤兰若让其坐在自己身旁继续说道:“西港那边需要钱不断的追加投资额。明明那边获利巨大,可咱们长安的贵族似乎对岭南有偏见,宁可等着明年东港舶司成立,宁可买更贵的东港份子,也不太愿意把钱给西港。”
  独孤兰若没和柳木聊过这个话题,听柳木提及后独孤兰若说道:“若是我,我也不愿意。因为西港那边是冯氏等几族独大,夫君你能说得上话,圣人能说得上话,不代表其他人可以。若是相处的不好,那么是怪罪谁呢?”
  “在理。”
  独孤兰若又说道:“西港这边舶司使没有最终定案,大大小小数百个管事的人也没有真正定下来。可无论怎么选,也是选山东贵族或是老秦王府新贵。”
  “在理。”柳木还是同样的语气回了一句。
  “那么夫君若是等他们把投入东港的钱往西港那边,怕是有的等了。”
  “不,五天。再等五天,我能够准备二百万贯左右的钱,换成各种物资往西港运。再加上户部给我结算的北征物资的钱,我相信三百万贯是肯定有的。”
  “二百万贯?”独孤兰若不信。
  柳木淡淡的说了一句:“夫人若是不信,那么明天下午起程去长安梧桐坊转一圈,估计你能亲眼看到那二百万贯流入仓库之中,然后往西港那边起运。”
  “当真?”独孤兰若不怎么信。
  “肯定。”
  “好,我去长安,现在就去。”
  柳木拉住了独孤兰若:“现在去什么也没有,抱琴明天中午才能起程往长安去,没有抱琴准备的那些,你去长安什么也看不到。”
  “那我去泾阳庄子住一晚,泾阳庄子往长安去比这里近。你去桃园小庄那边住吧,正好看看那边的会客厅、书房什么的整修的如何。”
  “也好。”柳木没反对。
  一天后,长安梧桐坊。
  这梧桐坊当年兴建的时候号称是给长平公主独孤兰若一个休闲玩乐的地方,可事实上独孤兰若来到这里的次数相当少。
  顶级贵宾区两个封闭的套院打开门开始有人打扫。
  这两个套院一个是独孤兰若的,一个是前秦王妃,眼下大唐皇后的长孙无垢的。
  打扫庭院这小事却让许多贵妇留意,甚至有传闻说梧桐坊可能会有什么新货上架,许多贵妇都相约次日一同来梧桐坊。
  此时,长安许多普通百姓所住的坊市中,每个报工都在给这里的报纸之中夹一页纸。
  若是有人讨要,这页纸还单独准备了许多份。
  傍晚时分各坊那些相当普通的小饭馆,低档酒肆当中,下了工的男人们围在一起,听有学问的人在讲这页纸上的内容。
  一位坊内的教书先生拿着那页纸读了很久,在数人催促之下终于开口:“老朽也不是完全就懂了,就照这上面的意思给大伙说一说。”
  “您老快请。”
  “这上面说了两个事,头一个事简单,梧桐坊内在卖一种叫债券的东西。这个债券就是岭南那边西港舶司要借钱,分为三种。一年期,每十贯钱还回来十贯零五百五十文。二年期就是十一贯又二百文钱,三年期就是十二贯钱。”
  当下有人就问了:“听说那西港舶司一年光是香料就要运几百船来长安,他们还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