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舅子-第4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阴妃并没有立即回答传闻如何产生,而又如何以飞快的速度席卷整个长安的高等贵族圈,而是说了另一件事情。
  “圣人可能有所不知,长孙国舅的长子,放弃了大学、国子院,换到了两院并修的一个名额,首修律法、次修会计,辅修纵横术、天文。而律法之中他选了大唐律、律中商律、律中人文律。”
  阴妃说的很慢,李世民却越听越是吃惊。
  这件事情他竟然不知道。
  或许是自己太忙,忙的没时间关注这些事情。
  李世民因为阴妃的话而陷入了沉思,他现在都搞不清大唐的律法体系有多复杂。其中有大唐律作为根本,然后还有各种辅助的律法与规矩。
  商贩、工坊、等人的纠纷也有详细的一套规矩去约束。
  而柳木的那个股市,似乎也有人正在编写相应的律条,李世民只记得,股市似乎准备放开交易,就因为相关的律条没有正式被刑部与尚书省审核过关,所以一直拖着。
  看李世民在沉思,阴妃又暴出了一件惊天的消息。
  “圣人,您可知道,恪此时在何处?”
  李世民眼睛都瞪圆了,差一点跳了起来,一种不好的感觉从心底升起,立即问道:“他在何处?”
  “杨妃许了他去洛阳求学数月,在洛阳码头验证其所学。而事实上,佑告诉我恪决定秘密前往西受降城,他自认可以作一任优秀的押粮官,可以为大军的粮食节省……
  阴妃还没有说完李世民一巴掌就拍在桌子:“胡闹,胡闹。来……”李世民正准备喊人,却听阴妃高声说道:“圣人请听臣妾再一言。”
  “你讲,若是无理仅凭你欺瞒之罪,降你为嫔。”
  阴妃却很是淡然:“妃如何,嫔如何。作娘的只愿自己的儿子成材,李药师之子当初随一些让贵人看不起的铁匠去学打铁,不知有多少人嘲笑?三年不归家、三年沉寂、三年不鸣。鸣则一鸣惊人,时至今日长安城还有谁说,李府出了一个铁匠?”
  李世民默默的点了点头。
  当年李德謇三年不归家,也确实是受了些不好听的话。
  但此事李药师支持了,其母张初尘也支持了,确实是一鸣惊天下。
  “程将军的夫人有一个侄子,虽说是远房但也是清河崔氏子弟,却作了厨子。圣人可记得那道凤戏游龙?那一道七宝玲珑、那一道翠竹报春。长安城他已经是第二名厨,可惜这第一他无法去挑战。”
  李世民听到这里,已经忘记了原先自己生气的原因,十分好奇的问道:“长安第一名厨为何不能挑战?”
  “炒、煎这两种厨艺、各种配料,刀功之祖,拼盘之祖,各种食物、各种香料。都是第一名厨所创造,谁能挑战。”
  听完这话后李世民大笑:“这吃货,他纯粹就是图自己吃的高兴。也不知道这会身在何处,估计正在逍遥自在。”
  吃货与长安第一厨自然就是柳木了。
  阴妃语气一变:“圣人,孙神仙也说过,七十二、七十二道,极致为圣。那位老酒匠,不是被长安许多贵族尊称为酒圣,若真有一日长江天堑之上架起一座架,那桥工李春是无数桥匠鬼工的祖师,是桥圣。”
  李世民默默的点了点头:“在理,这些话在理。你说的好,朕决定亲自送佑去天工院入学。不以帝皇这尊,只如一寻常的父亲送自己的儿子前去求学。这天工院也不简单,千万莫小看了。”
