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舅子-第4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两国百姓不再受战乱之苦而来。”
  “挺好。那你们为什么留在长安不回去?”
  渊盖苏文眼神之中带有一丝骄傲,微笑着对柳木说道:“卑沙城是我大高句丽的城池。”
  “那你拿走吧。”柳木说完之后,笑看着渊太芋。
  渊太芋一伸手示意渊盖苏文不要再开口,他对柳木说道:“我们可以放弃卑沙城,只要唐愿意承认朴氏成为新罗王。”
  柳木大笑:“大高句丽承认不就可以了,大高句丽还需要在乎唐的承认,有意义吗?”
  高句丽上过臣表,请过册封,他们是唐的属国。
  半岛三国用的全是唐历,没有大唐的册封卷轴,朴氏那怕此时已经完全占了新罗,他们也睡不安稳,因为他们名不正言不顺。
  这时,渊盖苏文起身走到一旁,卟通一下跪倒,重重的施了一礼。
  柳木受下了这一礼后说道:“谈判与言辞无关,口舌再高没有国力一切都是虚假的。罢了,起来吧,刚才的事情揭过。我提醒你一句,不要在提到我大唐之时,给高句丽之前加一个大字,若有一天你们换位而坐,你可以加。”
  “谢过指点。”渊盖苏文再施一礼后起身。
  柳木心中佩服,不愧是一位枭雄。
  柳木拿过茶壶给三人都倒上茶后说道:“既然谈,我们坐下在这里谈,相互都有诚意一些。新罗的事情,可以让那个傀儡王成为新罗王,朴氏不可能。”
  “好。”渊太芋松了一口气。
  扶朴氏为王他也知道不可能,但朴氏掌权这事就足够了。
  渊太芋让身后的侍从拿过一只锦盒当着柳木的面打开,里面是一副地图,卑沙城的地图。但他却没有把地图交给柳木,而是说道:“这座城,价值远高于新罗王这个王位。”
  “为何?”柳木反问了一句。
  渊太芋回答:“实权在朴氏,册封与不册封,其影响并不是决定性的。”
  柳木点了点头:“这话我认可,正如我说的,既然是谈判那么相互要有诚意,你们想要什么?”
  “所有大唐的货物,由高句丽王宫出面,任何人不能随便交易。”
  柳木微微的摇了摇头之后,又准备点头之时,渊太芋立即补充了一句:“我要的一个真正的诚意,任何形势上的走私都不被允许,其中包括任何一个港口的交易。”
  “这个代价太大,不合算。我宁可不要卑沙城,我还有居漆山城。我相信,就算没有居漆山城,也会有无数的人坐船出海,在海上寻求交易。”
  听完柳木的话,渊太芋向后一伸手,又是一份地图递了过来。
  这是完整的居漆山城,而不是残余新罗力量拥有的以港口为中心的一半。
  柳木想伸手,可两次都缩了回来:“这个不合算。”
  听完柳木的话之后,渊太芋足足思考了一刻钟才开口:
  “我们有诚意,要求也不高。大唐市集上可以见到了货物,我们都有采购权,而且不限量。这两座城,等同于名正言顺的归了驸马殿下,也等于归了大唐。”


第0811章 采购权
  柳木退了一步。
  “在乐浪平城,我要一块地,在那里建一个店铺区,在区域内行使我大唐法令,所有一切按我大唐的风俗礼仪去办。高句丽王国必须尊重这个约定,任何人不在这区域内有不尊重我大唐的行为出现。”
  柳木的要求很意外,但并不让人震惊。
  因为在长安城,也有许多给外族准备的小块区域,大唐尊重其民族风俗。
  这个条件渊太芋答应了,但依然要求统一采购权,就是要控制柳木的货物,从而再挣一笔,也可以同时控制其他的高句丽贵族。
