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舅子-第3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星儿继续说道:“若是服气,知错能改,那么就赏。”
  柳木问道:“若是不服气呢?”
  “边缘化,让此人与他全家都在无形之中成为整个村子之中下等户。经过数月的……调教!”谢星儿用了调教一词,这个词也是在她考虑之后才选择的。
  “长久下来,那数个村的倭人慢慢的形成一种习惯。被村长教训,掌脸,甚至是一种荣幸,他们会努力学习,努力改进自己的错误,慢慢的成为村中有话语权的人,夫君准备的铜牌,也只有这样的人才有资格拿到。”
  柳木轻轻一拍脑袋:“我想起来了,铜牌是我让准备的。只是倒没思过什么的人才有资格拿到铜牌,倒是你家的老管家给了一个好主意。有功有赏,我会送一份正式的公文到东港舶司,请长孙国舅论功行赏,甚至是授予官职。”
  “谢夫君。”
  大户的管家事实上就是高级仆从,他们虽然比平民过的好,有家产但却没身份。
  在官府的户籍中,他们依然是仆。
  授官,这可不是小事,一个仆成为官,那么他的全家、儿孙也会在户籍等级上提高一等。
  事实上,没有谢星儿这一次的汇报,长孙无忌已经关注此事足有一个月之久,为此长孙无忌还亲自去了倭岛数个村子。
  谢星儿与柳木说话这个同时,距离杭州上千里之外筑紫岛的某小村外阳坡处,长孙无忌正在视察这里的桑林,是不是正如汇报的那样。
  而村外的空地,正在发放正月十五上元节的赏赐。
  长孙无忌拿着望远镜远远的看着。
  只见一个年龄约为五十多岁,头发胡子白了大半的老头,对着一个身高虽然不算高,但却很强壮的倭人轮圆了手臂啪啪就是四个耳光。
  那倭人仰起头被打,打完后低头听训。
  长孙无忌有人在村中,这会靠近了一些,听这村长说些什么。
  村长严厉的说道:“我是怎么教导你的,法不外人情、公正亦有人情,举贤不避亲、但不许任人为亲。你知道你今天有几个错误吗?”
  “是,我,不知道错在那里。”那倭人恭敬的低着头。
  村长背着手:“打你四巴掌,就是你有四个错。第一错,你弟弟武艺不凡,但推荐村护卫副队长之时,你没有推举他。”
  “是,我担心被指责任人唯亲。”
  村长在这倭人胸口用力的戳了两下:“一切在心,你心中公正怎么会怕被人指责呢。”


第0728章 倭村小事
  村长继续说道:“再说你第二错,错的很严重。有几户家中孕妇,出工是比别人少。但我大唐皇后曾经有令,但凡孕妇必受照顾,你非但没有多给这几户一些米,反而扣除,不好。”
  “是!”这倭人已经不是站着,而是跪伏在地上。
  旁边的倭人心中那个感动,这没出工竟然还要多给米,看似坏了村中依出工数得奖励的规矩,但却是照顾孕妇,这如何不让人感动。
  村长伸手一扶:“第三错,有人在从熊本城运输赏赐的时候,有偷吃。你没有处罚,这不是私人恩怨,而是坏了村里的规矩。”
  “是!”刚刚站起来了倭人又跪下了。
  “最后一错,这一错刚才打你也是冲动了,算不上什么大错,反倒应该奖励你。你给几户家中有年迈者多分了一些石炭饼,你作的对。错在你没有汇报,难道你以为本村长不尽人情吗?不懂关心年迈之人。”
  “是,是,是。”那倭人被村长说的竟然哭了起来。
  “打你,是爱护你。是希望你可以非常的优秀,将来咱们要建的桑林会更多,收益会更好。若有一天,你们几个人谁有机会到新村子作村长,你们就理由我的苦心了。起来吧,刚才打疼了没有,你是个好孩子。”
  那倭人的汉话学的还差点,这会混杂着当地的土语与汉语,抱着村长的脚说个不停。
  长孙无忌的人这会已经听不懂这倭人在说些什么了,但看表情倒像是一副非常感激的神情。
  悄悄的退离,回到山城上给长孙无忌讲听到的一汇报。
  长孙无忌侧过身来:“谢老高材,三天之内东港舶司巡视管事的正式文书必送到府上,此职相当于朝廷从六品外官,切记不可在这里提及朝廷之官职。”
  谢正内心激动,立即长身一礼:“国舅放心,小老儿当尽力将各村之事处理好。”
  “谢老免礼,此事处理的确实是极佳,但要留意,要在这里忠心于我大唐的倭人当中培养一批种植桑树的真正好手出来。我接到一个消息,江南六十七个县接到丝绸订单,吓人!”长孙无忌用吓人来形容订单的数量。
  谢正明白,这位国舅也难。
  他虽然是谢家的一位管家,而且还没有第一管家,但他当年管的却是谢家的店铺与商号。
  纵然在前隋的江南,他从小别说是见过,听都没有听过谁家工坊的丝绸还没有生产出来,就已经被人等着拉货。
  要知道当年丝绸店铺每年考虑最多就是如何竞争,如何保证自己的产能可以变成丝绸,丝绸再变成钱币。
  可现在,谢家的丝绸工坊增加了十倍不止,仓库里却是半匹丝绸都没有。
  而这一次,东港舶司为了补充西港舶司的麻布需求,以及倭岛的麻布需求,几乎买空了整个江南的布坊。
  若不是买不到足够的布匹,也不可能在倭岛原本计划新年前的赏赐拖到上元节。
  谢正的内心还在感慨的时候,长孙无忌又说道:“谢巡官,切记莫让倭人看出什么隐密来,你设计的这件事情非可靠之人不能托付。”
  “请国舅放心,我大唐人心系大唐。”