  “臣妾正因为没有丝毫的小看,这才送佑前去幼童班先学基础。”
  “恩,你讲的在理。朕与李药师之字德謇就铁驴之事讨论过,他说他只是初窥门径,这其中的学问非常的深,集数百鬼工能在十年内,造出一架真正的火龙来,就已经是极快的,此道的极致……”
  李世民没再讲下去,因为这些话柳木给他讲了,连李德謇都没有提及过。
  那就是二十万石的巨轮在海上破浪而行。
  李世民只希望自己有生之年可以看到,这种钢铁巨轮要求太多,钢铁的质量、铆接的技术、船身船体的结构等等。
  李世民轻轻的摇了摇头,他感觉自己想的远了,眼下的事情他还没有解决。所以开口准备问,阴妃可否知道其他的皇子有何打算。
  话到嘴边李世民停下了。
  他作为父亲,没有亲自去关心已经不对,所以这个问题他认为自己不能问阴妃,应该亲自去过问当事人。
  话题就这么停止了,李世民没打算再问,阴妃也不会再说其他的。
  次日,大唐皇帝李世民召见了高句丽使节团,就卑沙城的问题作出了一些相应的让步,而后进入了一些细节性谈判之中。
  大唐皇帝李世民每天工作接近五个时辰,他可以说史上最勤奋的皇帝之一。
  柳木在渡假,他教会了抱琴冲浪、教会了萧灵儿玩小帆板、教会了谢星儿游泳、教会了独孤兰若堆沙堡。甚至还教会了沙滩排球……
  这个时候,远在数万里之外。
  以敦孝恪带队的大唐远洋船队,走穿了麻六甲,走过了整个天竺洋,然后穿了红海,又走过了一段湖,然后停船,换上小船继续往北,再次以马队走了三百多里之后,到达一处海港换上了罗马帝国的巨桨式帆船。
  然后船队穿越海琴海,历时四个月的时间,终于达到了东罗马帝国的新罗马城,伊斯坦丁城。
  码头上的一位官员提前已经接到了汇报,毕竟这船队是从埃及换上当地驻军的船队。
  船一靠近码头,立即就有一队罗马士兵将闲杂人等排挤开。


第0789章 一板车钱币的重演
  船上,随敦孝恪同行的罗马神官这一路上已经和他成为了朋友,下船之前开口提醒道:“在我们罗马,财富决定地位,财富来决定贵族的等级。”
  “如何展示财富?总不能把金子堆在码头上?”
  “用丝绸,紫色的丝绸。我保证皇宫的大门立即就会打开,皇帝的禁军会从皇宫门前一直排列到这里,为你护卫出一条通道。”
  很让郭孝恪不理解的举动。
  不过让他想起了柳木,记得柳木忽悠右领军卫的时候,就是一板车又一板车的铜钱推在校场内。
  突然间郭孝恪有一种感觉,若是柳木来,肯定会折磨死这里的人。
  想到这里,郭孝恪让随从找来一人。
  柳平,曾经北四县一位很寻常的小人物,却因为其机灵,又聪明好学。短短几年时间就从普通的工役变成了管工,再升为管事。
  这一次,作为柳木在长安北四县工坊管事的身份,负责路上照看货物。
  很快,这位叫柳平的就被找了过来。
  “将军!”
  施礼之后柳平退到一旁。
  郭孝恪说道:“就可靠消息,这些罗马上有一个规矩,就是谁钱多谁就是大贵族。想必对商人或者友邦也一样,咱们代表大唐而来,可不能失了面子。听闻你在北四县的才能不俗,可否为本将献一策,如何让这里的人莫小看我大唐。”
  “这事好办,船只入港是要交停泊费的。刚才已经有码头上前来告之,要交纳一些第纳尔,想来就是钱币的意思。咱们没有这里的钱币,在那边码头上租用这几条船,也是借用,这次咱们就在码头上出售一些货物。”
  “继续!”
