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舅子-第3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隆庆坊,现在叫隆庆宫。李渊的住所。
  三缺一。
  李渊找来的另两位,一位是独孤家独孤延寿,是李渊母亲六弟之子,李渊舅舅家的表弟。另一位窦招贤,是李渊正宫皇后窦氏的弟弟。
  李世民和柳木一进来,李渊就开始骂了,三缺一又让他们等了这么久,可恶。
  李世民坐下后说道:“父皇,今天儿有所领悟。”
  “领悟?大年初一你领悟什么了。”李渊笑着,明显准备再骂人。
  “父皇,身为皇帝,身为府尹、县令其实有件事情要一定要作的。”
  李渊这才正色的问道:“说来听听。”
  “让愿意努力把日子过好的人,有机会去争一个好日子,让他们有盼头,让他们的辛苦受大唐的庇佑。这些人,才是我大唐盛世的基础,我大唐万世的源头。”
  李渊听到这些话好半天才反应过来,问道:“你们两个干什么去了?”
  “溜达!”柳木皮笑肉不笑的回了一句。
  李渊却没笑:“好,那你二哥有领悟,你溜达之后有什么领悟?”
  “没领悟,我只是知道让百姓当中有一部分先富起来。”
  “什么……意思?”李渊完全听不懂。
  李世民却听懂了,重重一拍桌子:“讲的好,就是这么个理。其余的人,有心的会往先富起来的一些那样的生活去奔,有些人只知道羡慕嫉妒恨的,让他们滚出长安城,看着就让人烦,让人厌。”
  “这都是什么,你们谁细细讲来。”李渊越发的糊涂了。


第0713章 人与人的差别
  李渊想问明白,柳木却吩咐人去闻月阁取资料来。
  这份资料上详细的记载着永崇坊与新昌坊一点一滴的变化。
  “父皇你看,儿臣就说这人就是不同的。”
  李渊点点头,他的清楚。上面的记录写的明白,永崇坊的房主,他们在工坊那边作工租房的人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开始变的苛刻,而后开始涨价,而他们手中有钱之后,喝酒赌博较多。
  反观新昌坊,同样是房主。
  这些房主修缮自己的房屋,然后帮助工坊作工的人看孩子,准备早餐,也有在空院搭棚开饭馆的。
  一边靠着服务,用心等等,人气越来越旺、还有专门组织工匠培训的老匠师被请过来。
  永崇坊呢,人气越差,越是把屋子打穿只租大屋,而且也不愿意花钱清理水渠等等。
  那道坊门真正堵上的原因是,永崇坊的作风被升道坊作工的人不喜,而他们也高喊着绝对不租房给升道坊作工的人,所以堵了往升平坊那边的门。
  因为直穿过升平坊横街就到了升道坊的工坊区。
  永崇坊的坊官清理过数次,但经常在深夜又会被人堆上砖石,久而久之,工坊的人不在永崇房住了,这里的砖石也没有人想去清理。
  那些个站在坊墙上用弹弓的小孩子,射到升平坊的是羊粪蛋。
  “收了永崇坊,盖新屋。”李世民翻看这些资料的时候很不高兴。
  柳木只是嘿嘿的笑了两声。
  独孤延寿这时说道:“若是我也不会收。那里的人收租金过日子已经习惯,眼下让他们出去作工,他们不愿意作吃苦的重活,也作不了有技巧的匠活。他们守着永崇坊就在等咱们的柳驸马去收坊。”
  “为何?”李世民不解。
  独孤延寿说道:“收坊,他们原先的屋会按地皮、屋的好坏来折钱,除了折钱还有另一种方式,这也是听我府中几个管事讲的,他们之前在升平坊的院子就折算成楼屋,最多的一个差不多有四套屋,总计五千多尺。”
  “他们有了新屋,又可以再租出去?”李世民表示明白。
  “对,若是收。木,你怕是会收新昌坊吧!”