  柳木坐在那里已经很长时间一句话也不说了。
  渊氏叔侄看得出来,柳木不想把独家采购权交给渊氏。
  “我们渊氏愿意再拿出……”渊盖苏文突然插嘴之后被渊太芋瞪了一眼,这让渊盖苏文立即把自己要说的话收了回去。
  柳木的眼睛眯了起来,显然这叔侄二人还有什么大牌没有打出来。
  渊太芋微微的叹了一口气后向渊盖苏文点了点头,渊盖苏文这才说道:“珍岛,我们再送出一个珍岛来。”
  珍岛是百济的。
  柳木听到的不是一座岛,而是一种战略,很显然高句丽打算吞并整个半岛了。
  “我也退一步。”柳木依然不准备同意独家。
  这个独家会让渊氏成为所有其他贵族的敌人,这是唯一的好处,不过这个好处柳木留在后面,还有另一招可以使用。
  “我从渊氏每年采购二百万贯,至少二百万贯。”
  “采购什么?”渊太芋并不知道高句丽有多少东西值得柳木去采购,肯定不止是药材,因为药材是加了大量的利润到了长安才有上百万贯的价值。
  柳木摇了摇头:“还不知道,这只是一个数字。”
  “三百万贯,我们不要独家采购权。若是大唐从高句丽采购的数额增加,要超过五百万贯才能从其他贵族手中采购,这个契约五年内有效,五年之后我们要调整数额。”
  “好。”柳木答应了下来。
  双方一击掌,这事就算谈定了。
  契约这东西只是一张纸,认可就是契约,不认可还不如一张草纸。
  渊氏叔侄离开了。
  柳木叫来抱琴说道:“抱琴,通知下去,原先的计划全部取消,所有的增发的股票全部暂停,亲自去华原,无论华原铁驴制作原先的计划是什么,给我在三个月内将至少六架铁驴拉到倭岛。”
  “郎君,六架铁驴估计是华原的最高产量了。其余的地方肯定会有意见。”
  “无所谓,有必要的时候我会让圣人下特旨。”
  当晚,一大批正在印的长安报全部作废,将柳木原本准备发生的几大矿区股票的消息撤回,换了上西港舶司业绩飘红,每份股票的价值上涨了百分之二百多的消息。
  然后是总舶司即将放开股票交易,正在等待户部、刑部审核关于股票交易的规则等等。
  柳木回长安,没有探亲,没有访友,只在大姐那里吃了一次午餐。
  其余时间,柳木与大唐皇帝李世民密谈数日,然后与内阁九阁老密谈两次。在三架原本要交付给织坊的铁驴装上船之后,柳木仅在长安待了七天就再次回归江南。
  织坊有意见,而且户部、工部的公文他们也只有把意见吞回去。
  户部、工部其实也有意见,但有大唐皇帝的圣旨在,他们也在吞回去,事关机密,谁也不敢耽误正事。
  柳木离开长安,带上了顶尖优秀的铁坊工匠千人,分批次开始南下。
  市井之中有一条消息传了出来。
  一个超级钢坊即将开始兴建,而这个超级钢坊的股票最快在年底,最晚在明年初就会放出来,被柳木截流的一共八架铁驴,原本用于大农场的十二架铁牛都要往齐州运。
  齐州拥有大量的煤矿、铁矿、长石矿区。
  再加上秦琼要到齐州祭祖三年,这一切联系在一起,所有人都把目标盯在齐州。
  柳木离开长安的当天,大唐皇帝亲自去了华原。
  华原禁区。
  一架由铁驴挂皮带传动的原始刨床,这创床正在制作着蒸汽车所用的滑轨。
  大唐皇帝李世民身为帝皇,此时穿着全身由麻布制成的工作服,头发被紧紧的包在帽子之中,紧袖口,厚麻布手套,戴玻璃片的护目镜。
  “圣人,铁驴之外柳驸马设计了四种机械,建议了十七种机械。这一架首功是原军械坊的一位木匠,利用工匠刨子的原理,加上铁驴无穷的力量,我们称这一架为刨床。有一个小组在不断的改进希望可以更好。”
  “恩。”李世民微微的点了点头,他很满意。
