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舅子-第3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四娘的解释让众臣们很满意。
  靠一只鸽子来传递,肯定没有人背在身上骑马可靠。
  鸽子有可能会被鹰咬死,会出各种意外,而且那毕竟是一只鸟,不能把重要的东西放在鸟身上,这一点还是有道理的。
  “臣要说的未经证实的消息是,潜伏在颉利部的人传回来消息,颉利似乎想来大唐请婚行婿礼。”
  “哈!”李世民以一个怪异的哈字对这条情报作了评价。
  紧接着,整个偏殿内哄笑声一片。
  秦琼冷冰冰的开口了:“就是心存侥幸,依然唯利视图的薛延陀未来是死在活,还在看他们这几年的态度与行动。颉利依礼毕竟是一方霸主,杀他有些失德,不过长安城不算小,给他一座宅子以养天年,还是仁德的。”
  李世民轻轻的拍了两下手:“叔宝的话深得我心,讲的好。”
  秦琼欠身一礼,重新坐了回去。
  “要不,咱们先打颉利?”刑部尚书刘政会提议。
  李世民笑问:“朕只问一个问题。两年之后倭岛所产生丝,是让大唐的丝绸贱价,还是暂时封存呢。”
  “这……”刘政会这会也明白了,高晶必须打。
  不打高昌就没有丝绸之路,而且打完高昌至少需要一年时间稳定西域各地区。
  崔君肃侧过头问柳如雨:“柳首席,总舶司账面上倭岛眼下有多少亩桑林?”
  “崔尚书,眼下第一批秋蚕的丝可能已经运到华亭,两年之后,倭筑紫岛上会有成熟桑林六十多万亩,小桑林百万,新桑林百万。两年之内生丝产量不足以供应大唐所需,但三年后总计三百万亩以上的成熟桑林,这个生丝的产量相当惊人。”
  不用柳如雨解释,在座的就是武将都知道一亩成熟桑林代表多少生丝。
  至少都是三十至四十斤鲜茧。
  崔君肃直起身:“圣人,高昌必须打,从眼下算起,六个月内下高昌。”
  说完后,崔君肃又对众臣说道:“各位,不说各家有多少丝坊。大唐的丝坊民间这两年建了许多,若是丝贱那么结果就是工匠们没了生路,怕是江南重镇十数州会出乱子。所以丝绸之路必须打通,立即打通。”
  众臣都认可这话。
  丝绸坊可以说是贵族、民间拥有的最高技术,最高质量,最高产量的工坊了。
  若是丝绸行业受损,这不仅仅是贵族们头疼,各州府的经济会被严重影响,这事不能忍,所以打高昌是必行之路。
  房玄龄这时出列,他不是直起身说话,而是走到殿中。
  “圣人,太上皇。臣请一观华原密库名录。”
  “想都别想,连朕都没看完详细的名录。”李渊直接就开口拒绝了。
  房玄龄向前走两步:“圣人,太上皇。臣请华原县密库以资西征,至于结算的问题让户部去谈。”
  “圣人,太上皇。”崔君肃也跳了出来:“臣以为,上次采购的军械之中,有些军械报价过高,臣请复审价格。”
  李世民站了起来:“鬼工为上等钢,可能炼制一百炉才初窥门径,这算不算钱币呢?”
  “算。但户部就算作冤大头,也想明明白白。”
  崔君肃还是想知道低价。
  “朕告诉你,那横刀的工坊成本,大约是二百至二百六十文左右。华原一个禁区,那里命名为鬼工谷,截止今日已经为试制这种物件花了不少于两百万贯。朕知道,柳木又送去了一百万贯,似乎是要求在明年五月之前,造一件朕也不懂的物件。”
  大唐皇帝李世民明显在替柳木说话。
  但讲的也有理。
  萧瑀起身:“圣人,崔尚书。莫说大小将军炮,就是狼蹲小炮老夫相信给在座的任何人一百万贯也造不出一架来,这钱花的值当。老臣有一个提议,石见银山户部不要了,舶司也不要了,所有产出归华原鬼工谷,而后华原军械以工坊成本涨两成或三成如何?”