  “唉!”柳木重重的叹了一口气:“延寿叔,我眼下没这个精力去管这事,新昌坊要收也有坏处,那些住户至少需要一年时间才能搬进新屋,那么这一年时间怎么过?”
  柳木叫独孤延寿为叔,也是合适的叫法。从辈份上讲,就是叔辈,更何况是姓独孤的。
  “城外,延兴门外浐河边。这一段纵然有屋也是很寻常的农屋,推平一处建起成片的小屋,将来也可以作为租屋用。我家管事在升道坊的工坊想扩大,但升道坊已经没有地方了,往城外扩也是一个法子。”
  独孤延寿说自家管事,事实上那工坊是他的。
  只是因为身为贵族,他虽然不是官,但经营一个工坊他怕名声不好。
  “从长计议!”李世民作了决断,要知道在城外建工坊区,不是不行,但这事不能在这里拍拍脑袋就决定,而是需要尚书省议事,这毕竟是对长安城的规划作出改动。
  李世民又说道:“建是一定要建的,怎么建要有一个规矩。”
  看在那份万民书上,李世民也会扩大新居宅坊的数量,再加上长安对工坊的需求量越发的大了,这些都需要一个有超前思想的前景规划。
  不过,李世民却认同独孤延寿的说法,让那些混吃等死的屋主们继续等。
  永崇坊暂时不动。
  大唐可是有严格的律法,翻修房屋都需要报备,更何况推倒重建。没有长安府的允许,没有人敢在永崇坊大片的推倒重建一个坊。
  就是柳木也不能例外。
  “今天是年初一,朕想打个牌竟然都没有人,可恶。”
  柳木赶紧过去:“父皇,隆庆坊原本人就不少呢。”
  “她们,她们去梧桐坊了。”李渊一说,柳木才知道,万贵妃等人吃过早餐就往梧桐坊去了,那里比在隆庆坊有趣多了,听闻还有什么新品展示,特别是会有珍贵的貂皮拍卖,绝对不能错过。
  怪不得李渊想打个牌都凑不齐人数。
  李渊又说道:“更何况,打牌绝对不能关起门来打,这和把钱左手换右手有什么区别。赢要赢的高兴,输也要输个痛快。”
  “成,今天晚上打到半夜。”柳木主动的坐到一把椅子前。
  柳木和李世民不知道的是。
  他们两个出门之外,李世民后宫之中以长孙无垢为首大部分有身份有资格的妃子都去了梧桐坊,而独孤兰若也同样。
  这会梧桐坊内,独孤兰若已经和长孙无垢在一桌上都搓了四圈麻将了。
  而且为了打麻将,独孤兰若、长孙无垢还有专用的麻将服,就是窄袖束领装,特别方便打麻将。
  当然,这打麻将也不是谁都有资格坐在同一桌的。
  但同样,有人有资格上桌,却不能上桌。
  杨妃,隋炀帝的女儿。
  其他人,那怕是一个普通的才人也有娘家,也有人给支援些花销。
  只有杨妃没有娘家,她姓杨却与弘农杨氏没有半点关系,她是前隋皇家杨氏,她手上的钱都来自宫中月钱,年节的赏赐等等。
  长孙无垢以前还能帮着杨妃一些,现在身为皇后反倒不能帮了。
  因为皇后掌管后宫,不允许有偏向性。
  原秦王四夫人,现在的四妃,没上桌的也只有杨妃一人,理由很简单,不会玩。
  这个理由那怕明知是借口,此时就算是与杨妃不对路的韦妃也不会把话点明,她们不是在顾忌杨妃的面子,而是根本搞不清独孤兰若会怎么想。
  韦妃特意在观察着。
  独孤兰若那看似热情的笑容之中却充满着一种淡漠,对什么都好象不在意不关心。
  可越是这样,韦妃越是不敢去试探这位长公主,是不是会对后宫内的格局与人产生影响,韦妃在洗牌的时候,视线扫过屋内其他人。
  很快,她就找到一个可以替她去试探一下独孤兰若的人。


第0714章 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韦妃的视线转到了王美人身上。