  “好,此事就交由你处理。”长孙无忌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会去查验桑林的也回来了,报上的数字与村中上报的完全一致,可以说这些个村子没有虚报,那么长孙无忌确实可以期待一下今年的春蚕收成。
  谢正年龄不小了,在谢家就是因为年龄的原因而放下许多事务,这一次到倭岛来却是因为谢家明白柳木对倭岛的看重,所以派出的家中精英级的老管家。
  这个年龄,竟然还能再次受到举荐为官。
  那怕只坐一天的官,拿一天大唐朝廷正式的官员文书,谢正都感觉不枉此生。
  谢正离开了,为了怕他年龄他在这里过于辛苦,长孙无忌特别给他派了八个强壮的随从,奔走乡里,要么是马车,要么抬着走,绝对不能让谢正因为路途的原因而辛苦,同时配上的四个精明的寒门士子。
  谢正被人用滑杆抬着离开,长孙无忌向一旁招了招手。
  四名年龄大约在二十岁出头,外穿丝绸内穿麻布的寒门士子,他们刚刚应征来到了倭岛。面对这里最高的官员,而且又是大唐国舅,四人表现出应有的恭敬。
  “我且你们,在谢巡官身边,你们认为应该作些什么。”
  四人当中最年长的上前:“报上官知晓,首先是辅佐,让谢巡官的想法得以实施。其次是在各里乡确保执行的效果。最后是学习,我等会用努力作事,希望谢巡官可以将其高明的招数传授。”
  “很好。记住一点,读书多固然是好事,但也不要忘记异人奇士之才。”
  “下官谨记。”
  长孙无忌挥了挥:“去吧,莫要让本官失望。”
  “是!”四人再次施礼后,快步追上抬谢正的滑杆。
  闲杂的人都离开了,长孙无忌给自己身边的官员笑着说道:“我看这打脸奇策有奇效,回去准备正式的公文,加密送往总舶司报备。”
  “是!”
  长孙无忌再看那村子,脸上的笑意不减,他没有进村而是吩咐准备再去下一次村子看看。
  村内,村长打完了人之后坐下,自己的孙儿送来一壶茶,然后两位村老拿着账本也坐了过来,倒是不客气拿起茶壶先给自己倒上一碗。
  “老谢头,不愧是谢家作过掌柜的人。”一老汉乐呵呵的说着。
  “莫胡说,那只是受命看管了不足两月的一间小店,那里算上的掌柜。不过,咱们这些人在这里,可是担了大事。可不敢怠慢了,这节一过完立即就要赶紧上工。”
  另一个老丈这时低声说道:“我家娃子在大城里作事,听到城中有人传京城的事,和咱们有关。”
  “什么事?”
  “听闻柳驸马让总舶司正式行文,照会四大丝业总会、各州府,并且指明了几个地方,其中有一个就是倭岛。这位驸马想看到真皇丝,这气魄老汉我服气,只是这真皇丝。”


第0729章 老村长的手段
  提到真皇丝,三个老者同时收声。
  真皇丝对打理了一辈子桑蚕的他们来说,只在传说中。
  可不代表他们内心没有期待。
  真皇丝是什么?
  后世的现代将生丝分为六个半等级。
  从一A至六A,还有一个特殊的叫双宝丝,就是一个蚕茧里有两只蛹。
  真皇丝在后世已经失传,因为后世的工业污染太严重,超等丝需要各种环境的保障,而且桑林是零农药,而且还需要上上等的精选桑叶与蚕种等等。
  在无数近乎于苛刻的条件下出现的超等极品生丝。
  三个老头沉默了很久,最终谢村长开口:“今年怕是不成,桑林太幼,但咱们可以早作准备,这如果不试试怕是死了都闭不上眼。这辈子若是能见到真皇丝,也没有白活一次。”
  “这话在理。”另一老汉向西一拱手:“圣人与总舶司把咱们这些人放在这里。这日子过得的比之前财主家都好,若没点功绩对不起这日子。”
  谢村长站了起来:“走,茶回来再喝。去各户看看,走动一下。”
  “成!”另两位也是村老。
  这村子的结构就是村长为主,然后以数名村老,以及村执事人、各桑队、蚕队的队正为架构,而后实行的是多劳多得的工作制度。
  实际上在最终的收益分配上,上交东港舶司之后,由来自大唐的村长户,与高级村民户先依多劳多得的原则拿走四成,而后才按多劳多得的原则分给一百户倭人。
  倭人永远不可能知道这个分配比例。
  他们只当是村里得到的收益,就是全部的收益。因为生丝拉走,会按生丝有人送来相应的物资、钱币等。
  至于大唐人先拿走四成,这一点倭人不但知道,反而感激的不得了。
  在他们看来,他们这些村民依然是领民。
  村长是小领主,大唐的村户是家老、家将之类的人物,他们就是领民。他们实际分到六成,这在整个倭岛是奇迹了,倭岛五五分的领主都是受人称颂的仁主。
  无数都是七三、八二这样比例。
  最重要的是,无论分配多少,他们的生活已经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变的好到怀疑在梦中。
  “四娃子,去把城里派下的点心给提上一篮子。”谢村长高呼一声,他的孙儿小跑着到了村中小库,这里存放的都是高级的东西,由村老会负责保管。
  谢村长带着两位村老先是去了几户家中有失去工作能力老人的倭人家中。
  “阿古!”谢村长进屋之后,倭人全家都赶紧迎了上来。
  “都坐,都坐。”谢村长轻轻的压了压手:“没什么事,路平那孩子还是一个好孩子的,只是年少不怎么懂事。若是早些日子给你们多分配几筐石炭饼,也不至于让阿古这腿寒的下不了地。”
  简单的两句话,名为阿古的老者在听到学过汉话的孙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