  “臣以为合适。”崔君肃第一个表示支持。
  一座银山,那也要挖出来才算。
  李世民没回答,因为他知道柳木那鬼工谷花钱如流水,那里在尝试制造的任何一件东西,都足以影响大唐国运,所以对那里的花销不能省。
  “臣再加两座,大唐之外无论柳驸马找到金矿还是银矿,产出都归鬼工谷。”萧瑀又开价了。


第0680章 找点小麻烦
  萧瑀又给柳木加了两座矿区,而后等大唐皇帝李世民表态。
  “臣附议。”这次不仅崔君肃,一半的人都支持。
  “三座,朕作主了。无论什么矿,三座。”李世民多要一个纯粹就是为了一个面子,你们开价朕再加一点。
  三座四座矿区别不大,没有人反对。
  李渊这时在怀中摸出一个小玩意:“叔宝,这个东西很有趣。”
  李渊直接就扔了过去,秦琼伸手在去抓,可到近前却突然缩手然后用衣服挡了一下,然后才伸手抓住了。
  接住这样东西之后,秦琼将其放在地上。
  一看,秦琼眼睛亮了。
  这是……
  “一文钱五个,可以用绳子串在一起,这个制作非常的简单。听闻是小木找到一份古典籍,是蜀国武候以步兵克制骑兵的利器,鬼工谷将其改进,更廉价,更实用。”
  三国时代诸葛亮的扎马钉是整体打造的,四尖三角锥体,打造成本很大,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柳木这个,却是两根圆铁条弯曲然后铆接。
  所以廉价无比。
  李渊又说道:“朕作主,一万神策卫满装,并且给一千架诸葛连弩。并且允许叔宝亲往密库选择武器。话说知节,哈哈哈。”李渊大笑。
  李世民也跟着笑了:“这个知节,入宝山而空手归。象这扎马钉他看到却没取用,连弩虽然射程只有五十步,射速极快,他却挑了四百步神机弩,又重又费事。”
  秦琼上将一步:“圣人,太上皇,臣请问可否选火器。”
  “这个,朕之前就考虑过。有些新式火器是为打颉利时用的,提前让人知道厉害怕失去效用。叔宝你自去与柳木商议,朕特许,你们十人同去。”
  李世民都不需要说那十人,这是国战,那么自然是尚书省左右仆射、六部尚书、秦琼、尉迟恭。一共十人。
  正事说完,开始准备午餐。
  上菜的时候李世民问萧瑀:“萧公,石见银山可是一个巨矿。”
  “圣人,挖出矿石炼成银锭再铸成银币,这才是钱。那矿山也要一锹一锹的挖,一筐一筐的往回背。这还要悄悄的挖,不能让倭人知道,一年能挖足一百万贯的利就算顶天了。再说,老臣也明白,华原鬼工谷是我大唐真正的聚宝盆。”
  李世民点点头,看来这些臣子倒是明白人。
  午宴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柳木到了。
  柳木已经吃过了,在秦琼旁边坐下后问道:“大姐夫,上午议什么事了?”
  “你的封爵,这事依礼你要回避。而后,我请圣令要去华原密库,圣准。最后就是,户部认为你上次军械报价太高,萧公提议将石见银山给鬼工谷,还再加三座,而后就华原出产的各种物件你给个实价。”
  听完秦琼的话柳木又问:“那叫我来干什么?”