  这位是进入秦王府的时间比她早,生了和儿子李恽之后,进封美人。
  并非太原王氏这样大族出身的女子,只是姓王。
  正当韦妃起身准备过去与王美人说话的时候,突然门被推开,两位婢女退到一旁后进来了一人。
  这间雅间,没点身份的贵妇根本就不可能入内。
  而且仅限贵妇,没嫁人的少女还说不上身份呢,大唐眼下没嫁人的公主年龄太少,这里也不适合她们出现,其余的贵族家女儿级别未必够。
  进来的人很年轻,可当这人出现之后,韦妃的小心思立即消失不见。
  长孙无垢看了独孤兰若一眼,心说这肯定是独孤兰若安排的。
  因为进来的人是柳木的大姐,现翼郡王妃。
  柳如烟进来之后就坐在杨妃的身旁,将一只小小的信封双手递给了杨妃。
  离的远的人只看到两人在推那只信封,却听不到两人在说什么。
  “姐姐应当收下。”柳如烟再一次推了过去,这是一份礼单,在柳如烟看来并没有什么特别贵重的东西,或者说眼下所有的一切都比以前在穷苦的时候贵重,看的多了,也麻木了。
  杨妃推辞不过,只好收下。
  “真没想到,竟然还有人给她送礼,她有什么值得巴结的。”
  说话的正是韦妃选的最合适目标人选,王美人。
  这样的话能在这样的场合说出口,可见韦妃的眼光还是很独到的。
  长孙无垢听到这话,听在心里,脸上却没有任何的表情,这傻子一般的话代表着人也足够傻的可以。
  柳家是记恩的人。
  长孙无垢可是清楚的知道,当年有两件事情柳家这位长姐非常的在意。
  头一件是那套首饰,严格来讲那套首饰是属于杨妃的。但宫中的工匠改了一些违制的造型之后依然是还给了柳如烟,毕竟是这是柳如烟母亲最后留下的物件。
  第二件是,当年柳家还没有崛起。
  柳木和独孤兰若的事情只能说他们两人愿意,秦王李世民还是反对状态,李渊也没有表态过。
  柳如烟嫁给秦琼的事情,至少杨妃是不知道,也猜不到的,一切还在柳木的计划当中。
  所以,当年杨妃以学生之礼祭典了柳母之墓后,柳如烟就记得这个好。
  牌桌上,手上这把牌打完,独孤兰若请卢国夫人,也就是程咬金的新夫人崔氏暂时替自己,自己则起身走到了柳如烟身旁坐下。
  坐下之后,独孤兰若说道:“大姐明天回柳家省亲,新年前有些小事大姐可否知道。”
  “听说了,所以我很是为难,也没有人能帮我出一个主意。我倒是罢了,二娘那里似乎很在意这些,对小五的举动也是支持的,所以我担心明天回去省亲,二娘再生出事非来。”柳如烟三言两语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在柳如雨眼中,五娘如云作的就没有错。
  更甚至是,柳如雨还准备把如云作过的事情再扩大化。
  这时,代替独孤兰若的卢国夫人程崔氏突然高声说道:“省亲这种事情,在我们崔氏的家中,每年都是一件大事。”
  长孙无垢正摸过一张牌,这时却将牌放在到一旁停下了。
  程崔氏知道这是长孙无垢暗示自己把话说完,所以她继续说道:“谁嫁的好与不好,决定权不在自己。但回到家之后,看分席就知道差别还是有的。事实上没嫁之前关系都是极好的,那怕是假的。”
  “为什么?”有人这么问纯粹是好奇。
  “因为那怕是庶女,都有可能嫁出一位国相出来。说是要看运气,事实上还是自己争来的。两家议亲,谁娶谁具体到人,还是有得一争的。”
  程崔氏与柳如烟关系不错,毕竟程咬金与秦琼那是过命的交情。
  更何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