  柳平低语几句,郭孝恪那表情很古怪,但还是答应了下来。
  很快,柳平就到了码头上找到那位官员,用勉强还行的古希腊语说道:“我们没有你们的钱币,所以准备在码头上卖一些货物来换取钱币。
  那小官思考片刻,答应了下来。
  毕竟这船队拿着奥斯卡巴迪主教的推荐信,还有其学生随行,这个方便可以给。
  当下,这官员就派人将码头上,还有周边几位货物量还算不错的商人找来。
  罗马人并没有亲自与唐人交易过,对于唐普通的商人是陌生的,听说自东方来,仅凭这个位置就吸引了无数的人。
  东方,充满着神秘。
  很快,码头上一处临时围起来了交易场就开张了。
  二十一只由白麻布包起来,高一尺,长九寸、宽六寸的布包就被拿出来放在码头上。
  柳平站了出来,身旁是他认识长达一年,也是教他古希腊语的好友,路乌斯…格拉古。
  奥斯卡巴迪的名字一直被柳木叫老奥,事实上他的名是奥斯,姓是卡巴迪。
  “各位,这次虽然是换取钱币,不过货物价高者得。若不认识货物的价值,请不会让自己蒙羞。”路乌斯高喊着。
  他相信自己回到之后,立即就会提升一个贵族等级。
  因为尊贵的大唐皇帝赏赐给他了七十匹丝绸,就凭这七十匹丝绸他就足以从低等小贵族变成中等贵族。
  白麻布。
  在罗马已经是高级品,罗马对所有人有着严格的衣料规定。平民的衣服是深灰、浅灰、褐色。议会人员才是纯白色,贵族们多为深红、鲜红、乳白。真正的高等贵族才可以使用紫色镶边,元老才有资格使用紫、红双色。
  纯紫,只有皇帝。
  罗马的皇族也被称为紫色幔帐下的贵族。
  君士坦丁的商人,还有一些贵族们在围观,对于来自神秘东方的商品,他们有兴趣。他们也看出来这纯白色的布只是保护里面的商品。
  这时,开始有人依次解开那些白麻布。
  一只只木制的高托出现,而后上面摆着的,却是纯白色丝绸包着的物品。
  但却有九包没有打开。
  商人们开始后退,因为在东罗马帝国有严格的规矩,没有达到足够级别的商人是不允许交易丝绸的,低级的商人甚至不允许触碰。
  而这里,这些丝绸看起来却比元老院的元老身上穿的还好。
  一队码头上的护卫士兵被调来,码头上的官员感觉呼吸都变的不顺畅,胸口压的难受。
  就在这时,最后九只高托的外包白麻布被解开。
  一声尖叫之后,当场有一位罗马贵妇晕倒在地。
  所有人,齐齐的退后了五步。
  那高托盘上是九只包袱,九只包袱是紫色丝绸。
  从这一处码头开始,大量的东罗马士兵开始往这里涌,将公民以下的所有人驱赶,奴隶、贱民等连看一眼紫色丝绸的资格都没有。
  许多大贵族听到消息开始往这里赶。
  二十七只托盘,第一批九只被打开。三盘以白色为主,纯白、乳白、粉白色珍珠。三盘大唐茶具套装,耀青瓷、邢白瓷、卢黑瓷。三盘各七色油、粉、丹。油是精油,粉是香料粉沫、丹是唐道门合成的比如后世十三香等物品。
  商人们整齐的退离,退到交易区外,站在观赏区。
  珍珠的出现,代表着商人已经连交易的资格都没有。
  历史上,拜占庭帝国,也就是东罗马帝国,是最早为珍珠立法的国家,从他们消失之后,才有不列巅王国为珍珠立法。
  这立法事实上大唐的礼部对不同身分等级的人有穿戴规则一样。
  珍珠对于东罗马帝国的贵族来说,有着非常严格的规矩,什么样身份可以戴多大的,戴几颗等等,都有着详细的规矩。
  而没有皇家特许商人,寻常商人连碰都不能碰。
  所以商人们退离。
  君士坦丁城有些小骚乱,连皇帝都被惊动,他派出了他身边的禁军。
  他更好奇的是,用紫色丝绸包装的货物能是什么,有什么样的宝物值得用紫色丝绸去包。
  第二批九只托盘被打开。
  大唐皇家名瓷器级别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