  接下来是一架车床。
  李弼上前:“圣人,这是根据原木工花柱机改良,全部为精钢制作,专用于制作精钢轴。这一架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新改良,增加了许多小机件,效果未知。”
  李世民看着正在组装的车床再次点点头。
  车床组装好之后,一位工匠上前给李世民施礼,然后熟练的挂上动力皮带后,将一块圆木卡在车床上,圆木开始转动。
  这位工匠手拿着一只小刀,只见那圆木飞快的出现了一个碗形,可以说在不到十秒的时候一只木碗就出现在工匠手中。
  “精彩。”李世民轻轻击掌以示赞美。
  工匠再次施礼,将圆木取了下来,然后加上一只粗钢条,这才正式开始加刀具,有小工在旁开始给各油壶加油,还有冷却用的油水混合物。
  李世民目不转睛的看着,仅仅一刻钟,这根粗钢条就变成了一根圆圆的柱子。工匠停机测量,然后再次启动,这柱子在半个时辰左右变成了一根一尺长的钢轴。
  这时李世民一指那位工匠:“你用的那工具是何处?”
  李世民问的不是轴,而是那尺子。
  工匠又手捧着卡尺过来:“此物名卡尺,最早出现在汉代。柳驸马将其改良,此物名游标卡尺。”
  “继续。”李世民接过卡尺比划了几下,他不会用这个,毕竟他不是工匠。


第0812章 禁区中的禁区
  那工匠继续说道:“依华原工坊的规则,三尺为一米,米的十分之一为分米,百分之一为厘米,千分之一为毫米、十万分之一为丝。”
  “此物?”李世民将卡尺递了回去。
  “回圣人的话,这把尺子精度是万分之一,就是十丝。总匠房内有两把可以精准到丝,非极精密钢件无须使用,这只轴的精度只要求达到三十丝的误差就是良品。”
  “很好。”李世民虽然不是工匠,却听得出这精准的要求有多难。
  李世民摆手示意工匠继续工作,让李弼带自己去其他地方再看看。
  李弼跟着,并在一旁说道:“圣人,这些机械看似普通,但当机械大成之时,铁驴可以日产一架,而且力气是现有的数倍。”
  李弼一伸手将一副护耳从部下的手中接过后双手递到李世纪面前:“圣人请戴上这个,接下来要去的是最重要的三个坊间之一,重锻。”
  没有蒸汽机就绝对不可能有重锻。
  还没进那车间,李世民就停下了脚步,他的视线深深的吸引,立即问道:“那是何物?”
  这一声暴喝下的数名禁卫立即分散四周,手按刀柄,目光如箭。
  只见一只拉着十四只大板车,每只板车也就是五尺长,五尺宽的方板车,上面堆着一只很重的金属零件。
  这些原本没什么,但前头却是一架小型的火车头。
  这只是一只功率大一些的铁牛蒸汽机,被李德謇带人改装成了一架小火车。原本是试验品,但这东西再加上铁轨,对于有太多超重零件的钢铁坊来说,这用处太大了。
  很快,这架小火车就被变成了各坊之间的转运小火车。
  速度不快,极限速度也就是时速每个时辰四十里,换成现代的算法就是时速十公里。却是拉的很多,很重,十四个铁轨上的大板车可以拉上极限接近五十吨,平时轻松拉上三十吨的重量。
  在唐代的说法,就是千石之重。
  李弼可没敢让大唐皇帝李世民靠近,这板车上面的铁零件那一个都很重,随便把人碰一下就不是轻伤。
  更何况,那火车头还属于试验品,前几天还漏过一次气。
  “圣人,圣人,这只是试验品,试验品。”
  李世民一把推开李弼。
  大唐皇帝要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