  “找你的麻烦。圣人震怒,你让长平公主给皇后了一份什么?这事我认为你作得不好,但你总有你的理,先把这事给解释清楚了之后,议一议西征之事。”
  柳木在头上抓了两下,没感觉自己那份东西有什么不合适的。
  不过,既然需要解释,那就解释吧。
  午餐后,宫女太监们收起了餐具,李世民没有回到御座而是站在殿中,示意柳木到自己近前来。
  那份卷轴就在李世民手上,柳木过来的时候李世民递给了柳木:“说说吧。”
  “臣的本意是,取消后宫宫女与太监制度。”
  “理由!”李世民背着双手转过身去,他不想看柳木,因为他有一种预感,虽然自己心里一百个不痛快,但今天有可能真让柳木占了理。
  不需要柳木提醒,自秦以来,后宫太监出大事的就不少,而且每一次都是亡国之难。
  大唐之前,特别是东汉自汉和帝开始,汉代的权力基本上落入了宦官之手。
  不过柳木却只字没提这事,只说道:“宫中没有太监了,那么等于为大唐多了一万丁,这是人口。”
  李世民猛的转过身来,心说就为了这点人口,这理由合适吗?
  可柳木继续说道:“再加上过万宫女,这一反一正,至少让大唐减少了三万人口。圣人,可以换一个方式来求证,不强征,不给后宫宦官一点权力,没权力自然也没有贪墨的机会,国泰民安,盛世富足之时,谁自愿入宫作太监和宫女呢?”
  “依唐律,强抢、迫人为奴者,徒三千。”
  徒三千就是流放三千里。
  “这话怎么讲呢,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什么意思?”李世民根本没听过这个典故,柳木这才想起来,这个典故是出自宋朝的。
  “这是一个老故事,讲一位州官名田登,深讳人用其名。以“灯”与“登”同音之故,是以不可言点“灯”,必言点“火”。若人不意触犯,田登辄大怒。”
  “农历正月十五,全州欢度元宵,按例大放花灯。官府贴告示时,讳用“灯”字,便在所有告示上大书“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李世民听完大怒:“混帐。”
  “依大唐律……”柳木寸步不让。
  大唐官场有一条铁律,那就是凡事讲道理,先理后尊卑。
  否则在真实的历史上也没有魏征这样的人物,若没有这么规矩魏征不知道死了几百次。
  “刑部!”李世民怒喝一声。
  刘政会是秦王府出身,可此时刘政会却说道:“依大唐律,柳驸马讲的没错。”
  “朕身为秦王之时,府中无太监。自唐立国以来,没有征过一个太监。”
  “那是前隋留下太多,光是不满十岁的小太监就有近万人之多。但宫女呢?若不是长孙皇后挡着,怕是新年之后征宫女的命令就会正式发布,这个叫未遂。”
  这时,姚思廉上前:“圣人,若真的宫中无太监、无宫女的话。只是宫中的事务依然有人在作,那圣人就是千古名君,万民敬仰。”
  重臣们也不喜欢太监,太监这些人权力看似不大,但关键的时候害人。
  而且历朝历代太监祸害文武的案例多到数不清。


第0681章 又见双簧
  李世民喜欢听那句千古名君,再说自己在秦王府的时候也没有太监、宫女。这么多年也不是过来了,似乎没什么区别。
  姚思廉看李世民在思考,立即转头问柳木:“柳驸马,那么宫中的事务怎么处理?”
  “成立长安家政司,官办。负责长安城所有的贵族的宴会、歌舞、清洁、花园等等一切。我保障比各位家中有婢女仆役作的更好,作的更完美。”
  柳木说完后,从袖子中抽出另一个卷轴:“臣有表,臣请成立大唐内阁、以及新设立大唐文书司、大唐贵族保障司。”
  李世民没动,姚思廉接过了那份卷轴。
  大唐贵族保障司,事实上就是把户部把职业田收回,变成发钱之后。由原先皇宫六尚书司为主体成立的一个新部门。
  这些人的任务就是负责采购、订制。上至皇宫,下至九品官所须的一切。
  官服统一定制、依礼部规矩各府的花园、厅阁、礼服等等。
  甚至于包括了红白喜事,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